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环境水氚浓度及其变化 被引量:26
1
作者 任天山 赵秋芬 +10 位作者 陈炳如 高平印 陈佳慎 邓国伦 匡云谷 刘岩 王伟华 刘祖森 傅晓华 张永红 朱国英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1-387,共7页
目的 研究 90年代初我国环境水氚浓度的水平、分布和变化 ,建立我国第一个核电站商业运行前环境氚数据库。方法 在全国 2 5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区采集水蒸气水 ,降水 ,江、河水 ,湖、库水 ,自来水 ,井水 ,泉水 ,海水等 8类水体 1... 目的 研究 90年代初我国环境水氚浓度的水平、分布和变化 ,建立我国第一个核电站商业运行前环境氚数据库。方法 在全国 2 5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区采集水蒸气水 ,降水 ,江、河水 ,湖、库水 ,自来水 ,井水 ,泉水 ,海水等 8类水体 15 47个有代表性水样品 ,用国标推荐的方法进行样品处理、制备 ,用低本底液体闪烁谱仪做水氚测量 ,用MSOffice建立氚数据库和进行数据处理 ,用趋势拟合分析求解各类水体氚浓度的经、纬度和时间变化关系。结果 确定了我国第一个核电站商业运行前各类水体氚浓度代表值 ,给出了各类水体氚浓度的经、纬度时间变化趋势。结论 各类水体氚浓度随纬度和经度线性变化 ,随时间指数变化 ,90年代初多数水体氚浓度接近天然氚水平 ,但空气水蒸气水、降水和泉水氚浓度呈现缓慢升高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浓度 环境水 空气水蒸气 中国
原文传递
近二十年我国大气降水氚浓度及其变化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琳 王莹 刘福亮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6期94-96,共3页
大气降水氚浓度的研究不仅能提供重要的背景资料,而且能为运用同位素进行环境同位素科学以及与之相关的水文学、气象学和环境学科的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以我国大气降水同位素监测数据(1985年—2002年)为基础,对单个站点、多个站点... 大气降水氚浓度的研究不仅能提供重要的背景资料,而且能为运用同位素进行环境同位素科学以及与之相关的水文学、气象学和环境学科的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以我国大气降水同位素监测数据(1985年—2002年)为基础,对单个站点、多个站点进行年际尺度的氚浓度的分析,讨论了氚浓度的时空变化的趋势及气象因素、地理要素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浓度 大气降水 同位素 变化趋势
下载PDF
中国地表水和地下水氚浓度 被引量:12
3
作者 任天山 赵秋芬 +7 位作者 陈炳如 高平印 陈佳慎 邓国伦 匡云谷 刘岩 王伟华 刘祖森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6-472,共7页
目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1991—1993年)我国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氚浓度的水平、分布和变化。方法地表水样品中387个采自全国64条江、河,151个样品采自24个湖泊或水库(其中1991—1993年间采集的分别为137和34个样品);地下水样品中泉水有44个... 目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1991—1993年)我国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氚浓度的水平、分布和变化。方法地表水样品中387个采自全国64条江、河,151个样品采自24个湖泊或水库(其中1991—1993年间采集的分别为137和34个样品);地下水样品中泉水有44个,井水122个(其中1991—1992年采集的分别为34个和96个)。样品预处理和制备采用国家标准GB1237590推荐的方法,氚浓度测量用低本底液体闪烁谱仪,数据用MSOffice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江河和湖泊水氚浓度的总体平均值分别为4.67和4.55Bq/L;泉水和井水分别为2.38和4.04Bq/L;地表水氚浓度和泉水氚浓度之间有显著差异,而与井水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地表水氚浓度已接近全球大气层核试验前天然氚浓度。我国江河水、湖泊水、井水氚浓度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区分布,而泉水氚浓度则无明显的地区分布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表水 地下水 氚元素 浓度检测
原文传递
全球大气降水中年平均氚浓度的恢复模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章艳红 叶淑君 吴吉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9-418,共10页
氚作为一种天然的环境同位素可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领域,由于实测资料的稀缺,极大地限制了氚的应用。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选用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发布的1960~2005年南纬50°至北纬70°区域内氚值实测资料,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建... 氚作为一种天然的环境同位素可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领域,由于实测资料的稀缺,极大地限制了氚的应用。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选用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发布的1960~2005年南纬50°至北纬70°区域内氚值实测资料,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全球大气降水中年平均氚浓度的恢复模型。选取了三个任意典型站点对采用"直接求参法"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和一个任选站点对采用"间接求参法"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然后以南京站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具体应用。因子分析应用于全球氚值恢复具有物理意义明确、适用范围广泛、操作方法简单、影响因素少,很好地恢复出氚值变化曲线的峰值和形态等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全球模型输出结果与实测值吻合,不但具有全球适用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全球模型精度欠佳的问题,为资料稀缺和无资料地区1960~2005年大气降水中年平均氚浓度恢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同时对模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也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浓度 大气降水 因子分析 最小二乘法 全球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大气降水氚浓度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龙文华 陈鸿汉 +3 位作者 段青梅 李志 潘洪捷 刘荣益 《地质与资源》 CAS 2008年第3期208-212,共5页
根据人工神经网络能识别输入输出数据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等特性,选用北半球(纬度22~74°)70个站点的IAEA/WMO大气降水氚浓度观测数据,建立了大气降水氚年平均浓度的恢复模型.通过对比认为:人工神经网络恢复的降水氚浓度能客观地反... 根据人工神经网络能识别输入输出数据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等特性,选用北半球(纬度22~74°)70个站点的IAEA/WMO大气降水氚浓度观测数据,建立了大气降水氚年平均浓度的恢复模型.通过对比认为:人工神经网络恢复的降水氚浓度能客观地反映其真实值,为无资料地区恢复1953年以来大气降水氚浓度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氚浓度 影响因素 大气降水
下载PDF
核电站氚的排放量及浓度限值比较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乔亚华 王亮 +1 位作者 叶远虑 刘福东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4-441,共8页
氚是核电站运行过程中向环境中排放较大的放射性核素之一,控制核设施中氚的产生和排放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核电站产生氚的主要途径,结合国际上的运行经验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国家、不同堆型核电站氚的排放量和浓度限... 氚是核电站运行过程中向环境中排放较大的放射性核素之一,控制核设施中氚的产生和排放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核电站产生氚的主要途径,结合国际上的运行经验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国家、不同堆型核电站氚的排放量和浓度限值。分析结果表明:三十年间,全球核电站流出物中气态氚的排放量显著高于液态氚,重水堆是各堆型核电站中氚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也是氚排放所致公众剂量的主要来源。为了更加有效的控制氚的排放,法国等国家核安全监管机构根据电站的装机容量、排放工艺、堆型等制定了各自国家核电站氚的年排放总量限值;加拿大等国的监管机构根据剂量限值制定了导出排放限值,该值的优点是便于审查核电站正常运行时氚的排放量;其它核电国家则是以剂量限值的形式提出了氚的排放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排放量 限值
下载PDF
催化氧化-液闪法测量氢气中低水平氚浓度
7
作者 武超 张宾永 +2 位作者 任英 刘艳 李乐斌 《中国辐射卫生》 2024年第3期267-272,共6页
目的建立低于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检测限的氢气中低水平氚浓度的测量方法。方法通过自研的催化氧化装置利用铂疏水催化剂将氢气合成为水,并考察不同实验条件对氢气转化率的影响;然后用液闪分析方法对合成水中的氚浓度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合... 目的建立低于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检测限的氢气中低水平氚浓度的测量方法。方法通过自研的催化氧化装置利用铂疏水催化剂将氢气合成为水,并考察不同实验条件对氢气转化率的影响;然后用液闪分析方法对合成水中的氚浓度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合成水的测量结果推算出氢气中的氚浓度。结果固定氢气流量,氢气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氧气流量的增大先升高后减小,经条件优化,氢气可完全转化。在反应温度110℃、氧氢流量100 mL/min条件下,将HT体积分数在(1×10^(-7)~2×10^(-14))范围内的氢气合成为水并用液闪测量,测量精度优于2%。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HT含量低于同位素质谱仪检测限的氢气中氚浓度的测量,为低温精馏工艺分离能力的计算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催化氧化 氚浓度 液闪
原文传递
TBM TES手套箱泄漏事故下氚浓度与通风关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贵议 付万发 +3 位作者 宋江锋 唐涛 钱晓静 罗德礼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1-215,共5页
为了分析TBM TES室内通风是否能在手套箱发生氚泄漏时控制室内氚浓度在安全剂量值,采用Fluent对手套箱的氚泄漏和扩散进行模拟,得到不同通风下手套箱泄漏时的氚泄漏速率以及室内氚浓度分布,并对比分析了模拟数据与理论数据。结果表明TE... 为了分析TBM TES室内通风是否能在手套箱发生氚泄漏时控制室内氚浓度在安全剂量值,采用Fluent对手套箱的氚泄漏和扩散进行模拟,得到不同通风下手套箱泄漏时的氚泄漏速率以及室内氚浓度分布,并对比分析了模拟数据与理论数据。结果表明TES手套箱泄漏速率为1.41×10^(-5)g/s和1.02×10^(-5)g/s时,分别为5次/h和8次/h的换气通风能控制室内氚浓度在安全剂量值2.0×10^(10)Bq/m^3内;而氚泄漏速率为1.56×10^(-5)g/s时,3次/h的换气通风不能控制室内氚浓度在安全剂量值内;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相一致。结果为TES通风除氚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TES 氚泄漏释放 扩散 氚浓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大气降水氚浓度的恢复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振华 吴吉春 +2 位作者 袁革新 余翔 孙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2,共7页
氚作为一种理想的示踪剂和测年技术手段,在地下水研究中应用广泛。为了解决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地下水氚测年研究中的大气降水氚浓度恢复问题,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大气降水氚浓度模型,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校正,校正... 氚作为一种理想的示踪剂和测年技术手段,在地下水研究中应用广泛。为了解决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地下水氚测年研究中的大气降水氚浓度恢复问题,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大气降水氚浓度模型,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校正,校正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表明所建立的大气降水氚浓度模型较合理;同时,考虑到研究区大气中氚含量受20世纪大气层核试验的影响,采纳了前人部分研究成果,最终恢复了该区域1960—2009年大气降水氚浓度值。据此,将所恢复的大气降水氚浓度数据作为输入值,代入到氚测年的活塞流模型和混合流模型,计算了研究区4个地下水样的年龄,并分析了氚年龄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认为所获得的年龄数据符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这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所恢复的大气降水氚浓度值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浓度 因子分析 氚测年数学模型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氚活度浓度标准装置的建立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梅 韦应靖 +3 位作者 李德红 王勇 张庆利 王明亮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1-277,共7页
为解决国内气载氚监测仪量值传递问题,建立了氚活度浓度标准装置,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经过实验测试,其重复性为0.97%,稳定性为1.1%,可提供的氚活度浓度范围为5.0×10^4~2.0×10^8 Bq·m^-3,扩展不确定度U r=4.6%~5.0%(k... 为解决国内气载氚监测仪量值传递问题,建立了氚活度浓度标准装置,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经过实验测试,其重复性为0.97%,稳定性为1.1%,可提供的氚活度浓度范围为5.0×10^4~2.0×10^8 Bq·m^-3,扩展不确定度U r=4.6%~5.0%(k=2)。该氚活度浓度标准装置已被授权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可以承担国内氚监测仪的量值传递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活度浓度 氚监测仪 标准装置 量值传递
下载PDF
液态金属包层中氚输运特征的数值研究
11
作者 黄护林 杨娅 鹿鹏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9-206,共8页
本文对聚变反应堆双冷锂铅包层(DCLL)的不同入口速度、磁场强度和Ra数下氚的输运特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入口速度越大,射流速度也越强,其有利于氚的输运;因磁场有抑制液态金属流动的作用,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浮升力引起的混... 本文对聚变反应堆双冷锂铅包层(DCLL)的不同入口速度、磁场强度和Ra数下氚的输运特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入口速度越大,射流速度也越强,其有利于氚的输运;因磁场有抑制液态金属流动的作用,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浮升力引起的混合对流效应被抑制,浮升力对速度分布的影响减小,因此增大磁场强度会抑制通道中心区域氚的输运,但产生的磁流体效应会促进侧层中氚的输运;中子热源的存在使通道内出现涡流,并引起了截面中心线上不对称的“M”型速度分布;Ra数越大,最大射流比和两侧层间的最大速度差均增大,但整体氚输运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冷锂铅包层 磁流体动力学 氚输运 混合对流 氚浓度
原文传递
全球大气降水年均氚浓度恢复模型(1960—2014年)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平 叶淑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59-1767,共9页
运用环境同位素氚(3H)建立模型来定量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和环境监测领域,大气降水氚浓度是这类模型中必须的输入值.目前已建立的全球大气降水氚浓度模型(MGMTP)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恢复全球范围内年平均... 运用环境同位素氚(3H)建立模型来定量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和环境监测领域,大气降水氚浓度是这类模型中必须的输入值.目前已建立的全球大气降水氚浓度模型(MGMTP)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恢复全球范围内年平均氚浓度的新方法,但该氚浓度模型后期恢复数据出现异常负值及面临适用年限等问题.因此,本文选用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气象组织提供的1960—2014年全球氚浓度值实测资料,基于因子分析法拓展了MGMTP模型的适用年份,并对不同的数据预处理及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同时对MGMTP模型提及的"异常负值"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与改进.最后把模型应用于南北半球的典型站点,将恢复得到的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拓展后的MGMTP模型结果能较好地拟合实测数据.研究表明,该模型具有简单易用、时间序列长、全球性适用等优点,尤其对缺少大气降水氚浓度实测数据的地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氚浓度 因子分析法 全球模型
原文传递
南京地区大气降水氚浓度分布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靖 章艳红 +1 位作者 叶淑君 吴吉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2-439,共8页
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恢复了1963—2006年间南京大气降水氚浓度年平均值,在年尺度下分析其变化规律.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气象组织(IAEA/WMO)监测网南京站的资料,结合2005-2007年实测数据,在月尺度下分析了南京地区降水中氚浓度的变化... 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恢复了1963—2006年间南京大气降水氚浓度年平均值,在年尺度下分析其变化规律.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气象组织(IAEA/WMO)监测网南京站的资料,结合2005-2007年实测数据,在月尺度下分析了南京地区降水中氚浓度的变化特征,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热核实验所产生的氚在南京地区通过自然衰减、降雨等作用,已经降低至自然水平.降水中的氚浓度在季风控制时期存在雨量效应,其他时期与雨量关系不明显.对比一年中各月降水的氚浓度,南京地区降水中氚浓度存在季节效应.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季节效应表现为降水中氚浓度春季最高,夏季最低,秋冬介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氚浓度 变化趋势
下载PDF
氚水在模拟水稻田中的消长动力学(续)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寿祥 张永熙 +3 位作者 陈传群 孙志明 黄丹 胡秉民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对进入水稻田中的氚水在连作晚稻阶段的迁移、输运动态过程的研究表明,滞留于早稻田中的氚水继续为晚稻摄取;与早稻情况一样,氚水中的氚仍以自由水氚和结合态氚形式滞留在晚稻田各分室中;晚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氚浓度均随时间单调地减... 对进入水稻田中的氚水在连作晚稻阶段的迁移、输运动态过程的研究表明,滞留于早稻田中的氚水继续为晚稻摄取;与早稻情况一样,氚水中的氚仍以自由水氚和结合态氚形式滞留在晚稻田各分室中;晚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氚浓度均随时间单调地减少;晚稻地上部及根中的自由水氚及结合态氚浓度在采样期间也基本上随时间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水 水稻 示踪动力学 消长动力学
下载PDF
通排风情况对密闭空间中氚浓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文力 王亮 +2 位作者 高云亮 王涛 陈荣桦 《电子设计工程》 2012年第22期117-119,122,共4页
本文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储氚容器发生意外泄漏情况下氚的扩散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计算了密闭空间内氚的浓度,并分析了通排风情况对氚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氚的浓度基本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且进气速率是影响空间中氚浓度的主要因素... 本文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储氚容器发生意外泄漏情况下氚的扩散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计算了密闭空间内氚的浓度,并分析了通排风情况对氚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氚的浓度基本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且进气速率是影响空间中氚浓度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对储氚库房通排风设计及人员防护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气 扩散 氚浓度
下载PDF
Origin and circulation of saline springs in the Kuqa Basin of the Tarim Basin,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3
16
作者 SHAN Junjie WANG Jianping +5 位作者 SHAN Fashou TENG Xueming FAN Qishun LIQingkuan QIN Zhanjie ZHANG Xiangru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0年第2期331-348,共18页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hydrogeochemistry of saline spring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water circulation and evolution of saline basins an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potassium-rich evaporites.The K...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hydrogeochemistry of saline spring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water circulation and evolution of saline basins an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potassium-rich evaporites.The Kuqa Basin,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Tarim Basin in Northwest China,is a saline basin regarded as the most potential potash-seeking area.However,the origin and water circulation processes of saline springs have yet to be fully characterized in this saline basin.In this study,a total of 30 saline spring samples and 11 river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Qiulitage Structural Belt(QSB)of the Kuqa Basin.They were analyzed for major(K^+,Ca2^+,Na^+,Mg2^+,SO42-,Cl-and HCO3-)and trace(Sr2^+and Br-)ion concentrations,stable H-O-Sr isotopes and tritium concentra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hydrogeochemical and isotopic(H-O)data in the same area.It is found that the water chemical type of saline springs in the study area belonged to the Na-Cl type,and that of river water belonged to the Ca-Mg-HCO3-SO4 type.The total dissolved solid(TDS)of saline springs in the QSB ranged from 117.77 to 314.92 g/L,reaching the brine level.On the basis of the general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ble H-O-Sr isotopes of saline springs,we infer that those saline springs mainly originated from precipitation following river water recharging.In addition,we found that saline springs were not formed by evapo-concentration because it is unlikely that the high chloride concentration of saline springs resulted in evapo-concentration and high salinity.Therefore,we conclude that saline spring water may have experienced intense evapo-concentration before dissolving the salty minerals or after returning to the surfa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igin of salinity was mainly dominated by dissolving salty minerals due to the river water and/or precipitation that passed through the halite-rich stratum.Moreover,there are two possible origins of saline springs in the QSB:one is the infil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Sr ISOTOPES tritium concentration SALINE SPRINGS meteoric water Qiulitage Structural Belt
下载PDF
密闭空间中氚泄漏的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文力 王亮 《科技视界》 2012年第28期132-134,155,共4页
本文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密闭空间中氚发生意外泄漏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计算了密闭空间内氚的浓度,得到了不同时间点氚的浓度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氚平均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氚的浓度基本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研究结果对科学制定氚... 本文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密闭空间中氚发生意外泄漏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计算了密闭空间内氚的浓度,得到了不同时间点氚的浓度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氚平均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氚的浓度基本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研究结果对科学制定氚泄漏应急处置措施及人员防护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气 扩散 氚浓度
下载PDF
氚化水蒸汽晚上和白天短期释放情况下花生中氚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申慧芳 闫江雨 +3 位作者 杨海兰 黄莎 辛存田 姚仁太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2-1728,共7页
为研究氚化水(HTO)蒸汽晚上和白天短期释放情况下花生对HTO的吸收和有机氚(OBT)形成的差异,利用盆栽试验在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分白天和晚上模拟HTO的短期释放,并在试验结束和收获时分别测量叶子和果实中组织自由水氚(TFWT)和OBT的... 为研究氚化水(HTO)蒸汽晚上和白天短期释放情况下花生对HTO的吸收和有机氚(OBT)形成的差异,利用盆栽试验在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分白天和晚上模拟HTO的短期释放,并在试验结束和收获时分别测量叶子和果实中组织自由水氚(TFWT)和OBT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花生叶子晚上对HTO的吸收小于白天。开花下针期晚上暴露试验结束时,叶子中TFWT和OBT的相对浓度分别是白天相应值的1/6和1/3;收获时叶子中的TFWT和OBT均小于暴露试验结束时的值。结荚期晚上暴露试验结束时,花生叶子和果实中TFWT和OBT的相对浓度分别是白天相应值的1/3、2/3和2/3、1.13倍,收获时果实中的TFWT大于暴露试验结束时的值,叶子中OBT的相对浓度为暴露试验结束时的1.7倍,果实中OBT相对浓度却减少为原来的1/4;而白天试验收获时叶子中OBT的相对浓度小于试验结束时的值,但果实中OBT的相对浓度大于暴露试验结束时的值。表明HTO在不同生育期白天和晚上释放情况下,花生叶子和果实中TFWT和OBT的变化趋势不同,所以在气态氚短期释放情况下预测植物中的OBT浓度时,应根据不同的释放时间选择相应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化水蒸汽 花生 短期释放 氚含量
下载PDF
西大亚湾海水中氚的活度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志东 王家玥 +3 位作者 邓飞 林清 李美丽 陈水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50-1554,共5页
对2010—2019年西大亚湾海水中氚的活度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9年西大亚湾海水中氚活度浓度均值为1.0~4.4 Bq/L。大亚湾核电基地液态流出物的氚排放会使得西大亚湾海水中氚活度浓度升高。总体而言,氚活度... 对2010—2019年西大亚湾海水中氚的活度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9年西大亚湾海水中氚活度浓度均值为1.0~4.4 Bq/L。大亚湾核电基地液态流出物的氚排放会使得西大亚湾海水中氚活度浓度升高。总体而言,氚活度浓度与离排放口距离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905),但并未发现逐年累积趋势;大亚湾核电基地排放的氚在西大亚湾内的稀释扩散非常快,12.5 h(约1个半日潮)后,氚的活度浓度基本可以降到探测限以下;西大亚湾海水中的氚活度浓度受到大亚湾核电基地的氚排放、离排放口距离、排放与采样时间差、潮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大亚湾 海水 活度浓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Estimating Hydrogeological Parameters in Covered Carbonate Rocks Using a Discrete-State Compartment Model and Environmental Tritium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志远 周寅康 Matthias Hinderer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2年第1期30-34,共5页
Nowadays, isotope environmental technique tends to be used as a reconnaissance tool ,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o calculate the aquifer parameters particularly in carbonate rock aquifers. But, the hetero... Nowadays, isotope environmental technique tends to be used as a reconnaissance tool ,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o calculate the aquifer parameters particularly in carbonate rock aquifers. But, the heterogeneous flow is still problematic when Lumped parameter Models are usually used to calculate the residence times and hydraulic parameters. However, Discrete State Compartment Model can provide a powerful model to heterogeneous medium. One such study was carried on in Dazha valley, where the environmental tritium was used as a tracer for determining hydrogeological parameters based on a discrete state compartment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rete state compartment model environmental tritium covered carbonate rocks hydraulic parameters residence time concentration of tritium trace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