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4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中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02
1
作者 张蔷 高文远 满淑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203-3207,共5页
黄芪药用历史悠久,古有"补药之长"之称,为历代中医最常用的中药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黄芪的化学组成、药理活性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成分分析表明,黄芪以多糖、三萜、黄酮等成分为主;药理实验及临床报道表明,黄芪在免... 黄芪药用历史悠久,古有"补药之长"之称,为历代中医最常用的中药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黄芪的化学组成、药理活性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成分分析表明,黄芪以多糖、三萜、黄酮等成分为主;药理实验及临床报道表明,黄芪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糖尿病、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黄芪的各个有效成分的活性总结具有临床指示性意义。该文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黄芪不同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为该药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多糖 三萜 黄酮
原文传递
茯苓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330
2
作者 邓桃妹 彭代银 +6 位作者 俞年军 王雷 张越 丁泽贤 程玥 陈卫东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03-2717,共15页
茯苓Poriacocos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在药品、食品及保健品中均有广泛应用。随着对茯苓的深入研究,其三萜类和多糖等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开发研究备受关注。对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 茯苓Poriacocos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在药品、食品及保健品中均有广泛应用。随着对茯苓的深入研究,其三萜类和多糖等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开发研究备受关注。对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综述,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概念,从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药效、传统药性、化学成分可测性、不同加工方法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茯苓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茯苓质量评价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质量标志物 药食同源 三萜类 多糖类
原文传递
薏苡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91
3
作者 李晓凯 顾坤 +3 位作者 梁慕文 张胤弢 王玉明 李遇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645-5657,共13页
薏苡仁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中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禾本科之王”之称。含有脂肪酸及酯类、多糖、黄酮、三萜、生物碱、甾醇、内酰胺、淀粉等多种化合物,在薏苡仁治疗疾病时各自发挥不同效果,共同达到治疗目的。现代研究发现薏苡... 薏苡仁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中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禾本科之王”之称。含有脂肪酸及酯类、多糖、黄酮、三萜、生物碱、甾醇、内酰胺、淀粉等多种化合物,在薏苡仁治疗疾病时各自发挥不同效果,共同达到治疗目的。现代研究发现薏苡仁除了在传统中药理论中有良好的祛湿利水效果外,也能治疗多种癌症、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还能增强免疫、调节肠道菌群,也可作为药膳辅助疾病的治疗,而且临床不良反应少,用药更为安全。以薏苡仁油为主要原料的康莱特注射液已广泛用于多种癌症的临床治疗,同时还有许多保健食品和药膳也在研发中。主要综述了薏苡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薏苡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脂肪酸 酯类 多糖 黄酮 三萜 生物碱 增强免疫 癌症
原文传递
白芍炮制的历史沿革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8
4
作者 叶先文 夏澜婷 +6 位作者 任洪民 邓亚羚 杨明 张金莲 陈旭 刘海萍 张琪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51-1969,共19页
白芍为临床常用的补血调经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加辅料制等,目前主流的炮制方法为酒制及炒制,其化学成分主要有单萜类、三萜类、黄酮类等。现代研究表明,白芍具有保护心血管、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对... 白芍为临床常用的补血调经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加辅料制等,目前主流的炮制方法为酒制及炒制,其化学成分主要有单萜类、三萜类、黄酮类等。现代研究表明,白芍具有保护心血管、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对古代本草、医籍,现代药典、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进行了查阅、分析、整理,从白芍的性能、功用及炮制历史沿革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其现代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研究等展开论述,以期为白芍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炮制 历史沿革 单萜类 三萜类 黄酮类
原文传递
菊花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4
5
作者 瞿璐 王涛 +2 位作者 董勇喆 张静慧 张祎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98-104,共7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in化学成分复杂,用途广泛,在食品、茶饮、医药产品中大量应用。利用现代研究手段已经从菊花里分离到黄酮、萜类及有机酸等化学成分,菊花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调血脂、抑菌... 作为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in化学成分复杂,用途广泛,在食品、茶饮、医药产品中大量应用。利用现代研究手段已经从菊花里分离到黄酮、萜类及有机酸等化学成分,菊花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调血脂、抑菌、镇痛、免疫调节、抗疲劳等多种药理作用。对近20年来,国内外对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黄酮类 三萜类 抑菌 抗肿瘤
原文传递
瓜蒌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106
6
作者 和焕香 郭庆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808-4820,共13页
瓜蒌TrichosanthisFructus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分布范围广,资源丰富。随着对瓜蒌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其有效成分及应用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在对其化学成分及主要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定义,... 瓜蒌TrichosanthisFructus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分布范围广,资源丰富。随着对瓜蒌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其有效成分及应用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在对其化学成分及主要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定义,从化学成分的生源途径和成分特异性及其与中药有效性、成分可测性的相关性等几方面对瓜蒌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瓜蒌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 三萜类 黄酮类 质量标准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委陵菜三萜成分研究 被引量:84
7
作者 刘普 段宏泉 +2 位作者 潘勤 张彦文 姚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875-1879,共5页
目的:研究委陵菜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癌活性。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多种柱色谱分离,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用各种有机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化合物的抗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得到15个三萜类化合物... 目的:研究委陵菜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癌活性。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多种柱色谱分离,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用各种有机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化合物的抗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得到15个三萜类化合物,鉴定为α-香树素(α-amyrin,1),β-香树素(β-amyrin,2),乌苏酸(ursolic acid,3),2α-羟基乌苏酸(comsolic acid,4),蔷薇酸(euscaphic acid,5),坡模酸(pomolic acid,6),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7),2α,3α-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2α,3α-d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8),2β,3β,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2β,3β,19α.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9),积雪草酸(asiatic acid,10),24-羟基委陵菜酸(24-hydroxy tormentic acid,11),2α,3α,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mytianthi cacid,12),齐墩果酸(oleallolic acid,13),2α-羟基齐墩果酸(maslinic acid,14),2α,3α-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α,3α-d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15)。结论:化合物1,2,4-15为首次从委陵菜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8-10,12,14和15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其中化合物4和9抗癌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陵菜 化学成分 三萜类 抗癌活性
下载PDF
Effects of ursolic acid and oleanolic acid on human colon carcinoma cell line HCT15 被引量:80
8
作者 LiJ GuoW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93-495,共3页
AIM: Ursolic acid (UA) and oleanolic acid (OA) are triperpene acids having a similar chemical structure and are distributed wildly in plants all over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it was found that they had marked anti-... AIM: Ursolic acid (UA) and oleanolic acid (OA) are triperpene acids having a similar chemical structure and are distributed wildly in plants all over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it was found that they had marked anti-tumor effects. There is little literature currently available regarding their effects on colon carcinoma cells.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ir inhibitory effects on human colon carcinoma cell line HCT15. METHODS: HCT15 cells were cultured with different drugs. The treated cells were stained with hematoxylin-eosin and their morphologic changes observed under a light microscope. The cytotoxicity of these drugs was evaluated by tetrazolium dye assay. Cell cycl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flow cytometry (FCM). Data were expressed as means +/-SEM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Student' t-test for individual comparisons. RESULTS: Twenty-four to 72 h after UA or OA 60 micromol/L treatment, the numbers of dead cells and cell fragments were increased and most cells were dead at the 72nd hour. The cytotoxicity of UA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OA. Seventy-eight hours after 30 micromol/L of UA or OA treatment, a number of cells were degenerated, but cell fragments were rarely seen. The IC(50) values for UA and OA were 30 and 60 micromol/L, respectively. Proliferation assay showed that proliferation of UA and OA-treated cells was slightly increased at 24h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48 h and 60 h, whereas untreated control cells maintained an exponential growth curve. Cell cycle analysis by FCM showed HCT15 cells treated with UA 30 and OA 60 for 36 h and 72 h gradually accumulated in G(0)/G(1) phase (both drugs P【0.05 for 72 h), with a concomitant decrease of cell populations in S phase (both drugs P【0.01 for 72 h) and no detectable apoptotic fraction. CONCLUSION: UA and OA have significant anti-tumor activity. The effect of UA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OA.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action is that both drugs have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through cell-cycle ar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neoplastic Agents Phytogenic Cell Cycle Cell Division Cell Survival Colonic Neoplasms Humans Oleanolic Acid triterpenes Tumor Cells Cultured
下载PDF
茯苓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Ⅰ) 被引量:60
9
作者 冯亚龙 赵英永 +8 位作者 丁凡 习志辉 田婷 周帆 杜晓 陈丹倩 魏锋 程显隆 林瑞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98-1102,共5页
茯苓皮是中药茯苓菌核的外皮,临床上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目前的研究发现,茯苓皮主要含有三萜(羊毛甾烷型和3,4-裂环羊毛甾烷型)和多糖(β-茯苓聚糖),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在广泛检索文献的基础上,该文对茯... 茯苓皮是中药茯苓菌核的外皮,临床上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目前的研究发现,茯苓皮主要含有三萜(羊毛甾烷型和3,4-裂环羊毛甾烷型)和多糖(β-茯苓聚糖),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在广泛检索文献的基础上,该文对茯苓皮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以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茯苓皮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皮 利尿 化学成分 三萜成分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百香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0
作者 梁倩 李咏富 +3 位作者 龙明秀 田竹希 何扬波 石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3-347,共5页
西番莲植物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生长于热带地区,在欧洲及南美洲国家常作为一种民间用药,用于治疗焦虑、喘咳、失眠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百香果、百香果汁以及副产物(果皮、果叶、种籽)进行了研究,发现百香果主要含有黄酮... 西番莲植物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生长于热带地区,在欧洲及南美洲国家常作为一种民间用药,用于治疗焦虑、喘咳、失眠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百香果、百香果汁以及副产物(果皮、果叶、种籽)进行了研究,发现百香果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类、生物碱等,具有抗氧化、抗菌、神经保护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近年来百香果及其副产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百香果及其副产物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黄酮类 三萜类 生物碱 抗氧化 抗菌 神经保护作用
下载PDF
茯苓皮三萜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6
11
作者 程水明 桂元 +1 位作者 沈思 黄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7-30,共4页
以茯苓皮三萜甲醇提取物为材料,熊果酸为对照,通过化学发光法和比色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茯苓皮三萜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1.01、0.91、0.87mg/mL,且清... 以茯苓皮三萜甲醇提取物为材料,熊果酸为对照,通过化学发光法和比色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茯苓皮三萜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1.01、0.91、0.87mg/mL,且清除率与质量浓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进一步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茯苓皮三萜具有抑制家鸡红细胞溶血作用,对小鼠肝脂质过氧化产生的丙二醛(MDA)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皮 三萜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黑老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12
作者 舒永志 成亮 杨培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5-813,共9页
黑老虎为我国民间药用植物,分布广泛,主要含有木脂素和三萜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HIV等广泛的药理活性。现对近25年来黑老虎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黑老虎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 黑老虎为我国民间药用植物,分布广泛,主要含有木脂素和三萜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HIV等广泛的药理活性。现对近25年来黑老虎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黑老虎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老虎 木脂素 三萜 抗癌活性 抗HIV活性
原文传递
泽泻降糖活性提取物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2
13
作者 许文 罗奋熔 +5 位作者 赵万里 李小艳 李雪君 刘灿坤 于志文 吴水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238-3245,共8页
目的研究泽泻Alisma orientalis根茎具降糖活性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用泽泻水、醇提物干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从整体上观察泽泻提取物对小鼠糖耐量的影响,然后采用硅胶、ODS、制备液相等分离方法对具有降糖活性... 目的研究泽泻Alisma orientalis根茎具降糖活性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用泽泻水、醇提物干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从整体上观察泽泻提取物对小鼠糖耐量的影响,然后采用硅胶、ODS、制备液相等分离方法对具有降糖活性的醇提物进行分离,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对于高脂饲喂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泽泻水、醇提物均可改善糖耐量。进一步从泽泻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谷甾醇(1)、棕榈酸(2)、十七烷酸(3)、二十烷酸(4)、11-去氧泽泻醇B(5)、23-乙酰泽泻醇B(6)、23-乙酰泽泻醇C(7)、泽泻醇B(8)、24-乙酰泽泻醇A(9)、泽泻醇G(10)、24-乙酰泽泻醇F(11)、泽泻醇L(12)、泽泻醇C(13)、泽泻醇F(14)、泽泻醇A(15)、16-羰基-24-乙酰泽泻醇A(16);其中9种三萜类成分具有促进Hep G2细胞葡萄糖摄取活性。结论化合物3、4为首次从泽泻中分离得到,泽泻水、醇提物均可改善高脂诱导小鼠胰岛素抵抗,泽泻三萜类成分可能是其降糖药效物质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三萜 降糖活性
原文传递
甘草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4
作者 李薇 宋新波 +3 位作者 张丽娟 李薇 余河水 安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40-44,共5页
甘草作为一种常用的重要中药,被冠以"众药之王"称号,其药用价值倍受人们的广泛关注。作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甘草中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黄酮类、三萜类以及多糖类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为甘草的综合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草 黄酮类成分 三萜类成分 多糖类成分
下载PDF
葛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2
15
作者 董英 徐斌 +1 位作者 林琳 查青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88,100,共5页
系统地回顾了近30年来葛根化学成分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对葛根中异黄酮、三萜及葛酚苷类等具显著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关键词 葛根 化学成分 异黄酮 三萜 淀粉
下载PDF
枇杷叶中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3
16
作者 吕寒 陈剑 +1 位作者 李维林 张涵庆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研究枇杷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柱、制备薄层及制备液相法分离枇杷叶中的化学成分,运用化学和有机波谱分析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枇杷叶中分离得到9个三萜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白桦脂酸甲酯(Ⅰ)、齐墩果酸(Ⅱ)... 目的:研究枇杷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柱、制备薄层及制备液相法分离枇杷叶中的化学成分,运用化学和有机波谱分析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枇杷叶中分离得到9个三萜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白桦脂酸甲酯(Ⅰ)、齐墩果酸(Ⅱ)、乌苏酸(Ⅲ)、2α-羟基齐墩果酸甲酯(Ⅳ)、科罗索酸甲酯(Ⅴ)、2α-羟基齐墩果酸(Ⅵ)、科罗索酸(Ⅶ)、委陵菜酸(Ⅷ)、蔷薇酸(Ⅸ)。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植物及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化学成分 三萜类
下载PDF
不同灵芝菌丝体中三萜与多糖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33
17
作者 赵明文 王晨光 +7 位作者 鲍鹏 邢增涛 梁婉琪 郁建强 尚晓冬 门殿英 王南 潘迎捷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3-46,共4页
根据十九种不同来源的灵芝菌株的生长速度及长势 ,从中选出了菌丝体阶段生长性能良好的 10个菌株进行液体培养 ,并测定了菌丝中三萜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 :不同灵芝菌株在三萜和多糖含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中多糖含量以汉城 2号... 根据十九种不同来源的灵芝菌株的生长速度及长势 ,从中选出了菌丝体阶段生长性能良好的 10个菌株进行液体培养 ,并测定了菌丝中三萜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 :不同灵芝菌株在三萜和多糖含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中多糖含量以汉城 2号、日本灵芝、南韩灵芝为高 ;三萜含量却以韩国灵芝、灵芝 0 772、灵芝 0 771为高 ;并且二者的含量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这为灵芝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菌丝体 三萜 多糖 含量 菌种筛选
下载PDF
茯苓皮三萜类物质含量的测定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0
18
作者 沈思 李孚杰 +1 位作者 梅光明 黄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98,共4页
研究茯苓皮中三萜类成分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香草醛-冰乙酸-高氯酸显色法测定茯苓皮中的三萜含量;采用生长速率法对茯苓皮中三萜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研究。茯苓皮甲醇提取液的化学显色反应结果均为阳性,表明提取液中含有三萜类物质。茯... 研究茯苓皮中三萜类成分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香草醛-冰乙酸-高氯酸显色法测定茯苓皮中的三萜含量;采用生长速率法对茯苓皮中三萜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研究。茯苓皮甲醇提取液的化学显色反应结果均为阳性,表明提取液中含有三萜类物质。茯苓皮中三萜的百分含量为1.58%。茯苓皮三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0%、30%、60%,即47、47、95μg/ml。茯苓皮三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受时间因素影响很小,抑菌效果稳定:而对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受时间因素影响较大,稳定性较差。茯苓皮三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治疗化脓性感染药物及祛痘活性的天然护肤品加以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皮 三萜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熊果酸对人舌鳞癌细胞株TSCCa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27
19
作者 樊明文 王茜 +1 位作者 边专 范兵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3,37,共4页
目的 :研究女贞叶有效成分熊果酸对TSCCa细胞增殖的影响 ,探讨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MTT法研究熊果酸对TSCCa增殖的影响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熊果酸对TSCCa细胞浆中核转录因子mRNA原位表达的影响。结果 :熊果酸抑制TSCCa细胞增殖 ,... 目的 :研究女贞叶有效成分熊果酸对TSCCa细胞增殖的影响 ,探讨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MTT法研究熊果酸对TSCCa增殖的影响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熊果酸对TSCCa细胞浆中核转录因子mRNA原位表达的影响。结果 :熊果酸抑制TSCCa细胞增殖 ,对TSCCa细胞的半数生长的抑制剂量约为 1 2 .5 μmol·L-1 ,在 2 4h内表现为一定的量效关系 ;原位杂交显示熊果酸对TSCCa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抑制核转录因子的原位表达有关。结论 :熊果酸可能通过抑制TSCCa细胞的增殖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浆中核转录因子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叶 三萜类化合物 熊果酸 人舌鳞癌 细胞毒作用 TSCCa细胞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细锥香茶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王建忠 王锋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5-19,共5页
从云南丽江产细锥香茶菜(Rabdosia coetsa)叶中分离得到11个单体成分,根据光谱方法分别鉴定为:gesneroidin c 1、胡萝卜甙(daucosterol 2)、熊果酸(ursolic acid 3)、乌发醇(uvaol 4)、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5)、2α,3β-二羟基齐墩... 从云南丽江产细锥香茶菜(Rabdosia coetsa)叶中分离得到11个单体成分,根据光谱方法分别鉴定为:gesneroidin c 1、胡萝卜甙(daucosterol 2)、熊果酸(ursolic acid 3)、乌发醇(uvaol 4)、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5)、2α,3β-二羟基齐墩果酸(2α,3β-dihydroxy-oleano-lic acid 6)、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 7)、植物醇(phytol 8)、肉豆蔻酸植物醇酯(phytyl myris-tate 9)、9Z,12Z-二烯肉豆蔻酸乙酯(ethyl 9Z,12Z-dien-palmitate 10),12Z,15Z-二烯花生酸甘油酯(glyceryl 12Z,15Z-dien-arachidate 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锥香茶菜 二萜 三萜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