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倍浓缩顺流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艺的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治川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8-103,共6页
在海水淡化装置排放盐水资源化利用的条件下,提高盐水浓度成为一种优选的处理方式。以各效蒸发器均能避免形成硫酸钙垢为前提,借助PROII流程模拟软件,计算出已有大型逆流、平流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最大浓缩倍率均约为2.1倍。建立大... 在海水淡化装置排放盐水资源化利用的条件下,提高盐水浓度成为一种优选的处理方式。以各效蒸发器均能避免形成硫酸钙垢为前提,借助PROII流程模拟软件,计算出已有大型逆流、平流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最大浓缩倍率均约为2.1倍。建立大型装置顺流工艺模型后,其最大浓缩倍率可达3倍,为此提出三倍浓缩顺流新工艺。在此基础上,对蒸发器效数、海水预热器数量、蒸汽喷射器抽气位置等参数进行模拟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排出盐水浓度为10%,设计造水比为16,并考察了热损失、喷射系数、预热器热端温差对造水比的影响。另外,通过1 000 m^3/d中试装置的实际运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以及新工艺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浓缩 顺流工艺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 模拟与优化
原文传递
3倍浓缩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设备传热系数研究
2
作者 刘治川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23,共5页
直接计算3倍浓缩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设备传热系数所需的一些参数难以测量。推导出平均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借助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建立1 000 t/d装置数学模型,通过实际运行数据验证模型可靠性,再利用模型求取部分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 直接计算3倍浓缩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设备传热系数所需的一些参数难以测量。推导出平均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借助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建立1 000 t/d装置数学模型,通过实际运行数据验证模型可靠性,再利用模型求取部分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2.5~3倍浓缩范围内的平均传热系数。研究表明,产品水闪蒸汽量约占总凝液量的2%,总沸点升约占总换热温差38%,3倍浓缩平均传热系数可达2 900 W/(m^2·℃)。平均传热系数在3倍浓缩时数值最小,但随浓缩比的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倍浓缩 低温多效 海水淡化 传热系数
下载PDF
王集磷矿制重过磷酸钙生产中酸矿反应的基础研究
3
作者 曹雪玲 《化肥工业》 CAS 1997年第4期29-32,共4页
大峪口工程在确定二次磷矿源时遇到了很大困难。本课题针对上述情况,全面、系统地研究存在于酸中的主要杂质组份MgO、Fe2O3、Al2O3在以王集磷矿为二次矿源时,对加工过程中物料的物性及二次磷矿的分解率产生何种影响。试... 大峪口工程在确定二次磷矿源时遇到了很大困难。本课题针对上述情况,全面、系统地研究存在于酸中的主要杂质组份MgO、Fe2O3、Al2O3在以王集磷矿为二次矿源时,对加工过程中物料的物性及二次磷矿的分解率产生何种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存在于酸中的杂质组份在重钙加工过程中,对物料的物性及磷矿的分解率均有不同程度的负作用,不仅使物料粘湿,且使磷矿的分解率有所下降。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可使磷矿的分解率有明显的提高,同时改善鲜肥的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酸陈化法 重过磷酸钙 磷肥 酸矿反应
下载PDF
浸没冷却液体对聚光三结电池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新月 陈晓彬 +1 位作者 郭永杰 薛登帅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7-542,共6页
为把直接液浸冷却方式应用于采用密排III-V族电池组件的高倍聚光光伏系统,分析了适用于浸没冷却高倍聚光下III-V族聚光三结电池候选液体的种类、液膜厚度对Ga In P/Ga In As/Ge聚光三结电池电性能的影响,探索了该电池在液浸条件下电性... 为把直接液浸冷却方式应用于采用密排III-V族电池组件的高倍聚光光伏系统,分析了适用于浸没冷却高倍聚光下III-V族聚光三结电池候选液体的种类、液膜厚度对Ga In P/Ga In As/Ge聚光三结电池电性能的影响,探索了该电池在液浸条件下电性能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液体液膜厚度对聚光三结电池短路电流的影响远大于对其开路电压的影响;随着浸没液体厚度的不断增加,聚光三结电池的效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4.0 mm液厚时效率达到最大,其中化妆级白油在此厚度浸没下电池效率可提升8.99%.机理分析表明:薄液膜的存在降低了聚光三结电池表面的菲涅尔反射的光学效应和液体分子的吸附降低了电池表面复合速率的电学效应是引起电池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三结电池 太阳能光伏发电 高倍聚光光伏系统 液体浸没冷却 电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