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of shuttle, expression vector of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hTNF-α) gene and its expression in a cyanobacterium, Anabaena sp. PCC 7120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凤龙 施定基 +14 位作者 商之狄 邵宁 徐旭东 钟泽璞 张宏斌 吴锦银 王捷 江悦华 赵树进 林晨 张雪艳 吴旻 彭国宏 张海霞 曾呈奎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1999年第1期25-33,共9页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uttle, expression vector of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hTNF-a) gene and its expression in a cyanobacterium Anabaena sp. PCC 7120 was reported. The 700-bp hTNF cDNA fragments have be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uttle, expression vector of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hTNF-a) gene and its expression in a cyanobacterium Anabaena sp. PCC 7120 was reported. The 700-bp hTNF cDNA fragments have been recovered from plasmid pRL-rhTNF, then inserted downstream of the promoter PpsbA in the plasmid pRL439. The resultant intermediary plasmid pRL-TC has further been combined with the shuttle vector pDC-8 to get the shuttle, expression vector pDC-TNF. The expression of the rhTNF gene in Escherichia coli has been analyzed by SDS-PAGE and thin-layer scanning,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ressed TNF protein with these two vectors is 16.9 percent (pRL-TC) and 15.0 percent (pDC-TNF) of the total proteins in the cells, respectively, while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NF gene in plasmid pRL-rhTNF is only 11.8 percent. Combined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conjugal and helper plasmids, pDC-TNF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Anabaena sp PCC 7120 by triparental conjugative transfer, and the stable transgenic strain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existence of the introduced plasmid pDC-TNF in recom-binant cyanobacterial cells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the results of the agarose electrophoresis with the extracted plasmid samples and Southern blotting with α-32P labeled hTNF cDNA probes, while the expression of the hTNF gene in Anabaena sp. PCC 7120 has been confirmed by the results of Western blotting with extracted protein samples and human TNF-alpha monoclonal antibodies. The cytotoxicity assays using the mouse cancer cell line L929 proved the cyto-toxicity of the TNF in the crude extracts from the transgenic cyanobacterium Anabaena sp. PCC 7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hTNF-α) Anabaena sp. PCC 7120 SHUTTLE EXPRESSION vector triparental conjugative transfer Southern and Western blottings cytotoxicity.
原文传递
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基因在蓝藻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2
作者 戴溦 施定基 +6 位作者 张卉 钟晖 冉亮 彭国宏 甘人宝 陈素娟 连慕兰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12期1260-1264,共5页
人表皮生长因子 (hEGF)是由 5 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 ,在临床上内服与外敷可促进内外表皮细胞的生长。将人工合成的hEGF基因连接到质粒pRL_489上 ,位于启动子psbA下游。验证连接成功后 ,用三亲接合转移方法将载体pRL_hEGF导入聚球藻Synec... 人表皮生长因子 (hEGF)是由 5 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 ,在临床上内服与外敷可促进内外表皮细胞的生长。将人工合成的hEGF基因连接到质粒pRL_489上 ,位于启动子psbA下游。验证连接成功后 ,用三亲接合转移方法将载体pRL_hEGF导入聚球藻Synechococcussp .PCC 70 0 2和鱼腥藻Anabaenasp .PCC 712 0。由于pRL_hEGF没有能在单细胞蓝藻中自主复制的复制子 ,通过筛选 ,hEGF在聚球藻 70 0 2中是整合到蓝藻染色体上进行表达的。用PCR扩增的方法在两种转基因藻中均检测到hEGF基因的存在。放射免疫分析证明 ,hEGF基因在两种转基因藻中均得到了表达。而且 ,在聚球藻 7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 鱼腥藻 聚球藻 载体 转基因蓝藻 三亲接合转移
下载PDF
人肝金属硫蛋白-I_A基因在鱼腥藻中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8
3
作者 任黎 邵强 +2 位作者 施定基 戴继勋 茹炳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65-371,共7页
将人工合成的人肝金属硫蛋白(metalothionein,简称MT)-IA基因插入至中间载体pRL-439上强启动子psbA后,再将其与穿梭载体pKT-210相连,得到大肠杆菌-蓝藻穿梭表达载体pKT-MT,用三亲接... 将人工合成的人肝金属硫蛋白(metalothionein,简称MT)-IA基因插入至中间载体pRL-439上强启动子psbA后,再将其与穿梭载体pKT-210相连,得到大肠杆菌-蓝藻穿梭表达载体pKT-MT,用三亲接合转移法将pKT-MT转入丝状体蓝藻-鱼腥藻7120,经链霉素筛选,得到了稳定的转人肝MT-IA基因鱼腥藻.纯化单藻落,液体扩大培养.从鱼腥藻中提取的质粒经Southern印迹分析,确定人肝MT-IA基因已转入鱼腥藻7120中,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金属硫蛋白在转人肝MT-IA基因鱼腥藻中得到了表达.经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表达量约为700μgMT/g鲜藻,重金属耐受性实验表明,得到了能耐受重金属-镉的转人肝MT-IA基因鱼腥藻,它将在清除水域中重金属污染和医药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蓝藻 鱼腥藻7120 转移 表达 MT-IA基因
下载PDF
发光酶基因luxAB标记硅酸盐细菌NBT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何琳燕 黄为一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241-1244,共4页
外源基因标记技术为研究土壤引入细菌的生态行为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通过选择不同的碳源和降低碳氮比筛选获得 0 2 5 %麦芽糖作为碳源的菌体制备培养基 .对硅酸盐细菌BT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和抗生素抗性驯化获得一株抗利福平 2 0 0 μg... 外源基因标记技术为研究土壤引入细菌的生态行为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通过选择不同的碳源和降低碳氮比筛选获得 0 2 5 %麦芽糖作为碳源的菌体制备培养基 .对硅酸盐细菌BT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和抗生素抗性驯化获得一株抗利福平 2 0 0 μg·ml-1的NBT R2 0 0菌株 ,含发光酶基因luxAB的质粒pTR10 2∷luxAB在辅助质粒 pRK2 0 13的帮助下转入该菌株中 ,从而赋予NBT菌株以发光活性和利福平、卡那霉素、四环素三种抗生素抗性 .以对数生长期的菌体制备受体细胞 ,发现对数生长前期的细胞转移频率最高 ,可达 6 70× 10 -5,杂交比例以 1∶1∶1适宜 .标记菌株RL85的释钾能力没有丧失且有提高 ,发光特性稳定 ,连续转接 2 0次后仍具有发光活性和 3种抗生素抗性 ,适用于根际微生态学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 发光酶基因 标记
下载PDF
β-淀粉酶基因在黄单胞菌中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建华 李时岩 +5 位作者 孟淑芳 牛淑敏 王树荣 王金华 朱峰 宋诚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9-73,共5页
广泛寄主范围载体pKT210可在辅助质粒pRK2013的协助下转移进入黄单胞菌(革兰氏阴性)中并能稳定存在;来源于枯草杆菌的β-淀粉酶基因与载体pKT210形成重组质粒pYL1,并以其转化大肠杆菌;通过三亲本接合将p... 广泛寄主范围载体pKT210可在辅助质粒pRK2013的协助下转移进入黄单胞菌(革兰氏阴性)中并能稳定存在;来源于枯草杆菌的β-淀粉酶基因与载体pKT210形成重组质粒pYL1,并以其转化大肠杆菌;通过三亲本接合将pYL1引入带有利福平抗性的黄单胞菌NK01-R中,通过抗性选择接合子,并测定接合子的淀粉酶水解能力及产胶能力.本文获得一株黄原胶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20%,且淀粉酶水解能力显著提高的工程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单胞菌 重组质粒 Β-淀粉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hGM-CSF基因穿梭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鱼腥藻7120中的克隆 被引量:6
6
作者 魏兰珍 金锐 +3 位作者 马为民 施定基 甘人宝 王全喜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6-440,共5页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作为一种造血生长因子,能够刺激T细胞和巨噬细胞增殖、成熟和分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免疫调解功能。本研究运用PCR方法,从质粒pAG-MT-8中克隆该基因,并在其5′端添加有利于在蓝藻细胞中高效表达的SD序...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作为一种造血生长因子,能够刺激T细胞和巨噬细胞增殖、成熟和分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免疫调解功能。本研究运用PCR方法,从质粒pAG-MT-8中克隆该基因,并在其5′端添加有利于在蓝藻细胞中高效表达的SD序列,然后插入到表达载体(pRL-439)强启动子PpsbA的下游,进一步与穿梭表达载体pDC-08相连构建成穿梭表达载体pDC-GM。利用三亲接合转移方法将该穿梭表达载体(pDC-GM)转入丝状鱼腥藻7120,通过相应抗生素筛选后得到能稳定遗传的转基因藻。以该转基因藻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hGM-CSF基因已转入鱼腥藻7120。这是首次尝试把蓝藻作为制备重组hGM-CSF的新宿主,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穿梭表达载体 鱼腥藻7120 基因克隆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造血生长因子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基因在鱼腥藻中的克隆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清艳 施定基 +4 位作者 陈翠丽 赵兴贵 邓元告 张越男 吕金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89-1394,共6页
为了将rhG-CSF基因在鱼腥藻PCC7120中克隆,用于制备口服制剂,利用DNA重组技术,在不改变阅读框的前提下,将hG-CSF基因进行突变,并插入到pUC-19载体上,构建中间载体pUC-G-CSF;将pUC-G-CSF插入到pRL-489的启动子PpsbA的下游,构建穿梭表达载... 为了将rhG-CSF基因在鱼腥藻PCC7120中克隆,用于制备口服制剂,利用DNA重组技术,在不改变阅读框的前提下,将hG-CSF基因进行突变,并插入到pUC-19载体上,构建中间载体pUC-G-CSF;将pUC-G-CSF插入到pRL-489的启动子PpsbA的下游,构建穿梭表达载体pRL-G-CSF;通过三亲接合转移方法,将pRL-G-CSF转入丝状体蓝藻鱼腥藻PCC7120内。本试验得到了有抗生素抗性的鱼腥藻,并用PCR技术检测到rhG-CSF基因在转基因鱼腥藻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鱼腥藻(Anabaena sp.)PCC 7120 载体 转基因鱼腥藻 三亲接合转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O/China/99株多基因植物组成型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潘丽 张永光 +8 位作者 王永录 王宝琴 王文秀 方玉珍 蒋守田 张维德 董金杰 吕建亮 谢庆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41-844,905,共5页
目的构建包含FMDV结构蛋白P1、非结构蛋白2A、3C以及部分2B的基因片段P12X3C的植物组成型表达载体,为FMDV可饲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法,从pGEM/P12A质粒和pGEM/3C质粒中扩增P12A及部分2B基因(P12X)、3C基因,将获得的P12X... 目的构建包含FMDV结构蛋白P1、非结构蛋白2A、3C以及部分2B的基因片段P12X3C的植物组成型表达载体,为FMDV可饲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法,从pGEM/P12A质粒和pGEM/3C质粒中扩增P12A及部分2B基因(P12X)、3C基因,将获得的P12X与3C片段经BamHI/SpeI和SpeI/SalI双酶切后,与经BamHI/SalI双酶切后的pUC18质粒大片段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UC18/P12X3C,pUC18/P12X3C质粒经BamHI/SalI双酶切后的大片段与经同样双酶切的植物表达载体pBin438连接,转化子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后,获得包含FMDV O/China/99株P12X3C片段的植物组成型表达载体pBin438/P12X3C,最后通过三亲交配法,将表达载体pBin438/P12X3C导入农杆菌。结论成功构建FMDV多基因的植物组成型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O/China/99株 多基因植物 组成型表达载体 基因序列 可饲疫苗
下载PDF
FMDV结构基因P1的克隆与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宝琴 张永光 +3 位作者 王小龙 潘丽 王文秀 王永录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5,共3页
通过RT-PCR法获得阿克苏(Akesu/O/58)FMDV结构基因P1,将该基因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将P1基因、Kozak序列等插入中间表达质粒pB in438,构建重组中间表达载体pB inP1。采用三亲融合法构建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 inFMDV... 通过RT-PCR法获得阿克苏(Akesu/O/58)FMDV结构基因P1,将该基因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将P1基因、Kozak序列等插入中间表达质粒pB in438,构建重组中间表达载体pB inP1。采用三亲融合法构建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 inFMDV-P1。结果表明:P1基因为2 208 bp。重组中间表达载体pB inP1经BamHⅠ/SalⅠ双酶切、PCR扩增和序列测定,表明P1基因、Kozak序列等已插入pB inP1。在含50mg/L卡那霉素、25 mg/L链霉素和50 mg/L利福平的YEB培养基上筛选及对融合农杆菌质粒进行P1基因的PCR检测,证明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 inFMDV-P1构建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P1基因 克隆 三亲融合 双元表达载体 根癌农杆菌
下载PDF
苜蓿根瘤菌cfp荧光标记株的构建及筛选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淑卿 李剑峰 +2 位作者 陈力玉 师尚礼 苗阳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1-718,共8页
荧光标记根瘤菌在研究根瘤菌侵染宿主形成结瘤时具有良好的示踪效果。本研究以辅助菌株Escherichia coli pRK2073,受体菌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 12531和苜蓿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 GN5,及cfp青色荧光基因供体菌E.coli... 荧光标记根瘤菌在研究根瘤菌侵染宿主形成结瘤时具有良好的示踪效果。本研究以辅助菌株Escherichia coli pRK2073,受体菌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 12531和苜蓿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 GN5,及cfp青色荧光基因供体菌E.coli pMP45179为供试菌株,以三亲本杂交法进行结合转导,并以无氮培养基和TY培养基对标记菌株进行荧光表达及固氮特性的遗传稳定性检测,再对初选菌株以甘农5号紫花苜蓿为宿主进行回接验证,测定了回接植株的生物量,结瘤数和标记菌的占瘤率等指标。结果表明,1)三亲本杂交转导法适用于苜蓿根瘤菌cfp标记菌株的构建,获得大量S.meliloti 12531和R.meliloti GN5的荧光标记株;2)经逐层筛选获得的荧光标记菌中,S.meliloti 12531-cfp6和R.meliloti GNf-cfp5遗传稳定性好,荧光表达量高,结瘤促生能力强;3)与现有抗生素平板分离筛选相比,无氮培养基结合耐药平板筛选能显著提高荧光标记根瘤菌株的甄别筛选效率;4)三亲本杂交法获得的苜蓿根瘤菌荧光标记株个体间差异较大,对标记株固氮及荧光表达能力遗传稳定性的验证和对宿主植物的结瘤促生能力的检测是cfp荧光标记根瘤菌筛选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根瘤菌 荧光标记 三亲本杂交 菌种筛选 根瘤
下载PDF
缩酮丙酮酸转移酶基因在野油菜黄单胞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玉香 牛淑敏 +3 位作者 赵媛媛 王金华 宋诚 赵大健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18,共5页
将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NRRL-B-1459菌株的缩酮丙酮酸转移酶基因,在pRK2073辅助质粒的协助下,经三亲本接合法,导入野油菜黄单胞菌NK01小菌落的抗性突变株(NK01&... 将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NRRL-B-1459菌株的缩酮丙酮酸转移酶基因,在pRK2073辅助质粒的协助下,经三亲本接合法,导入野油菜黄单胞菌NK01小菌落的抗性突变株(NK01·S·1)中,测定各接合子的产胶率、黄原胶粘度及丙酮酸含量,得到一系列优于原始菌株的接合子,其中四株的产胶率、丙酮酸含量及黄原胶粘度分别较出发菌株提高7.28~10.60%、40.24~41.42%和10.79~2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油菜 黄单胞菌 缩酮丙酮酸 转移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α-淀粉酶基因在肠膜明串珠菌基因表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云飞 刘晓莉 +1 位作者 成文玉 金红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3-207,共5页
目的:为了验证α-amy(α-淀粉酶基因)在肠膜明串珠菌中应用的可行性,构建重组质粒并建立了肠膜明串珠菌的三亲杂交体系。方法:以大肠杆菌-明串珠菌的穿梭载体p CW4为基础,构建了携带α-amy标记的重组质粒p CW7。肠膜明串珠菌ATCC8293(Le... 目的:为了验证α-amy(α-淀粉酶基因)在肠膜明串珠菌中应用的可行性,构建重组质粒并建立了肠膜明串珠菌的三亲杂交体系。方法:以大肠杆菌-明串珠菌的穿梭载体p CW4为基础,构建了携带α-amy标记的重组质粒p CW7。肠膜明串珠菌ATCC8293(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的g6p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表达盒插入到p CW7,并通过三亲杂交转化肠膜明串珠菌而获得重组菌株。结果:重组菌株的甘露醇产量比原始菌株提高了7%。三亲杂交中可以通过α-amy标记筛选重组子。结论:证实了α-amy标记在肠膜明串珠菌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膜明串珠菌 Α-淀粉酶基因 三亲杂交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下载PDF
转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CSF)基因的鱼腥藻的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翠丽 施定基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60-63,共4页
本研究目的是构建转G-CSF基因的工程鱼腥藻Anabaenasp.。首先将b型G-CSF克隆于中间载体pRL439和穿梭表达载体pDC-8上。通过三亲接合转移将穿梭表达载体pDCG-CSF转入鱼腥藻内。通过PCR扩增的方法在转基因鱼腥藻中检测到G-CSF基因的存在。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转基因鱼腥藻Anabaena sp. 三亲接合转移
下载PDF
山梨糖脱氢酶在乙酸钙不动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熊向华 陈伟 +2 位作者 汪建华 游松 张惟材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0年第6期783-786,共4页
目的:在乙酸钙不动杆菌Y2004中表达山梨糖脱氢酶。方法:将酮古龙酸菌山梨糖脱氢酶基因sdh以及从pWH1266质粒上扩增的复制原点ori先后酶切连接到pBBR1MCS2质粒上,构建pBBR1MCS2-ori-sdh穿梭质粒;再以pBBR1MCS2-ori-sdh/DH5α为供体菌、... 目的:在乙酸钙不动杆菌Y2004中表达山梨糖脱氢酶。方法:将酮古龙酸菌山梨糖脱氢酶基因sdh以及从pWH1266质粒上扩增的复制原点ori先后酶切连接到pBBR1MCS2质粒上,构建pBBR1MCS2-ori-sdh穿梭质粒;再以pBBR1MCS2-ori-sdh/DH5α为供体菌、乙酸钙不动杆菌Y2004为受体菌、pRK2013/HB101为辅助菌进行三亲本接合转移;从氨苄青霉素和卡那霉素双抗平板上挑取转化子进行培养,通过菌落PCR和提取质粒复转筛选阳性克隆,再通过活性电泳和体外糖酸转化实验检测阳性克隆的山梨糖脱氢酶活性。结果:构建了pBBRMCS2-ori-sdh质粒并转入乙酸钙不动杆菌Y2004中,活性电泳和体外实验证实阳性克隆具有山梨糖脱氢酶活性。结论:实现了山梨糖脱氢酶在乙酸钙不动杆菌Y2004中的表达,为单菌糖酸转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糖脱氢酶 乙酸钙不动杆菌 三亲本接合转移 普通酮古龙酸菌
下载PDF
豆球蛋白基因转化花叶芋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金发 李宝健 +1 位作者 许友卿 李文相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89年第4期17-22,共6页
利用重组DNA技术,构建具有Ap^rCm^r的遗传标记并带有豆球蛋白的基因重组质粒,通过“三亲支配”,将豆球蛋白基因插入到植物基因工程载体pGV3850:1103neo DNA中。用改良的共培养法进行单子叶植物花叶芋的叶盘(叶柄)转化,在Km的选择压力下... 利用重组DNA技术,构建具有Ap^rCm^r的遗传标记并带有豆球蛋白的基因重组质粒,通过“三亲支配”,将豆球蛋白基因插入到植物基因工程载体pGV3850:1103neo DNA中。用改良的共培养法进行单子叶植物花叶芋的叶盘(叶柄)转化,在Km的选择压力下得到转化的再生植株。利用Southern吸印杂交,证明豆球蛋白基因整合到花叶芋的基因组中;通过胭脂碱分析,表明pGV3850:1103neo中的胭脂碱合成酶基因在再生植株中进行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球蛋白基因 花叶芋 胭脂碱 三亲交配 吸印杂交
下载PDF
甲基营养菌MB200中mutL基因的突变及高耐甲醇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2
16
作者 闻东明 黄罗冬 +1 位作者 杨青山 申佩弘 《工业微生物》 CAS 2020年第4期15-20,共6页
甲基营养菌M.sp.MB200是本实验室保存的一株可以利用甲醇为碳源的甲基营养菌,具有利用甲醇作为底物生产L-丝氨酸的能力。提高其耐底物浓度的能力,有利于L-丝氨酸的转化。以M.sp.MB200野生菌株作为出发菌株,通过三亲本结合进行同源单交... 甲基营养菌M.sp.MB200是本实验室保存的一株可以利用甲醇为碳源的甲基营养菌,具有利用甲醇作为底物生产L-丝氨酸的能力。提高其耐底物浓度的能力,有利于L-丝氨酸的转化。以M.sp.MB200野生菌株作为出发菌株,通过三亲本结合进行同源单交换构建突变修复基因mutL插入突变菌株MB200mTB,该突变株无法修复菌体在繁殖传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随机突变,以甲醇为碳源进行环境压力筛选,具有甲醇耐受突变的菌株可以在甲醇浓度不断升高的环境中生长,而其余突变方向菌株在高甲醇环境下不能生长,进而筛选出甲醇耐受方向的突变株。对耐高浓度甲醇的菌株使用三亲本结合回补mut L基因,得到了7株可以在甲醇浓度为7%的基础培养基中生长性状优异的突变株。在含7%甲醇的基础培养基中,MB200mHB1号突变株较出发菌株M.sp.MB200甲醇耐受性提升近4倍,菌体生长量增加2.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p MB200 mutL插入突变 甲醇耐受 三亲本结合
下载PDF
nodD基因的克隆及其导入大豆根瘤菌工程菌株的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金玲 张喜波 +2 位作者 贾珊珊 平原 李海英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123,129,共4页
以快生型大豆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15067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克隆结瘤基因nodD编码区序列;利用DNA重组技术,将nodD基因连到lac启动子的下游,通过luxAB基因标记的质粒载体pTR102构建表达载体pTR102-Plac-nodD,采用... 以快生型大豆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15067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克隆结瘤基因nodD编码区序列;利用DNA重组技术,将nodD基因连到lac启动子的下游,通过luxAB基因标记的质粒载体pTR102构建表达载体pTR102-Plac-nodD,采用三亲本杂交的方式,将构建的表达载体转化土著大豆根瘤菌,构建转基因工程菌株,为研究转基因工程菌株对大豆结瘤能力的影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 nodD基因 工程菌株 三亲本杂交
下载PDF
大豆血红蛋白串联基因簇转化根瘤菌工程菌株的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海鹏 潘钰 李海英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3-236,共4页
研究提取大豆根瘤总RNA并将其反转录成cDNA,以其为模板采用同源序列克隆法,利用PCR技术获得大豆血红蛋白基因lbc3、lbc2、lbc1、lba的编码区序列;利用DNA重组技术,将4个血红蛋白基因顺序连接,构建成串联基因簇lbc3-lbc2-lbc1-lba(命名为... 研究提取大豆根瘤总RNA并将其反转录成cDNA,以其为模板采用同源序列克隆法,利用PCR技术获得大豆血红蛋白基因lbc3、lbc2、lbc1、lba的编码区序列;利用DNA重组技术,将4个血红蛋白基因顺序连接,构建成串联基因簇lbc3-lbc2-lbc1-lba(命名为lbX),并构建了lbX的原核表达载体pTR-Plac-lbX;采用三亲本杂交的方法,将原核表达载体pTR-Plac-lbX转化土著大豆根瘤菌,构建转基因根瘤菌工程菌株SFH(pTR-Plac-lbX),为研究转基因工程菌株对大豆根瘤固氮能力的影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 大豆血红蛋白基因 串联基因簇 DNA重组技术 三亲本杂交
下载PDF
导入nodD-lba串联基因的根瘤菌工程菌株的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珊珊 李海英 于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9-123,共5页
旨在利用同源序列克隆法,克隆出结瘤相关基因nodD和大豆血红蛋白基因lba。以串联的方式将nodD和lba基因连接到lac启动子的下游,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出带有发光酶基因luxAB的重组载体pTR-Plac-nodD-lba。通过三亲本杂交方法构建转基因费... 旨在利用同源序列克隆法,克隆出结瘤相关基因nodD和大豆血红蛋白基因lba。以串联的方式将nodD和lba基因连接到lac启动子的下游,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出带有发光酶基因luxAB的重组载体pTR-Plac-nodD-lba。通过三亲本杂交方法构建转基因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Western blot试验证明导入基因能够进行表达。将初始菌株和基因工程菌株侵染大豆幼苗后进行固氮酶活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工程菌株均能够提高固氮酶效率,导入串联基因的工程菌株在提高固氮酶活性上比导入lba和nodD基因的工程菌株高出4%和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瘤基因nodD 大豆血红蛋白基因lba 费氏中华根瘤菌 三亲本杂交
下载PDF
大豆血红蛋白基因lba转化根瘤菌工程菌株的构建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海鹏 潘钰 +1 位作者 蒙明明 李海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74,共6页
以土著大豆根瘤菌接种大豆幼苗45 d后获得的根瘤为材料,提取其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采用同源序列克隆法扩增大豆血红蛋白基因lba编码区序列。利用DNA重组技术,将lba基因连到lac启动子的下游,利用带有发光酶标记基因luxAB的质粒载体pTR10... 以土著大豆根瘤菌接种大豆幼苗45 d后获得的根瘤为材料,提取其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采用同源序列克隆法扩增大豆血红蛋白基因lba编码区序列。利用DNA重组技术,将lba基因连到lac启动子的下游,利用带有发光酶标记基因luxAB的质粒载体pTR102构建表达载体pTR-Plac-lba。采用三亲本杂交的方式,将表达载体pTR-Plac-lba及作为对照的空载体pTR102分别转化土著大豆根瘤菌,获得根瘤菌工程菌株SFH(pTR-Plac-lba)和SFH(pTR102)。盆栽试验发现,接种SFH(pTR-Plac-lba)的大豆植株各生理指标明显高于接种SFH(pTR102)、土著根瘤菌以及未接菌的大豆植株各生理指标。试验证明,导入大豆血红蛋白基因lba的根瘤菌工程菌株SFH(pTR-Plac-lba)对于提高大豆根瘤的固氮酶活性,增加大豆产量起到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著大豆根瘤菌 大豆血红蛋白基因lba DNA重组技术 工程菌株 三亲本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