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朝板块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柱与构造环境新思考 被引量:84
1
作者 乔秀夫 高林志 张传恒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3-509,共7页
中国北方燕辽裂陷槽位于中朝板块北部,是巨厚中、新元古界的沉积区。中、新元古界包括长城系(1800~1600Ma)、蓟县系(1400~1000Ma)和青白口系(1000~800Ma)。上述划分是中国地质学家长期研究的共识,由全国地层委员会发布,中国地质调查... 中国北方燕辽裂陷槽位于中朝板块北部,是巨厚中、新元古界的沉积区。中、新元古界包括长城系(1800~1600Ma)、蓟县系(1400~1000Ma)和青白口系(1000~800Ma)。上述划分是中国地质学家长期研究的共识,由全国地层委员会发布,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全国地质调查填图中施行[1]。青白口系自下而上包括下马岭组、龙山组、景儿峪组,由于在下马岭组的斑脱岩中获得了锆石SHRIMPU-Pb年龄1368Ma±12Ma,从而对1000Ma作为青白口系底界的年龄乃至中国中、新元古界地质年表提出了挑战。中国地质学家必须面对新的下马岭组年龄值,拼弃传统思维,重新排定北方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柱中各系、组的界线年龄。本文建议:长城系为1800~1600Ma;蓟县系为1600~1400Ma;新建西山系为1400~1200Ma;1200~1000Ma是一个待命名的系;新的青白口系为1000~800Ma,包括龙山组及景儿峪组。由于下马岭组中的斑脱岩反映了岛弧构造环境,从而可重塑中朝板块北部下马岭组及整个中元古界(指1800~1200Ma)为沟-弧-盆板块体系的弧后扩张盆地,即传统概念中的燕辽裂陷槽是弧后扩张的产物。沟-弧-盆板块体系可以系统地解释燕辽裂陷槽的动力学成因、各种地震灾变事件、火山活动、层控矿床等形成的地质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马岭组 1368Ma 新元古界 沟-弧-盆体系 燕辽裂陷槽 中朝板块
下载PDF
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夹白山一带晚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 被引量:30
2
作者 左国朝 梁广林 +4 位作者 陈俊 郑勇 高俊宝 邢德超 李绍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7,共10页
研究区早石炭世经历了中天山古陆北缘被动陆缘向活动陆缘沟弧盆体系演化的全过程。阿齐山-雅满苏岛弧带于维宪期发育在广宽陆棚海之上。岛弧为大型背形结构,雅满苏断裂带为火山喷发的主要通道,弧前盆地生成于弧沟间隙部位。晚石炭世早期... 研究区早石炭世经历了中天山古陆北缘被动陆缘向活动陆缘沟弧盆体系演化的全过程。阿齐山-雅满苏岛弧带于维宪期发育在广宽陆棚海之上。岛弧为大型背形结构,雅满苏断裂带为火山喷发的主要通道,弧前盆地生成于弧沟间隙部位。晚石炭世早期,弧后区发生扩张作用而塌陷形成向形的边缘盆地。晚石炭世末,北侧康古尔洋区以弧弧对接方式关闭,弧区伴有深成花岗岩浆侵位。早二叠世早期进入松弛阶段,在弧间及弧后南缘产生上叠断陷盆地。晚二叠世右旋走滑变动席卷全区,最后大型造山带与地块之间发生块体右旋滑移错位,由此奠定了现今的盆山构造格局初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晚古生代 构造格局 沟弧盆体系 盆山构造
下载PDF
从东海石油地质重要进展看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新生代盆地的构造演化——一种海沟向洋后退的残余弧后盆地演化模式 被引量:22
3
作者 孙肇才 《海相油气地质》 2004年第1期1-17,共17页
东海盆地石油地质研究在近二十年里主要取得五方面的进展 :证明了盆地是由一组大陆边缘新生界由西向东逐个变新的“盆地群体”组成 ,建立了陆架地区以组为单位的整个新生代地层单元 ,详细划分了西湖凹陷的内部地质结构 ,认定了煤和煤系... 东海盆地石油地质研究在近二十年里主要取得五方面的进展 :证明了盆地是由一组大陆边缘新生界由西向东逐个变新的“盆地群体”组成 ,建立了陆架地区以组为单位的整个新生代地层单元 ,详细划分了西湖凹陷的内部地质结构 ,认定了煤和煤系沉积是东海陆架区的主力油气源岩 ,通过大量钻井验证了盆地中三类不同成因的圈闭。从环西太平洋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看 ,西太平洋是一个自北而南的沟—弧—盆 (陆缘海 )系统 ;大体以台湾海峡为界 ,东海盆地是一个由转换或被动边缘演化而来的聚敛边缘 ,而南海属于由活动或聚敛边缘转化而来的被动边缘。东海盆地与菲律宾海盆地具有相似的时空演化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 新生代 含油气盆地 西太平洋 构造演化
下载PDF
视密度反演在东海及邻区重力异常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杨金玉 徐世浙 +1 位作者 余海龙 李海侠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09-1916,共8页
简要介绍了基于位场分离的视密度反演法的原理,并利用该技术对东海的重力异常进行处理并进行了区域地质解释应用.视密度反演的方法在对研究区内的区域性大断裂如郯庐断裂、江绍断裂以及东引—海礁隐伏断裂有很好的分辨能力.不同深度的... 简要介绍了基于位场分离的视密度反演法的原理,并利用该技术对东海的重力异常进行处理并进行了区域地质解释应用.视密度反演的方法在对研究区内的区域性大断裂如郯庐断裂、江绍断裂以及东引—海礁隐伏断裂有很好的分辨能力.不同深度的视密度切片信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大断裂的发育深度和规模.在沟弧盆等地形以及构造复杂地区利用视密度反演法研究深部地质构造,可以揭示不同深度上补偿质量分布情况,从而推测莫霍面的起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密度反演 东海 断裂 沟弧盆体系 密度异常解释
下载PDF
辽吉构造带钴-镍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方向
5
作者 辛后田 邢德和 +5 位作者 刘超 刘航 王文清 李永飞 刘琦 杨佳林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4期447-466,共20页
针对辽吉构造带内钴-镍矿找矿问题,从古元古代构造-建造等成矿地质条件入手,在充分分析前人资料和总结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辽吉构造带钴-镍成矿物质来源、典型矿床(点)矿体特征、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论述.研究表明,原辽河群浪子山组... 针对辽吉构造带内钴-镍矿找矿问题,从古元古代构造-建造等成矿地质条件入手,在充分分析前人资料和总结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辽吉构造带钴-镍成矿物质来源、典型矿床(点)矿体特征、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论述.研究表明,原辽河群浪子山组到高家峪组是由稳定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乃至沟弧盆体系背景形成的复杂造山带增生岩系,不同成因岩片间均为构造接触,显示“总体无序、局部有序”的构造地层特点;上覆大石桥组—盖县组为稳定的残余海盆沉积,与下伏“地层”非整合接触,显示有序地层的特点.总体来看,该套“地层”既不能按有序地层简单划分,也不能以变质变形程度进行区域对比,一些变质岩石的原岩建造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仅依靠地球化学数据、图解来判断也是极不可靠的.“辽吉花岗岩(条痕状或条带状花岗岩)”是相对成熟的陆缘弧、岛弧岩石组合,主体显示TTG特征,其控矿意义尚不清楚;造山期后伸展作用下形成的侵入岩多为同构造期的深熔(重熔)的(含)石榴石花岗岩或花岗质片麻岩(S型)和造山晚期加厚背景下的具埃达克性质的花岗闪长岩.区域铜钴镍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性岩脉(墙)、陆壳火山碎屑岩、古洋壳残余的俯冲增生杂岩及远洋沉积岩等4种类型.在辽吉洋俯冲消亡过程中,原始矿源层受造山作用、变质作用影响再富集成矿,伸展作用下的基性-超基性成矿,除此之外,远洋环境中较高的碳质和盐度(海底热卤水)对矿产的富集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结合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在辽吉构造带划分出3个钴-镍矿成矿带及6个找矿靶区,提出了辽吉构造带钴-镍的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分析了成矿潜力,为后期区域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吉构造带 钴-镍矿 古元古代 沟-弧-盆体系 辽吉洋 找矿预测
下载PDF
合肥盆地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徐春华 宋明水 +6 位作者 李学田 雷敏 邱连贵 徐佑德 江来利 储东如 杜森官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6-580,共5页
合肥盆地安参1井的钻探,发现了既不同于北淮阳型,也不同于淮南型的石炭-二叠系。通过对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的研究,认为是一套斜坡相-三角洲前缘沉积。结合北淮阳型石炭系和淮南型石炭-二叠系的沉积特征研究,提出了石炭-二叠纪沉积期在... 合肥盆地安参1井的钻探,发现了既不同于北淮阳型,也不同于淮南型的石炭-二叠系。通过对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的研究,认为是一套斜坡相-三角洲前缘沉积。结合北淮阳型石炭系和淮南型石炭-二叠系的沉积特征研究,提出了石炭-二叠纪沉积期在华北地台南缘存在完整的沟-弧-盆体系的认识;同时根据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类型,结合地震、电法和平衡剖面恢复,认为合肥盆地的基底应该属于统一的华北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盆地 石炭-二叠系 沉积类型 沟-弧-盆体系
下载PDF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早古生代沟-弧-盆体系重建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晓平 马江水 +3 位作者 庞雪娇 杨雅军 江斌 付俊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69-2291,共23页
沟-弧-盆体系恢复对于研究增生造山过程和解析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多宝山岛弧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钼多金属成矿区带,其沟-弧-盆体系恢复对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及拓展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多宝山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岩石和构造的... 沟-弧-盆体系恢复对于研究增生造山过程和解析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多宝山岛弧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钼多金属成矿区带,其沟-弧-盆体系恢复对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及拓展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多宝山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岩石和构造的野外调研和系列编图,结合最新的年代学资料,重新厘定了含矿地层单位——多宝山组、铜山组的形成时代和层位:确定多宝山组形成时代为寒武纪芙蓉世-早奥陶世,铜山组形成时代为早-中奥陶世;将铜山组置于多宝山组之上,暗示地表以下保存有规模较大的主要成矿地质体——多宝山组,由此扩大了深部找矿空间。在此基础上,重建了多宝山岛弧带早古生代地层序列。在多宝山岛弧带西北侧多宝山-三卡一带划分出早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带,根据俯冲增生杂岩带与岩浆弧、伴生沉积盆地的沉积建造及时空关系,划分出弧前盆地、弧间盆地、弧后盆地等构造单元,建立了多宝山岛弧带古生代沟-弧-盆体系格架,认为多宝山岛弧带西北侧多宝山-三卡一带存在早古生代洋盆,并于奥陶纪发生南东向俯冲。指出岩浆弧靠近俯冲增生杂岩带一侧是成矿有利部位,为多宝山岛弧带铜多金属矿的成矿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宝山岛弧带 早古生代 沟-弧-盆体系 多宝山组 铜山组 年代学
下载PDF
雅浦-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的精细地貌特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志毅 许冬 +4 位作者 韩喜彬 王雁冰 胡智龙 葛倩 阳凡林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41,共15页
利用西太平洋地区的雅浦-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的多波束水深数据,获得了9.8°N—13.2°N、132.2°E—145°E矩形区域内的高精度水深地形图。通过对精细地貌进行研究发现,马里亚纳海沟南部的洋坡上发育有大范围的地垒、... 利用西太平洋地区的雅浦-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的多波束水深数据,获得了9.8°N—13.2°N、132.2°E—145°E矩形区域内的高精度水深地形图。通过对精细地貌进行研究发现,马里亚纳海沟南部的洋坡上发育有大范围的地垒、地堑型地貌,雅浦海沟北部存在明显的分段性特征,菲律宾海盆和帕里西维拉海盆内存在不同展布方向的大规模脊-槽地貌。研究结果表明此处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主要受板块运动的控制。最后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该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雅浦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 地形地貌 “沟-弧-盆”体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and evolution of tectonic units in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9
作者 Tian-yu Zhang Pan-feng Li +4 位作者 Lu-ning Shang Jing-yi Cong Xia Li Yong-jian Yao Yong Zhang 《China Geology》 2022年第1期96-109,共14页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is located at the convergence zone of the Eurasian Plate,the Pacific Plate,and the Indo-Australian Plate.This paper divides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into two second-order tectonic units and ei...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is located at the convergence zone of the Eurasian Plate,the Pacific Plate,and the Indo-Australian Plate.This paper divides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into two second-order tectonic units and eight third-order tectonic units by summarizing the marine geological,geophysical,and submarine geomorphological data of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collected for years and referring to the seafloor spreading theory and the trench-arc-basin system.The two second-order tectonic units are the West Philippine Sea block and the Izu-Bonin-Mariana arc-basin system.The former includes the West Philippine Basin,the Huatung Basin,the Daito Basin,and the Palau Basin,while the latter consists of the Kyushu-Palau Ridge,the Shikoku-Parece Vela Basin,the Izu-Bonin Arc,and the Mariana Arc.Furthermore,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has undergone three stages of tectonic evolution,namely the early stage of the evolution of marginal basins with Cretaceous basement(Early Cretaceous),the middle stage of the spreading of the West Philippine Basin(Eocene),and the late stage of the subduction of the Izu-Bonin-Mariana arc-basin system(Oligocene-present).The Kyushu-Palau Ridge is a window to discover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due to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ilippine Sea Plate Tectonic unit Tectonic evolution trench-arc-basin system Kyushu-Palau Ridge Izu-Bonin-Mariana arc Marine scientific survey
下载PDF
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双峰式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翁凯 马中平 张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2-703,共12页
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是研究准噶尔洋盆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新发现的双峰式火山岩为开展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载体,对其物质组成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代学等进行研究,判别成因机制和大地构造环境,对恢复造山带大地构造格局有... 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是研究准噶尔洋盆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新发现的双峰式火山岩为开展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载体,对其物质组成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代学等进行研究,判别成因机制和大地构造环境,对恢复造山带大地构造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获得如下认识:该套双峰式火山岩为碱性玄武岩-钙碱性流纹岩组合,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431.8±2.3)Ma;玄武岩来源于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部分熔融,流纹岩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志留世弧后盆地初始演化阶段;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在早古生代存在完整的沟-弧-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测年 沟-弧-盆体系 西准噶尔
下载PDF
赣东北-皖南元古代造山带构造格架及演化 被引量:41
11
作者 邓国辉 刘春根 冯晔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6,共8页
赣东北-皖南元古代造山带位于扬子板块南缘江南造山带东段,经历了晋宁早期俯冲和晚期碰撞两个造山阶段,自北 而南可划分为九岭褶皱变形区、鄣公山构造混杂岩带、江山-绍兴对接带,其间均以区域性构造带相隔,变形强度依次增强,中 元古代... 赣东北-皖南元古代造山带位于扬子板块南缘江南造山带东段,经历了晋宁早期俯冲和晚期碰撞两个造山阶段,自北 而南可划分为九岭褶皱变形区、鄣公山构造混杂岩带、江山-绍兴对接带,其间均以区域性构造带相隔,变形强度依次增强,中 元古代变质地层分属于史密斯、有限史密斯、非史密斯地层范畴,难以建立总体地层层序而区别于传统的"史密斯"地层;同 时,该套地层又形成于元古代扬子、华夏两板块的张开-闭合过程中的统一大地构造背景下,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而有别于 "地体构造"、"构造混杂岩";依据地层组成结合岩石化学研究,在"构造混杂岩"基础上建立了"双列岛弧"的"沟弧盆体系"模 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古代 造山带 构造格架 构造混杂岩带 变质地层 非史密斯地层 俯冲 东北 模式 区域性
下载PDF
大陆边缘反S状造山带三维模式兼论青藏高原结构与隆升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东旭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31-41,共11页
文中根据北美大陆西南边缘造山带的构造地貌及新构造运动特征,建立了反S状大陆边缘造山带的三维构造力学模式,指出阿拉斯加地区为弧形右旋剪切隆升造山带;科迪勒拉造山带为直线右旋走滑造山带;马德雷山以南,延至加勒比海为一左旋沉降‘... 文中根据北美大陆西南边缘造山带的构造地貌及新构造运动特征,建立了反S状大陆边缘造山带的三维构造力学模式,指出阿拉斯加地区为弧形右旋剪切隆升造山带;科迪勒拉造山带为直线右旋走滑造山带;马德雷山以南,延至加勒比海为一左旋沉降‘旋扭沟-弧-盆系统’。以此模式检验欧亚大陆南缘造山带,确定从阿尔卑斯经扎格罗斯、喜马拉雅至印度尼西亚蜿蜒曲折的山链是由四个反S状造山带连锁而成,导致它们的分解为四个构造体系的原因,与南半球冈瓦纳大陆裂解有关。依据上述的区域构造规律,作者认为青藏高原内部结构的原型为旋扭沟-弧-盆系统,属帕米尔—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反S状造山带尾弧的组成部分。后经印度板块俯冲、青藏—三江—印度尼西亚反S状造山带头部弧右旋隆升两组动力系统叠加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S状旋扭造山带 旋扭沟-弧-盆系统 青藏高原结构与隆升 大陆边缘造山带
下载PDF
甘肃公婆泉地区志留纪弧盆体系前寒武纪基底的发现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左国朝 金松桥 冯铁全 《西北地质科学》 1995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公婆泉地区为志留纪沟、弧、盆发育地区,为铜和多金属有利成矿带.作者通过野外和室内综合研究,对前人所确定的下志留统勒巴泉群、尖山地区中、上志留统“公婆泉群”、马鬃山主峰东侧“下石炭统、下二叠统”等变质岩系分别作了Sm-... 公婆泉地区为志留纪沟、弧、盆发育地区,为铜和多金属有利成矿带.作者通过野外和室内综合研究,对前人所确定的下志留统勒巴泉群、尖山地区中、上志留统“公婆泉群”、马鬃山主峰东侧“下石炭统、下二叠统”等变质岩系分别作了Sm-Nd、Ar-Ar、Rb-Sr法测年研究,获得新数据。其时代为:尖山地区“公婆泉群”变质火山岩时代为震旦纪至早古生代,勒巴泉地区勒巴泉群、马鬃山主峰东侧“下石炭统、下二叠统”变质岩时代分别为长城纪及前长城纪。论证了公婆泉地区弧盆的基底属古陆壳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巴泉群 公婆泉群 基底 多金属 志留纪
下载PDF
西天山北部石炭纪火山岩特征与沟弧盆体系 被引量:39
14
作者 姜常义 吴文奎 +1 位作者 谢广成 李伍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24-231,共8页
本文据岩石化学资料确定了西天山北部石炭纪火山岩的化学系列和岩石组合,并论述了其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该地区的沟弧盆体系。北天山中石炭统上部岩石单元代表了准噶尔板块的活动陆缘,而下部岩石单元属于弧前盆地沉积物。北天山蛇绿岩... 本文据岩石化学资料确定了西天山北部石炭纪火山岩的化学系列和岩石组合,并论述了其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该地区的沟弧盆体系。北天山中石炭统上部岩石单元代表了准噶尔板块的活动陆缘,而下部岩石单元属于弧前盆地沉积物。北天山蛇绿岩套是扩张速度缓慢的古洋壳残片。中天山北缘的下石炭统火山岩和海西中期的花岗岩类岩石组合代表了厚度甚大的大陆型岛弧部分,而阿吾拉勒带中、下石炭统则属于内弧环境的火山岩岩石组合。伊什基里克带是有限拉张的弧后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石炭纪 沟弧盆体系
下载PDF
新疆黄山地区蛇绿岩块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27
15
作者 白云来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4-42,共9页
黄山地区镁铁-超镁铁堆积杂岩,岩体小而分异好,岩体边部受构造作用强烈,属蛇绿岩中的堆积杂岩,过渡元素的配分曲线为较明显的“W”型。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LREE弱富集的平坦型。其中辉长岩单元为高钛型(TiO_2最大值为5.20%),这些均反映... 黄山地区镁铁-超镁铁堆积杂岩,岩体小而分异好,岩体边部受构造作用强烈,属蛇绿岩中的堆积杂岩,过渡元素的配分曲线为较明显的“W”型。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LREE弱富集的平坦型。其中辉长岩单元为高钛型(TiO_2最大值为5.20%),这些均反映了堆积杂岩形成环境为洋中脊,分布于现在的位置是板块运动的结果。结合上述事实,通过沉积建造分析,该区在中石炭统曾存在沟弧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堆积杂岩 高钛型 沟弧盆体系
下载PDF
论现代岛弧、海沟及弧后盆地系统的热液沉积成矿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永植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7-85,共9页
现代岛弧、海沟及弧后盆地系统以陆壳向洋壳转化为主要趋势的地壳物质更新过程,为热液沉积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环境.热液沉积成矿作用与弧沟盆系演化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沉积成矿类型与一定构造部位相对应.提出了现代弧沟盆系热液沉... 现代岛弧、海沟及弧后盆地系统以陆壳向洋壳转化为主要趋势的地壳物质更新过程,为热液沉积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环境.热液沉积成矿作用与弧沟盆系演化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沉积成矿类型与一定构造部位相对应.提出了现代弧沟盆系热液沉积成矿作用的综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沉积 成矿作用 综合模式 岛弧 海沟
下载PDF
质面系数法在重力反演中的边界效应及改进
17
作者 刘保华 李学伦 辛柏森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4期527-532,共6页
利用重力资料反演三维单一密度界面的质面系数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当研究区域以外不能趋于同一深度时,该方法存在严重的边界效应,即边界附近反演误差较大。本文提出这一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理论... 利用重力资料反演三维单一密度界面的质面系数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当研究区域以外不能趋于同一深度时,该方法存在严重的边界效应,即边界附近反演误差较大。本文提出这一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理论模型和琉球沟弧盆系实例计算都表明,经边界修正后的反演效果有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反演 质面系数法 边界效应 琉球沟弧盆系
下载PDF
琉球沟弧盆系莫氏面深度的三维广义反演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保华 李学伦 李桂群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3-58,共6页
本文利用三维广义反演技术对重力资料进行反演,计算出了琉球沟弧盆系地区的莫氏面深度。由于考虑了分辨率和方差之间的最佳折衷问题,反演结果不论是在精度上还是在分辨能力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进。分析结果也表明,重力反演得到的莫氏面... 本文利用三维广义反演技术对重力资料进行反演,计算出了琉球沟弧盆系地区的莫氏面深度。由于考虑了分辨率和方差之间的最佳折衷问题,反演结果不论是在精度上还是在分辨能力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进。分析结果也表明,重力反演得到的莫氏面深度同李昭兴等人用地震折射波法得到的莫氏面深度有较大的差别。文中对产生这种差别的可能原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沟弧盆系 莫氏面深度 三维广义反演 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