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心脾论治孤独症谱系障碍中医机制探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荣易 马丙祥 +5 位作者 周正 党伟利 李华伟 张晰 邱霞 张晓蒙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08-214,共7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为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药辨证论治ASD研究日益增多且疗效可靠。心脾两脏为ASD辨证论治主要脏腑,而目前尚缺乏深入的中医机制分析。为探析ASD核心症状与心脾两脏的关系,本文...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为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药辨证论治ASD研究日益增多且疗效可靠。心脾两脏为ASD辨证论治主要脏腑,而目前尚缺乏深入的中医机制分析。为探析ASD核心症状与心脾两脏的关系,本文针对性探讨心脾两脏在ASD核心症状形成中的中医理论渊源,从中医角度明确心脾两脏在ASD社会交流、交往障碍及行为异常刻板症状两大核心症状出现及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针对社会交流、交往障碍,基于心脾两脏功能、藏象理论、经络归属、经典论述提出并阐释ASD儿童语言问题、首责于心;有闻未应、脾意不充;孤僻自封、思伤心脾;脾运失职、心失所养、痰浊内生的中医心脾论机制。针对ASD儿童行为异常刻板症状产生机制,提出并阐释了脾常不足,运化失职,心神失养,心脾俱伤,心神不足而至刻板怪证连连的中医机理。通过对中医理论的剖析挖掘,为ASD从心脾论治探索理论依据,以期初步构建中医心脾两虚辨证论治ASD理论框架,为ASD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参考。从心脾辨证论治ASD具有雄厚的中医理论基础支撑,理法方药完备,可能是未来中医药治疗ASD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中医药 心脾论治 理论探讨
原文传递
中医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姚雪春 李亚平 +4 位作者 李征 刘丽颖 王璐瑶 林晓璐 金永浩 《河南中医》 2023年第2期299-303,共5页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病因病机总属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致脑髓失充,神失所养,神机失用。中医从脏腑辨证出发,运用针灸、推拿、耳穴、康复训练等疗法,治...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病因病机总属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致脑髓失充,神失所养,神机失用。中医从脏腑辨证出发,运用针灸、推拿、耳穴、康复训练等疗法,治疗ASD的核心症状及伴随睡眠障碍、情志异常、饮食困难等疗效显著。但目前中医的各种疗法多集中在改善语言及认知功能方面,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研究较少,且多缺少远期疗效追踪。长期用药及康复治疗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负担,引起一些家庭矛盾及心理问题。基于此,今后的研究应更关注新的医学治疗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在改善患儿核心症状的同时,给予患儿及养育人心理支持治疗;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数据、远期随访的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 从心肝论治 从心脾论治 从肝脾论治 从肾肝脾论治 三期辨证治疗
下载PDF
孙丽平教授从心脾同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丽波 孙丽平(指导) 《中医儿科杂志》 2023年第3期17-19,共3页
孙丽平教授认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与心、脾两脏关系密切,多由于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节或不洁,湿热之邪从口入侵,蕴郁于胃肠,邪毒沿脾从胃入膈,注入心中,导致心脉痹阻,心失所养,子病及母所致。梳理心与脾无论是在生理、病理还是五行、... 孙丽平教授认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与心、脾两脏关系密切,多由于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节或不洁,湿热之邪从口入侵,蕴郁于胃肠,邪毒沿脾从胃入膈,注入心中,导致心脉痹阻,心失所养,子病及母所致。梳理心与脾无论是在生理、病理还是五行、气血、经络等方面均密切相连,指出脾虚即是心病之因,亦是心病之果,故应心脾同治。治以补脾益心,调和气血,心得血养,病即痊愈。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病毒性心肌炎 心脾同治 临床经验 孙丽平
原文传递
宋银枝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组方用药规律探讨
4
作者 黄小靖 许禄华 +5 位作者 刘卓超 林丰夏 曾志聪 李亮 傅伟 宋银枝(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584-1588,共5页
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宋银枝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门诊病案的方剂药物进行整理,并对药物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及归经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150首处方,136味中药;使用频次居前23位的中药主要可分为活血益气温阳类、养... 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宋银枝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门诊病案的方剂药物进行整理,并对药物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及归经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150首处方,136味中药;使用频次居前23位的中药主要可分为活血益气温阳类、养阴生津类、理气健脾及利水化痰类;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分析结果显示,所用药物以温性及甘、苦、辛味药为主,药物主要归脾经、心经、肺经。分析结果提示宋银枝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倡导从心脾论治,用药以活血益气温阳为主,依据其兼夹之病机,佐以行气、健脾、利水、养阴等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从心脾论治 活血益气温阳 行气 健脾 利水 养阴 宋银枝
原文传递
浅谈从“心脾论治”防治冠心病 被引量:13
5
作者 何信用 王俊岩 +3 位作者 贾连群 张林 杨关林 侯爱洁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16期12-14,共3页
从理论依据、病因病机、预防治疗3个方面探讨从心脾论治冠心病的机理,认为"脾病"运化功能失司,心阴阳气血不足为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和理论依据,临证时应遵从"益气健脾、化瘀祛痰"的原则,从"心脾论治"... 从理论依据、病因病机、预防治疗3个方面探讨从心脾论治冠心病的机理,认为"脾病"运化功能失司,心阴阳气血不足为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和理论依据,临证时应遵从"益气健脾、化瘀祛痰"的原则,从"心脾论治"的思路进行防治和调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脾病 心脾论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冠心病心脾同治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小平 史胜楠 +3 位作者 曲华 邓艳萍 严明煜 王培利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194-6197,共4页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火土相生,心脾相关,而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瘀互结,心脾同病,而成胸痹。临床运用心脾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取得显著疗效。肠道菌群参与人体消化、吸收、免疫防御等,这与中医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实肺卫之气以御邪等...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火土相生,心脾相关,而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瘀互结,心脾同病,而成胸痹。临床运用心脾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取得显著疗效。肠道菌群参与人体消化、吸收、免疫防御等,这与中医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实肺卫之气以御邪等功能密切相关;肠道菌群还可通过氧化三甲胺等代谢产物作用于远端器官,参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这与胸痹心脾同病、痰瘀互结等中医理论相似。肠道菌群与心脾同治相碰带来了新的思路,冠心病心脾同治法具有更为前沿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冠心病 胸痹 心脾同治
原文传递
基于“心脾同治”理论探讨益气活血方调控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瑾茜 喻嵘 +6 位作者 李薇 杨蕙 张田田 蔺晓源 胡国恒 陈亚 雷诗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35-941,共7页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益气活血方调控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大鼠免疫炎症的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均采用“力竭+控食+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模型,造模周期为22 d,中药组在...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益气活血方调控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大鼠免疫炎症的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均采用“力竭+控食+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模型,造模周期为22 d,中药组在造模第8天起予以益气活血方预处理14 d。于第25天取大鼠血清、脾、主动脉及缺血区心肌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35、IL-37含量;HE染色观察脾、心肌组织病理形态;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脾、心、主动脉IL-35、IL-37光密度表达及蛋白表达。结果(1)模型组较正常组血清中IL-37、IL-35显著降低(P<0.00001);中药组较模型组IL-37、IL-35均显著升高(P<0.00001)。(2)HE染色显示模型组心肌间质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脾组织红髓区域变小,白髓可见边缘区(marginal zone,MZ)和动脉周围淋巴鞘之间淋巴小结大量增多。中药组心肌组织炎性浸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脾组织可见正常分布的脾小梁(trabecula,T)、血窦(splenic sinus,SS),且脾中央动脉(central antery,CA)形态规则。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主动脉内膜增生,结构紊乱并存在泡沫细胞、脂质沉淀;中药组主动脉内膜变薄,纤维破损处可见修复痕迹。(3)模型组大鼠心肌、主动脉、脾组织IL-35、IL-37平均光密度值及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001);中药组大鼠心肌、主动脉、脾组织IL-35、IL-37平均光密度及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0001)。结论CHD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可为“心脾同治”理论提供模型支撑;益气活血方对CHD气虚血瘀证炎症状态有改善作用,其机制与上调IL-35、IL-37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脾同治 冠心病 气虚血瘀证 免疫炎症反应 益气活血方
下载PDF
从“治心理脾”剖析肠道菌群与心力衰竭的内涵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国川 许文静 +3 位作者 吕渭辉 姚萍 马世玉 陈秋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2615-2618,共4页
“心脾”论治心力衰竭萌芽于《黄帝内经》,目前通过各项医学热点研究证明了肠道菌群与心力衰竭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从心与脾的生理、病理、经络等相互关系上来论述心脾同治与心力衰竭、肠道菌群的内涵,并着眼于中医心脾功能、病理... “心脾”论治心力衰竭萌芽于《黄帝内经》,目前通过各项医学热点研究证明了肠道菌群与心力衰竭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从心与脾的生理、病理、经络等相互关系上来论述心脾同治与心力衰竭、肠道菌群的内涵,并着眼于中医心脾功能、病理因素、中药研究论述探讨心脾与肠道菌群、心力衰竭之间的纽带关系,以期为临床试验提供指导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脾同治 心力衰竭 肠道菌群 治心理脾 内涵 中医药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从心脾论治高龄女性不孕症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莹 谷春华 李艳红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6期125-128,共4页
高龄不孕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高龄女性难以受孕,且孕后胎停育流产的风险增加。西医往往根据检查结果对症治疗,但临床效果欠佳,既往中医学针对此病多以补肾为主。本文结合《黄帝内经》条文认为五七之数女性以阳明脉衰... 高龄不孕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高龄女性难以受孕,且孕后胎停育流产的风险增加。西医往往根据检查结果对症治疗,但临床效果欠佳,既往中医学针对此病多以补肾为主。本文结合《黄帝内经》条文认为五七之数女性以阳明脉衰、气血不足为其生理特征,据此认为应以调养心脾、补益气血为治疗原则,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不孕 不孕 阳明脉 心脾论治
下载PDF
李果烈从心脾论治心悸的经验
10
作者 吴洁 宋耀鸿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11期37-39,共3页
心悸之病,虽与多脏腑相关,但与脾最为密切。李果烈教授认为心悸本虚在于心脾,日久酿生痰瘀,治疗时应以补益心脾为主,注重祛痰化瘀,配以行气之品,治痰亦活血,补虚不留邪,同时注意改善生活习惯。文章整理李教授验案一则,从调理心脾入手,... 心悸之病,虽与多脏腑相关,但与脾最为密切。李果烈教授认为心悸本虚在于心脾,日久酿生痰瘀,治疗时应以补益心脾为主,注重祛痰化瘀,配以行气之品,治痰亦活血,补虚不留邪,同时注意改善生活习惯。文章整理李教授验案一则,从调理心脾入手,获得良效。体现中医药对于心悸具有独特疗效,和多系统,多靶点,安全性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心脾同治 名医经验
下载PDF
眩晕病从心脾肝肾论治 被引量:9
11
作者 苏保华 郭涛荣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7-38,共2页
眩晕病与心脾、肝肾关系最为密切 ,心主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又为生痰之源 ,肝为风木之脏 ,主升主动 ,肾为先天之本 ,藏精生髓 ,又为肝脏之母 ,故心脾肝肾之病皆可导致眩晕 ,治疗上不但要从心脾论治 ,亦要从肝肾论治。
关键词 眩晕 心脾论治 肝肾论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