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4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 被引量:363
1
作者 葛继荣 郑洪新 +12 位作者 万小明 王拥军 卢敏 杨鸫祥 罗毅文 赵咏芳 鞠大宏 刘柏龄 孙树椿 王和鸣 施杞 石印玉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3-1028,共6页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医药与骨病学科组在前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检索和评价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临床医师的问卷调查和学科组讨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咨询我国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意见,制定本共...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医药与骨病学科组在前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检索和评价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临床医师的问卷调查和学科组讨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咨询我国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意见,制定本共识,旨在为中医学或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医师提供参考。共识提出: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为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肾虚血瘀证、脾胃虚弱证和血瘀气滞证,明确相应治法和中药方剂;原则是"辨证施治,整体调节,防治结合",合理选择治疗方案、观察指标和检测项目,关注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评价与监测;并强调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原则与方法,充分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 中药 辨证论治 预防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253
2
作者 葛继荣 +12 位作者 王和鸣 郑洪新 罗毅文 王金榜 赵咏芳 万小明 卢敏 何承建 董忠 周红军 李刚 孙善斌 林晓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17-1725,共9页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通过文献检索和评价,结合医师问卷调查,经专家组讨论、征求中医药专委会委员意见和咨询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建议,对《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进行了详实修订...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通过文献检索和评价,结合医师问卷调查,经专家组讨论、征求中医药专委会委员意见和咨询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建议,对《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进行了详实修订。2020版共识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和诊断、中医学的病因病机、治则、辨证施治、临床推荐意见、临床疗效评价和监测、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等,增加了临床表现腰膝酸软、骨密度测量临床指征、骨质疏松脆性骨折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中医病因、针灸治疗和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标准等内容。本共识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旨在为临床医师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 中药 辨证施治 治未病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7
3
作者 贾伟 蒋健 +7 位作者 刘平 赵立平 陈闽军 周明眉 杨丽萍 王米渠 邱明丰 张永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21-624,共4页
新兴学科代谢组学的出现,给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中医病证引起代谢物组的共性分析和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可促进“证”本质的研究、中医辨证的科学化和定量化,深层次理解中医脏象理论,预测疾病... 新兴学科代谢组学的出现,给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中医病证引起代谢物组的共性分析和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可促进“证”本质的研究、中医辨证的科学化和定量化,深层次理解中医脏象理论,预测疾病的发生,整体性评价中药复方综合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反应肠道内生态环境状况。代谢组学和中医药学的结合,将探索出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医药复杂理论系统 辨证论治 脏象理论 中药方剂 肠道菌群微生态学
下载PDF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病毒性心肌炎 被引量:51
4
作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91-97,共7页
目前,病毒性心肌炎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医药在治疗该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尚缺乏规范和指导中医诊疗的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病毒性心肌炎》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导文件的框架下,结合近年来... 目前,病毒性心肌炎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医药在治疗该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尚缺乏规范和指导中医诊疗的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病毒性心肌炎》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导文件的框架下,结合近年来相关的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进行证据分级和意见推荐,经专家共识研制而成。该指南介绍了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针刺治疗以及预防康复等内容,可以为从事病毒性心肌炎防治的中医临床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提供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中医药 临床实践指南 标准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针刺治疗
原文传递
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分类临床文献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马武开 唐芳 +5 位作者 王莹 姚血明 钟琴 安阳 黄颖 刘正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对1991年1月-2011年6月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国科技期刊全数文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16篇文...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对1991年1月-2011年6月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国科技期刊全数文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16篇文献进行证候分布研究。结果:16篇文献共1 316例,虚证671例(占50.99%),实证215例(占16.34%),虚实夹杂430例(占32.67%)。共有证候类型32种,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气阴两虚证,11次(68.75%),其次是津亏血瘀7次(43.75%)、肝肾阴虚6次(37.50%)、阴虚内热4次(25.00%)。按病例数排列,气阴两虚证244例(18.54%),津亏血瘀证200例(15.20%)、阴虚津亏125例(9.50%)。结论:干燥综合征的证候分布特点以阴虚和阴虚夹实为主,阴虚是主要证候类型,瘀血是其发病中的1个主要因素,阴虚(津亏)血瘀可能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证候 辨证分型 辨证论治 中医证型 文献评价
原文传递
不同中医干预模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8
6
作者 许颖智 张军平 +2 位作者 任淑女 荣杰 杨锡燕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3-49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干预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辨证论治组和辨病通治组,每组8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论治组中气虚血瘀证患者予芪参益气滴丸0.9 ...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干预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辨证论治组和辨病通治组,每组8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论治组中气虚血瘀证患者予芪参益气滴丸0.9 g、气滞血瘀证患者予复方丹参滴丸0.27 g,每日3次口服;辨病通治组均予活血保心丸9 g,每日2次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两组治疗前后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价生存质量,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进行记录症状积分,并在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辨证论治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4.15%,显著高于辨病通治组的60.98%(P<0.05),且辨证论治组中气虚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患者疗效均分别优于辨病通治组的相应证型(P<0.05或P<0.01)。辨证论治组SAQ评分中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及总积分均高于辨病通治组(P<0.05或P<0.01)。治疗4周后两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辨证论治组低于辨病通治组(P<0.05)。结论与辨病通治干预模式比较,辨证论治干预模式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更好地改善心绞痛症状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辨证论治 辨病通治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代谢影响 被引量:44
7
作者 雷华斌 张恒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2039-2042,共4页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改良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探讨血脂代谢异常对本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中医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门诊就诊符合诊断标准的BPPV患者53例,采用PEMS 3.0 for Windows...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改良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探讨血脂代谢异常对本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中医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门诊就诊符合诊断标准的BPPV患者53例,采用PEMS 3.0 for Windows"完全随机(2组或多组)设计,将入选标准的患者按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在发作期均先卧床休息,持续低流量吸氧,对照组给予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辨证加减,分别观察2组在治疗后第2天、2周、3个月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第2天总有效率相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2,P=0.002〈0.05);治疗后2周总有效率相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40,P=0.000〈0.05);3个月后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51,P=0.000〈0.05);血脂水平变化方面,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在TG、TC、LDL、Apo-A1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DL、Apo-B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确切,血脂代谢的异常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关系密切,该治疗方法科学,患者依存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 辨证论治 耳石复位法 临床疗效 血清 血脂代谢
下载PDF
归脾汤加减中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及对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3
8
作者 李海聪 杨毅玲 +5 位作者 李求兵 王燕 杨学青 田心 陈晓光 王博元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076-3081,共6页
目的:研究归脾汤加减中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其改善抑郁作用对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8例)和对照组(164例),分别采用归脾汤加减中药与西药舍曲林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研究归脾汤加减中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其改善抑郁作用对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8例)和对照组(164例),分别采用归脾汤加减中药与西药舍曲林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血压变化、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健康状况问卷(SF-36)、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等评分变化,以判断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能显著降低患者HAMD17评分,改善其抑郁症状,总有效率达80.5%,优于对照组(68.2%,P<0.05);随着HAMD17评分下降和抑郁症状的改善,患者的血压也出现明显改善,目标血压达标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组目标血压达标率达66.9%,显著高于对照组(45.3%,P<0.01)。同时治疗组患者HAMA评分显著降低(P<0.01),患者焦虑症状改善;两组SF-36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在治疗后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P<0.01),且治疗组对改善生理机能、生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健康变化等因子都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归脾汤加减中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有利于提高降压疗效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脾汤 老年患者 高血压 抑郁症 生活质量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微观辨证在现代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41
9
作者 白晓晖 李晓娟 +5 位作者 陈家旭 刘玥芸 刘群 李娜 刘燕 王鑫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9-651,共3页
自上世纪80年代微观辨证的概念产生以来,作为一种新生的辨证体系,在实践运用中体现了一定的优越性。在中西医结合的背景下,微观辨证通过运用各项影像及实验室检查,不仅加深了中医证候在深层次上的认识,而且还深化和补充中医传统辨证方法... 自上世纪80年代微观辨证的概念产生以来,作为一种新生的辨证体系,在实践运用中体现了一定的优越性。在中西医结合的背景下,微观辨证通过运用各项影像及实验室检查,不仅加深了中医证候在深层次上的认识,而且还深化和补充中医传统辨证方法,为现代中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从而为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科学客观的辨证方法。而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也为促进微观辨证学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辨证 宏观辨证 辨证论治 病证结合
原文传递
论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 被引量:41
10
作者 马继征 姚乃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251-4253,共3页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是中医辨治思想的主要特点,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传统的辨证和辨病模式面临新的挑战。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西医辨...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是中医辨治思想的主要特点,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传统的辨证和辨病模式面临新的挑战。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病相结合,在实践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 宏观辨证 微观辨证
原文传递
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因特点初探 被引量:40
11
作者 史利卿 林彬 +6 位作者 马建岭 王谦 季坤 温绍惠 陈永太 杨凯 白逸晨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5-597,共3页
感染后咳嗽临床常见,文章结合既往研究,对感染后咳嗽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证治进行初步探讨。认为感染后咳嗽应归于中医"风咳"之中,其基本病机为风邪伏肺,肺失宣降。在疾病过程中阳虚、湿热、痰湿、阴伤等病理因素常相兼致... 感染后咳嗽临床常见,文章结合既往研究,对感染后咳嗽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证治进行初步探讨。认为感染后咳嗽应归于中医"风咳"之中,其基本病机为风邪伏肺,肺失宣降。在疾病过程中阳虚、湿热、痰湿、阴伤等病理因素常相兼致病。因此,该病以风邪犯肺为其基本证候表现,常可兼见肺脾阳虚、湿热内阻、痰湿阻肺、肺热阴伤等证,治疗当以疏风宣肺为主,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咳 风邪伏肺 病因 病机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258例急性中风中医证型变化的观察及小复方辨证治疗在卒中单元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3
12
作者 樊永平 周纡 +2 位作者 熊飏 赵性泉 杨中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中急性中风病病因、证型分布、病机特点和中医小复方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治疗组(15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小复方辨证治疗,连...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中急性中风病病因、证型分布、病机特点和中医小复方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治疗组(15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小复方辨证治疗,连续观察14—21天。观察证型分布与时间的关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中风病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相关疾病,肝阳暴亢是前三天的主要证型,以后逐渐减少,风痰瘀阻前三天略少于肝阳暴亢型,以后逐渐增多。肝阳暴亢、风痰瘀阻和痰热腑实三型在前21天占所有证型的95%左右。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NIHSS评分降低,BI评分升高。治疗后组间相比,治疗组在降低中医症状评分、NIHSS评分和提高BI评分与对照组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证是中风病急性期的主要证型,肝阳暴亢、风痰瘀阻和痰热腑实三型占有主导地位。从证型推出,肝阳暴亢化风可能是中风病“风、火、痰、瘀”级链反应的始动因子。以平肝泻火通络,活血化瘀、化痰通络,通腑化痰为治法的小复方,能降低中医症状评分和NIHSS评分,提高BI评分,为中医药在卒中单元中的作用提供了有益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风 卒中单元 中医药 辨证治疗 小复方
下载PDF
瘀热相搏证中医辨治指南 被引量:40
13
作者 周仲瑛 吴勉华 周学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11-1414,共4页
瘀热是多种外感、内伤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病理因素,是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要病机,临床所表现的证候为瘀热相搏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瘀热广泛存在于多种疾病的病变过程中,具有普遍的临床指导意义。用瘀热理论指导处方用药,能... 瘀热是多种外感、内伤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病理因素,是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要病机,临床所表现的证候为瘀热相搏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瘀热广泛存在于多种疾病的病变过程中,具有普遍的临床指导意义。用瘀热理论指导处方用药,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发挥中医防治急难重症的优势。根据课题组30余年的研究成果及临床实际,经专家多次讨论修改,制订《瘀热相搏证中医辨治指南》,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文章发表将征询同行专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辨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热相搏证 血热 血瘀 相关子证 临床表现 辨证论治 治法 方药
原文传递
近10年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4
作者 李丽娜 《中医药信息》 2018年第3期119-123,共5页
随着社会竞争和人们生活压力加大,失眠症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而安眠药的毒副作用和依赖性阻碍了患者应用和医生的选择。中医药在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有毒副作用小,无依赖性,患者依从... 随着社会竞争和人们生活压力加大,失眠症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而安眠药的毒副作用和依赖性阻碍了患者应用和医生的选择。中医药在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有毒副作用小,无依赖性,患者依从性好的特点。就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失眠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及科研提供决策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中医药 辨证论治 综述
下载PDF
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辨证治疗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38
15
作者 李建生 李素云 谢洋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453-457,共5页
根据我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调查资料,结合临床救治实践经验,从病因病机、辨证与治法、分期辨证治疗三个方面,阐释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思路与方法。一是病因病机:病邪属性为湿邪、湿邪疫毒首先犯肺,并随疾病的分期/... 根据我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调查资料,结合临床救治实践经验,从病因病机、辨证与治法、分期辨证治疗三个方面,阐释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思路与方法。一是病因病机:病邪属性为湿邪、湿邪疫毒首先犯肺,并随疾病的分期/分型发生转化。二是辨证与治法:根据疾病的轻重分型,提出了4期9证(初期的湿遏肺卫、寒湿犯肺、邪热犯肺,进展期的湿阻肺胃、湿热蕴肺、疫毒闭肺,危重期的内闭外脱,恢复期的气阴两虚、肺脾气虚)的证候规律,重点强调截断扭转、逐秽解毒、疏理气机、通降胃肠、固扶正气5种治则治法。三是分期辨证治疗:根据4期9证进行辨证治疗,分析了常用方药、中成药等,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证候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中医辨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被引量:37
16
作者 徐蓉娟 葛芳芳 李红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42-43,共2页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本文重点介绍中医对本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提出辨证施治要点、常见证型和主要兼证,并指出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具有优势。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辨证论治 中医疗法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中医“证”的实质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吴嘉庚 张立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中医“证”的实质。方法:将8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辨证分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及热郁血瘀3型,分别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腺苷脱氨酶(A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N乙酰βD氨基葡萄... 目的:探讨肝硬化中医“证”的实质。方法:将8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辨证分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及热郁血瘀3型,分别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腺苷脱氨酶(A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羟脯氨酸(HYP)及52例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并观察52例辨证治疗后血清指标的变化。结果:HA、ADA、GST及PCⅢ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其水平与中医“证”密切相关,其规律为热郁血瘀型>气滞血瘀型>肝郁脾虚型>健康对照组,证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经辨证治疗后,肝功能及上述血清学指标均显著好转及下降(P<005,P<001)。结论:肝硬化的中医“证”是有其内在实质内容的,血清HA、ADA、GST及PCⅢ可作为肝硬化辨证分型及指导治疗的客观指标,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化具有良好的疗效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清学 肝纤维化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论中医“证”及“辨证论治” 被引量:36
18
作者 朱敬 朱翰学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4,共4页
"辨证论治"被认为是中医的基本特点和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文章回顾中医"证"以及"辨证论治"基本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认为现在中医理论中"辨证论治"的"证"是一个模糊的定义,混... "辨证论治"被认为是中医的基本特点和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文章回顾中医"证"以及"辨证论治"基本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认为现在中医理论中"辨证论治"的"证"是一个模糊的定义,混淆了中医固有的疾病、症状(证)、病因病机的概念,认为将"辨证论治"确立为中医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原则是否符合中医的内涵和本质需要深入研究,中医需要对"证"以及"辨证论治"的来源依据和科学性进行探讨和评价,以利于中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中医
原文传递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素辨证法 被引量:35
19
作者 李娜 杜丽坤 王冰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以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以Ⅰ、Ⅱ型为高发。探讨Ⅰ、Ⅱ型骨质疏松症与证素辨证法的相关性,推动中医辨证法的返本与开新。方法按照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将随机选取的... 目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以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以Ⅰ、Ⅱ型为高发。探讨Ⅰ、Ⅱ型骨质疏松症与证素辨证法的相关性,推动中医辨证法的返本与开新。方法按照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将随机选取的100例Ⅰ、Ⅱ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证素辨证法的临床观察,探索病位、病性证素与Ⅰ、Ⅱ型骨质疏松症,以及患者疼痛程度与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Ⅰ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病位在肾者人数最多,占Ⅰ型中总人数的59%;其次是脾,占50%;再次是肝,占41%。Ⅱ型骨质疏松症中病位在肾者最多,占Ⅱ型总人数的75%;其次是肝,占46%;再次是脾,占32%。Ⅰ型骨质疏松症中的病性证素例数分级:阴虚>阳虚>寒或痰或湿>血瘀>气滞。Ⅱ型骨质疏松症中的病性证素例数分级:阳虚>气滞>阴虚>血瘀>寒或痰或湿。疼痛程度是在肝、血瘀上痛势最重,在脾、阴虚中痛势较缓。在阳虚、寒痰湿中痛势尚可。结论根据证素辨证排列组合,Ⅰ型骨质疏松症以肾阴虚、脾肾阳虚更常见。Ⅱ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肾阴阳两虚、肝气郁滞等为多发。骨质疏松症疼痛程度在肝、血瘀上痛势最重,在脾、阴虚中痛势较缓。说明了Ⅰ、Ⅱ型骨质疏松症与证素辨证法有很强的相关性,将二者结合为疾病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为部分揭示证素辨证法的科学内涵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证素辨证法 骨质疏松症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5
20
作者 李连泰 韩贵俊 +2 位作者 李海然 于瑞杰 贾立炜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9月~2009年12月收治的90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随机分入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采取辨证论...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9月~2009年12月收治的90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随机分入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采取辨证论治,西药组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疗程20周,采用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患者总体评价(patient global assessment,PGA)、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学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trology index,BASMI)、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Ig A等指标综合评价中医辨证治疗AS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0周后,中药组患者的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和PGA,BASDAI、BASFI、BASMI、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与西药组同期比较治疗效果,中药组疗效明显增高(P〈0.05,P〈0.01)。2组CRP、ESR、Ig A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补肾活血、清热利湿活血法为处方的中药治疗AS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疗效评价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