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传播的实践渊源、概念生成和本土化知识构建 被引量:34
1
作者 张毓强 潘璟玲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1-55,共15页
现代国际传播概念诞生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并随着该社会的发展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几经嬗变。然而国际传播概念在全球范围的知识旅行,其实质是美国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国际化。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基于"共... 现代国际传播概念诞生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并随着该社会的发展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几经嬗变。然而国际传播概念在全球范围的知识旅行,其实质是美国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国际化。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基于"共同富裕"现代化发展的底层价值逻辑,中国国际传播产生了不同于美国国际传播的问题意识。因此中国国际传播在具体的概念实践和知识建构中,需要保持自身本土化问题意识的自觉以及遵从社会主义理想的现实。中国国际传播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基础理念和长远理想,在明晰中国主体性基础上,寻求稳定性中国话语中国叙事,进而综合运用媒体传播、教育文化交流、人员交流等手段,让世界了解中国、理解中国、认同中国,塑造传播维护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全球开展人类信息交流和交往的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概念旅行 新型全球化 问题意识
原文传递
“驯化”媒介社会学:理论旅行、文化中间人与在地学术实践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红涛 黄顺铭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9-154,共26页
本文运用理论旅行视角和文化中间人概念,从研究者的学术想象和实践入手,考察中国学界如何译介、挪用、移植媒介社会学,探究媒介社会学跨越时空的"旅行",理解传播学"中西之间"的互动。对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及历史... 本文运用理论旅行视角和文化中间人概念,从研究者的学术想象和实践入手,考察中国学界如何译介、挪用、移植媒介社会学,探究媒介社会学跨越时空的"旅行",理解传播学"中西之间"的互动。对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及历史文献的分析发现,中国学界对欧美媒介社会学的想象呈"经典化"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经由翻译完成的"再经典化"的后果。与此相应,媒介社会学的本土实践则带有强烈的"当代性"。经由经典想象、再经典化和当代实践,媒介社会学被"驯化"为新闻社会学,为在地学术实践提供了建设性的"话语资源",为新闻学和新闻业寻求突破的空间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社会学 理论旅行 文化中间人 翻译 驯化 在地学术实践
原文传递
基于理论旅行视角的人文地理学中想象地理研究反思 被引量:16
3
作者 翁时秀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1-275,共15页
作为批判概念的"想象地理"对地缘政治和日常生活中的后殖民地理问题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本文借用Edward Said"理论旅行"分析框架对想象地理概念引入人文地理学的最初过程及此后想象地理研究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较为... 作为批判概念的"想象地理"对地缘政治和日常生活中的后殖民地理问题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本文借用Edward Said"理论旅行"分析框架对想象地理概念引入人文地理学的最初过程及此后想象地理研究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人文地理学对想象地理的真正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历经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语境压力,想象地理概念进入地理学并逐渐发展为南北关系问题和种族问题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这些研究中,这一概念充分展示了其解释力和批判激情,但同时也逐渐被体制化,进而产生了"体制化问题"——以批判"话语霸权"为目的的想象地理概念反而成为了一种话语霸权,研究者的批判意识逐渐减弱。基于以上梳理,本文指出,对概念和理论所处的历史和情境始终进行批判性审视是保持批判意识的根本。由此引发的进一步思考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必然需要引介西方概念和理论,但在引介过程中应注意反思自身面临的学术后殖民问题,审视学术研究的历史和情境,始终对概念和理论的前提条件、适用范围与理论特性保持警觉,在西化与本土化之间,保持应有的批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地理 理论旅行 后殖民理论 体制化 批判意识
原文传递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中国之旅 被引量:4
4
作者 邓琳超 《宜春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60-162,共3页
本文将参照赛义德“理论旅行”的观点,分析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理论旅行过程,并讨论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旅行过程中遭遇的问题以及这一理论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
关键词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理论旅行 翻译 中国
下载PDF
萨义德“旅行理论”观的启示——纵论理论旅行模式及批评主体性 被引量:6
5
作者 陶家俊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08年第1期292-305,共14页
以爱德华·萨义德的旅行理论为视点,梳理不同的旅行理论模式,如从卢卡奇、戈尔德曼到雷蒙·威廉斯的欧陆新马理论的跨学科传播;从卢卡奇、阿多诺到弗朗茨·范农的跨文化地理空间传播;从利维斯到雷蒙·威廉斯的英国文学... 以爱德华·萨义德的旅行理论为视点,梳理不同的旅行理论模式,如从卢卡奇、戈尔德曼到雷蒙·威廉斯的欧陆新马理论的跨学科传播;从卢卡奇、阿多诺到弗朗茨·范农的跨文化地理空间传播;从利维斯到雷蒙·威廉斯的英国文学文化批评迭变;从马克思价值理论、葛兰西的属下阶层研究到斯皮瓦克后殖民理论的复调式理论旅行。通过追踪考察不同旅行理论模式,点明新旧马克思主义、后殖民、文化研究等20世纪西方批评理论思潮之间复杂、动态的关系,指出理论接受过程中批评主体重构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义德 旅行理论 批评主体
下载PDF
中国风景园林学知识现代化中的“理论旅行”——以汪菊渊的园林学三层次论为中心
6
作者 孙天正 《广东园林》 2024年第3期7-13,共7页
为了明晰中国风景园林学知识现代化的方式,选取汪菊渊提出的园林学三层次论作为学案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其影响与流变进行梳理,发现后来的学科范畴理论虽然在话语表述上有所差异,但却有着一致的理论结构。其次,考... 为了明晰中国风景园林学知识现代化的方式,选取汪菊渊提出的园林学三层次论作为学案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其影响与流变进行梳理,发现后来的学科范畴理论虽然在话语表述上有所差异,但却有着一致的理论结构。其次,考察汪菊渊园林学三层次论的理论渊源发现,其与童玉民介绍的造园学三层次论有着基本相同的逻辑框架,随之追索出更早的源头—日本学者上原敬二提出的造园学体系。最后,以爱德华·萨义德的“理论旅行”学说为视角,阐述中国风景园林学知识现代化过程中的理论变异、重构现象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景观规划 国土装景 童玉民 上原敬二 理论旅行 风景园林学科理论
下载PDF
理论旅行与知识生产:来源原则的中国旅程嬗变考察
7
作者 陆阳 葛泽钰 《档案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7,共9页
借助理论旅行分析工具,研究来源原则从国外向国内传播扩散的动态时空历程,基于理论旅行的起点、通道、条件与改造四个阶段厘清并呈现来源原则的两次中国旅行历程,深入揭示来源原则在我国进入、调适乃至知识生产创新的动态演变和改造过程... 借助理论旅行分析工具,研究来源原则从国外向国内传播扩散的动态时空历程,基于理论旅行的起点、通道、条件与改造四个阶段厘清并呈现来源原则的两次中国旅行历程,深入揭示来源原则在我国进入、调适乃至知识生产创新的动态演变和改造过程,以此透视来源原则在我国的演化规律,反思理论旅行与档案学知识生产自主性的关系。研究表明,来源原则的理论旅行反射出档案学知识生产的情境性与持续性特征,我国档案学自主知识生产与理论旅行间的关系既是悖论更是契机,通过促进普遍性档案学知识与我国档案学自主知识的良性互构,可提升我国档案学自主知识的普遍化程度,使得我国从档案学理论旅行的目的地转变为出发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旅行 来源原则 知识生产
原文传递
话语阐释与权力实践:国家公园的理论旅行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正欢 赵宇辰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共16页
文章以“理论旅行”为理论分析工具,对国家公园理念从诞生到全球范围传播与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指出各国在构建本国的国家公园理念之时,结合了本国的自然、民族、文化及各方面条件,对美国创造的国家公园理念进行了新的话语重构与知识生... 文章以“理论旅行”为理论分析工具,对国家公园理念从诞生到全球范围传播与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指出各国在构建本国的国家公园理念之时,结合了本国的自然、民族、文化及各方面条件,对美国创造的国家公园理念进行了新的话语重构与知识生产。以此为线索,梳理出了国家公园理念在全球范围传播的4条路径,即实用主义游憩路径、风景民族主义路径、景观民主主义路径及自然生态保育路径。文章指出了主导各国国家公园话语变迁及理念差异的因素是国家意志的权力实践,其中既有权威制度话语的权力规制,也有通过话语赋予意义来实现权力的隐喻表达。最后回归理论旅行工具本身,批判性地思考中国应该如何对其他国家的经验进行接受、抵抗与超越,从而实现国家公园在中国的落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理论旅行 话语阐释 权力实践
下载PDF
作为侨易个体的萨义德及其理论形成 被引量:5
9
作者 叶隽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5-29,共15页
如果把萨义德作为侨易个体进行研究,其理论建构则可以视作精神质变现象,"东方主义"与"理论旅行"就是其中的"主概念"和"辅概念"。运用观侨取象与察变寻异的方法可以发现萨义德的理论建构与其本... 如果把萨义德作为侨易个体进行研究,其理论建构则可以视作精神质变现象,"东方主义"与"理论旅行"就是其中的"主概念"和"辅概念"。运用观侨取象与察变寻异的方法可以发现萨义德的理论建构与其本人的侨易经验密切相关,侨易条件的语境因素以及重要的侨易事件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萨义德VS·亨廷顿为例,追问其背后"文明冲突"、"权力话语"的问题症结所在,凸显"观念侨易"的思路,进而消解主体,显示二元三维的整体结构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义德 东方主义 理论旅行 侨易学
下载PDF
旅行的文化研究及其对翻译学的启示 被引量:4
10
作者 辛红娟 高圣兵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6-160,共5页
文明、文化的发展在于物相杂,在于文化间的跨越、转化,人类的文明便形成于旅行之中。文化批判学者、旅行理论家认为旅行是一种"在途中"的状态,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旅行彰显着主体间的"凝视",是主体间关于生... 文明、文化的发展在于物相杂,在于文化间的跨越、转化,人类的文明便形成于旅行之中。文化批判学者、旅行理论家认为旅行是一种"在途中"的状态,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旅行彰显着主体间的"凝视",是主体间关于生存的对话。赛义德从宏观角度阐述理论从一国到另一国的徙移和影响因素,钱钟书从微观层面分析文本从一国到另一国跨越的距离和不可避免的损伤,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借鉴了文化旅行理论的成果,为新世纪的翻译学研究拓展了新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凝视 旅行理论 翻译学
下载PDF
波伏娃《第二性》对中国女性主义研究的拓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肖利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9-44,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妇女研究的学科化发展和女性问题纳入主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中国女性主义研究学者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经典《第二性》的解读逐渐转向学术化。这一时期,对《第二性》的讨论较80年代更加全面,从马克思主义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妇女研究的学科化发展和女性问题纳入主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中国女性主义研究学者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经典《第二性》的解读逐渐转向学术化。这一时期,对《第二性》的讨论较80年代更加全面,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女性主义哲学两个视阈呈现出来,拓展了中国女性主义的理论研究,促进了中国女性主义的主体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伏娃 《第二性》 理论旅行 学术化
下载PDF
理论旅行与作为方法的海外汉学——以中国现代悲剧观为例
12
作者 谷田 《文学与文化》 2023年第3期126-135,共10页
本文以中国现代悲剧观的特点与成因为例,探讨理论旅行过程中出现的“误读”与“变异”如何影响在地文化对自身特殊文学现象的解读与定位。中国现代悲剧观本身即是“创造性误读”的产物,它表面上承袭了西方叙述模式,实际上却在20世纪中... 本文以中国现代悲剧观的特点与成因为例,探讨理论旅行过程中出现的“误读”与“变异”如何影响在地文化对自身特殊文学现象的解读与定位。中国现代悲剧观本身即是“创造性误读”的产物,它表面上承袭了西方叙述模式,实际上却在20世纪中国文化和社会语境中被不断修正,以符合现代中国文学的生存环境与发展要求。海外汉学界的一些现有研究对这一事实的定势解读脱离了中国文学现代化具体历史进程的实际,从而落入“强制阐释”的学理窠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观 现代中国 理论旅行 海外汉学 误读 变异
下载PDF
旅行理论还是理论旅行——traveling theory中文译名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晓敏 《中国科技术语》 2011年第5期35-39,共5页
爱德华·萨义德①的"traveling theory"从元理论层面透视20世纪激进理论传播演变的空间途径和规律,其强大解释力和深邃的洞察力为学术界所追捧。当"traveling theory"到中国之后,中国的文化和智性生活从这种理... 爱德华·萨义德①的"traveling theory"从元理论层面透视20世纪激进理论传播演变的空间途径和规律,其强大解释力和深邃的洞察力为学术界所追捧。当"traveling theory"到中国之后,中国的文化和智性生活从这种理论流通中得到养分。然而,在如何为"traveling theory"找到一个合适的译名时,国内学术界产生了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veling theory 旅行理论 理论旅行
下载PDF
解析“杜威效应”:一种学术史考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标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1,共7页
杜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即"杜威效应"。学界以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方式探讨之,中国学界的研究领先美国学界。理论旅行与交往对话的合二为一,是生发"杜威效应"的独特动力。把杜威思想的文化资本中国化,把杜威行动的象... 杜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即"杜威效应"。学界以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方式探讨之,中国学界的研究领先美国学界。理论旅行与交往对话的合二为一,是生发"杜威效应"的独特动力。把杜威思想的文化资本中国化,把杜威行动的象征资本扩大化,是形成"杜威效应"的高明策略。改变方法论的社会思潮、重建教育观的知识革命、创造新价值的文化行动是"杜威效应"的主要表征。承载"杜威效应"的社群,具有各异的立场和属性。社群与资本的种种结合方式及其流变,在开发思想革命的优质资源、掌握教育变革的理论武器、聚焦文化转型的有益参照、汲取民主革命的宝贵经验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杜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杜威效应” 理论旅行 中国教育
原文传递
理论旅行视角下的我国档案数字人文研究体系重构与话语归置 被引量:3
15
作者 左娜 张卫东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4-112,共9页
我国档案领域对数字人文理念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融合研究,从相关研究成果中归纳研究体系与规律,对进一步丰富我国档案数字人文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理论旅行”为分析工具,以“通道”“条件”“改造”3个阶段为研究步骤,分别... 我国档案领域对数字人文理念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融合研究,从相关研究成果中归纳研究体系与规律,对进一步丰富我国档案数字人文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理论旅行”为分析工具,以“通道”“条件”“改造”3个阶段为研究步骤,分别对我国档案数字人文的旅行通道、重构条件与话语改造进行阐释。研究得出3个基本结论:数字人文通过学科体系与学科术语两个通道进入我国档案领域;我国档案领域将数字人文作为研究意识与数字资源重构策略开展了多主题研究;保持持续的批判意识是档案领域实现数字人文理念超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档案研究 数字人文 理论旅行
下载PDF
零度翻译与翻译偏离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圣兵 辛红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14-119,共6页
刻意追求"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的"零度"翻译,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借用哲学上的"零度"概念,在从原作者的思维到译文读者的接受这一复杂的过程中,信息损耗是在所难免的。基于钱钟书的"翻译距... 刻意追求"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的"零度"翻译,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借用哲学上的"零度"概念,在从原作者的思维到译文读者的接受这一复杂的过程中,信息损耗是在所难免的。基于钱钟书的"翻译距离说"和"后学"学者赛义德的"理论旅行"概念,本文从微观、宏观的维度分析了翻译过程所要跨越的距离,研究发现,距离造成译文对原文不可避免的偏离,只要这种偏离可以满足更高一级的要求,就可以被视作合理的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度翻译 旅行理论 翻译偏离
下载PDF
理论旅行·公共意识·价值缺憾——中国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再审视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理论旅行"强调外来理论本土化过程中所面对的具体历史情境意义。中国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建基于西方话语理论旅行与中国现象本土批评的双向互动过程,在它面对中国20世纪80—90年代的社会转型时,一方面有着批评介入... "理论旅行"强调外来理论本土化过程中所面对的具体历史情境意义。中国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建基于西方话语理论旅行与中国现象本土批评的双向互动过程,在它面对中国20世纪80—90年代的社会转型时,一方面有着批评介入的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又误入了学科夺权的理论迷途。在对于"人"的根本意义的理解上,"文化诗学"则在洞察"文化研究"价值缺憾的同时提供了我们超越于它之上的一层更高的价值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旅行 市民社会 “文化研究” “文化诗学”
下载PDF
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的旅行(1992—2012)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德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9,共13页
后殖民理论进入中国语境已整整二十年了,其间有过激烈的论争,也有过平和的讨论、冷静的分析和扎实的研究。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中的旅行,本身就是后殖民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表征或文化症候,从中折射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和文化思... 后殖民理论进入中国语境已整整二十年了,其间有过激烈的论争,也有过平和的讨论、冷静的分析和扎实的研究。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中的旅行,本身就是后殖民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表征或文化症候,从中折射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和文化思想界的现状、人文知识分子的政治诉求、文化焦虑和身份困境。进入21世纪之后,后殖民理论对中国学界的影响突出反映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在后殖民视野影响下,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取得了不俗的实绩,问题意识越来越具前沿性,研究视野也从欧洲扩展到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和加勒比地区。下一阶段应努力在学科的自我反思、文学史的重写和契入"世事性"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 理论的旅行 中国语境 外国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杨嗣昌旅游理论述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颂成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74-77,共4页
杨嗣昌的旅游理论是比较系统的 ,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旅游资源的配置理论、风景名胜的评价理论、旅游观赏的审美理论、民俗旅游的开发理论。他同王思任、袁宏道、袁中道等人一起 ,代表了晚明时期我国古代旅游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 杨嗣昌 旅游理论 旅游资源配置 风景名胜评价 旅游审美 民俗旅游
下载PDF
理论旅行:当前我国版权研究的理论聚焦与前沿讨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立 徐婧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92,共8页
文章探究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媒体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关注的版权问题,以及学术界对版权问题的关注、版权理论和实践。文章在梳理当前版权研究的议题与方向时发现,中国版权研究主要聚焦于制度建设、技术应用以及版权运营三个层面... 文章探究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媒体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关注的版权问题,以及学术界对版权问题的关注、版权理论和实践。文章在梳理当前版权研究的议题与方向时发现,中国版权研究主要聚焦于制度建设、技术应用以及版权运营三个层面,并在数字化背景下进一步丰富了版权的内涵与外延,针对当前实践探索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法理层面的解决思路和措施,但总体上缺乏对版权商品化及其贸易背后权力关系运作等更深层面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旅行 版权研究 理论在地化 前沿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