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交通票价对通勤走廊出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姚恩建 张茜 张锐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114,共11页
针对通勤走廊构建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分析公共交通票价对通勤走廊出行结构的影响;考虑公共交通多种末端衔接方式,针对有车和无车通勤者,分别构建了包含组合出行模式的出行方式选择NL模型;以北京市地铁5号线沿线通勤走廊为例,结合实际数据... 针对通勤走廊构建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分析公共交通票价对通勤走廊出行结构的影响;考虑公共交通多种末端衔接方式,针对有车和无车通勤者,分别构建了包含组合出行模式的出行方式选择NL模型;以北京市地铁5号线沿线通勤走廊为例,结合实际数据对NL模型精度进行检验;在考虑公共交通运能约束的基础上,应用NL模型分析不同单一交通方式票价、组合票价下,各出行方式分担率与公共交通满载率的变化,从公共交通运能利用率和服务水平的角度研究不同票价下出行结构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票价调整政策可以提高地面公交运能利用率,但对降低地铁满载率的作用有限;若将地面公交票价调整为0.01~0.06元·km^(-1)或地铁票价调整为0.32~0.42元·km^(-1)时,通勤走廊内地面公交的高峰小时平均满载率为60%~65%,北京市地铁5号线高峰小时满载率为86%~100%,公共交通运能利用率保持在一定水平的同时,提高了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且小汽车的分担率基本保持现状,未造成小汽车出行量的激增;当地面公交和地铁票价同时满足限制条件时,通勤走廊内地面公交的高峰小时平均满载率为58%~80%,北京市地铁5号线高峰小时满载率为86%~100%,小汽车分担率的增幅在5%以下,票价调整可以改善通勤走廊的出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出行结构 NL模型 公共交通票价 通勤走廊 满载率 分担率
原文传递
基于多源数据的通勤高峰期出行方式分担率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宋永朝 杨培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91,共8页
鉴于大城市普遍存在交通拥堵问题,而通勤高峰期间尤为突出,科学合理开展城市交通规划是应对交通拥堵问题有效途径。传统出行方式分担率预测模型是基于人工调查数据,数据获取成本高且样本量有限,难以准确预测其分担率。采用路网数据、公... 鉴于大城市普遍存在交通拥堵问题,而通勤高峰期间尤为突出,科学合理开展城市交通规划是应对交通拥堵问题有效途径。传统出行方式分担率预测模型是基于人工调查数据,数据获取成本高且样本量有限,难以准确预测其分担率。采用路网数据、公交线网数据、公交站点数据、户籍数据、工作地数据等多源数据,依据交通工具的服务范围和公交站点的吸引范围,根据最短路径算法以及公共交通选择算法,对通勤高峰期居民的出行方式进行预测,从而得出不同出行方式的分担率,获取交通通勤出行分布规律。通过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进行城市交通通勤典型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通勤出行 多源数据 分担率 非集计模型
下载PDF
西成通道旅客快速客运交通方式选择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晓斐 吕红霞 李晟东 《铁道经济研究》 2018年第5期42-47,共6页
为研究西成高铁开通给旅客出行方式带来的变化及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以西成高铁开通后的旅客交通方式选择为研究对象,构建交通方式选择MNL模型,利用模型得到参数估计值,通过计算不同交通方式的客运分担率,分析变量对旅客出行方... 为研究西成高铁开通给旅客出行方式带来的变化及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以西成高铁开通后的旅客交通方式选择为研究对象,构建交通方式选择MNL模型,利用模型得到参数估计值,通过计算不同交通方式的客运分担率,分析变量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程度,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更好地指导西成通道内客运产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方式选择 MNL模型 高速铁路 客运分担率 西成高铁
下载PDF
铁路枢纽内沪杭高铁列车开行站调整对不同特征旅客吸引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戎 诸立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7,共9页
在分析城际出行链市内交通服务基础上,得到市内交通特征和客流特征,总结高铁城际出行链市内交通存在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构建包含服务水平特征和旅客特征的多项logit模型和巢式logit模型以研究城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根据参数估计可... 在分析城际出行链市内交通服务基础上,得到市内交通特征和客流特征,总结高铁城际出行链市内交通存在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构建包含服务水平特征和旅客特征的多项logit模型和巢式logit模型以研究城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根据参数估计可知市内交通时间、候车时间、在车时间、出行链费用、性别和收入对选择行为均有显著影响。针对不同收入和性别的旅客群体,利用较优的巢式logit模型,比较沪杭高铁及动车分别由铁路虹桥站和铁路上海南站开行两种方案对不同特征旅客的客流吸引量,结果说明,后者将吸引更多高收入旅客和男性旅客选择高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出行 市内交通 离散选择 客流吸引 分担率 行为异质性
下载PDF
共享单车配置位置对公交出行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琦琦 毛保华 +3 位作者 周琪 李宁海 黄俊生 田佩宁 《交通运输研究》 2022年第3期94-102,共9页
为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规模、提高公交出行竞争力,从共享单车配置角度出发,提出可评估配置点位置对公交出行分担率影响的共享单车配置贡献系数,通过Logit模型计算OD全过程出行链下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公交”、私家车三种出行方... 为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规模、提高公交出行竞争力,从共享单车配置角度出发,提出可评估配置点位置对公交出行分担率影响的共享单车配置贡献系数,通过Logit模型计算OD全过程出行链下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公交”、私家车三种出行方式的分担率,探讨城市居民出行距离和共享单车配置贡献系数变化对公交出行竞争力的影响。算例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共享单车使用费与取还车附加时间的存在,共享单车配置贡献系数存在一临界值,高于该值时提高共享单车配置水平才可对公交出行竞争力提升产生积极影响;配置贡献系数临界值与端点接驳距离和公交出行距离呈负相关关系;由于私家车在长距离出行过程中的优势,当端点接驳距离为1km时,要维系“共享单车+公交”分担率不变,公交出行距离每增加1km,共享单车配置贡献系数需提高8.5%。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配置共享单车可提高公交分担率、扩大公交出行竞争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配置贡献系数 LOGIT模型 共享单车 公交出行 分担率
下载PDF
城市交通冶堵浅析
6
作者 茅天轶 《现代交通技术》 2013年第6期80-82,共3页
文章针对启东市区公交现状、城市道路拥堵情况及原因分析,提出公交优先、优化公交网线、改善公交车型结构、增加公交车辆、加大停车场地建设等措施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关键词 公交现状 出行分担率 公交优先
下载PDF
城市低收入人群广义出行成本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冯燕春 杨涛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8-61,共4页
从广义出行成本的角度出发,以定量分析为主,辅以适当的定性分析,研究城市低收入人群出行过程中的使用成本、时间成本和舒适度成本.通过对南京市多个经济适用房小区进行居民出行调查,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建立广义出行成本模型,预测低收入... 从广义出行成本的角度出发,以定量分析为主,辅以适当的定性分析,研究城市低收入人群出行过程中的使用成本、时间成本和舒适度成本.通过对南京市多个经济适用房小区进行居民出行调查,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建立广义出行成本模型,预测低收入群体几种主要的出行方式分担率,有利于分析他们的日常出行,为制定关于低收入人群的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保障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收入人群 广义出行成本 出行成本模型 出行方式分担率
下载PDF
广珠通道内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谭晓伟 《交通运输研究》 2015年第3期71-77,共7页
为了解广珠通道内广珠城轨和公路客运的竞争和合作关系,通过对广珠通道旅客进行SP和RP调查,分析广珠通道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特征。运用非集计二项Logit模型构建广珠通道内城轨和公路客运客流分担率预测模型,按照加法规则,从经济性、... 为了解广珠通道内广珠城轨和公路客运的竞争和合作关系,通过对广珠通道旅客进行SP和RP调查,分析广珠通道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特征。运用非集计二项Logit模型构建广珠通道内城轨和公路客运客流分担率预测模型,按照加法规则,从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服务质量、快捷性和方便性6个方面构建效用函数。然后,通过该模型计算2014年两种运输方式的分担率分别为50.46%和49.54%,结果显示广珠城轨的开通运营对公路客运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直接抢走了公路客运50%的客流量。最后,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公路客运企业的应对措施的效果,预测2015年两种运输方式的分担率分别为47.7%和52.3%,结果显示面对广珠城轨的冲击和竞争,公路客运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运输 出行特征 LOGIT模型 效用函数 客流分担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