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伤科病人急性肺动脉栓塞 被引量:4
1
作者 杨佐明 于永林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探讨骨伤科患者继发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 ,以及早期诊断和预防肺栓塞。方法 统计1998年 3月~ 2 0 0 2年 7月骨科患者合并致死性肺栓塞 15例 ,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肺栓塞死亡数占死亡患... 目的 探讨骨伤科患者继发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 ,以及早期诊断和预防肺栓塞。方法 统计1998年 3月~ 2 0 0 2年 7月骨科患者合并致死性肺栓塞 15例 ,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肺栓塞死亡数占死亡患者总数的 2 0 8%仅次于颅脑外伤 (4 7 2 % ) ,其中大于 5 0岁、合并髋部或下肢外伤病例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大于 5 0岁、合并髋部或下肢外伤、长期制动、合并心血管疾患患者 ,肺动脉栓塞发病率明显增高。病人可因用力、搬动等诱因突然发病。故本病起病急骤、凶险 ,且治疗手段有限 ,故病死率极高。尸检资料表明 ,肺栓塞发病率远较实际临床诊断为高 ,漏诊率达 8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科病人 合并症 肺动脉栓塞 发病原因
下载PDF
创伤骨科两种绩效二次分配方案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岳利 周营新 +1 位作者 范江荣 江波涛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创伤骨科两种绩效二次分配方案,探索更能体现临床医师工作绩效的分配方案,为医院绩效改革提供借鉴。方法对6名带组医师通过现行绩效二次分配方案(以二次分配系数为原则)确定绩效系数;基于DRG指标从3个维度6项指标采用综合... 目的通过比较创伤骨科两种绩效二次分配方案,探索更能体现临床医师工作绩效的分配方案,为医院绩效改革提供借鉴。方法对6名带组医师通过现行绩效二次分配方案(以二次分配系数为原则)确定绩效系数;基于DRG指标从3个维度6项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对比两种方案下医师绩效排名。结果科室绩效二次分配结果排名在两种不同方案中结果差异明显。基于DRG的综合绩效评价法更加科学、合理、公平。结论医院在绩效二次分配中引入DRG需完善三级医师分组体系,提高病案首页质量,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确保DRG指标的可获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疾病诊断相关组 绩效 二次分配 分配系数 综合评价
下载PDF
2013—2015年开封市第二中医院骨伤科口服中成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文学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12期1690-1692,共3页
目的:探讨开封市第二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骨伤科口服中成药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提高药品管理水平、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调取我院计算机药品管理数据库中2013—2015年骨伤科口服中成药使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 目的:探讨开封市第二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骨伤科口服中成药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提高药品管理水平、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调取我院计算机药品管理数据库中2013—2015年骨伤科口服中成药使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零售价、使用量、销售金额等,采用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排序分析法,计算各药的DDDs、限定日剂量、销售金额排序/DDDs排序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骨伤科口服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品种数分别为13、11、12种,销售金额排序居前10位口服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合计占比均〉99%。筋骨痛消丸的年销售金额排序在3年中稳居第1位,且均〉10万元;仙灵骨葆胶囊的销售金额排序于2014年上升至第2位;跌打七厘片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排序从2014年开始居第3位。3年来,筋骨痛消丸、仙灵骨葆胶囊、跌打七厘片、复方三七片的DDDs排序均居前4位。2013年有8种口服中成药的限定日费用〈10元,2014年为7种,2015年为8种;2013年有5种口服中成药的销售金额排序/DDDs排序为0.9-1.2,2014年为7种,2015年为6种。结论:我院骨伤科口服中成药的应用基本合理,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品种在临床使用中占据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科 中成药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个性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患者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尹莉芳 《华夏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同时进行个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1、7天分别采用焦虑自评表(SA S)测量患者焦虑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术后第1天实验组... 目的:探讨个性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同时进行个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1、7天分别采用焦虑自评表(SA S)测量患者焦虑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术后第1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中、重度焦虑程度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中、重度焦虑程度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状态,还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个性护理干预 焦虑
下载PDF
2007~2009年我院骨伤科口服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魏娜 许保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年第5期410-412,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骨伤科口服中成药在我院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提高药品管理水平、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我院2007~2009年骨伤科口服中成药销售量和销售金额,采用药品用药频率(DDDs)排序分析法,计算DDDs、日用药金额、药... 目的:通过分析骨伤科口服中成药在我院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提高药品管理水平、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我院2007~2009年骨伤科口服中成药销售量和销售金额,采用药品用药频率(DDDs)排序分析法,计算DDDs、日用药金额、药物利用指数(DUI),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伤科口服中成药销售金额逐年上升,DDDs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骨伤科口服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品种在临床使用中占据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科中成药 用药分析 药品管理
下载PDF
PBL与比较性护理查房在创伤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艳清 高文静 黄海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1期130-132,144,共4页
目的探讨问题式学习法(PBL)与比较性护理查房方式在创伤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56名创伤骨科医护生进行前瞻性分析,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28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查房方式,观察组采用PBL与... 目的探讨问题式学习法(PBL)与比较性护理查房方式在创伤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56名创伤骨科医护生进行前瞻性分析,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28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查房方式,观察组采用PBL与比较性护理查房方式。比较两组医护生护理查房考核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以及对护理查房方式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医护生理论知识及一级查房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项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生对护理查房实施过程、讨论分组等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与比较性护理查房在创伤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医护生理论及实践技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可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PBL 比较性护理查房 批判性思维能力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组合式外固定架手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钱凤汉 陈少林 +1 位作者 佟亮 马国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2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组合式外固定架手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 目的研究组合式外固定架手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VAS评分(1.56±0.53)分低于对照组的(2.60±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四肢骨折患者开展组合式外固定架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加快患者骨折愈合,促进身体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四肢骨折 组合式外固定架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损伤控制骨科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龙涛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2期207-208,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中实施损伤控制骨科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42例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71例)实施损伤控制性治疗,对照组(71例)实施常规创伤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中实施损伤控制骨科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42例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71例)实施损伤控制性治疗,对照组(71例)实施常规创伤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创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骨科 创伤骨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损伤控制理论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关天雨 梁麦添 姚见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年第6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治疗效果。方法:予损伤控制性治疗的骨创伤患者29例为治疗组,未予此治疗的骨创伤患者29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89.9%,对照资料组的总有效率为79.3...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治疗效果。方法:予损伤控制性治疗的骨创伤患者29例为治疗组,未予此治疗的骨创伤患者29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89.9%,对照资料组的总有效率为79.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损伤控制技术应用在创伤骨科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损伤控制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