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桩间距计算的梯形抗滑桩桩侧角取值 被引量:5
1
作者 彭瑜 陈洪凯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2-207,共6页
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治理水毁滑坡的一种新型抗滑桩结构,桩间土拱特征区别于常规抗滑桩,仍然利用传统抗滑桩土拱受力模型显然不合理。对桩间土拱的形成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梯形抗滑桩的计算模型,分别推导不同形式的桩间距... 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治理水毁滑坡的一种新型抗滑桩结构,桩间土拱特征区别于常规抗滑桩,仍然利用传统抗滑桩土拱受力模型显然不合理。对桩间土拱的形成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梯形抗滑桩的计算模型,分别推导不同形式的桩间距计算公式,并通过工程应用对比各算法的桩间距;同时,基于桩间距计算的基础,分析桩侧角对桩间距的影响,界定桩侧角的设计取值范围,并探讨较佳角度的取值,为同类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抗滑桩 土拱效应 桩间距 静力平衡 计算方法
下载PDF
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彭瑜 陈洪凯 赵春红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8年第6期63-68,共6页
为研究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力学性能和破坏形态,通过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和矩形断面钢筋混凝土抗滑桩的破坏性试验,分别探讨了受力性能和破坏形式的特征,以及对其受荷能力和破坏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实测比较,并在梯形抗... 为研究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力学性能和破坏形态,通过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和矩形断面钢筋混凝土抗滑桩的破坏性试验,分别探讨了受力性能和破坏形式的特征,以及对其受荷能力和破坏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实测比较,并在梯形抗滑桩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梯形断面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安全系数,分析了梯形抗滑桩和矩形抗滑桩的受压性能,推导了梯形抗滑桩破坏面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梯形抗滑桩的受力性能远高于矩形抗滑桩受力性能;梯形抗滑桩的破坏形态更优于矩形抗滑桩;梯形断面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安全系数取值范围为1. 27~1. 35;梯形抗滑桩改善了矩形抗滑桩的受压性能,其受压性能提高了22. 5%。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抗滑桩 矩形抗滑桩 试验模型 破坏面 计算公式
下载PDF
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力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金保 彭瑜 +2 位作者 王鹏炜 刘宇 李沁蔚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8-146,共9页
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治理水毁滑坡的新结构。针对其结构的力学计算方法问题,建立计算模型和数值模型,探讨梯形抗滑桩的结构计算方法及内力和变形特征,并分析竖向预应力抗滑桩主要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通过偏心距计算和绕曲... 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治理水毁滑坡的新结构。针对其结构的力学计算方法问题,建立计算模型和数值模型,探讨梯形抗滑桩的结构计算方法及内力和变形特征,并分析竖向预应力抗滑桩主要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通过偏心距计算和绕曲线近似微分计算方法,推导出承载力设计验算及桩体结构受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外荷载以抛物线计算模型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当参数条件一定时,承载力大小与外荷载的集中力和滑动面距离成反比,位移和转角大小与配筋强度成正比;桩身布置的竖向预应力增强了桩身结构抗弯性能并抑制了抗滑桩变形;量化对比分析了公式和模型计算变形效果,竖向预应力锚索结构分别优于竖向预应力锚索与钢筋共同结构的16.2%和14.2%,并分析得出了计算公式比模型变形算法值略大,其两种设计结构的算法偏差率分别为5.7%和7.5%。研究成果为同类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抗滑桩 计算模型 计算公式 受力特征 影响规律
下载PDF
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桩间距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瑜 陈洪凯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5-190,共6页
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一种水毁滑坡治理的新方法,针对以往计算模型仅将梯形抗滑桩的土拱效应视为两个独立土拱作用的缺陷,考虑土拱之间存在的衔接问题,提出了梯形抗滑桩存在双土拱整体共同作用形式的新方法。通过建立整体土... 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一种水毁滑坡治理的新方法,针对以往计算模型仅将梯形抗滑桩的土拱效应视为两个独立土拱作用的缺陷,考虑土拱之间存在的衔接问题,提出了梯形抗滑桩存在双土拱整体共同作用形式的新方法。通过建立整体土拱形式的计算模型,推导了整体土拱桩间距计算公式,弥补梯形抗滑桩桩间土拱整体共同作用时的桩间距计算,并依托工程应用对计算值进行了分析比对。在其他因数恒定时,定量分析了荷载对桩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桩间距计算值较为合理,即桩间距离相对较大,说明了梯形抗滑桩增加的桩侧角度,使土拱效应得到增强,对滑坡治理起到了更好效果;得到滑坡产生的均布荷载在40 k N/m<q<120 k N/m时对桩间距影响幅度为47%,在120 k N/m<q<200 k N/m时对桩间距影响幅度为18%。研究成果为梯形抗滑桩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抗滑桩 双土拱 桩间距 平衡条件 三峡水库岸坡稳定 库岸边坡失稳 桩侧土拱承载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