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捕器颜色和悬挂高度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张桂芬 张毅波 +10 位作者 刘万学 张帆 冼晓青 万方浩 冯晓东 赵静娜 刘慧 刘万才 张晓明 李庆红 王树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43-2354,共12页
【背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原产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是近两年传入我国的一种重要农业害虫,对我国农业安全生产构成了潜在巨大威胁。【目的】探究诱捕器颜色和悬挂高度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的影响,为有效控制番茄潜叶蛾的发生与... 【背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原产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是近两年传入我国的一种重要农业害虫,对我国农业安全生产构成了潜在巨大威胁。【目的】探究诱捕器颜色和悬挂高度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的影响,为有效控制番茄潜叶蛾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依据。【方法】以专一性引诱剂为试验材料,采用行为生态学技术方法,在有机蔬菜生产温棚开展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颜色和诱捕器悬挂高度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的对比研究。【结果】白色(对照)、黄色((575±10)nm)、绿色((520±10)nm)和蓝色((465±10)nm)4种颜色性信息素诱捕器均可诱捕到一定数量的番茄潜叶蛾,4种颜色诱捕器61 d平均诱蛾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蓝色2548.3头、黄色2065.8头、绿色1998.3头、白色1072.7头/诱捕器。不同颜色诱捕器逐日诱蛾量占比中,蓝色和黄色诱捕器显著高于绿色和白色,依次为蓝色和黄色>绿色>白色,差异明显;逐日诱蛾量中,蓝色诱捕器最高,依次为蓝色>黄色和绿色>白色诱捕器,差异显著;诱蛾效果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蓝色>绿色和黄色>白色诱捕器。5种悬挂高度性信息素诱捕器37 d平均诱蛾量依次为0 cm(直接放于地面上)332.2头、0—20 cm为94.2头、60—80 cm为12.4头、120—140 cm为9.2头、180—200 cm为7.4头/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诱蛾量占比中,0 cm显著高于其他4种悬挂高度,依次为0 cm>0—20 cm>60—80、120—140和180—200 cm,差异明显;逐日诱蛾量中,0 cm最高,依次为0 cm>0—20 cm>60—80、120—140和180—200 cm,差异明显;诱蛾效果综合分析结果显示,0 cm>0—20 cm>60—80 cm>120—140和180—200 cm。【结论】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将蓝色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直接放于地面对番茄潜叶蛾的诱捕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性诱芯 色板 诱捕器颜色 诱捕器悬挂高度 诱捕效果 设施蔬菜
下载PDF
佳多虫情测报灯和普通黑光灯对草地螟种群监测与防治效果比较 被引量:32
2
作者 江幸福 罗礼智 +3 位作者 张蕾 康爱国 张跃进 姜玉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3,共5页
2004-2006年连续3年应用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和传统普通黑光灯对草地螟种群监测和诱杀结果表明,两种诱虫灯均可有效监测草地螟种群动态,自动虫情测报灯对高密度草地螟种群诱杀效果显著,诱蛾量明显高于普通黑光灯的,而普通黑光灯对低密度... 2004-2006年连续3年应用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和传统普通黑光灯对草地螟种群监测和诱杀结果表明,两种诱虫灯均可有效监测草地螟种群动态,自动虫情测报灯对高密度草地螟种群诱杀效果显著,诱蛾量明显高于普通黑光灯的,而普通黑光灯对低密度种群诱杀较为有效。两种灯光诱捕器监测的草地螟种群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每天诱蛾数呈极显著相关(r2004=0.973、r2005=0.990和r2006=0.981,p<0.01),但黑光灯下草地螟种群始见期较早而终见期较晚。两种灯下诱捕的草地螟雌蛾数均大于雄蛾数,但灯光诱捕器之间诱捕的草地螟雌雄性比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 普通黑光灯 监测 诱杀
下载PDF
云南松饵木、活立木林间引诱松小蠹的试验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涛 周楠 +5 位作者 李丽莎 刘宏屏 邓建宇 陈鹏 李浩然 舒凝碧 《云南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53-57,共5页
1997~ 1999年 ,在不同试验点的云南松蠹害林分中设置饵木堆、整株饵木和活立木引诱松小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几种方法对松小蠹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设置的衰弱木饵木堆诱虫效果明显高于健康木饵木堆 ;在饵木堆上加置MBXS ,(- )APX或 ... 1997~ 1999年 ,在不同试验点的云南松蠹害林分中设置饵木堆、整株饵木和活立木引诱松小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几种方法对松小蠹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设置的衰弱木饵木堆诱虫效果明显高于健康木饵木堆 ;在饵木堆上加置MBXS ,(- )APX或 (- )APX +YS复合剂 ,诱虫量比不加置这些聚集信息化合物的饵木堆增加 4倍以上。试验所用窗式诱捕器以寄主天然化学气味物质为诱饵 ,对转干期成虫具有较高而稳定的诱捕量 ,且设置检查方便、价格低廉 ,适用于梢转干期林间松小蠹诱捕和种群动态监测 ;活立木上加置 (- )APX +YS复合剂 ,对各时期松小蠹成虫均有一定引诱作用 ,可用于梢部小蠹种群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松下蠹 饵木 活立木 林间引诱
下载PDF
不同波长诱虫灯对红树林主要害虫的诱集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林聪 李志刚 +1 位作者 李军 韩诗畴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8-1031,共4页
为了明确红树林几种主要害虫的最佳诱集波长,本文利用18种波长的太阳能自动诱虫灯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虫害高发期进行野外诱集实验,分析了不同波长对3种主要红树林害虫的诱集作用。结果显示,灯诱昆虫共81种,优势种为海榄雌瘤斑螟Acro... 为了明确红树林几种主要害虫的最佳诱集波长,本文利用18种波长的太阳能自动诱虫灯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虫害高发期进行野外诱集实验,分析了不同波长对3种主要红树林害虫的诱集作用。结果显示,灯诱昆虫共81种,优势种为海榄雌瘤斑螟Acrobasis sp.、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Walker)和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mormopa(Meyrick)。18种波长的诱虫灯中,368 nm(Y)对海榄雌瘤斑螟的诱集作用最强,日均诱集量为4.55头,340 nm波长对毛颚小卷蛾的诱集效果最好,日均诱集量达到5.45头,400 nm波长对八点广翅蜡蝉的诱集效果最佳,日均诱集量为2.64头。18种不同波长的诱虫灯对红树林3种主要害虫均有一定的诱集作用,对两种鳞翅目昆虫诱集作用较强的诱虫灯波长均集中在UV-A波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榄雌瘤斑螟 八点广翅蜡蝉 毛颚小卷蛾 红树林 诱虫灯 诱集作用
下载PDF
烟蚜测报诱集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钱玉梅 王凤龙 +3 位作者 秦焕菊 任广伟 王立和 陈德鑫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12,共3页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颜色的粘性诱板对烟田蚜虫都有一定的诱集作用 ,柠檬黄色的诱板色面朝上放置的诱板诱集效果最好。诱板和黄皿诱集得到的烟田有翅蚜发生动态一致并和田间有翅蚜量消长动态吻合。诱板同黄皿相比 ,具有安全可靠、减...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颜色的粘性诱板对烟田蚜虫都有一定的诱集作用 ,柠檬黄色的诱板色面朝上放置的诱板诱集效果最好。诱板和黄皿诱集得到的烟田有翅蚜发生动态一致并和田间有翅蚜量消长动态吻合。诱板同黄皿相比 ,具有安全可靠、减轻工作量、调查方便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 粘性诱板 诱集 测报
下载PDF
不同诱芯和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6
作者 冯帆 陈建明 +3 位作者 赵敏 李荣 张珏锋 张国忠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40-1545,共6页
为了寻找诱杀梨小食心虫的最佳诱芯与诱捕器组合,比较研究了4种来源诱芯、4种类型诱捕器和2种诱捕器设置高度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三角形诱捕器与船形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极显著好于笼形诱捕器与水盆形诱捕器,其中三... 为了寻找诱杀梨小食心虫的最佳诱芯与诱捕器组合,比较研究了4种来源诱芯、4种类型诱捕器和2种诱捕器设置高度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三角形诱捕器与船形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极显著好于笼形诱捕器与水盆形诱捕器,其中三角形诱捕器与船形诱捕器之间差异不显著,水盆形诱捕器与笼形诱捕器的差异也不显著,但诱捕的相对效率大小为三角形>船形>笼形>水盆形诱捕器。4种不同来源诱芯的诱捕效果差异不显著,但以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诱捕的相对效率较好。性诱捕器放置高度1 m和放置2 m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三角形诱捕器和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诱芯组合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最好。该结果可为合理利用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的有效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诱捕器 诱芯 放置高度 诱捕效果
下载PDF
SF_6气体绝缘高压设备颗粒陷阱综述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翔宇 淡淑恒 +1 位作者 尤伟任 吴明埝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0-154,共5页
以SF6气体作为绝缘气体的电气设备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这些GIS/GIL设备在设备的生产制造环节以及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金属颗粒,带电颗粒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在设备中运动或附着在绝缘子和电极表面上而导致内外电极间的击穿或... 以SF6气体作为绝缘气体的电气设备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这些GIS/GIL设备在设备的生产制造环节以及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金属颗粒,带电颗粒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在设备中运动或附着在绝缘子和电极表面上而导致内外电极间的击穿或闪络,而降低设备的绝缘性能。所以在GIS/GIL设备内部需要安装一些减少金属颗粒对绝缘性能影响的结构,其中颗粒陷阱(particle trap)就是其中之一,笔者通过对多年来的相关文献的阅读研究,总结了为了减少粒子的影响各个公司及研究人员所做的各种研究工作,分别介绍了美国西屋电力公司申请的专利及用于限制颗粒运动的其他专利,引用其他研究人员的计算结果分析了这些专利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GIL 金属颗粒 颗粒陷阱 粒子运动方程 捕获因数
下载PDF
不同性诱剂对亚洲玉米螟的诱捕效率及在种群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韩海亮 章金明 +5 位作者 包斐 刘敏 赵福成 谭禾平 王桂跃 吕要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0-313,319,共5页
为探索鲜食玉米田间主要害虫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绿色防控方法,于2018年-2019年在浙江东阳利用性诱剂对亚洲玉米螟进行了田间种群监测和诱捕效率试验,对7种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诱芯和2种诱捕器进行组合,并测试... 为探索鲜食玉米田间主要害虫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绿色防控方法,于2018年-2019年在浙江东阳利用性诱剂对亚洲玉米螟进行了田间种群监测和诱捕效率试验,对7种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诱芯和2种诱捕器进行组合,并测试了诱捕器悬挂高度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诱芯对亚洲玉米螟雄蛾均有引诱活性,不同诱捕器和诱芯组合的诱捕效率有显著差异,其中诱芯F、诱芯E、诱芯C分别与船型诱捕器组合及诱芯E与飞蛾诱捕器组合田间诱捕效果较好,两种诱捕器诱蛾总量无显著差异,诱捕器悬挂于1.8 m高度的效果优于1.5 m和1.2 m。田间种群监测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5月和9月各有一次比较典型的高峰,性诱剂可有效用于亚洲玉米螟田间种群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诱剂 亚洲玉米螟 诱捕器 诱捕效率 种群监测
下载PDF
诱捕条件对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田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阎伟 刘丽 +3 位作者 李朝绪 黄山春 覃伟权 彭正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3-1007,共5页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是世界著名的严重危害棕榈植物的毁灭性入侵害虫,现已传入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对我国棕榈植物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比较了聚集信息素来源、诱捕器设置高度、颜色和类型对红棕象甲成...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是世界著名的严重危害棕榈植物的毁灭性入侵害虫,现已传入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对我国棕榈植物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比较了聚集信息素来源、诱捕器设置高度、颜色和类型对红棕象甲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不同来源的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诱捕器置于地面诱捕效果最好;红色和黑色诱捕器的诱虫量显著优于白色和黄色诱捕器;诱捕器类型对诱虫量无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的监测技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象甲 聚集信息素 诱捕器 诱捕效果
下载PDF
黄板对温室番茄烟粉虱成虫的诱集及控制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乃芹 于凌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84-1886,共3页
通过设置黄板方向、大小、高度和密度不同处理,明确黄板对温室番茄烟粉虱成虫诱集量的影响及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黄板方向对诱集量没有显著影响,但以平行于作物行垂直放置效果最好;黄板大小对诱集量有显著影响,30cm×18cm黄板诱集... 通过设置黄板方向、大小、高度和密度不同处理,明确黄板对温室番茄烟粉虱成虫诱集量的影响及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黄板方向对诱集量没有显著影响,但以平行于作物行垂直放置效果最好;黄板大小对诱集量有显著影响,30cm×18cm黄板诱集量显著高于18cm×9cm黄板,且单位面积诱集量30cm×18cm黄板最高;黄板高度对诱集量也有显著影响,以番茄冠层上20cm至冠层处为宜;黄板对温室内烟粉虱成虫种群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放置密度以每10m22块最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板 烟粉虱 温室 番茄 诱杀
下载PDF
诱虫灯对蔬菜害虫的诱杀效果及对天敌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钟平生 李小舍 +1 位作者 邝灼芳 郑明铁 《长江蔬菜》 2009年第1期45-48,共4页
研究了频振式诱虫灯对蔬菜害虫的诱杀作用及其对天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频振式诱虫灯杀虫谱广,灯下害虫达5目10科18种。其中对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的诱集效果最好,分别占害虫总数的70.4%,18.0%;主要种类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 研究了频振式诱虫灯对蔬菜害虫的诱杀作用及其对天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频振式诱虫灯杀虫谱广,灯下害虫达5目10科18种。其中对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的诱集效果最好,分别占害虫总数的70.4%,18.0%;主要种类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金龟子等。对半翅目害虫、双翅目害虫诱集效果一般,分别占害虫总数的5.3%,5.0%。此外,频振式诱虫灯对天敌也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为膜翅目昆虫,占天敌总数的57.6%,灯下益虫主要有赤眼蜂、姬蜂、金小蜂,其次为脉翅目、鞘翅目昆虫,分别占21.6%、18.4%。灯下益害虫比为1∶9。在诱集到的天敌昆虫中,对寄生性天敌的诱杀影响大于捕食性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虫灯 蔬菜害虫 天敌诱杀效果
下载PDF
云杉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泽斌 陈越渠 +4 位作者 王福有 王恒海 徐华哲 李兴鹏 宋丽文 《吉林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24-26,共3页
为有效控制云杉八齿小蠹的危害,在长白县十三道沟林场开展了信息素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诱捕器的有效引诱距离可以达到200 m以上,以林缘外25 m的诱集效果最好;在供试的三种诱捕器中,以漏斗式诱捕器的诱集效果最佳。
关键词 云杉八齿小蠹 聚集信息素 诱捕器 引诱距离
下载PDF
基于糖醋酒液的不同诱集方法对樱桃园果蝇诱集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云鹏 高欢欢 +5 位作者 马宁 刘倩 翟一凡 陈浩 郑方强 于毅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12-115,118,共5页
为提高果园中果蝇的诱集效果,减少果蝇种群数量,本研究在室内及樱桃园中对诱集液的成分、配比以及诱集的时间和诱集器的孔径、颜色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糖、醋、红酒和水为主要成分的诱集液最优配比为2:1:2:5,诱集器孔径为6 mm、颜... 为提高果园中果蝇的诱集效果,减少果蝇种群数量,本研究在室内及樱桃园中对诱集液的成分、配比以及诱集的时间和诱集器的孔径、颜色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糖、醋、红酒和水为主要成分的诱集液最优配比为2:1:2:5,诱集器孔径为6 mm、颜色以红色或橙色诱集效果较好;如果在诱集液中加入脱落的樱桃和166.67 g/L的酵母,诱集效果会明显提高;诱集时间在18:00—20:00时效果最佳。本研究将为果蝇的预测预报与防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诱集液 诱集器 诱集效果 防治 樱桃园
下载PDF
三种监测方法对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的诱捕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丁 兰策介 +3 位作者 邹亚明 刘蕴华 王荷生 焦建栋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164-167,共4页
2019年9月在无锡市一大型居民区内选择3个生境不同的点位,分别用人诱停落法、双层叠帐法、BG-trap诱捕法3种方法,根据3×3拉丁方实验设计调查伊蚊成蚊密度。结果显示,不同监测时间点和不同生境捕获白纹伊蚊雌蚊总数差异不显著;人诱... 2019年9月在无锡市一大型居民区内选择3个生境不同的点位,分别用人诱停落法、双层叠帐法、BG-trap诱捕法3种方法,根据3×3拉丁方实验设计调查伊蚊成蚊密度。结果显示,不同监测时间点和不同生境捕获白纹伊蚊雌蚊总数差异不显著;人诱停落法与双层叠帐法之间亦无显著差异,但两者均显著高于BG-trap,且三者间无显著相关性。因此,人诱停落法和双层叠帐法较BG-trap诱捕法更加灵敏,更适合伊蚊媒疾病流行期间的快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蚊 人诱停落法 双层叠帐法 BG-trap
下载PDF
饵木诱虫在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双成 沈燕 《云南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49-51,共3页
经 2 0 0 1年在曲靖市麒麟区翠峰公园开展了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的诱虫试验 ,并通过不同设置时间、不同规格及饵木所在的不同堆放位置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诱杀效果的分析 ,结果表明 :在曲靖市麒麟区饵木的最佳设置时间为 9月上旬至 1... 经 2 0 0 1年在曲靖市麒麟区翠峰公园开展了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的诱虫试验 ,并通过不同设置时间、不同规格及饵木所在的不同堆放位置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诱杀效果的分析 ,结果表明 :在曲靖市麒麟区饵木的最佳设置时间为 9月上旬至 10月上旬 ,饵木直径以 12~ 13 9cm的诱虫效果最好 ,堆放层数以两层为佳 ,其中第 2层诱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饵木 诱集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 防治效果
下载PDF
重大果蔬害虫番茄潜叶蛾对蓝紫光的趋向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桂芬 张毅波 +11 位作者 赵静娜 冼晓青 王玉生 刘万学 万方浩 张晓明 李萍 刘慧 刘万才 李亚红 王树明 赵艳梅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94-1403,共10页
【目的】番茄是我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作物,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番茄毁灭性的害虫,其绿色高效防控技术的研发意义重大。在温棚内开展了番茄重大害虫——番茄潜叶蛾对5个蓝紫光不同波长的趋向性研究,以期为监测与防治该虫的诱虫灯... 【目的】番茄是我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作物,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番茄毁灭性的害虫,其绿色高效防控技术的研发意义重大。在温棚内开展了番茄重大害虫——番茄潜叶蛾对5个蓝紫光不同波长的趋向性研究,以期为监测与防治该虫的诱虫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设置5个不同波长(380、405、425、445和460 nm)的蓝紫光,在温棚内进行番茄潜叶蛾的诱集试验,诱虫灯距地面20 cm。试验期间,统计逐日诱蛾总计数量、雌蛾数量以及抱卵雌蛾数量,并比较不同波长的蓝紫光诱捕器的诱集效果。【结果】5个波长的蓝紫光诱捕器均可诱集到一定数量的番茄潜叶蛾,不同波长在50 d时的日均诱蛾总量从高至低依次为380 nm(309.0头)紫外光、405 nm(99.3头)和425 nm(47.0头)紫光、460 nm(37.6头)和445 nm(28.3头)蓝光;不同波长中,380 nm紫外光灯光诱捕器的逐日诱蛾总量最高,逐日诱捕量依次为380 nm紫外光>405 nm紫光>425 nm紫光=460 nm蓝光>445 nm蓝光,且差异显著(P<0.05)。不同波长的蓝紫光灯光诱捕器均可诱集到高比率的雌性成虫(占比均高于65%),其中波长为380nm紫外光的日均诱捕雌蛾数量最高(253.2头),分别为405 nm和425 nm紫光的3.67倍和8.53倍、445 nm和460nm蓝光的14.72倍和11.46倍,且差异极显著(P<0.001);其次为405nm紫光,日均诱捕雌蛾数量(69.0头)为445nm蓝光的4.01倍(P<0.05)。同时,在诱集到的所有雌蛾中有84%以上的个体为抱卵雌虫,且各波长的蓝紫光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蓝紫光诱捕器不仅可以诱集雄虫,还可诱集高比例的雌虫和抱卵雌虫;与其他波长的蓝紫光相比,380 nm的紫外光灯光诱捕器对番茄潜叶蛾的诱集能力最强,杀虫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光诱捕器 物理防治 抱卵雌蛾 诱杀效果
原文传递
不同诱捕器和诱芯对橘小实蝇诱捕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蔡波 林明光 +4 位作者 张艳 曾玲 汪兴鉴 赖来展 石晶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68,共5页
为了筛选诱捕效果最佳的诱捕器及诱芯,于2012年5月8日至8月9日,在海南省文昌市迈号镇面积为5.3hm2的莲雾种植园进行了4种类型诱捕器和5种材质诱芯对橘小实蝇雄虫的诱捕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涡旋式诱捕器(Victor trap)诱捕效果最佳,... 为了筛选诱捕效果最佳的诱捕器及诱芯,于2012年5月8日至8月9日,在海南省文昌市迈号镇面积为5.3hm2的莲雾种植园进行了4种类型诱捕器和5种材质诱芯对橘小实蝇雄虫的诱捕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涡旋式诱捕器(Victor trap)诱捕效果最佳,且与其他诱捕器差异极显著,自制矿泉水瓶诱捕器效果最差;4种诱捕器诱捕效果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涡旋式诱捕器>Steiner诱捕器>Combined诱捕器>自制矿泉水瓶诱捕器。纤维板诱芯诱捕效果最好,与海绵诱芯差异不显著,与椰壳块诱芯差异显著,但未达到极其显著水平。插花泥诱捕效果最差,与纤维板和海绵差异极其显著;5种诱芯试材诱捕效果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纤维板>海绵>椰壳块>脱脂棉>插花泥。综合考虑材质的诱捕效果及体积吸水率,在实蝇发生高峰期,使用涡旋式诱捕器和低密度纤维板进行诱杀,可取得最佳效果;当虫口密度较低时,则推荐使用高密度海绵作诱芯,效果相当,且节约人力和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甲基丁香酚 诱捕器 诱芯 诱捕效果
原文传递
光肩星天牛诱捕器颜色的改进及其引诱剂最佳缓释量的确定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艳涛 李硕 +4 位作者 孟昭军 王嘉冰 刘英胜 张爱军 严善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8-174,共7页
【目的】研究颜色改进型暗褐色拦截挡板诱捕器诱捕效果;将缓释的1-戊醇和2-戊醇单独或与信息素组合后,结合颜色改进型暗褐色诱捕器进行田间诱捕试验,探究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以期开发监测光肩星天牛的有效工具。【方法】在每个样地... 【目的】研究颜色改进型暗褐色拦截挡板诱捕器诱捕效果;将缓释的1-戊醇和2-戊醇单独或与信息素组合后,结合颜色改进型暗褐色诱捕器进行田间诱捕试验,探究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以期开发监测光肩星天牛的有效工具。【方法】在每个样地用尼龙绳分别将32个诱捕器(4种引诱剂×4种释放率×2种颜色)悬挂在柳树枝干上,3个样地共悬挂96个诱捕器。每天检查一遍诱捕器,统计、鉴定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的雌、雄数量。【结果】诱捕器颜色显著影响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暗褐色诱捕器的平均诱捕量为1.521头,显著高于黑色诱捕器的平均诱捕量1.063头(t=4.854,P=0.047),暗褐色诱捕器诱捕到的天牛雌性比为0.58,黑色诱捕器诱捕到的雌性比仅为0.45。在大约8周的田间诱捕期内,缓释量为135 mg·d^(-1)的1-戊醇和2-戊醇与褐色诱捕器组合,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数量均最多(8头),诱到天牛的雌性比分别为0.50和0.63。添加雄性信息素后,进一步增强了缓释量为135 mg·d^(-1)的1-戊醇或2-戊醇与褐色诱捕器组合对光肩星天牛的诱捕效果,尤其增强对雌性的诱捕效果,使诱到天牛的雌性比分别提高到0.55和0.67。【结论】可将暗褐色诱捕器与添加雄性信息素的释放量为135 mg·d^(-1)的1-戊醇或2-戊醇组合,作为监测光肩星天牛发生动态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诱捕器 颜色 缓释引诱剂 引诱效果
下载PDF
不同波长诱虫灯对3种玉米害虫的诱集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闫三强 吕宝乾 +3 位作者 唐继洪 卢辉 唐雪 苏豪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3,共5页
为明确不同波长光对3种玉米田害虫的诱集作用,本试验测定了9种不同波长单色光灯管的田间诱虫效果。结果显示:340 nm和368 nm波长对草地贪夜蛾的诱集效果最好,日均诱集量分别为4.33头和3.33头,且雌虫上灯数量明显高于雄虫。480 nm和445 n... 为明确不同波长光对3种玉米田害虫的诱集作用,本试验测定了9种不同波长单色光灯管的田间诱虫效果。结果显示:340 nm和368 nm波长对草地贪夜蛾的诱集效果最好,日均诱集量分别为4.33头和3.33头,且雌虫上灯数量明显高于雄虫。480 nm和445 nm波长对亚洲玉米螟的诱集效果最好,日均诱集量分别为6.67头和5.33头。340、545和368 nm波长对棉铃虫的诱集效果最好,日均诱集量分别为4.33、3.33和3.00头。340、368、400、445和480 nm波长诱虫灯对3种害虫均有不同程度的诱集作用,其中368 nm和340 nm的综合诱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亚洲玉米螟 棉铃虫 玉米田 诱虫灯 诱集作用
原文传递
F2型和APF-1持久型引诱剂对松墨天牛的林间诱捕效果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冬勇 席璐璐 +3 位作者 余峰 吴利平 徐俊 刘晓明 《浙江林业科技》 2018年第6期73-76,共4页
2016年7月8日至9月7日,分别在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和新登镇2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样地,以F2型、APF-1持久型2种引诱剂为研究对象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进行林间诱捕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洞桥样地,F2型引诱剂的周平均诱... 2016年7月8日至9月7日,分别在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和新登镇2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样地,以F2型、APF-1持久型2种引诱剂为研究对象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进行林间诱捕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洞桥样地,F2型引诱剂的周平均诱捕天牛量为101.78头,而APF-1持久型引诱剂为69.78头,F2型引诱剂的诱捕效果对比APF-1持久型引诱剂诱捕效果高出45.86%,差异性显著(P <0.05);在新登样地,F2型引诱剂的周平均诱捕天牛量为26.50头,而APF-1持久型引诱剂为20.88头,F2型引诱剂诱捕效果对比APF-1持久型引诱剂诱捕效果提高26.95%,差异性显著(P <0.05)。APF-1持久型引诱剂每30 d更换1次,而F2型引诱剂每45 d更换1次,使用F2型引诱剂可以节约更换诱芯的人工成本。因此,无论是在高效性和持效性上,F2型引诱剂都要优于APF-1持久型引诱剂,高效持久的引诱剂对于监测和防治松墨天牛种群,以及防控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蔓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引诱剂 诱捕器 诱捕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