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 被引量:107
1
作者 陆化普 《城市交通》 2009年第6期23-27,共5页
围绕如何实现绿色交通的问题,首先辨析了城市可持续交通、绿色交通、低碳交通的概念和内涵,相互联系与区别。探讨了绿色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以及规划原则及要点,指出应注重绿色交通系统的内部优化、与外部系统的协调共生。提... 围绕如何实现绿色交通的问题,首先辨析了城市可持续交通、绿色交通、低碳交通的概念和内涵,相互联系与区别。探讨了绿色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以及规划原则及要点,指出应注重绿色交通系统的内部优化、与外部系统的协调共生。提出从调整城市空间形态和土地利用、实施公交优先、完善道路网络、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到改变出行者观念与行为等方面推进绿色交通的措施建议。最后,指出未来城市与城市交通的理想模式,即"生态城市"和以公共交通为主、自行车和步行为辅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交通 可持续交通 公交优先 交通与土地利用
下载PDF
哥本哈根TOD模式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冯浚 徐康明 《城市交通》 2006年第2期41-46,共6页
在长远规划的指导下,哥本哈根利用公交引导城市发展的模式(TOD)构建了“手形”的城市形态和可持续的交通系统,放射形的轨道交通线网对引导城市有序扩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以哥本哈根城市发展经验为例,结合国内城市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中... 在长远规划的指导下,哥本哈根利用公交引导城市发展的模式(TOD)构建了“手形”的城市形态和可持续的交通系统,放射形的轨道交通线网对引导城市有序扩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以哥本哈根城市发展经验为例,结合国内城市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中国城市应该大力推广TOD模式,并特别提出了以快速公交系统引导城市发展的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公交引导城市发展(TOD) 城市交通 土地利用 快速公交
下载PDF
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模式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被引量:55
3
作者 丁成日 《城市交通》 2010年第5期28-35,共8页
就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的关系展开探讨。首先分析单中心、多中心两种典型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指出单中心城市虽然造成市中心交通压力较大,但有助于公共交通及TOD模式的发展,有助于实施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管理... 就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的关系展开探讨。首先分析单中心、多中心两种典型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指出单中心城市虽然造成市中心交通压力较大,但有助于公共交通及TOD模式的发展,有助于实施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管理;而多中心城市结构并不一定能够降低城市交通需求。通过分析东京的案例,说明城市交通流空间有序和TOD发展模式对支撑特大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探讨混合土地利用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指出其一方面能够将社区交通需求"内部化",但另一方面可能诱发对外交通对小汽车的依赖并增加出行距离,因此应在城市整体尺度上对其综合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城市的现状,对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提出五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 城市空间结构 混合土地利用 理性增长
下载PDF
高速铁路站场地区空间规划 被引量:42
4
作者 郝之颖 《城市交通》 2008年第5期48-52,共5页
为了分析高铁站场地区空间布局规律,解决该地区布局规划与交通组织的问题,通过国内外实践性对比和理论研究,提出选址新建高铁站场地区“三圈层”空间结构模式。第一圈层是交通服务区域,具有一定的“刚性”,规模在1-1.5km^2。第二... 为了分析高铁站场地区空间布局规律,解决该地区布局规划与交通组织的问题,通过国内外实践性对比和理论研究,提出选址新建高铁站场地区“三圈层”空间结构模式。第一圈层是交通服务区域,具有一定的“刚性”,规模在1-1.5km^2。第二圈层是直接拉动区域,是对第一圈层的功能拓展和补充区域,规模3-5km^2。第三圈层是间接催化区域。高铁站场地区的功能特征基本表现在第一圈层,过渡到第二圈层,“变异”在第三圈层,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重点应放在第一,二圈层。最后,对各圈层功能布局及用地类型进行分析,提出了各圈层的规划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高速铁路 空间结构 功能布局 用地 圈层
下载PDF
城市形态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上海实例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潘海啸 沈青 张明 《城市交通》 2009年第6期28-32,49,共6页
了解交通行为与城市形态的关系是创造和引导绿色交通的必要前提。通过收集居民出行行为、社会经济特征和城市形态特征等方面的数据,对上海4个街区进行实证研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逻辑斯蒂克回归模型分析处理数据,探讨街区设计特... 了解交通行为与城市形态的关系是创造和引导绿色交通的必要前提。通过收集居民出行行为、社会经济特征和城市形态特征等方面的数据,对上海4个街区进行实证研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逻辑斯蒂克回归模型分析处理数据,探讨街区设计特征与居民出行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传统街区有利于短距离出行和选择非机动化出行方式。指出我国一些大规模社区的开发模式与目前鼓励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相去甚远,因此规划人员应重视传统的有利于自行车和步行的街区模式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绿色交通 土地利用 出行方式选择 街区 城市形态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模式选择 被引量:33
6
作者 边经卫 《城市交通》 2009年第5期40-44,共5页
从土地使用功能、开发强度、沿线土地价值、城市用地布局及地区经济活力5个方面阐述了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包括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发展轴形成、带动城市中心区和副中心区发展3... 从土地使用功能、开发强度、沿线土地价值、城市用地布局及地区经济活力5个方面阐述了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包括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发展轴形成、带动城市中心区和副中心区发展3个方面。探讨了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模式,主要有轴向、组团式、主轴—网络状3种。最后,指出大城市空间形态模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的特征,借鉴主轴—网络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 空间形态 发展模式
下载PDF
依据交通承载力确定土地适宜开发强度——以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被引量:31
7
作者 郑猛 张晓东 《城市交通》 2008年第5期15-18,共4页
为了实现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发展,基于土地利用与交通双向互动理论,对评价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承载力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静态对比测算和动态模型测试相结合的交通承载力分析方法,以协调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关系。以《... 为了实现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发展,基于土地利用与交通双向互动理论,对评价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承载力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静态对比测算和动态模型测试相结合的交通承载力分析方法,以协调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关系。以《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在静态对比测算中,将北京市中心城区各街区居住用地、产业用地发开强度与交通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动态模型测试中,对3种方案的道路流量、交通负荷进行了对比,在空间分布上定位不协调区域及不协调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交通模型 土地开发强度 交通承载力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基于TOD模式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评价 被引量:29
8
作者 杨励雅 邵春福 +1 位作者 聂伟 赵熠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共4页
采用一种新的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下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出评价两者协调关系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该模型无需预先给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且能够识别出无效单元... 采用一种新的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下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出评价两者协调关系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该模型无需预先给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且能够识别出无效单元的成因及改进方向.利用模型对我国16个典型城市的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从而为我国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与土地利用系统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土地利用 数据包络分析 协调关系 TOD
下载PDF
南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潜在影响下的土地利用分异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锡福 徐建刚 李杨帆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2-116,共5页
选取南京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状态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南京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背景和特点,通过GIS和RS技术,建立南京市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交通等综合数据库,运用“廊道效应”方法,研究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分异情况,探讨轨道交通建... 选取南京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状态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南京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背景和特点,通过GIS和RS技术,建立南京市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交通等综合数据库,运用“廊道效应”方法,研究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分异情况,探讨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居住用地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廊道效应,从轨道交通线中心圈层向外逐步递减;而公共设施用地和工业用地则表现不明显。基于以上结果,从空间角度研究轨道交通线路与沿线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提出有利于南京轨道交通建设与高强度土地开发相结合的联合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分异 廊道效应
下载PDF
基于TOD模式的中小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杜轩 张永 任刚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0年第2期105-110,共6页
为预防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交通问题,实现城市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和谐互动,借鉴国外成功TOD模式的经验,结合我国中小城市特点,分析了中小城市应用TOD模式的需求性与适用性;提出了包含公交路网规划和公交枢纽规划的公共... 为预防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交通问题,实现城市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和谐互动,借鉴国外成功TOD模式的经验,结合我国中小城市特点,分析了中小城市应用TOD模式的需求性与适用性;提出了包含公交路网规划和公交枢纽规划的公共交通规划模式;设计了TOD模式下中小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流程,包括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需求预测、规划方案制定与调整、方案分析与评价和方案实施。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TOD模式将有效引导我国中小城市土地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TOD模式 中小城市 土地利用
下载PDF
深圳市TOD框架体系及规划策略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晓春 田锋 +1 位作者 吕国林 邵源 《城市交通》 2011年第3期37-44,共8页
面对土地资源、能源及环境容量的制约,TOD成为深圳市积极谋求资源约束条件下城市和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充分理解TOD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各层次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提出包含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TOD框架体系。详... 面对土地资源、能源及环境容量的制约,TOD成为深圳市积极谋求资源约束条件下城市和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充分理解TOD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各层次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提出包含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TOD框架体系。详细阐述深圳市TOD规划策略:宏观层面制定TOD总体发展目标及策略,中观层面进行差异化分区并提出发展指引,微观层面针对空间尺度范围、用地功能控制、城市设计与环境以及交通设施四类要素给出规划设计要点。最后,探讨了深圳市TOD模式选择及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土地利用 TOD 框架体系 发展策略 保障机制
下载PDF
城市街区形态对居民出行能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姜洋 何东全 ZEGRAS Christopher 《城市交通》 2011年第4期21-29,75,共10页
研究中国城市形态与居民出行能耗的关系在新时期城镇化发展、能源紧缺、气候变化背景下显得极为迫切。首先提出基于调研数据估算居民出行能耗的方法。以济南市9个小区为例,通过定量计算和描述性分析,比较了传统胡同式、密方格网式、单... 研究中国城市形态与居民出行能耗的关系在新时期城镇化发展、能源紧缺、气候变化背景下显得极为迫切。首先提出基于调研数据估算居民出行能耗的方法。以济南市9个小区为例,通过定量计算和描述性分析,比较了传统胡同式、密方格网式、单位邻里式和超大街区式四种类型街区形态特征和家庭出行能耗的差异。研究表明,人口密度、容积率最高的超大街区,其居民户均出行能耗比其他三种类型街区高2~5倍,接近亚洲发达地区水平,说明中国单纯追求高密度城市形态并非交通节能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建议中国城市街区建设未来应向小尺度、功能混合、步行和自行车友好等方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土地利用 街区形态 居民出行能耗 交通节能
下载PDF
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碳排放吗?——基于全国110个地级市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陈珍启 林雄斌 +1 位作者 李莉 李贵才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26,共5页
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其中重塑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内部联系成为降低碳排放的重要空间策略。目前城市形态与能源使用、碳排放之间关系的研究集中于交通及家庭能源消耗等维度,在城市综合尺度上的研究相... 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其中重塑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内部联系成为降低碳排放的重要空间策略。目前城市形态与能源使用、碳排放之间关系的研究集中于交通及家庭能源消耗等维度,在城市综合尺度上的研究相对有限。因此,建立城市层面交通、土地利用等形态结构特征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对理解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制定低碳减排措施非常有意义。文章首先收集2009年全国110个地级以上非工业城市的能源消耗数据测算人均碳排放强度,进而引入城市空间格局、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结构变量综合表征城市形态,利用回归模型检验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空间—土地—交通"综合系统的低碳发展框架,以降低城市碳排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城市空间形态 交通与土地利用
下载PDF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问题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24
14
作者 魏运 许双牛 冯爱军 《都市快轨交通》 2010年第6期44-47,65,共5页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建设规模和速度史无前例。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理论方法体系还不完善,规划理念落后,基本沿用原有的道路交通工程理论,且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及标准体系的支撑,更表现在与城市发展...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建设规模和速度史无前例。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理论方法体系还不完善,规划理念落后,基本沿用原有的道路交通工程理论,且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及标准体系的支撑,更表现在与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关系不协调以及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不明确等方面。针对新形势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特点,从宏观政策、城市发展、综合交通体系以及客流预测等方面,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6方面的发展建议:加强法律及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强化与城市一体化规划,建立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深化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发展,寻求适合我国城市特征的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规划 综合交通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城市土地利用特征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燕萍 宋彦 +3 位作者 张毅 彭科 张芩 金鑫 《城市交通》 2011年第5期80-85,27,共7页
为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优化居民出行方式,有必要研究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问题。以深圳市为例,应用多元Logit模型(MNL模型),纳入城市土地利用变量与出行者的家庭、社会、经济等变量,分析其对居民工作与非工作出行方式... 为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优化居民出行方式,有必要研究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问题。以深圳市为例,应用多元Logit模型(MNL模型),纳入城市土地利用变量与出行者的家庭、社会、经济等变量,分析其对居民工作与非工作出行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行起点的城市区位是影响居民出行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于组团中心和非中心区的出行者,城市中心和城市副中心的出行者选择公共交通的可能性更高。同时,还从城市规划和设计角度,对优化居民出行方式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土地利用 出行方式选择 MNL模型 深圳
下载PDF
基于泊位共享效用的混合用地停车需求比例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苏靖 关宏志 秦焕美 《城市交通》 2013年第3期42-46,共5页
为了探讨在泊位共享条件下混合用地停车需求比例变化对停车供给规模和共享效用的影响,研究各类用地在泊位共享效用最大情况下的停车需求相对比例关系。根据典型单一性质用地不同时刻的停车需求率,确定不同性质用地的停车需求,进而通过... 为了探讨在泊位共享条件下混合用地停车需求比例变化对停车供给规模和共享效用的影响,研究各类用地在泊位共享效用最大情况下的停车需求相对比例关系。根据典型单一性质用地不同时刻的停车需求率,确定不同性质用地的停车需求,进而通过叠加计算混合用地共享条件下的停车泊位数。提出运用泊位共享效用指数衡量混合用地中各种用地不同停车需求组合下的泊位共享效率。分别以行政办公与住宅用地组合,住宅、餐饮和行政办公用地组合为例,分析确定泊位共享效用最优的不同用地停车需求比例关系及其相应的泊位共享效用指数值,同时得到泊位共享效率较高的混合用地停车需求比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泊位共享 混合用地 停车需求比例 泊位共享效用指数
下载PDF
自动驾驶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18
17
作者 胡笳 罗书源 +2 位作者 赖金涛 徐恬 杨晓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65,76,共15页
车辆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交通运输系统将发生深刻变革。本文聚焦于自动驾驶技术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影响,综述自动驾驶特点下交通数据采集与管理手段、土地利用、停车需求、交通供需、交通... 车辆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交通运输系统将发生深刻变革。本文聚焦于自动驾驶技术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影响,综述自动驾驶特点下交通数据采集与管理手段、土地利用、停车需求、交通供需、交通需求预测、交通网络布局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从规划的角度出发,实现对自动驾驶环境下交通运输系统的再认知,总结自动驾驶环境下交通需求预测、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等新的交通规划方法与技术。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再认知发现:在自动驾驶环境下,交通数据具有细粒度、高鲜度的新特点;土地利用模式将发生改变,城市将呈扩张和去工业化趋势,停车需求减小;交通系统供给能力和可靠性提高,出行需求的时空分布将更为分散。交通系统规划方法的变化体现在交通需求预测和交通网络布局两个层面:交通需求预测框架从“四步”框架转变为模型组合化和出行行为一体化的预测框架,同时,需求预测的各阶段需引入对自动驾驶特征及其系统性影响的分析;交通网络布局设计采用连续时域上的布局设计框架,有望解决传统交通网络布局设计的时滞性问题,可适应并服务于动态变化的土地利用及交通需求。本研究认为,未来需重点研究自动驾驶对交通安全、交通拥堵、公共交通规划、慢行交通规划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解决自动驾驶实测数据缺乏的困境、解析异构交通阶段交通系统的运作机理、应对交通需求反弹引起的供不应求、评估难以衡量的外部成本等问题将是未来研究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自动驾驶 交通规划 土地利用 需求预测 交通网络布局
下载PDF
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大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理念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陆锡明 陈必壮 王祥 《城市交通》 2010年第4期52-59,共8页
针对大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网络化建设的新特点,提出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综合交通规划(Rail Base Planning,RBP)"理念。首先简要回顾了城市交通规划理念的发展,分析RBP与传统交通规划的区别。结合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百余年演进历... 针对大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网络化建设的新特点,提出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综合交通规划(Rail Base Planning,RBP)"理念。首先简要回顾了城市交通规划理念的发展,分析RBP与传统交通规划的区别。结合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百余年演进历程,提出"优化用地布局、优化交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的RBP"三优论",以及"轨道交通网络引导圈层用地格局、轨道交通线路引导复合客流通道、轨道交通车站引导高强度用地开发"的RBP"三导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上海市10余年的综合交通规划和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经验,探讨上海市在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加强轨道交通导向作用过程中对BPR理念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轨道交通 RBP 线网 车站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城市交通及其塑造城市形态的功能--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坚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39,共6页
城市交通与城市形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定的城市形态必定要求特定的城市交通模式与其相适应;而城市交通又具有引导城市形态发展、塑造城市形态的功能。从交通方式与城市形态、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使用的相互作用机制、城... 城市交通与城市形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定的城市形态必定要求特定的城市交通模式与其相适应;而城市交通又具有引导城市形态发展、塑造城市形态的功能。从交通方式与城市形态、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使用的相互作用机制、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时机和时序对城市形态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交通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关系,同时为解决北京的交通和城市发展问题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土地利用 相互作用机制 可达性 城市形态
原文传递
地铁站点客流特征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马晓磊 张继宇 +2 位作者 刘剑锋 王江锋 李金海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3-38,共6页
讨论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的时间变化规律,根据客流的时序特征,利用时间序列聚类的K-means算法对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分类,对比不同类别站点的客流差异,同时探究轨道交通站点早晚高峰进出站客流与站点周围用地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在考虑空间相... 讨论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的时间变化规律,根据客流的时序特征,利用时间序列聚类的K-means算法对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分类,对比不同类别站点的客流差异,同时探究轨道交通站点早晚高峰进出站客流与站点周围用地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采用地理加权回归定量计算回归方程,详细分析客流与用地之间的相关系数在空间的分布情况。通过分析为不同站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运营管理措施,以及为轨道交通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客流特征 土地利用 地理加权回归 时序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