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南槽沉积物特征和运移趋势 被引量:13
1
作者 戴志军 韩震 恽才兴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78,共7页
根据2003年9月采集的长江口48个沉积物样品和在该区进行的海岸带调查所测取的沉积物资料分析表明,南槽沉积物渐趋细化。进一步利用Mclaren泥沙输运概率模型分析实测资料,结果发现南槽沉积物自北向南输运入海后,主要转向杭州湾北岸输移... 根据2003年9月采集的长江口48个沉积物样品和在该区进行的海岸带调查所测取的沉积物资料分析表明,南槽沉积物渐趋细化。进一步利用Mclaren泥沙输运概率模型分析实测资料,结果发现南槽沉积物自北向南输运入海后,主要转向杭州湾北岸输移。此外,分析长江口不同潮时采集的沉积物粒度特征说明,不同潮时的动力作用下,大潮期间的沉积物粒度参数和物质组成与中、小潮期间相应的沉积物粒度参数及物质组成有所不同,因而对长江口不同时期的沉积物作比较分析时,选择同一潮时的沉积物可能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槽 沉积物 粒度参数 运移方向
下载PDF
庙岛群岛海域沉积动力环境分区及沉积物输运趋势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成 胡日军 +1 位作者 朱龙海 袁晓东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8期24-33,共10页
基于庙岛群岛海域的10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分析结果,利用Pejrup三角图、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庙岛群岛海域沉积动力环境进行分区,并探讨了沉积物的输运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动力环境可划分为5个分区(A、CⅢ、CⅣ、D... 基于庙岛群岛海域的10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分析结果,利用Pejrup三角图、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庙岛群岛海域沉积动力环境进行分区,并探讨了沉积物的输运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动力环境可划分为5个分区(A、CⅢ、CⅣ、DⅢ、DⅣ),以庙岛海峡为中心,各分区基本呈左右对称分布,与潮流流速中部辐聚、两侧辐散的分布特征相对应,研究区沉积物分布及沉积动力格局主要受潮流控制。研究区内存在两个沉积物输运趋势的汇聚中心,沉积物的长期输运趋势在海峡区主要受控于往复潮流,波流共同作用在外海区影响较为显著,使其具有与海峡区截然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粒度特征 沉积动力分区 输运趋势 庙岛群岛海域
下载PDF
青岛市汇泉湾海水浴场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输运趋势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伟伟 庄丽华 +2 位作者 阎军 吴时国 栾振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7,共5页
粒径趋势分析以其省力、准确地预测沉积物的输运趋势等优点,在多种海洋环境研究中得到应用,但对研究区域冲淤变化的预测却无能为力。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采集并分析了青岛市汇泉湾海水浴场149个表层样品的粒度参数特征,结合沉积物水动力... 粒径趋势分析以其省力、准确地预测沉积物的输运趋势等优点,在多种海洋环境研究中得到应用,但对研究区域冲淤变化的预测却无能为力。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采集并分析了青岛市汇泉湾海水浴场149个表层样品的粒度参数特征,结合沉积物水动力观测资料,对海水浴场沉积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及输运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汇泉湾海水浴场沉积物的分布特征与湾内的水动力条件关系密切,湾内由西向东的沿岸流驱动颗粒较细的泥沙顺海岸线向东运动,而较粗颗粒留在了原地,进而产生了由西北向东南,沉积物类型由细砾、粗沙、中沙、细沙依次分布的特征,且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与平均粒径分布呈现出很好的对应关系。汇泉湾海水浴场由高潮线到沙坝的沉积物输运方向为南东向,沙坝向海一翼的沉积物输运方向为北西向;地形测量数据显示侵蚀区域主要分布在3月份沙坝脊线附近,研究期间总侵蚀量为656.17 m3,而3月份槽线附近为主要的堆积区,研究期间总淤积量为12 415.96 m3。潮流观测和地形测量数据很好地验证了粒径分布趋势的分析结果,并弥补了粒径分布趋势分析在预测沉积物输运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市 汇泉湾 沉积物 潮间带 粒度特征 输运趋势
下载PDF
山东半岛东部靖海湾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分布和输运特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杰 冯秀丽 +1 位作者 刘潇 林霖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81,共5页
通过对靖海湾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进行取样,结合水文观测资料,通过粒度分析、"粒径趋势"分析以及表层沉积物输运通量等的计算,探讨该区域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及运移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主要有粉砂、黏土质粉砂、砂质粉... 通过对靖海湾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进行取样,结合水文观测资料,通过粒度分析、"粒径趋势"分析以及表层沉积物输运通量等的计算,探讨该区域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及运移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主要有粉砂、黏土质粉砂、砂质粉砂3种类型,其中粉砂和黏土质粉砂占绝大部分;沉积物输运趋势分析表明在泽库半岛前岛村南侧海域,沉积物整体有向岬角汇聚的趋势,鹅嘴西南侧海域,沉积物在-5m等深线以浅呈现顺岸的净输运趋势,-5m以深呈现向岸的输运趋势;表层沉积物输运通量分析表明该海域的日平均单宽输沙通量较小,总体上呈现远岸大于近岸的趋势,净输沙方向为沿涨潮方向向岸输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粒度参数 运移趋势 输运通量 靖海湾
下载PDF
海南岛北部海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输运趋势
5
作者 曾维特 张东强 +4 位作者 刘兵 杨永鹏 张航飞 吴多誉 王晓林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对海南岛北部海湾(海口湾、铺前湾、木兰湾和东寨港)192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基于粒级组分划分沉积物类型,利用Flemming三角图式法进行沉积动力分区,采用二维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分析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 对海南岛北部海湾(海口湾、铺前湾、木兰湾和东寨港)192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基于粒级组分划分沉积物类型,利用Flemming三角图式法进行沉积动力分区,采用二维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分析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包括砾、砂质砾、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和粉砂,其中,砂分布面积最广,其次为粉砂质砂,沉积物粒度由南往北依次呈“细—粗”旋回式变化,近岸和口门外砂体分选性较好,东寨港内湾和琼州海峡中部沉积物分选性差。研究区整体以偏高能环境为主,物质输运方式包括河流输沙、海岸侵蚀、沿岸输沙和底床剥蚀,其中,北部海峡潮余流作用强劲,表层沉积物存在EW向输运趋势;海湾中部受波浪和潮流的共同影响,于白沙浅滩处(如意人工岛)形成一个沉积汇聚中心;河口区受波浪、径流和潮流季节交替性作用控制,洪季时口门形成的堆积沙体,在NE向浪和W向沿岸流的侵蚀搬运作用下,向西输运至海口湾;近岸区主要受波浪改造作用影响,其中,铺前湾和木兰湾海域沉积物由海向岸搬运,趋势与波浪和涨潮流作用方向一致;东寨港水动力条件较弱,沉积物无明显输运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了本区海湾现代沉积特征及陆海交互作用,可为海岸侵蚀防护、航道安全保障和海洋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北部海湾 沉积物 粒度特征 输运趋势
下载PDF
洋山港海域现代沉积物运移趋势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玉中 陈沈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3-431,共9页
地形、物源和水动力条件是洋山港海域现代沉积环境的主要控制因素,粉粒和粘粒是现代沉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潮流是起动和搬运现代沉积物的主要动力,悬移是现代沉积物最主要的搬运方式,跃移是次要搬运方式,现代沉积物的起动和沉积过程交... 地形、物源和水动力条件是洋山港海域现代沉积环境的主要控制因素,粉粒和粘粒是现代沉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潮流是起动和搬运现代沉积物的主要动力,悬移是现代沉积物最主要的搬运方式,跃移是次要搬运方式,现代沉积物的起动和沉积过程交替频繁。研究区现代沉积物长期净运移趋势表明:研究区东部的黄泽洋向洋山港海域的输沙趋势显著;洋山港岛链峡道深槽的形成,系由峡道东部和西部的现代沉积物各向峡道两端分异运移所致;小洋山—唐脑山一线将是今后港区泥沙淤积的主要部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洋山港 现代沉积物 运移趋势 峡道 崎岖列岛
下载PDF
泰国湾底质沉积物输运趋势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杨硕 乔淑卿 +8 位作者 石学法 杨刚 刘升发 杜德文 Narumol Kornkanitnan Somkiat Khokiattiwong 鄢全树 张海桃 曹德凯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2,共7页
基于对泰国湾16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测试结果,使用Gao-Collins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方法,研究了泰国湾底质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和输运趋势。研究区内的沉积物主要为粉砂、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分选差,分选系数变化范围为1.3~2.9,平均... 基于对泰国湾16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测试结果,使用Gao-Collins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方法,研究了泰国湾底质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和输运趋势。研究区内的沉积物主要为粉砂、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分选差,分选系数变化范围为1.3~2.9,平均值为1.8,偏度变化范围为-1.8~2.5,平均值为1.2。根据沉积物粒度趋势特征,研究区分为1区、2区和3区3个区域,其中1区的平均分选系数和偏度分别为1.73、0.91;2区沉积物分选系数和偏度分别为1.81和1.33;3区沉积物分选系数和偏度分别为1.91和1.24。1区和2区河口附近广泛分布粉砂和泥等细粒级沉积物(平均粒径为6.5Ф);而1区与2区交界处和3区的近岸区域沉积物主要为粉砂质砂(平均粒径为5.5Ф)。研究区北部、中部和西南部近岸沉积物相比研究区其他地区,分选更差一些。泰国湾沉积物运移受河流、洋流和季风的共同影响,其中1区受控因素为泰国湾湾口的河流,运移方向为从河口向外;洋流是2区南部沉积物的主要运移动力,运移方向为从外围向湾中心;沿岸流是3区沉积物的主要运移动力,使3区沉积物的运移方向为离岸方向。在河流和洋流共同作用下,泰国湾沉积物有向苏梅岛附近运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输运趋势 季风 湄南河 泰国湾
下载PDF
广西沿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与输运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肖晓 冯秀丽 +1 位作者 石要红 徐元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5-72,共8页
本文利用2006—2010年在广西沿岸海域获得的40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和2个站位的水文观测资料,通过沉积物粒度参数、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以及表层沉积物输运通量的计算,探讨了该区域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与输运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 本文利用2006—2010年在广西沿岸海域获得的40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和2个站位的水文观测资料,通过沉积物粒度参数、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以及表层沉积物输运通量的计算,探讨了该区域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与输运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和砂为主,主要类型为泥、砂质泥、粉砂、泥质砂、砂、含砾泥质砂、含砾砂、砾质砂;中值粒径范围跨度较大;分选系数由岸向海逐渐变大;大部分区域呈极正偏态。研究区沉积物输运趋势整体上有向岸输运的趋势。在防城港南侧海域和雷州半岛西侧分别有一个汇聚中心,廉州湾附近沉积物向湾内堆积。潮流作用下表层沉积物输运通量的研究表明,该海域的日平均单宽输沙通量较小,与表层沉积物的运移趋势一致,净输砂方向受潮流流速和持续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粒度参数 运移趋势 输运通量 广西沿岸海域
下载PDF
长江口涨、落潮槽底沙输移趋势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高峰 沈焕庭 +1 位作者 王永红 吴加学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共7页
选择长江口南港南小泓和南港主槽作为典型涨、落潮槽为研究对象,以 2001 年 9 月所采底沙的颗粒分析资料为根据,并结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水动力分析, 运用 Gao-Collins 粒径趋势分析模型分析了底沙输移趋势,结果表明:南小泓的... 选择长江口南港南小泓和南港主槽作为典型涨、落潮槽为研究对象,以 2001 年 9 月所采底沙的颗粒分析资料为根据,并结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水动力分析, 运用 Gao-Collins 粒径趋势分析模型分析了底沙输移趋势,结果表明:南小泓的底沙主要是来自口门附近,由于涨潮流强于落潮流而使底沙向上游输移,即 SE—NW 方向,而南港主槽的底沙主要来自上游,由于落潮流强于涨潮流而使泥沙向下游输移,即 NW—SE 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涨潮槽 落潮槽 长江河口 底沙输移方向
下载PDF
湛江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3
10
作者 郝连成 远继东 +3 位作者 郑立龙 张健康 张德程 代友旭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0,共10页
根据湛江湾海域2020年10月采集的6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分析结果,对沉积物粒度参数进行了总结,划分了沉积物类型,结合Pejrup三角图解对湛江湾海域沉积动力环境进行了分区,运用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模型,探讨了沉积物运移趋势。结果... 根据湛江湾海域2020年10月采集的6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分析结果,对沉积物粒度参数进行了总结,划分了沉积物类型,结合Pejrup三角图解对湛江湾海域沉积动力环境进行了分区,运用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模型,探讨了沉积物运移趋势。结果表明,湛江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共有5种,其中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分布最广,粒度组成以细砂为主,平均粒径均值为3.93Φ,分选较差,粒度分布曲线以正偏、正态分布为主。沉积动力判别图解揭示湛江湾海域沉积水动力较强,整体表现为湾内比湾外弱、湾外向外海方向逐渐减弱的特征。粒径趋势分析反映出湛江湾内整体向南部潮流深槽方向运移,湾外围绕沉积中心整体呈逆时针方向运移。湛江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的运移和分布主要受泥沙来源及潮流、波浪、沿岸流等沉积动力环境的共同作用,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愈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粒度参数 运移趋势 沉积动力环境 湛江湾
下载PDF
Distrib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grain sizes of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 被引量:1
11
作者 JIANG Siyi XU Fangjian +3 位作者 LI Yan LIU Xiling ZHAO Yongfang XU We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0-36,共7页
Distributions of the parameters of sedimentary grain size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ere studied to trace the sources of silts and their movement trends in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grain sizes... Distributions of the parameters of sedimentary grain size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ere studied to trace the sources of silts and their movement trends in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grain sizes from more than 1080 sedimentary samples.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median diameter, public value, quartile deviation, and skewness of sediments were complex in the Zhuiiang River Estuary mainly because of the impact of the matter source regions, distances from the source regions, and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such as waves, tidal currents, and coastal currents. Analyses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grain sizes for the various types of sediments showed that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 were controlled by many factors. Their matter sources were mainly the sediments discharged from the runoffs and ebb tidal currents, and from the open sea. The sediments mainly moved by suspension movement. The silts formed a large area of sediments with suspended fine silts in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 by internal adjustment transportation in the area, and moved toward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 under the effect of Coriolis forces and coastal curr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in size Zhujiang River SEDIMENT transport trend
下载PDF
鄱阳湖南矶湿地沉积物粒级组成特征及搬运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万智巍 陈曦 +4 位作者 鞠民 廖富强 曹向明 张智 贾玉连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62-2469,共8页
沉积物的粒级组成特征对于分析湿地沉积环境和搬运趋势有着重要意义。基于自然保护区沉积物样品,利用粒度分析、Shepard三角图、C-M图、端元分析和GSTA搬运趋势模型,研究分析了鄱阳湖南矶湿地沉积物的粒级组成特征、沉积类型、动力环境... 沉积物的粒级组成特征对于分析湿地沉积环境和搬运趋势有着重要意义。基于自然保护区沉积物样品,利用粒度分析、Shepard三角图、C-M图、端元分析和GSTA搬运趋势模型,研究分析了鄱阳湖南矶湿地沉积物的粒级组成特征、沉积类型、动力环境和泥沙搬运趋势。结果表明,鄱阳湖南矶湿地沉积物主要以细粉砂为主,平均值为55.35%。沉积物粒度参数中平均粒径均值为5.24Φ,空间分布上具有由西南至东北Φ值逐渐减小的趋势。沉积物质地类型主要为粉砂、粘土质粉砂、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其中粉砂约占62.5%。端元分析的结果显示EM1和EM2可能与鄱阳湖本身湖流带来的沉积物搬运有关,EM3则指示了赣江泥沙来源,EM4可能与局地小环境的水动力变化有关。鄱阳湖南矶湿地沉积物粒径趋势格局以东部向西部、北部向南部最为显著,鄱阳湖南矶湿地是在赣江与鄱阳湖之间复杂交互作用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南矶湿地 沉积物 粒级组成特征 搬运趋势
原文传递
福建诏安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输运趋势分析
13
作者 束芳芳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通过对诏安湾海域6个站位的水文泥沙观测和18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结合海湾水深地形,应用Gao-Collins粒径输运模型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福建诏安湾海域的粒度参数分布特征、表层沉积物的运移趋势和沉积环境划分及其动... 通过对诏安湾海域6个站位的水文泥沙观测和18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结合海湾水深地形,应用Gao-Collins粒径输运模型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福建诏安湾海域的粒度参数分布特征、表层沉积物的运移趋势和沉积环境划分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诏安湾表层沉积物共6种类型,以黏土质粉砂和砂为主,平均粒径介于0.54~7.43φ之间,均值为5.85φ,除湾顶潮汐水道外,大体呈自湾顶浅水区向湾口深水区变粗的分布趋势,以湾口的潮汐通道最粗。受波浪、潮汐潮流、径流、水下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湾口区域总体表现为从外海向湾内输沙,输运方向指向东北;湾中偏南部呈明显的自岸边向湾中水道汇聚的运移趋势,偏北部沉积物输运趋势不明显;湾顶区域表现为明显的沉积物向南输运。根据水动力作用条件、地貌特征和沉积物来源的不同,诏安湾可划分为4类沉积环境,分别为湾口潮汐通道地貌、湾中潮滩地貌、湾口近岸浅滩地貌和湾顶潮汐水道地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潮流泥沙运动 粒度特征 输运趋势 沉积环境 诏安湾
下载PDF
粤东神泉湾顶表层沉积分布特征及运移趋势研究
14
作者 黄广灵 邱静 +1 位作者 罗志发 陈思淳 《广东水利水电》 2021年第10期59-64,共6页
根据2013年神泉湾海域近岸表层沉积物采样结果,分析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并应用Gao-Collins模型模型分析了该海域的表层泥沙运移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区海底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有砾砂(GS)、粉砂质粘土(TY)、粘土质粉砂(YT)、... 根据2013年神泉湾海域近岸表层沉积物采样结果,分析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并应用Gao-Collins模型模型分析了该海域的表层泥沙运移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区海底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有砾砂(GS)、粉砂质粘土(TY)、粘土质粉砂(YT)、砂质粉砂(ST)和粉砂质砂(TS),其中以粘土质粉砂(YT)和砂质粉砂(ST)为主,整个海区的水动力作用较弱,受到来自靖海湾和神泉港的陆源物质和河流径流等的影响,还受来自外海潮汐潮流作用的影响,沉积物分选较差,沉积物颗粒频率分布较散乱。Gao-Collins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神泉湾顶海域表层沉积物自外海向岸输运,并以神泉湾顶为节点,湾顶以西海域泥沙输移趋势是由海向岸再转向西,而湾顶以东则是由海向岸再转向东。该海区的表层沉积物向岸搬运作用动力来自粤东沿海的近岸上升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东神泉湾 沉积物 运移趋势 动力机制
下载PDF
伶仃河口湾铜鼓水域水沙净输运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Chen Zishen (Institute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search,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海洋工程》 CSCD 1999年第1期80-86,共7页
根据对珠江伶仃河口湾铜鼓水域丰水期9个测站大、中、小潮三次同步水文泥沙资料及57个底质样品的分析结果,本文讨论了此水域的水沙净输运趋势。结果表明,铜鼓水域表层余流向海,浅滩测站中底层余流指向河口方向,欧拉余流主要由径... 根据对珠江伶仃河口湾铜鼓水域丰水期9个测站大、中、小潮三次同步水文泥沙资料及57个底质样品的分析结果,本文讨论了此水域的水沙净输运趋势。结果表明,铜鼓水域表层余流向海,浅滩测站中底层余流指向河口方向,欧拉余流主要由径流构成。沟槽悬沙输运以净平流作用为主,浅滩区则以向上游的潮抽吸输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鼓水域 余流 悬沙净输运作用 沉积物输运趋势
下载PDF
珠江口内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运移趋势 被引量:13
16
作者 时翠 甘华阳 +1 位作者 夏真 林进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0,共8页
对珠江口内伶仃洋15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表层沉积物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应用GSTA模型分析了内伶仃洋河口湾泥沙运移趋势。结果表明,珠江口内伶仃洋表层沉积物共有6种类型,其中以黏土质粉砂分布最为广泛。内伶仃... 对珠江口内伶仃洋15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表层沉积物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应用GSTA模型分析了内伶仃洋河口湾泥沙运移趋势。结果表明,珠江口内伶仃洋表层沉积物共有6种类型,其中以黏土质粉砂分布最为广泛。内伶仃洋河口湾泥沙运移特征较复杂,以东槽和西槽为界,分Ⅰ区、Ⅱ区、Ⅲ区。Ⅰ区在涨落潮流的作用下泥沙总体呈现出向东部岸滩运移的趋势;Ⅱ区往复流强劲,盐水楔活动频繁,受科氏力作用泥沙自东北向西南输运;Ⅲ区横门岛至金星门之间的分流间海湾泥沙呈现出向岸滩运移的趋势,淇澳岛周围泥沙呈现出顺时针方向的环流运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参数 泥沙运移 珠江河口 内伶仃洋
下载PDF
南海西南部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输运趋势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群慧 李木军 +4 位作者 杨胜雄 朱本铎 季福武 王虎 周怀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共7页
对南海西南部海域(3°56’~11°53’N、108°30’~113°47’E)9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的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分布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黏土,仅在西南部浅水区分布少量砂和粉砂质砂。沉积物粒度参数的总体... 对南海西南部海域(3°56’~11°53’N、108°30’~113°47’E)9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的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分布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黏土,仅在西南部浅水区分布少量砂和粉砂质砂。沉积物粒度参数的总体特征呈现出从浅水向深水粒径越细、分选越好、偏态值更负偏的趋势。用克里格方法对粒度参数进行插值,然后运用GAST程序时沉积物进行粒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对于研究区沉积物的输运起到控制作用。以广雅海台、南薇滩和永署北海台等海底高地形单元为界,以北,来自南海西部陆架的物质通过陆坡被输送进入南海西南海盆;以南,来自巽他陆架和加里曼丹岛的南部陆源物质,通过陆架坡折带被输送进入南薇西和北康陆坡盆地。阵发性的浊流等异常沉积事件会对沉积物粒径输运趋势分析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并且沉积物中〈8μm的细颗粒物质间的黏滞性对于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结果也有影响,影响程度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粒度特征 输运趋势 南海西南部
下载PDF
泉州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兆夺 于东生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6-333,共8页
本文利用福建省泉州湾海域采集的7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泉州湾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平面分布特征及输运趋势.对沉积物的粒度参数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开展了沉积物曲线特征在横向上的分布研究,并针对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对沉积物来源做... 本文利用福建省泉州湾海域采集的7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泉州湾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平面分布特征及输运趋势.对沉积物的粒度参数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开展了沉积物曲线特征在横向上的分布研究,并针对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对沉积物来源做了R型因子分析.粒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度参数(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态、峰态)在横向上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很大程度上受到潮汐水流的影响,同时入海河口、岛屿周边和局部凸凹岸都会成为其影响因素.沉积物输运趋势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晋江和洛阳江的输入、研究区南侧海岸侵蚀物向北运移后的沉积及外海海流的带入;Q型聚类分析把沉积物分为两群四类,能很好地反应出沉积物粒度概率曲线的变化特征;R型因子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沉积物粒度特征可能的影响因素,以陆源碎屑特征和水动力变化影响为主,其次是生物碎屑沉积和人工采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粒度参数 粒径趋势 Q型聚类分析 R型因子分析 沉积物概率曲线 泉州湾
下载PDF
闽江河口水下三角洲及周边海域现代沉积环境演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19
作者 谢津剑 王爱军 +2 位作者 叶翔 陶舒琴 蔡枫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8-574,共17页
【目的】河口三角洲是陆海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也是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研究人类活动对河口三角洲演化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沉积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方法】以福建闽江河口水下三角洲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动力模拟和表层沉积物粒... 【目的】河口三角洲是陆海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也是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研究人类活动对河口三角洲演化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沉积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方法】以福建闽江河口水下三角洲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动力模拟和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探讨了闽江河口水下三角洲及周边海域现代沉积环境演化。【结果与结论】研究区河口内潮流以往复流为主,在口外海域逐渐转变为旋转流,水下三角洲地区流速大,外海流速较小;沉积物类型以砂、粉砂和砂质粉砂为主,平均粒径平均值分别为1.57Φ、6.78Φ和5.62Φ,并且由河口向口外陆架方向沉积物粗颗粒组分含量逐渐减少,细颗粒组分含量逐渐增大;沉积物输运趋势显示,在闽江河口水下三角洲内,沉积物输运呈现向东、东南和东北方向,在口外海域沉积物呈现朝东南和东北离岸方向,以及向西北朝岸方向输运;基于粒度组成、粒度参数及站位水深多元统计分析,综合地理位置、沉积物源和水动力条件,将研究区现代沉积环境划分为4个沉积区;通过探讨不同控制因素下的河口水下三角洲沉积环境差异,揭示了不同沉积区的沉积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该研究结果可为河口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三角洲 闽江河口 粒度参数 沉积物输运趋势 沉积环境
下载PDF
近30年来长江口北支及口外沉积特征及输移趋势 被引量:5
20
作者 游博文 张国安 +1 位作者 李一鸣 李占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28-2338,共11页
近30 a来长江口北支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沉积物特征及输移趋势发生显著变化。研究基于2015年和20世纪80年代沉积物粒度调查资料,通过粒度对比、趋势分析等方法,探讨长江口北支及口外沉积特征与输移趋势。结果表明:长江口北支及口外... 近30 a来长江口北支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沉积物特征及输移趋势发生显著变化。研究基于2015年和20世纪80年代沉积物粒度调查资料,通过粒度对比、趋势分析等方法,探讨长江口北支及口外沉积特征与输移趋势。结果表明:长江口北支及口外沉积物类型以粘土质粉砂、砂质粉砂和砂为主,近30 a来平均中值粒径减小20%左右。其中,北支口内粒径减小约30%,表明北支口内整体为淤积环境;口外0~10 m水深区域粒径增加约25%,表现为风浪和潮流作用下的侵蚀特征; 10 m水深外,粒径略有减小,沉积特征基本稳定。从沉积物输移趋势上看,北支崇头至灵甸港河段,沉积物较粗,以径流作用下的沉积为主;灵甸港至三条港河段,沉积物输移趋势向下指向三条港,其中灵甸港至三和港河段边滩粗、主槽细,径潮流交汇作用明显;三条港以下河段,沉积物以海域来沙为主,颗粒细,输移趋势指向上游;北支口外,0~10 m水深区域,沉积物粗化,沉积物随水深增加变细,其中0~2 m水深区域,砂含量占比超过90%; 10 m以深离岸水域,沉积物输移趋势不显著。流域来沙减少和北支围垦工程建设,致使沿岸泥沙补给不足,口外浅滩泥沙在风浪和潮流作用下,一部分随涨潮流向口内输运,一部分随落潮流向外海扩散,构成北支及口外沉积物输移趋势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北支 北支口外 沉积特征 输移趋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