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
作者 田仁元 郭松 +4 位作者 徐林 袁野 黄文良 阮世强 邓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094-309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99例胫骨骨折患者,其中男69例,女30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47岁,根据手术入路分为髌上入路组33例、髌下入路组30例、髌骨...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99例胫骨骨折患者,其中男69例,女30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47岁,根据手术入路分为髌上入路组33例、髌下入路组30例、髌骨旁外侧入路组36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照射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Lysholm评分、膝前疼痛的发生率、内固定物取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优良率,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照射次数、住院时间及膝前疼痛发生率比较,均为髌旁外侧入路组最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比较,髌旁外侧入路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物取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入路是影响胫骨骨折疗效的重要因素,髌旁外侧入路不损伤髌韧带及髌股关节面,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膝前疼痛发生率低,并发症少,可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髓内钉 髌上人路 髌下入路 髌旁入路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驰 章晓云 +6 位作者 祁文 韩杰 林宗汉 陈跃平 刘建航 吴晓飞 张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882-1886,共5页
[目的]对比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采用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差异。[方法]检索7个国内外数据库,经过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两种入路的手术时间相当(P>0.05),术中... [目的]对比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采用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差异。[方法]检索7个国内外数据库,经过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两种入路的手术时间相当(P>0.05),术中出血量相当(P>0.05),住院时间相当(P>0.05),骨折愈合时间相当(P>0.05)。然而髌上入路的术后膝疼痛发生率小于髌下入路(P<0.05),髌上入路的术后远期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髌下入路(P<0.05),髌上入路的术后远期HSS高于髌下入路(P<0.05)。[结论]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采用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髌上入路的术后膝疼痛发生率较小,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然而,上述结论仍需要设计更加完善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胫骨干骨折 髌上入路 髌下入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2种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李春生 翁天才 +2 位作者 纪木强 郑泓 梁泳聪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4期12-15,共4页
目的:比较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与经髌腱入路髄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2月,采用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髄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13例病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时期18例... 目的:比较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与经髌腱入路髄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2月,采用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髄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13例病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时期18例采用传统屈膝位经髌腱入路髄内钉技术治疗的胫骨干骨折病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随访期间并发症及髌前疼痛发生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3个月,平均28.4个月。2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前疼痛发生率2组比较,观察组15.4%,低于对照组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采用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外半伸膝位髌旁内侧入路、经髌腱入路髄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均可获得较好疗效。关节外半伸膝位髌旁内侧入路髓内钉技术在髄内钉置钉时可使骨折复位及维持、透视等操作更加简单,在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方面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髌旁入路 经髌腱入路 胫骨干骨折 髓内钉
原文传递
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登军 李海亮 +1 位作者 刘成功 刘广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2期85-88,104,共5页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50例。甲组采用髌上入路髓...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50例。甲组采用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乙组采用经髌韧带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临床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甲组术后12个月优良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乙组,手术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乙组,术前/术后周径比值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术后2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HSS评分升高,且术后12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系统(HSS)评分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12个月,甲组HSS评分高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甲组膝前痛发生率低于乙组(P <0.05)。结论髌上入路较经髌韧带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效果更好,并具有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短的优点,利于恢复膝关节功能,术后膝前痛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优先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胫骨中下段骨折 髌上入路 经髌韧带入路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红航 孙振国 +2 位作者 翁伟 闵继康 李恒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6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探讨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接受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 目的探讨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接受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接受经髌韧带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不同时间膝关节HSS评分及优良率、术后膝关节疼痛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764,t=-1.723,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32,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膝关节HSS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585,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1,t=3.288,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髌上入路置入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能够获得显著临床效果,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推荐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上入路 经髌韧带入路 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下载PDF
不同入路髓内钉内固定在胫骨骨折中应用效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斌 刘进炼 +1 位作者 刘正宇 王振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842-1849,共8页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探讨不同入路髓内钉内固定对胫骨骨折患者并发症、骨性标志物及预后等指标的影响,以期寻找一种更为安全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125例胫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髌上组...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探讨不同入路髓内钉内固定对胫骨骨折患者并发症、骨性标志物及预后等指标的影响,以期寻找一种更为安全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125例胫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髌上组(n=63)、经髌韧带组(n=62)。经髌韧带组采取经髌韧带入路髓内钉内固定,髌上组采取髌上入路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手术指标、并发症与术前、术后1d、3d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术前、术后2周、4周骨性标志物[骨钙素(Osteocalcin,BGP)、降钙素(Calcitonin,CT)、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Total-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水平、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屈膝、伸膝最大角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American Special Surgery Hospital,HSS)评分系统、Johner-Wruhs评分标准(Johner wruhs scoring system,Johner-Wruhs)评分。结果:髌上组骨折愈合时间较经髌韧带组短,术中透视次数、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较经髌韧带组低(P<0.05);髌上组术后1d、3d血清IL-1β、CRP、TNF-α与术后2周、4周Total-PINP、β-CTX水平均低于经髌韧带组,术后2周、4周血清BGP、CT水平均高于经髌韧带组(P<0.05);髌上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94%,低于经髌韧带组的22.58%(P<0.05);髌上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屈膝、伸膝最大角度均大于经髌韧带组,HSS、Johner-Wruhs评分均高于经髌韧带组(P<0.05)。结论:应用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可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骨性标志物水平改善与骨折愈合,提升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及临床功能,降低并发症,且机体炎症反应较轻,整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上入路 经髌韧带入路 髓内钉内固定 胫骨骨折 骨性标志物 预后
下载PDF
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晓飞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13期150-152,共3页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髌韧带入路,观察组采用髌上入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水平、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HS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1/45),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可提高HSS评分,以及降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经髌韧带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髓内钉内固定术 髌上入路 经髌韧带入路 膝关节功能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