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域下《三体Ⅰ》的英译解读 被引量:11
1
作者 韩淑芹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82-87,共6页
翻译适应选择论将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引入翻译领域,以"适应/选择"学说为指导阐释翻译的本质、过程与基本原则。《三体Ⅰ》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为畅销的科幻小说,刘宇昆的英译本使得该作品在海外大受欢迎。译者接受... 翻译适应选择论将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引入翻译领域,以"适应/选择"学说为指导阐释翻译的本质、过程与基本原则。《三体Ⅰ》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为畅销的科幻小说,刘宇昆的英译本使得该作品在海外大受欢迎。译者接受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天择",对原语生态环境适应性选择做出"人择",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对译文文本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做出适应性选择,兼顾了语言形式、文化背景和交际意图,使得译本实现了较高水平的适应性选择,成为"近乎完美"的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适应选择论 《三体Ⅰ》 翻译生态环境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绿色翻译的思维结构与问题域 被引量:3
2
作者 罗迪江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89-97,共9页
译者生存、文本生命与翻译生态的和谐共生成为理解绿色翻译的出发点,生存思维、生命思维与生态思维构成了绿色翻译的思维结构,而“为何绿”“能否绿”“如何绿”成为绿色翻译之“绿色之问”的问题域。基于绿色翻译的思维结构与问题域,... 译者生存、文本生命与翻译生态的和谐共生成为理解绿色翻译的出发点,生存思维、生命思维与生态思维构成了绿色翻译的思维结构,而“为何绿”“能否绿”“如何绿”成为绿色翻译之“绿色之问”的问题域。基于绿色翻译的思维结构与问题域,绿色翻译是一种“人文境”和谐共存的生态翻译。具体而言,绿色翻译是译者以“生存生命生态”思维方式为导向,以文本生命在新的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诞生、延续与成长为任务的一项践行绿色理念的文本移植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绿色翻译 生态思维 翻译生态 和谐共生
下载PDF
张爱玲《老人与海》译本的生态翻译学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玥 黄剑锋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1期58-61,共4页
张爱玲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但国内翻译界对其《老人与海》译本的相关研究尚显薄弱。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运用译本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翻译生态(译境)、文本生态(译本)、翻译群落生态(译者)三个方面对该译本进行解读,... 张爱玲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但国内翻译界对其《老人与海》译本的相关研究尚显薄弱。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运用译本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翻译生态(译境)、文本生态(译本)、翻译群落生态(译者)三个方面对该译本进行解读,指出张爱玲的翻译行为使译作的生命能够适者生存、适者长存,达到整个翻译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张爱玲 《老人与海》 翻译生态 文本生态 翻译群落生态
下载PDF
基于人工湿地候鸟分布的转化生态学探究
4
作者 郝亚南 王卓 +2 位作者 赵永斌 易国栋 李英杰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27-31,共5页
转化生态学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其对于弥补生态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与大众需求之间的鸿沟至关重要。随着一些生态工程的实施,使得北方不冻水域有所增加并吸引过去不曾出现的候鸟越冬,对于这些鸟类的生存状态的研究可以较好地评... 转化生态学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其对于弥补生态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与大众需求之间的鸿沟至关重要。随着一些生态工程的实施,使得北方不冻水域有所增加并吸引过去不曾出现的候鸟越冬,对于这些鸟类的生存状态的研究可以较好地评估转化生态学的应用程度。基于此,本研究以四平人工湿地不冻水域越冬的候鸟为研究对象,利用样线法连续2年观测这些候鸟的种类、数量和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四平人工湿地冬季越冬候鸟共有5种,且数量均较少,这些水鸟普遍都遭受人类的严重干扰,导致几乎都不能完整度过整个冬季,暴露出无论政府还是公众对于冬季水鸟保护认识及执行存在诸多问题,这直接说明转化生态学研究应用的欠缺,也暗示转化生态学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态学 越冬 水鸟 不冻水域
下载PDF
公共危机话语中的翻译生态--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英译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小玺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81-84,共4页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深入考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年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英译本的表达特点,通过分析发现:公共危机话语中的翻译生态具有复杂性,本土抗疫行动经验的国际传播,要求译文在语言、文化、交际三大...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深入考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年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英译本的表达特点,通过分析发现:公共危机话语中的翻译生态具有复杂性,本土抗疫行动经验的国际传播,要求译文在语言、文化、交际三大维度上与新翻译生态环境保持顺应和谐。在每个维度的协调中,译者策略性地运用增译、减译、改译的方法,使译文更加适应国际读者群,利于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创造积极的国际舆论,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语境中的信息交流活动提供切实的语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话语 翻译生态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 汉译英
下载PDF
霍译《红楼梦》中动物习语翻译的生态翻译学解读
6
作者 傅翠霞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1期59-62,共4页
中西方文化中动物习语有着既相同又不同的文化内涵。从生态翻译学中"适应与选择"的角度,基于译语生态环境重构的翻译方法,对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中三类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动物习语翻译进行分析与评价,进一步验证了生态翻... 中西方文化中动物习语有着既相同又不同的文化内涵。从生态翻译学中"适应与选择"的角度,基于译语生态环境重构的翻译方法,对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中三类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动物习语翻译进行分析与评价,进一步验证了生态翻译学研究范式的解释力,找到了动物习语新的翻译方法,对今后的翻译实践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动物习语翻译 适应选择 翻译生态重构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翻译生态环境”解读 被引量:4
7
作者 陶潇婷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89-93,共5页
国内将生态学的成果引入翻译研究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生态翻译学和翻译生态学,而翻译生态环境正是生态视角的翻译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现将对比、考辩2项研究中对这一概念的界定,结合苏州园林景点名称英译的翻译实践,解读其翻译生态环境具... 国内将生态学的成果引入翻译研究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生态翻译学和翻译生态学,而翻译生态环境正是生态视角的翻译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现将对比、考辩2项研究中对这一概念的界定,结合苏州园林景点名称英译的翻译实践,解读其翻译生态环境具体构成要素,以期对进一步明确这一术语的概念外延产生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生态环境 构成要素 生态翻译学 翻译生态学 对比 苏州园林景点名称
原文传递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娟 曹祥英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368-368,370,共2页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胡庚申等学者提出的生态翻译学,根据其生态理性特征及一系列原则,进行生态翻译教学模式的探索,包括制定生态翻译教学指导思想,课堂生态翻译教学模式构建及评价体系研究及对研究结果与...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胡庚申等学者提出的生态翻译学,根据其生态理性特征及一系列原则,进行生态翻译教学模式的探索,包括制定生态翻译教学指导思想,课堂生态翻译教学模式构建及评价体系研究及对研究结果与分析。长达一年时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翻译教学模式更胜于传统翻译授课法;在教学中采用生态翻译教学模式是能够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效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理性 翻译生态环境 事后追惩 译者责任
下载PDF
翻译生态环境与译者主体性——以葛浩文的英译本《生死疲劳》为例
9
作者 杭建琴 《唐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90-93,共4页
从翻译生态学角度,以葛浩文的英译本《生死疲劳》为例,探究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协调好不同文化背景下翻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规范环境关键在于译者应发挥主体性,合理使用"归化"和"异... 从翻译生态学角度,以葛浩文的英译本《生死疲劳》为例,探究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协调好不同文化背景下翻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规范环境关键在于译者应发挥主体性,合理使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并将两者视为有机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策略 葛浩文 《生死疲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