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分层系统理论与译学研究:佐哈的贡献
被引量:
6
1
作者
傅勇林
史文利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11-114,共4页
佐哈提出"分层系统理论"将译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研究范式而言,佐哈所采用的"分层系统理论"坚持认为"层次"(stratification)无处不在,文学功能也从不以紊乱无序的整体形式体现。他将文化史...
佐哈提出"分层系统理论"将译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研究范式而言,佐哈所采用的"分层系统理论"坚持认为"层次"(stratification)无处不在,文学功能也从不以紊乱无序的整体形式体现。他将文化史的"普遍法则"引入译学研究,开始在一个更大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观照实际译本,并着力强调翻译或译本在文学研究和文化进化的大语境之下所具有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归纳并建立一些新的"普遍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译学研究
分层系统理论
译学范式
译学普遍法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范式与翻译范式的形成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颖
傅勇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95-101,共7页
翻译究其本质并不是文化传通活动的表层单向迁移,它首先必须植根于某一种文化范式,并基于这种特定的范式延伸出相应的译学范式,然后再在其中从事文化创造活动。可以说,范式便是译学共同体的共享资源,历代译家学人可以据此进行理论定位,...
翻译究其本质并不是文化传通活动的表层单向迁移,它首先必须植根于某一种文化范式,并基于这种特定的范式延伸出相应的译学范式,然后再在其中从事文化创造活动。可以说,范式便是译学共同体的共享资源,历代译家学人可以据此进行理论定位,进而创造出一个时代堪称典范的译学成就,并促使后人重新思考既往译学观念及其理论体系,为译学重新进行深入的学术反思提供必须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学范式
翻译
单向
活动
文化范式
表层
典范
重新思考
文化创造
观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当代译学研究:文化整合范式的早期探索
被引量:
1
3
作者
傅勇林
曾江霞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81-84,88,共5页
2 0世纪 80至 90年代 ,译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得以长足发展 ,但其学科雏形却滥觞于 70年代。基于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理论滋养和比利时、荷兰与捷克学者的贡献 ,西方当代译学研究得以进行其文化整合范式的早期探索 ,从而导致...
2 0世纪 80至 90年代 ,译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得以长足发展 ,但其学科雏形却滥觞于 70年代。基于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理论滋养和比利时、荷兰与捷克学者的贡献 ,西方当代译学研究得以进行其文化整合范式的早期探索 ,从而导致了译学知识的层累叠加 ,也为译学范式的历史变革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学理基础。但早期译学研究的关注重点还主要是译学文本的实证研究、翻译过程的描写以及文学翻译本身 ,而跨学科合作与跨文化视野以及文化转向 ,则有待于 80年代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译学研究
文化整合范式
译学范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易》误译根源与翻译范式创新——以卫礼贤翻译为例
被引量:
3
4
作者
包汉毅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91,共9页
卫礼贤的《周易》译文,在卦名、词义、句义、文化专有项、卦爻旨意等各个层面都存在翻译失当之处。其根源在于:《周易》辞句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周易》蕴藏儒家的密义;易理具有"洁净精微"的缜密体系性,体现于各个层级语言...
卫礼贤的《周易》译文,在卦名、词义、句义、文化专有项、卦爻旨意等各个层面都存在翻译失当之处。其根源在于:《周易》辞句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周易》蕴藏儒家的密义;易理具有"洁净精微"的缜密体系性,体现于各个层级语言单位的有机关联;《周易》具有"摩尼宝珠"式的特质——义理与语言符号的语意、外形、音声、文化底蕴等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普应万象的功用。《周易》所具有的这些特质,无论对于哪个个体来说,都是难于全面深刻把握并在翻译中具体贯彻的。由此难免导致翻译的失误。基于此,可以说,传统的翻译策略是不足的,或者说是部分失效的,因而必须实施新的思维,建立"跨空间的团队译介"模式和"跨时间的渐进译介"模式,注重解决译者对于文本义理掌握的难题,进行翻译范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翻译
卫礼贤
翻译范式
跨空间团队译介
跨时间渐进译介
原文传递
以译入为鉴——中国古诗走出去的新思考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月红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第6期85-91,共7页
历史上的汉译外主要遵循目的语国家的主动译入模式,而目前我国的中华文化外译是向世界进行的主动推介。为保证推介效果,必须加强其它国家对我国文化进行的主动译入活动的研究,以及海外读者对我国译出作品的评价研究。本文以古典诗歌翻...
历史上的汉译外主要遵循目的语国家的主动译入模式,而目前我国的中华文化外译是向世界进行的主动推介。为保证推介效果,必须加强其它国家对我国文化进行的主动译入活动的研究,以及海外读者对我国译出作品的评价研究。本文以古典诗歌翻译为例,探讨了英语世界对古典诗歌进行主动翻译的历史过程中,由诗学变化引起的两个翻译范式的变化,同时结合庞德、艾米·洛威尔的古典诗歌翻译实践,以及安德烈·勒弗菲尔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多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指出译诗是否符合目的语文化中的主导诗学是决定其接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翻译
诗学
翻译范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佛典汉译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文章学译学范式构建
被引量:
1
6
作者
汪东萍
傅勇林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佛典汉译历时一千多年,翻译佛典近六千卷,影响深远,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什么?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研究,发现:合作翻译是佛典汉译的传统,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成因;"文以载道"是佛典汉译的信念,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内核;"...
佛典汉译历时一千多年,翻译佛典近六千卷,影响深远,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什么?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研究,发现:合作翻译是佛典汉译的传统,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成因;"文以载道"是佛典汉译的信念,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内核;"文质之争"涉及佛典汉译的理论模式和规则体系,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表征,几方面藕合,构建了佛典汉译的文章学译学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典汉译
文章学
译学范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转”
被引量:
1
7
作者
孙志祥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7年第12期68-71,共4页
翻译研究只有以语言学的理论作为主干框架,才会对翻译活动有本质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目前出现的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转'并非偶然。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确实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但是文化研究只是翻译研究的外部研究,...
翻译研究只有以语言学的理论作为主干框架,才会对翻译活动有本质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目前出现的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转'并非偶然。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确实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但是文化研究只是翻译研究的外部研究,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语言而成为翻译研究的本体。然而,翻译学的'语言学回归'并非回归到结构主义语言学,而是主要应该回归到普遍语用学的语言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语言学回转
普遍语用学
翻译研究范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高校名称英译范式研究
被引量:
8
8
作者
史潘荣
刘改琳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745-752,共8页
针对中国高校名称英译缺乏统一规范这一现象,文中对中国高校名称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行业化校名逐渐减少,汉语校名趋于系统化和规范化,藉此提出中国高校名称英译研究对象系统,建立中国高校名称英译对应模型,为校名英译及研究提供范式.
关键词
中国高校名称
英译范式
语义对应模型
身份识别与身份认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典籍英译焦点问题研究——以藏族《萨迦格言》英译为例
被引量:
3
9
作者
赵长江
赵颖楠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22-28,共7页
以藏族典籍《萨迦格言》英译历程为研究对象,提出民族典籍"经典翻译模式",即民族典籍翻译要体现汉族与少数民族思想的融合,突出民族文化意识,展现中国少数民族文明成果;提出翻译途径应以翻译对象及要表达的宗旨而定,照顾到各...
以藏族典籍《萨迦格言》英译历程为研究对象,提出民族典籍"经典翻译模式",即民族典籍翻译要体现汉族与少数民族思想的融合,突出民族文化意识,展现中国少数民族文明成果;提出翻译途径应以翻译对象及要表达的宗旨而定,照顾到各方面的需求;肯定了汉语转译在民族典籍外译中的作用,并给予理论上的说明;提倡借鉴,反对因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典籍
《萨迦格言》英译
经典翻译模式
翻译途径
借鉴与因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人合一”认识样式的翻译观研究
被引量:
4
10
作者
包通法
孔晔珺
刘正清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63,共4页
颇具中国传统代表性的认知样式和思辨模式“天人合一”、“道象互为”,在与西方“二元对立”、“主客二分”为主导的认知结构相遇的过程中,曾一度遭受到不断地质疑、甚至否定。而本文拟用“天人合一”、“道象互为”的趋一质感的认识...
颇具中国传统代表性的认知样式和思辨模式“天人合一”、“道象互为”,在与西方“二元对立”、“主客二分”为主导的认知结构相遇的过程中,曾一度遭受到不断地质疑、甚至否定。而本文拟用“天人合一”、“道象互为”的趋一质感的认识样式对西学“视域融合”解构认识样式的翻译观进行“趋一”本体论的回归、认识论的诠释和方法论的建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构建颇具中国智慧形态的翻译理论知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道象互为
视域融合
“趋一”结构认识样式的翻译范式
原文传递
也谈译者的主体性——吕俊教授系列讲座的翻译思考
11
作者
徐敏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118-119,96,共3页
本文在吕教授系列讲座的启发下尝试探讨译者主体性的问题。文中从译者在三种不同的译学研究范式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掘译者主体性从蒙蔽到彰显的过程,指出只有在吕教授有限主体性的辨证思想的指导下才能科学地看待译者主体性的问题,从而克...
本文在吕教授系列讲座的启发下尝试探讨译者主体性的问题。文中从译者在三种不同的译学研究范式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掘译者主体性从蒙蔽到彰显的过程,指出只有在吕教授有限主体性的辨证思想的指导下才能科学地看待译者主体性的问题,从而克服前三种译学研究范式的极端和片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译学研究范式
吕教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价值哲学看文学翻译批评
被引量:
1
12
作者
刘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文学翻译批评应当有其独立于翻译活动和翻译理论的自身的理论体系,价值哲学是文学翻译批评的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文学翻译批评是主观和客观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价值哲学视域下文学翻译批评的参照系是个多维的动...
文学翻译批评应当有其独立于翻译活动和翻译理论的自身的理论体系,价值哲学是文学翻译批评的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文学翻译批评是主观和客观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价值哲学视域下文学翻译批评的参照系是个多维的动态的体系,其三个重要维度是文本理解的充分度、价值目标的实现度和评价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哲学
文学翻译批评
评价
研究范式
参照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层系统理论与译学研究:佐哈的贡献
被引量:
6
1
作者
傅勇林
史文利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11-114,共4页
文摘
佐哈提出"分层系统理论"将译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研究范式而言,佐哈所采用的"分层系统理论"坚持认为"层次"(stratification)无处不在,文学功能也从不以紊乱无序的整体形式体现。他将文化史的"普遍法则"引入译学研究,开始在一个更大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观照实际译本,并着力强调翻译或译本在文学研究和文化进化的大语境之下所具有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归纳并建立一些新的"普遍法则"。
关键词
当代译学研究
分层系统理论
译学范式
译学普遍法则
Keywords
modem
translation
studies
Polysystem
Theory
translation
paradigms
translation
Idee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范式与翻译范式的形成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颖
傅勇林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外语系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95-101,共7页
文摘
翻译究其本质并不是文化传通活动的表层单向迁移,它首先必须植根于某一种文化范式,并基于这种特定的范式延伸出相应的译学范式,然后再在其中从事文化创造活动。可以说,范式便是译学共同体的共享资源,历代译家学人可以据此进行理论定位,进而创造出一个时代堪称典范的译学成就,并促使后人重新思考既往译学观念及其理论体系,为译学重新进行深入的学术反思提供必须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
译学范式
翻译
单向
活动
文化范式
表层
典范
重新思考
文化创造
观念
Key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cultural
paradigms
,
translation
paradigms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当代译学研究:文化整合范式的早期探索
被引量:
1
3
作者
傅勇林
曾江霞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外语系
出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81-84,88,共5页
文摘
2 0世纪 80至 90年代 ,译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得以长足发展 ,但其学科雏形却滥觞于 70年代。基于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理论滋养和比利时、荷兰与捷克学者的贡献 ,西方当代译学研究得以进行其文化整合范式的早期探索 ,从而导致了译学知识的层累叠加 ,也为译学范式的历史变革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学理基础。但早期译学研究的关注重点还主要是译学文本的实证研究、翻译过程的描写以及文学翻译本身 ,而跨学科合作与跨文化视野以及文化转向 ,则有待于 80年代的发展。
关键词
当代译学研究
文化整合范式
译学范式
Keywords
modern
translation
studies
paradigms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translation
paradigms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易》误译根源与翻译范式创新——以卫礼贤翻译为例
被引量:
3
4
作者
包汉毅
机构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91,共9页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推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易学在德语国家的传播"
文摘
卫礼贤的《周易》译文,在卦名、词义、句义、文化专有项、卦爻旨意等各个层面都存在翻译失当之处。其根源在于:《周易》辞句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周易》蕴藏儒家的密义;易理具有"洁净精微"的缜密体系性,体现于各个层级语言单位的有机关联;《周易》具有"摩尼宝珠"式的特质——义理与语言符号的语意、外形、音声、文化底蕴等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普应万象的功用。《周易》所具有的这些特质,无论对于哪个个体来说,都是难于全面深刻把握并在翻译中具体贯彻的。由此难免导致翻译的失误。基于此,可以说,传统的翻译策略是不足的,或者说是部分失效的,因而必须实施新的思维,建立"跨空间的团队译介"模式和"跨时间的渐进译介"模式,注重解决译者对于文本义理掌握的难题,进行翻译范式的创新。
关键词
《周易》翻译
卫礼贤
翻译范式
跨空间团队译介
跨时间渐进译介
Keywords
translation
of
Zhou
yi
Richard
Wilhelm
translation
paradigm
trans-spatial
and
team
translation
trans-temporal
and
step
by
step
translation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以译入为鉴——中国古诗走出去的新思考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月红
机构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第6期85-91,共7页
基金
三峡大学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KJ2014B029)的部分成果
文摘
历史上的汉译外主要遵循目的语国家的主动译入模式,而目前我国的中华文化外译是向世界进行的主动推介。为保证推介效果,必须加强其它国家对我国文化进行的主动译入活动的研究,以及海外读者对我国译出作品的评价研究。本文以古典诗歌翻译为例,探讨了英语世界对古典诗歌进行主动翻译的历史过程中,由诗学变化引起的两个翻译范式的变化,同时结合庞德、艾米·洛威尔的古典诗歌翻译实践,以及安德烈·勒弗菲尔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多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指出译诗是否符合目的语文化中的主导诗学是决定其接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古典诗歌翻译
诗学
翻译范式
Keywords
the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poetics
translation
paradigm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佛典汉译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文章学译学范式构建
被引量:
1
6
作者
汪东萍
傅勇林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池州学院外语系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基金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佛典汉译传统研究--从支谦到玄奘”(12YJA740068)
安徽省教研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改革研究--以池州学院为例”(2010112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佛典汉译历时一千多年,翻译佛典近六千卷,影响深远,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什么?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研究,发现:合作翻译是佛典汉译的传统,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成因;"文以载道"是佛典汉译的信念,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内核;"文质之争"涉及佛典汉译的理论模式和规则体系,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表征,几方面藕合,构建了佛典汉译的文章学译学范式。
关键词
佛典汉译
文章学
译学范式
Keywords
Chines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
Wenzhang
Studies
translation
paradigm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转”
被引量:
1
7
作者
孙志祥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7年第12期68-71,共4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05SJB740007)
文摘
翻译研究只有以语言学的理论作为主干框架,才会对翻译活动有本质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目前出现的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转'并非偶然。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确实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但是文化研究只是翻译研究的外部研究,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语言而成为翻译研究的本体。然而,翻译学的'语言学回归'并非回归到结构主义语言学,而是主要应该回归到普遍语用学的语言理论框架。
关键词
翻译研究
语言学回转
普遍语用学
翻译研究范式
Key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linguistic
return
universal
pragmatics
translation
paradigm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高校名称英译范式研究
被引量:
8
8
作者
史潘荣
刘改琳
机构
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745-752,共8页
文摘
针对中国高校名称英译缺乏统一规范这一现象,文中对中国高校名称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行业化校名逐渐减少,汉语校名趋于系统化和规范化,藉此提出中国高校名称英译研究对象系统,建立中国高校名称英译对应模型,为校名英译及研究提供范式.
关键词
中国高校名称
英译范式
语义对应模型
身份识别与身份认同
Keywords
chinese
university
names
english
translation
paradigm
semantic
correspondence
model
identification
identity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典籍英译焦点问题研究——以藏族《萨迦格言》英译为例
被引量:
3
9
作者
赵长江
赵颖楠
机构
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22-28,共7页
文摘
以藏族典籍《萨迦格言》英译历程为研究对象,提出民族典籍"经典翻译模式",即民族典籍翻译要体现汉族与少数民族思想的融合,突出民族文化意识,展现中国少数民族文明成果;提出翻译途径应以翻译对象及要表达的宗旨而定,照顾到各方面的需求;肯定了汉语转译在民族典籍外译中的作用,并给予理论上的说明;提倡借鉴,反对因袭。
关键词
藏族典籍
《萨迦格言》英译
经典翻译模式
翻译途径
借鉴与因袭
Keyword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ibetan
Elegant
Sayings
by
SakyaPandit
classical
translation
paradigm
translation
approaches
reference
and
copy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人合一”认识样式的翻译观研究
被引量:
4
10
作者
包通法
孔晔珺
刘正清
机构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63,共4页
基金
江苏省教委基金资助项目“老庄哲学、宋明理学与翻译学研究”(项目编号:06SJD740007)阶段性成果
文摘
颇具中国传统代表性的认知样式和思辨模式“天人合一”、“道象互为”,在与西方“二元对立”、“主客二分”为主导的认知结构相遇的过程中,曾一度遭受到不断地质疑、甚至否定。而本文拟用“天人合一”、“道象互为”的趋一质感的认识样式对西学“视域融合”解构认识样式的翻译观进行“趋一”本体论的回归、认识论的诠释和方法论的建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构建颇具中国智慧形态的翻译理论知性体系。
关键词
天人合一
道象互为
视域融合
“趋一”结构认识样式的翻译范式
Keywords
Harmonious
Unity
of
Man
and
Nature
Interaction
of
Tao
and
Imagery
Fusion
of
Horizons
'Towards
Oneness
Thinking
Mode
'
translation
paradigm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也谈译者的主体性——吕俊教授系列讲座的翻译思考
11
作者
徐敏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118-119,96,共3页
文摘
本文在吕教授系列讲座的启发下尝试探讨译者主体性的问题。文中从译者在三种不同的译学研究范式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掘译者主体性从蒙蔽到彰显的过程,指出只有在吕教授有限主体性的辨证思想的指导下才能科学地看待译者主体性的问题,从而克服前三种译学研究范式的极端和片面。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译学研究范式
吕教授
Keywords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translation
research
paradigms
Professor
LU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价值哲学看文学翻译批评
被引量:
1
12
作者
刘嫦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基金
国家哲社研究2011年度西部项目课题"关于翻译与意义的生成本体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1XYY003)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资助课题"价值学视域下文学翻译批评的参考系"的阶段性成果(SCWY12-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文学翻译批评学科的构建"阶段性成果(ZYGX2009J126)
文摘
文学翻译批评应当有其独立于翻译活动和翻译理论的自身的理论体系,价值哲学是文学翻译批评的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文学翻译批评是主观和客观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价值哲学视域下文学翻译批评的参照系是个多维的动态的体系,其三个重要维度是文本理解的充分度、价值目标的实现度和评价视角。
关键词
价值哲学
文学翻译批评
评价
研究范式
参照系
Keywords
axiology~
li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m
evaluation
paradigm
reference
frame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分层系统理论与译学研究:佐哈的贡献
傅勇林
史文利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化范式与翻译范式的形成
刘颖
傅勇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方当代译学研究:文化整合范式的早期探索
傅勇林
曾江霞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周易》误译根源与翻译范式创新——以卫礼贤翻译为例
包汉毅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原文传递
5
以译入为鉴——中国古诗走出去的新思考
陈月红
《山东外语教学》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佛典汉译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文章学译学范式构建
汪东萍
傅勇林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转”
孙志祥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高校名称英译范式研究
史潘荣
刘改琳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民族典籍英译焦点问题研究——以藏族《萨迦格言》英译为例
赵长江
赵颖楠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天人合一”认识样式的翻译观研究
包通法
孔晔珺
刘正清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4
原文传递
11
也谈译者的主体性——吕俊教授系列讲座的翻译思考
徐敏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从价值哲学看文学翻译批评
刘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