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前景化理论与小说文本翻译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赵速梅 宫经理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8-132,共5页
本文旨在研究前景化理论及其在小说文本翻译中的运用。作者首先探讨前景化理论的概念,并论述其与偏离理论之间的关系;其次,从前景化与偏离理论的角度解析小说文本的语言特点;再次,简略论述小说文本翻译中前景化语言的辨识;最后,解析《... 本文旨在研究前景化理论及其在小说文本翻译中的运用。作者首先探讨前景化理论的概念,并论述其与偏离理论之间的关系;其次,从前景化与偏离理论的角度解析小说文本的语言特点;再次,简略论述小说文本翻译中前景化语言的辨识;最后,解析《围城》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问题,旨在从实践角度证明前景化理论对小说文本翻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景化理论 偏离理论 小说文本翻译 前景化语言辨识
原文传递
贾平凹小说译入译出风格的语料库考察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瑞 黄立波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105,共9页
本文以语料库为辅助,从形式数据统计、文本呈现模式和翻译策略三方面,对比贾平凹小说英译译入与译出文本的文体差异。研究发现:(1)形式数据统计方面,相对于英语原创小说,英语翻译小说使用词汇量大,译入文本词汇丰富程度显著高于译出文本... 本文以语料库为辅助,从形式数据统计、文本呈现模式和翻译策略三方面,对比贾平凹小说英译译入与译出文本的文体差异。研究发现:(1)形式数据统计方面,相对于英语原创小说,英语翻译小说使用词汇量大,译入文本词汇丰富程度显著高于译出文本;与同类原创文本相比,英语翻译小说文本信息负载量高,译入文本比译出文本信息负载量更高;(2)就文本开头的呈现模式看,贾平凹小说开头侧重于描写自然环境,而英语乡土主义小说偏好以人物作为故事切入点,这一点从实词使用可以看出;(3)从翻译策略上看,译入文本会调整原文语序以及添加明示性内容,而译出文本则忠实传达原作形式与内容。作者认为,一个文本在不同语言文化中的呈现模式差异是译者应当考虑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翻译 译入 译出 风格(文体) 文本呈现模式 翻译策略
原文传递
译者——与隐含作者心灵契合的隐含读者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晓梅 吕俊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67,共8页
本文以小说文本为例,剖析了作品中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的涵义及其对于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理想的译者应当将自己放在隐含读者的位置,充分地尊重、认识并传递隐含作者的形象,从而在译作中再现出作品的叙事风格和价值标准。
关键词 小说翻译 隐合作者 隐含读者
原文传递
许渊冲的小说翻译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智中 刘玲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9-82,97,共5页
作为一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翻译理论方面的建树之外,许渊冲先生以诗词英译而闻名遐迩、驰誉中外;同时,他的小说汉译也颇具特色,并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本文对许氏翻译理论与小说翻译之间的关系做一探讨,并通过对《红... 作为一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翻译理论方面的建树之外,许渊冲先生以诗词英译而闻名遐迩、驰誉中外;同时,他的小说汉译也颇具特色,并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本文对许氏翻译理论与小说翻译之间的关系做一探讨,并通过对《红与黑》法语原著、一种英译、四种汉译的抽样比较研究,来窥视许氏译文之个性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翻译理论 小说翻译 比较
下载PDF
许渊冲小说汉译的策略与风格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智中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7年第1期91-97,共7页
许渊冲先生以中国古典诗词的英、法译而闻名遐迩,同时,他的小说汉译也颇具特色,并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本文对许氏小说翻译的策略与风格做一探究,以弥补此一空白或研究的薄弱。
关键词 许渊冲 小说翻译 策略 风格
下载PDF
滋萌与骤兴: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流变考论 被引量:4
6
作者 汪帅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62-67,共6页
作为中国文学特殊的组成部分,翻译文学的发展始终牵动并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历史进程,尤其是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发生,有力推动了中国文学的近代转型与发展。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学界有关近代翻译文学的总体研究一直处于迂回逡巡的状态,与其... 作为中国文学特殊的组成部分,翻译文学的发展始终牵动并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历史进程,尤其是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发生,有力推动了中国文学的近代转型与发展。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学界有关近代翻译文学的总体研究一直处于迂回逡巡的状态,与其重要的文学地位极不匹配。为此,可以将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与繁盛期三个阶段逐一考察。通过文献解读与译本分析发现,尽管萌芽期历时最长,但是文学译果最少,主要倾向于西方文学翻译,尤其偏重欧美诗歌翻译。步入发展期以降,随着西语译才队伍的不断壮大,日语译才的疾步登场,该阶段翻译文学呈现出体裁丰富、类型多样的新面貌,其中翻译小说备受青睐,渐从各类文学体裁中脱颖而出,独傲群雄。迎来繁盛期的翻译文学,不仅数量有增无已,而且体裁愈渐完备,它们对中国翻译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翻译文学 西方文学 日语译才 翻译小说
下载PDF
论晚清翻译小说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程继红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38-43,共6页
晚清翻译小说提高了小说的地位 ,促进了小说的发展 ;在冲击中国传统观念习俗的同时 ,也使小说家的审美趣味与文学观念开始变化 ;它本身还丰富了传统小说的式样 ,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它的消极影响是过分强调政治功能 ,误解和改译也影... 晚清翻译小说提高了小说的地位 ,促进了小说的发展 ;在冲击中国传统观念习俗的同时 ,也使小说家的审美趣味与文学观念开始变化 ;它本身还丰富了传统小说的式样 ,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它的消极影响是过分强调政治功能 ,误解和改译也影响到原作风格的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翻译小说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文学影响 文学观念 审美趣味
下载PDF
从清末翻译看翻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8
作者 彭治民 《商洛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43-47,68,共6页
翻译是一种社会行为,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制约和操控最为明显。清末翻译思想的变化清晰地反映了翻译对意识形态的依附。从翻译的内容上看,清末的翻译大致经历了科技翻译、政治翻译、小说翻译三个阶段。这三个... 翻译是一种社会行为,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制约和操控最为明显。清末翻译思想的变化清晰地反映了翻译对意识形态的依附。从翻译的内容上看,清末的翻译大致经历了科技翻译、政治翻译、小说翻译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是在相应的意识形态支配下进行的,科技翻译反映的是科技强国的翻译思想,政治翻译反映的是自上而下进行政治改良的翻译思想,小说翻译则是自下而上唤起民众斗争意识的表现。由此可以看出,清末翻译的每一阶段都是在相应的意识形态支配下进行的,都依附于一定的意识形态。从清末中国翻译思想的变化研究翻译对意识形态的依附,为研究翻译与意识形态关系提供依据,对理解翻译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科技翻译 政治翻译 小说翻译
下载PDF
浅谈语法衔接手段在小说翻译中的应用——以鲁迅小说翻译为例
9
作者 张玉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年第10期21-23,共3页
自衔接理论被提出以来,许多学者运用衔接理论来指导翻译,并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前人多从普通文本分析,而"衔接"在小说翻译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理论为依据,从语法衔接角度探讨鲁迅小说在英译过程... 自衔接理论被提出以来,许多学者运用衔接理论来指导翻译,并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前人多从普通文本分析,而"衔接"在小说翻译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理论为依据,从语法衔接角度探讨鲁迅小说在英译过程中衔接手段应用,从翻译的过程来看其在语篇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衔接 小说翻译 鲁迅小说
下载PDF
许氏译论与小说翻译
10
作者 张智中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8-112,共5页
许渊冲先生是中国翻译界的多面手,他是诗歌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同时,还是小说翻译家。通过比较分析可知:许氏将其诗歌翻译理论不折不扣地运用到其小说翻译当中,从而形成了其小说汉译的特色与风格:亦雅亦淡,亦蔓亦简。
关键词 许渊冲 翻译理论 小说翻译 比较
下载PDF
从叙事理论看小说《夜色温柔》的翻译
11
作者 赵速梅 夏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8-81,共4页
《夜色温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品,小说的叙事技巧既新颖独到,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从叙事视角、人物话语的表达形式两个方面探讨小说译本《夜色温柔》在翻译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小说文本的翻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夜色温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品,小说的叙事技巧既新颖独到,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从叙事视角、人物话语的表达形式两个方面探讨小说译本《夜色温柔》在翻译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小说文本的翻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同时指出译者掌握一定的叙事理论知识对于避免翻译中的虚假等值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视角 人物话语 小说翻译
下载PDF
中日近代语言变革运动与翻译小说的文体嬗变
12
作者 王梦如 陈多友 《宜宾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39-48,共10页
中国清末民初的“白话文运动”和日本“言文一致运动”是中日近代思想文化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即语言形态的现代性转化。从微观层面看,日语小说的译介是中国近代语言变革运动乃至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索,同时中日翻译小说的文体也能反映出... 中国清末民初的“白话文运动”和日本“言文一致运动”是中日近代思想文化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即语言形态的现代性转化。从微观层面看,日语小说的译介是中国近代语言变革运动乃至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索,同时中日翻译小说的文体也能反映出中日近代语言变革运动的历史痕迹。中日两国的翻译小说有三种较为相似的文体,且呈现出类似的文体嬗变轨迹,即“汉文直译体”/“文言体”向“雅俗折衷体”/“文白参半体”过渡,最终确立“言文一致体”/“新白话文体”。三种文体的嬗变轨迹并非呈现线性展开,而是在并存、悖离、融合之中显露出总体的发展态势。这种文体嬗变轨迹的生成以及两国语言变革内核的差异,是由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文一致运动” “白话文运动” 语言形态变革 翻译小说 文体嬗变
下载PDF
从文学文体学视阈看《宠儿》的翻译
13
作者 郭嘉祥 吕亮球 《海外英语》 2013年第11X期135-137,158,共4页
该文拟从文学文体学角度,结合申丹提出的文体学在英汉小说翻译中的具体运用,从词汇、句法、言语表达三个层次,分析由潘岳、雷格合译的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译本,进而总结出小说翻译过程中既要注重语言内容,也要注意语言形式... 该文拟从文学文体学角度,结合申丹提出的文体学在英汉小说翻译中的具体运用,从词汇、句法、言语表达三个层次,分析由潘岳、雷格合译的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译本,进而总结出小说翻译过程中既要注重语言内容,也要注意语言形式,避免弱化译文对读者所产生的共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文体学 小说翻译 内容 形式 弱化 共鸣
下载PDF
变异性表达·文学性·海外中国文学形象——以阎连科小说英译为研究案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会军 聂士聪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98,共10页
海外中国文学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本呈现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水平,离不开译作的文学性,而文学性与变异紧密相关。本文将利奇对诗歌变异性表达的八种分类引入小说研究,探讨它们在中国当代小说英译本中的再现情况。笔者发现,英汉语言及... 海外中国文学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本呈现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水平,离不开译作的文学性,而文学性与变异紧密相关。本文将利奇对诗歌变异性表达的八种分类引入小说研究,探讨它们在中国当代小说英译本中的再现情况。笔者发现,英汉语言及文化的差异的确给译者带来困难和挑战,但译者的翻译动机和态度也对译本的文学性再现造成较大影响。虽然文学作品的海外接受效果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翻译质量的提升并不必然改善作品的海外接受,但是文学效果是否得到再现,译作是否具有文学性,必然影响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形象的认知,具有文学性和艺术价值的文学译作是我们在海外树立良好中国文学形象的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性表达 文学性 海外中国文学形象 小说英译
原文传递
林译小说:接受美学视角的解读与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文月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36-139,共4页
接受美学给翻译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译文读者接受之维。从接受美学来看,林译小说在晚清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林纾古雅的文笔、合宜的翻译选材及其中国语境化的翻译方法,这使得译文不仅迎合了当时读者的期待视野,且提升了读者的... 接受美学给翻译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译文读者接受之维。从接受美学来看,林译小说在晚清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林纾古雅的文笔、合宜的翻译选材及其中国语境化的翻译方法,这使得译文不仅迎合了当时读者的期待视野,且提升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林纾翻译的成功也给当代翻译实践提供了借鉴:译者在翻译时,要站在译文读者的角度来考虑译文的"可接受性"和译文的"异质性",要根据读者期待视野与原文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来选择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理论 林纾 林译小说 期待视野 启示
下载PDF
巴尔扎克《幻灭》傅雷译本之“声音美”刍议
16
作者 赵忻 刘春燕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108-111,共4页
以《幻灭》傅雷译本为研究样本,结合文艺心理学、修辞学理论进行论述,小说译文在语音修辞作用下所形成的“声音美”之于作品感情的传达效果有积极作用;倡导译语中应发扬汉语独特魅力,促进异国文化之美在国内传播之时,于译文的中国形象... 以《幻灭》傅雷译本为研究样本,结合文艺心理学、修辞学理论进行论述,小说译文在语音修辞作用下所形成的“声音美”之于作品感情的传达效果有积极作用;倡导译语中应发扬汉语独特魅力,促进异国文化之美在国内传播之时,于译文的中国形象之美加以塑造与维护,使译文具有双重感召力;中国独特的感兴语音修辞可使译文气韵生动,宜于读者移情与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汉译 感兴修辞 《幻灭》傅译本
下载PDF
经典译入小说女性形象构建与高校女性教师自我认同研究
17
作者 邵璐 邓百雄 《译苑新谭》 2019年第1期30-44,共15页
本研究聚焦探讨经典汉译小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对高校女性教师的影响,并试图了解高校女性教师在其影响下的自我认知及其汉译小说阅读现状.本研究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 个案访谈法和分析法,从收集到的有效数据中分析发现:其一,经典汉译小... 本研究聚焦探讨经典汉译小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对高校女性教师的影响,并试图了解高校女性教师在其影响下的自我认知及其汉译小说阅读现状.本研究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 个案访谈法和分析法,从收集到的有效数据中分析发现:其一,经典汉译小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对高校女性教师的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尤其是个人成长、 家庭生活和工作事业等方面有着较大影响;其二,经典汉译小说女性形象对高校女性教师自我认同具有标杆作用、 引领作用、 对比作用和复制作用;其三,绝大多数高校女性教师自我认同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其所阅读过的汉译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影响,包括择偶标准、 交友标准在内的诸多方面.此外,本研究根据收集到的有效问卷数据发现:当前近一半的高校女性教师由于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压力而不具备良好的阅读环境或条件,目前其阅读汉译小说的情况不甚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小说 女性形象 高校女性教师 自我认同
原文传递
翻译文体的选择与创新——明治言文一致文体对梁启超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范苓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96-98,共3页
日本明治启蒙文学的"文体改良"运动促进了晚清向新文体的转换,梁启超也受到森田思轩翻译文体的影响。1902年,梁启超将森田思轩译《十五少年》转译为《十五小豪杰》。《十五少年》被称为"明治时期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名译&qu... 日本明治启蒙文学的"文体改良"运动促进了晚清向新文体的转换,梁启超也受到森田思轩翻译文体的影响。1902年,梁启超将森田思轩译《十五少年》转译为《十五小豪杰》。《十五少年》被称为"明治时期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名译";《十五小豪杰》被誉为晚清"最具代表性的文体",两译本在各自译入语文化中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通过译本对比,考察日译本对梁启超翻译文体选择的影响,探讨了译者在翻译文体创新上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翻译 言文一致文体 文体选择 创新
下载PDF
李霁野外国小说译介选材与翻译策略的生态理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谷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中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李霁野在文学创作、文学翻译方面成就斐然,但作为翻译家的李霁野却很少被研究。本研究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探究李霁野译介外国小说所依赖的生态翻译环境及使用的翻译策略。李霁野外国小说译介的选材主要来自前... 中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李霁野在文学创作、文学翻译方面成就斐然,但作为翻译家的李霁野却很少被研究。本研究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探究李霁野译介外国小说所依赖的生态翻译环境及使用的翻译策略。李霁野外国小说译介的选材主要来自前苏联革命小说和女性主义解放小说《简·爱》等。李霁野译介外国小说的翻译策略主要有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和欧化译。通过研究以期对李霁野的外国小说翻译活动作出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霁野 外国小说翻译 生态翻译学 译介选材 翻译策略
下载PDF
网络小说《盘龙》粉丝英译本叙事进程探析——基于语料库叙事学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柳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53,共12页
Toolan首次将语料库方法用于英语短篇故事叙事进程研究。本文尝试将相关模型应用于粉丝英译中国网络小说研究,对美国网站“武侠世界”的代表译作《盘龙》(Coiling Dragon)进行案例分析,参照库为网络仙侠小说《星辰变》和两部古龙作品的... Toolan首次将语料库方法用于英语短篇故事叙事进程研究。本文尝试将相关模型应用于粉丝英译中国网络小说研究,对美国网站“武侠世界”的代表译作《盘龙》(Coiling Dragon)进行案例分析,参照库为网络仙侠小说《星辰变》和两部古龙作品的英译本。研究发现研究对象呈现出的叙事进程特点对于激发英语读者兴趣、减少他者文化交流障碍具有积极影响。语料库叙事学方法对于长篇作品研究更具价值,有助于发现其深层特征,为创作、改写和翻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小说英译 语料库叙事学 叙事进程 “武侠世界” 《盘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