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过程新观 被引量:76
1
作者 王寅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0,17,共7页
基于认知语言学(CL)建立起来的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据此可弥补将翻译仅视为"语言转换"这一传统观之缺陷。CL所分析出的认知过程同样适用于解释翻译过程。本文基于认知过程的感觉、知觉、意象、意象图式、范畴... 基于认知语言学(CL)建立起来的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据此可弥补将翻译仅视为"语言转换"这一传统观之缺陷。CL所分析出的认知过程同样适用于解释翻译过程。本文基于认知过程的感觉、知觉、意象、意象图式、范畴、概念、意义、(理想化)认知模型、ECM、隐转喻等环节来细述翻译过程,以期能在认知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中深入探索翻译过程所涉及的具体因素,尝试为该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翻译学 认知过程 翻译过程 意象图式 隐转喻
原文传递
论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机制 被引量:22
2
作者 蔡龙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57-61,共5页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语言研究以及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出发,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对与翻译的指导意义,具体讨论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翻译概念及翻译单位(语篇)、从隐喻和转喻切入探索其认知过程,并提出了基...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语言研究以及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出发,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对与翻译的指导意义,具体讨论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翻译概念及翻译单位(语篇)、从隐喻和转喻切入探索其认知过程,并提出了基于认知视角的翻译操作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翻译机制 语篇 隐喻与转喻 操作原则
下载PDF
常规关系在借代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含意理论在翻译技巧中的应用之二 被引量:2
3
作者 徐莉娜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31,共4页
This paper approaches interpretation of metonymies in translation from the angle of implicationalization,in the process of which stereotypical rela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It discusses semantic motivation and form... This paper approaches interpretation of metonymies in translation from the angle of implicationalization,in the process of which stereotypical rela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It discusses semantic motivation and formulation of a metonymy and concerns itself with the contextual elements which bring the relevant association into prominence and with the mapping relations with the community as well.It suggests that to come at the right semantic orientation of the original,the translator should be alert to the ways the author sees the world and the principles by which the SL community establishes relations between one thing and another.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onymy implicationalization stereotypical RELATIONS semantic orientation This paper approaches interpretation of metonymies in translation from the angle of implication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WHICH stereotypical RELATIONS PLAY an impo
下载PDF
转喻翻译与翻译转喻 被引量:4
4
作者 关家玲 韩梅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79-85,共7页
"转喻翻译"意指对原文的"转喻"进行的翻译,重在关注修辞对应关系,是语言和微观层面的翻译;"翻译转喻"是指忽略原文中是否存在转喻语言,其重点在于利用转喻的认知理论指导翻译,有效构建源语和译入语之间... "转喻翻译"意指对原文的"转喻"进行的翻译,重在关注修辞对应关系,是语言和微观层面的翻译;"翻译转喻"是指忽略原文中是否存在转喻语言,其重点在于利用转喻的认知理论指导翻译,有效构建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认知对应关系,是概念和宏观层面的翻译。不论是转喻翻译还是翻译转喻,译者都应灵活采用多种有效的翻译方法,或再现源语转喻,或转换为目的语转喻,或舍弃源语转喻,或创造性进行翻译,实现源语和目的语的最佳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翻译 修辞对应 翻译转喻 认知对应
下载PDF
改写的转喻——评《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爱尔兰早期文学英译》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德让 胡婷婷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爱尔兰早期文学英译》以爱尔兰史诗库丘林英译为个案,从政治背景、意识形态、诗学传统、语言运动等层面,全方位地揭示了后殖民语境中翻译的改写及其转喻性,研究视野开阔,材料丰富,加深了我们对翻译行为的理解,为... 《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爱尔兰早期文学英译》以爱尔兰史诗库丘林英译为个案,从政治背景、意识形态、诗学传统、语言运动等层面,全方位地揭示了后殖民语境中翻译的改写及其转喻性,研究视野开阔,材料丰富,加深了我们对翻译行为的理解,为类似文本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 改写 转喻 库丘林
下载PDF
翻译过程的转喻理据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卢卫中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120-125,共6页
翻译过程及其背后的理据这一话题是翻译研究的新趋势。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对翻译过程及其背后的理据有很强的解释力;在翻译过程中,不仅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均包含转喻思维,而且译文与原文之间也构成转喻关系;... 翻译过程及其背后的理据这一话题是翻译研究的新趋势。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对翻译过程及其背后的理据有很强的解释力;在翻译过程中,不仅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均包含转喻思维,而且译文与原文之间也构成转喻关系;局部对等是翻译的常态,实现局部对等翻译的手段是减译、增译和替换这三种常用的方法,而这三种方法背后分别对应着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和部分代部分这三种转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概念转喻 转喻机制
下载PDF
认知参照视阈下文化回译中翻译研究——以Moment in Peking及张振玉译本中隐转喻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钰曦 梁燕华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29-135,共7页
以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及张振玉版回译本中隐喻和转喻为研究对象,从认知参照点视角对Moment in Peking中隐喻和转喻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基于认知参照点,可以进一步推导出文化回译认知参照隐喻模型和文化回译认知参照转喻模型;Mo... 以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及张振玉版回译本中隐喻和转喻为研究对象,从认知参照点视角对Moment in Peking中隐喻和转喻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基于认知参照点,可以进一步推导出文化回译认知参照隐喻模型和文化回译认知参照转喻模型;Moment in Peking及张振玉版回译本的对比中存在替译模式、省译模式、增译模式三种翻译模式;文化回译小说中有关自然风景、日常生活、文化习俗等隐转喻翻译存在一定差别。研究从认知层面对翻译的文学性表达进行深入分析,为文化回译小说翻译及鉴赏提供新视角,为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从而为宣传当代文化并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间相互交流提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参照 隐喻翻译 转喻翻译 文化回译
下载PDF
吴经熊《道德经》译介的转喻视角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颖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61,94,共6页
1939年,吴经熊在由其任主编的英文期刊《天下》上连载了自己的《道德经》译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文拟以提莫志克所提出的"翻译是一种转喻"的理论为研究视角,考察吴经熊《道德经》翻译实践的特点,及其与时代的互动关系。提... 1939年,吴经熊在由其任主编的英文期刊《天下》上连载了自己的《道德经》译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文拟以提莫志克所提出的"翻译是一种转喻"的理论为研究视角,考察吴经熊《道德经》翻译实践的特点,及其与时代的互动关系。提莫志克指出,译者能够通过选择性地突出原文本的一部分来转喻式指代文本本身的方式,来实现译者不同的翻译目的。聚焦吴经熊的《道德经》翻译实践,考察其译文和周边文字的转喻式构建特点,及其与社会文化语境的转喻式关联,可知:通过采用"执两用中"的译介策略——充分性和接受性兼顾,民族性和世界性并举,吴经熊尝试向西方解释中国文化,突出《道德经》不仅具有世界文学经典的语言特征,而且与西方文化相似相通,对西方现代文明中出现的问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吴经熊的转喻式翻译实践为中国文学对外译介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参照模式,对其翻译实践的转喻视角分析,也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视角理解翻译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经熊 《道德经》 翻译 转喻
原文传递
英语体育新闻语篇翻译的转喻现象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淑康 李克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94-98,共5页
作为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转喻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词、语法以及语篇等层面上,转喻都有所表征。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体育新闻语篇中的英汉文本,阐述转喻在英语体育新闻语篇的翻译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研... 作为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转喻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词、语法以及语篇等层面上,转喻都有所表征。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体育新闻语篇中的英汉文本,阐述转喻在英语体育新闻语篇的翻译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研究表明,在翻译体育新闻语篇中的转喻现象时应充分考虑读者的主体地位和语篇连贯性因素,以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体育新闻语篇 翻译 转喻
下载PDF
从转喻的认知机制看《黄帝内经》中的举隅辞格及其英译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洁 柳春雨 王银泉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41,共6页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修辞使用丰富灵活,翻译时恰当地表达它们对于提高《内经》译本的质量至关重要,这对于中医海外传播事业影响深远。因此,尝试寻找适宜的翻译学或者语言学理论以及相适应的翻译方法对于《内经》修辞英...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修辞使用丰富灵活,翻译时恰当地表达它们对于提高《内经》译本的质量至关重要,这对于中医海外传播事业影响深远。因此,尝试寻找适宜的翻译学或者语言学理论以及相适应的翻译方法对于《内经》修辞英译十分迫切。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转喻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转喻是指在同一理想化认知域(ICM)中,用一个实体概念自身具有的最凸显、易辨识的特征去激活人们对另一个实体概念相对应(相关)特征的认识,从而实现人类从原认知到目标认知的过程。而举隅与转喻的认知过程具有相似性,因此本文以此模型理论为指导,探索性地研究和比较了《内经》三个译本中的举隅修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举隅英译的指导原则及应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黄帝内经 英译 举隅 转喻 理想化认知模式
下载PDF
认知视角下的一词多义中“老”的翻译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春莲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162-164,共3页
由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单个词汇的多义性在中英两种语言中有所不同,这容易导致翻译的错误。而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与转喻认知方式和辐射与连锁衍生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词语释义的发展演变,从而理解各释义之间的关系... 由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单个词汇的多义性在中英两种语言中有所不同,这容易导致翻译的错误。而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与转喻认知方式和辐射与连锁衍生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词语释义的发展演变,从而理解各释义之间的关系并找到更贴切的翻译,这为翻译过程中一词多义现象的处理提供一个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 翻译 一词多义 隐喻 转喻
下载PDF
《围城》情感传译的隐转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卫迎 张凌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36-140,共5页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隐转喻角度,以隐喻与转喻之间互动探究文学作品《围城》英译本的情感翻译与传达,通过对其汉英译本中情感词句的分析,列举实例,主要从颜色、温度及人体器官等三个隐转喻本原来分析探讨隐转喻在情感翻译传达中的应用与...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隐转喻角度,以隐喻与转喻之间互动探究文学作品《围城》英译本的情感翻译与传达,通过对其汉英译本中情感词句的分析,列举实例,主要从颜色、温度及人体器官等三个隐转喻本原来分析探讨隐转喻在情感翻译传达中的应用与效果,并以此来证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转喻机制是情感翻译的重要指导原则,以期为读者解读《围城》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城》 情感翻译 隐转喻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浅析英语中的隐喻现象
13
作者 孔令宇 《长春大学学报》 2006年第11期47-49,共3页
隐喻的解读过程,即通过联想给喻体指派一个与喻体相关的特征的过程。在解读隐喻时,听者应假定言者的话语具有最佳关联,在此基础上激活认知语境,推理出合理的喻义。隐喻的翻译方法大致有四种:直译法、换喻法、明喻法和意译法。
关键词 隐喻 解读 直译 换喻 明喻 意译
下载PDF
英语中几种常用修辞手法的翻译
14
作者 王俐 《唐山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34-36,共3页
对明喻、暗喻。
关键词 英语修辞 翻译 明喻 暗喻 转喻
下载PDF
转喻视角下“V-起来”构式的翻译策略研究——以《红楼梦》杨译本与霍译本的对比分析为例
15
作者 耿欣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2-64,共3页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源于人的基本认知能力,并且作为一种识解方式和概念化方式存在于语言运用中。"V-起来"构式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构式,根据其动词运用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意义和效果。从转喻理论的视角,分析和研究"V-起来&...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源于人的基本认知能力,并且作为一种识解方式和概念化方式存在于语言运用中。"V-起来"构式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构式,根据其动词运用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意义和效果。从转喻理论的视角,分析和研究"V-起来"构式的翻译问题,提出"V-起来"构式的翻译方法,以期找到能够应用于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翻译 转喻 “V一起来”构式
下载PDF
高校EFL学习者词汇转喻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月霜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4-147,共4页
文章基于概念转喻本体认知路径、词汇转喻跨语言比较认知路径、词汇转喻操作能力培养路径(包括词汇转喻的识别、解读、评价、生成与翻译)、词汇转喻能力测试评价路径以及外语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路径,全方位探讨如何提升高校外语学习者词... 文章基于概念转喻本体认知路径、词汇转喻跨语言比较认知路径、词汇转喻操作能力培养路径(包括词汇转喻的识别、解读、评价、生成与翻译)、词汇转喻能力测试评价路径以及外语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路径,全方位探讨如何提升高校外语学习者词汇转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转喻 词汇转喻识别与解读 词汇转喻评价 词汇转喻生成 词汇转喻翻译 测试评价
下载PDF
汉英翻译中动词与句式再匹配现象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华文 《中国外语》 CSSCI 2008年第5期89-95,共7页
在汉英翻译中原文句子的核心词——动词的英语对应词有着不同于原文的句法表现。这种句法表现并不是单纯由动词自身决定的,而是动词和句式之间互动后生成的。译者于是面临着英语对应动词和相关句式的再匹配问题。正是在动词的语义内容... 在汉英翻译中原文句子的核心词——动词的英语对应词有着不同于原文的句法表现。这种句法表现并不是单纯由动词自身决定的,而是动词和句式之间互动后生成的。译者于是面临着英语对应动词和相关句式的再匹配问题。正是在动词的语义内容和整个句式所表达的事件之间存在着方式—运动、原因—结果、手段—目的、部分—整体等诸如此类的认知转喻关系,从而决定了动词和句式之间的匹配性和兼容度,也就推动了译者进入到动词—句式的再匹配流程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翻译 动词 句式 认知转喻 再匹配
原文传递
公示语汉语地名及英译的转喻解读
18
作者 魏宏泽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1-25,共5页
以公示语汉语地名及其英译为研究对象,以转喻认知机制为理论基础,尝试对转喻进行重新分类,进而以公示语地名及其翻译的汉英词汇结构为例,考察转喻机制在语料中的操作模式和解释力。研究发现:1)所有公示语地名都是定中名词结构,包括名名... 以公示语汉语地名及其英译为研究对象,以转喻认知机制为理论基础,尝试对转喻进行重新分类,进而以公示语地名及其翻译的汉英词汇结构为例,考察转喻机制在语料中的操作模式和解释力。研究发现:1)所有公示语地名都是定中名词结构,包括名名定中和形名定中两类;2)公示语地名构词要素,包括专属词汇和通用词汇,其中专属词汇结合是概念和语义混搭的结果,汉语读音和英译拼音之间存在基于语音象似性的转喻机制;3)通用词汇组成的公示语地名中,部分显示指称转喻现象,汉英均是“名1+名2”或“形+名”定中结构顺序,其他地名不存在明显转喻机制,英译时呈现“名1+名2”和“名1 of名2”两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示语 地名 定中结构 汉英翻译 转喻
下载PDF
宋词借代修辞手法的日文翻译
19
作者 王冠华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18年第6期38-51,共14页
本文以宋词的几个日文译本中的译作为对象,考察宋词中借代手法的日文翻译,重点考察译者采用了何种方式进行翻译,并将其进行分类。通过具体词例来分析、总结其翻译方法的特点和效果,从而提出宋词借代手法的日文翻译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宋词借代 翻译方法 本体 借体
原文传递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原型转喻英译的思维模式研究
20
作者 王广兰 范祥涛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1,共5页
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转喻和隐喻不仅是辞格,也是两种思维模式。多年以来,中外翻译界均直觉地认为翻译是隐喻或转喻,但缺少实践证据。本研究自建小型平行语料库,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汉语典籍中原型转喻英译意义转移的基本属性以及译者... 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转喻和隐喻不仅是辞格,也是两种思维模式。多年以来,中外翻译界均直觉地认为翻译是隐喻或转喻,但缺少实践证据。本研究自建小型平行语料库,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汉语典籍中原型转喻英译意义转移的基本属性以及译者的思维模式。研究发现,中国典籍转喻英译的意义转移基本上是转喻性的,译者翻译过程中运用了转喻的思维模式。这就部分证实了翻译是转喻的观念,部分证伪了翻译是隐喻的假设,同时证明了实证方法在翻译过程研究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英汉翻译 思维模式 原型转喻 意义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