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mlet在中国的百年流变——以汉译本序跋为中心考察
1
作者 朱安博 冯燕琴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86,共7页
Hamlet汉译在中国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程,成为中国翻译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文以汉译本序跋为中心,考察7个版本的汉译本,并根据序跋价值将其分为三类:一是历史史料价值,尤其是出版行业和中国语言的发展变迁;二是翻译理论价值,文化语境对翻... Hamlet汉译在中国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程,成为中国翻译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文以汉译本序跋为中心,考察7个版本的汉译本,并根据序跋价值将其分为三类:一是历史史料价值,尤其是出版行业和中国语言的发展变迁;二是翻译理论价值,文化语境对翻译策略的影响;三是社会文化价值,Hamlet的翻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序跋是复杂的文学场,Hamlet在中国的译本和时代发展交织在一起,见证了百年来社会的发展变革、外部生产环境和接受机制之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mlet汉译 副文本 序跋 历史史料价值 翻译理论价值 社会文化价值
原文传递
《哈姆雷特》在中国——比较黄国彬的“厚翻译”和根茨勒的“后翻译研究”
2
作者 庄柔玉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21年第2期50-62,共13页
近十年来,两个有关《哈姆雷特》汉译的崭新研究相继出现。其一,中国学者黄国彬通过汉译及详注方式重新解读《哈姆雷特》剧,突显了“厚翻译”策略在引进文学经典上的重要作用。其二,美国学者根茨勒借“后翻译研究”阐述《哈姆雷特》在中... 近十年来,两个有关《哈姆雷特》汉译的崭新研究相继出现。其一,中国学者黄国彬通过汉译及详注方式重新解读《哈姆雷特》剧,突显了“厚翻译”策略在引进文学经典上的重要作用。其二,美国学者根茨勒借“后翻译研究”阐述《哈姆雷特》在中国的改写与改编历程,指出翻译如何随时代和媒体改变而绽放表演活力。两者迥异的研究理念、范式和成果,正好从不同视角呈现《哈姆雷特》在现当代中国的后起生命,揭示了《哈姆雷特》如何通过文本或意象的翻译,为译入语文化注入动能和创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雷特》汉译 黄国彬 根茨勒 厚翻译 后翻译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