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霍译《楚辞》之“深度翻译”描述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张婷
姚靖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0-96,共7页
《楚辞》意境高远,文化底蕴深厚,为其外译带来了巨大障碍,而"深度翻译"不失为跨越此障碍的有效路径。文章通过描述霍译《楚辞》内副文本中"深度翻译"的具体表征,阐发霍克思"深度翻译"的建构肇因,挖掘其&q...
《楚辞》意境高远,文化底蕴深厚,为其外译带来了巨大障碍,而"深度翻译"不失为跨越此障碍的有效路径。文章通过描述霍译《楚辞》内副文本中"深度翻译"的具体表征,阐发霍克思"深度翻译"的建构肇因,挖掘其"深度翻译"现象背后的译介规范,并进一步指出霍克思的"文本目的"追求、文化求真意识、读者服务理念以及多种译法融合,揭示出霍译汉典的基本理路,以期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译《楚辞》
内副文本
深度翻译
描述研究
翻译理念
原文传递
谈翻译观念的嬗变与翻译技能的训练
2
作者
孙瑞梅
崔社琴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20-122,共3页
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最终要解决的是翻译观问题。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翻译观,翻译观的不同决定着译作的不同。中国近代翻译观是不断变化的,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翻译理论来源于翻译实践并对训练学生的翻译技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翻译观念
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技能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科技英语句词汇概念层级调适及翻译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源甫
王熙
曹鑫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词汇是概念载体,词汇构成的语句必是概念集合体;词汇有语义上下义关联,概念有逻辑属种层级结构,属种层级有狭义逻辑区分和广义语用特征。词汇常在语句偏离字典意义,承载语句随机概念意义,但与语句整体逻辑指向一致,可依概念层级上调、...
词汇是概念载体,词汇构成的语句必是概念集合体;词汇有语义上下义关联,概念有逻辑属种层级结构,属种层级有狭义逻辑区分和广义语用特征。词汇常在语句偏离字典意义,承载语句随机概念意义,但与语句整体逻辑指向一致,可依概念层级上调、下调或左右向侧移求同方式,提高科技英语词汇翻译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英语翻译
词汇概念属种层级
上下及左右调适
原文传递
翁显良先生翻译观初探
被引量:
9
4
作者
包家仁
梁栋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6期110-114,共5页
翁显良先生认为绘画贵在气韵生动;文学翻译要求意足神完。原文作者的“意态”不仅可译,而且非译出不可。积译时,译者需要“神遇”,领悟作者之意,忘却有形的一切,进行再创作。整个翻译过程要“得作者之志,用汉语之长,求形似之效”。译文...
翁显良先生认为绘画贵在气韵生动;文学翻译要求意足神完。原文作者的“意态”不仅可译,而且非译出不可。积译时,译者需要“神遇”,领悟作者之意,忘却有形的一切,进行再创作。整个翻译过程要“得作者之志,用汉语之长,求形似之效”。译文必须达到与原文大致相同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显良
翻译观
古诗英译
文学翻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经济形势下翻译观念的转变
被引量:
6
5
作者
谢屏
《上海翻译》
2001年第3期36-39,共4页
作者认为 ,中国要想跟上世界技术革命的步伐并与世界接轨 ,只有走语言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翻译工作者更应该摒弃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观念 ,理性地做好音译与意译的比例选择 ,更多地以音译形式直接吸收外来词 ,甚至直接用字母...
作者认为 ,中国要想跟上世界技术革命的步伐并与世界接轨 ,只有走语言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翻译工作者更应该摒弃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观念 ,理性地做好音译与意译的比例选择 ,更多地以音译形式直接吸收外来词 ,甚至直接用字母转写 ,这样才有利于中国同世界在科技上的交流 ,有利于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中心观
翻译观念
音位移值
归化
异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文献学视角下“翻译官”称谓起源与流变
被引量:
1
6
作者
许文胜
刘巧玲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翻译官”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应被忽视的角色,但其称谓起源与流变是中国翻译史研究中缺失的一环。本文从历史文献学视角回溯“翻译官”称谓的起源,并探讨了清朝、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三大历史文化时期“翻译官”称谓的变迁...
“翻译官”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应被忽视的角色,但其称谓起源与流变是中国翻译史研究中缺失的一环。本文从历史文献学视角回溯“翻译官”称谓的起源,并探讨了清朝、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三大历史文化时期“翻译官”称谓的变迁。研究发现,“翻译官”的称谓在社会发展、历史变迁中不断被重构和延展,呈现出鲜明的历时演变特征,既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人们的情感倾向,也折射出译者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形象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官
称谓
译者
翻译概念
翻译史
原文传递
林纾的翻译之探讨
被引量:
2
7
作者
林农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重点从林纾的翻译意念、翻译理论、翻译功绩、翻译评价等方面探讨林纾的翻译,认为林纾的翻译是依据翻译目的、译者修养和译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尽管译作中对原作作了大量删改,但符合当时浸染于古典文学中的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促进了外国文...
重点从林纾的翻译意念、翻译理论、翻译功绩、翻译评价等方面探讨林纾的翻译,认为林纾的翻译是依据翻译目的、译者修养和译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尽管译作中对原作作了大量删改,但符合当时浸染于古典文学中的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促进了外国文学顺利地融入中国文学的传统形式,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审美经验,依然不失为优秀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翻译
翻译意念
译者修养
翻译时代特征
审美习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京华烟云》中译本看张振玉的翻译思想
被引量:
3
8
作者
焦肖雅
唐艳芳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7期83-84,共2页
张振玉是一位杰出的台湾翻译家。他翻译的林语堂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受到广泛的欢迎。在语言风格上,张振玉巧妙地运用白话文和文言文,文而不古,白而不俗;文化策略上张振玉不仅翻译出原文写明的事物,还补充了没有写明的事物,曲尽原意,...
张振玉是一位杰出的台湾翻译家。他翻译的林语堂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受到广泛的欢迎。在语言风格上,张振玉巧妙地运用白话文和文言文,文而不古,白而不俗;文化策略上张振玉不仅翻译出原文写明的事物,还补充了没有写明的事物,曲尽原意,并且删略了原文的纯解释性文字。试借《京华烟云》,来初步探析张振玉的翻译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华烟云
林语堂
张振玉
翻译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蒋百里翻译出版活动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曹阳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06-111,共6页
本文考察了蒋百里一生的翻译出版活动,从三个阶段总结了蒋百里的翻译出版实践,分别为早期留日时期、主编《改造》杂志和主编《共学社丛书》时期;探讨了蒋百里的翻译观,主要涉及了蒋百里对翻译的功用与翻译方法的理解。蒋百里出于"...
本文考察了蒋百里一生的翻译出版活动,从三个阶段总结了蒋百里的翻译出版实践,分别为早期留日时期、主编《改造》杂志和主编《共学社丛书》时期;探讨了蒋百里的翻译观,主要涉及了蒋百里对翻译的功用与翻译方法的理解。蒋百里出于"翻译强国"的目的,译介了大量西学,开启民智,起到了改造社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百里
翻译
出版
翻译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语堂《京华烟云》中的民俗翻译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蕾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9-71,共3页
林语堂用英文创作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全景展现了从义和团运动到七七事变三十多年间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俗风情,是一项中国民俗文化的浩大翻译工程。林语堂凭借杰出的双语能力,向西方读者译介中国文化,迈出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
林语堂用英文创作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全景展现了从义和团运动到七七事变三十多年间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俗风情,是一项中国民俗文化的浩大翻译工程。林语堂凭借杰出的双语能力,向西方读者译介中国文化,迈出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以林语堂的翻译观和《京华烟云》中中国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为重点,分析了林语堂在民俗文化翻译方面的成功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华烟云》
民俗
翻译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逻辑能走多远——译论与实践的关系简论
11
作者
蔡新乐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尽管逻辑体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性,但过分依赖便会形成恶性循环,将人及其思想抛入“第二十二条军规”式的困境当中,造成不可通约性的封闭局面。因此,译论建构不能局限于理论与实践的两项对立模态,而是应首先关注翻译这一概念意义的丰...
尽管逻辑体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性,但过分依赖便会形成恶性循环,将人及其思想抛入“第二十二条军规”式的困境当中,造成不可通约性的封闭局面。因此,译论建构不能局限于理论与实践的两项对立模态,而是应首先关注翻译这一概念意义的丰富性。文章还讨论了译论探索中逻辑之外的思想和言语表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
恶性循环
翻译概念
翻译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哲学概念翻译的格义、立名与正名——以understanding的汉译为例
12
作者
方兴
周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8-173,共6页
哲学的核心问题是概念考察,概念翻译成为哲学翻译的核心问题。哲学概念因其含义丰富而使翻译尤其困难,其译名从诞生到接受往往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借用美国修辞学家伯克的新修辞学思想,以洛克认识论核心概念“understanding”...
哲学的核心问题是概念考察,概念翻译成为哲学翻译的核心问题。哲学概念因其含义丰富而使翻译尤其困难,其译名从诞生到接受往往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借用美国修辞学家伯克的新修辞学思想,以洛克认识论核心概念“understanding”汉译史上先后出现的“悟性”“理解”“认识”“理智”等几个代表性译名为例探讨哲学概念翻译过程中的格义、立名与正名现象,并对其中的动因及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对哲学翻译,尤其是哲学概念的翻译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翻译
概念翻译
UNDERSTANDING
认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英语汉译英概念型教学法探索
13
作者
夏玉玲
《现代英语》
2021年第15期53-56,共4页
概念型教学法是21世纪新兴的外语教学法,主张以语言概念为基本的教学单位,通过与母语的对比,直接让学生由外而内地构建外语知识.为了丰富和拓宽语言概念、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译英翻译能力,文章阐述了对概念型教学中学习对象、语言...
概念型教学法是21世纪新兴的外语教学法,主张以语言概念为基本的教学单位,通过与母语的对比,直接让学生由外而内地构建外语知识.为了丰富和拓宽语言概念、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译英翻译能力,文章阐述了对概念型教学中学习对象、语言概念和母语干扰的认知,并以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真题为例,探索教学实践的两个关键阶段:教师解释传授如范畴化与范畴、具身认知、象似性等翻译概念;学生通过模仿完成相似任务并不断修正,反复练习后实现英语知识的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型教学认知
翻译概念
大学英语
汉译英教学
原文传递
论赫尔德的翻译观及其哲学基础
14
作者
王雪
刘蕾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
通过分析赫尔德的翻译观并揭示其翻译观背后的哲学根源,文章认为:赫尔德的翻译观体现了异化翻译思想。这在赫尔德时代具有开拓性意义,预示着翻译将成为语言与文化扩充的手段。同时,赫尔德的翻译观融会了语言哲学和阐释哲学的世界观和方...
通过分析赫尔德的翻译观并揭示其翻译观背后的哲学根源,文章认为:赫尔德的翻译观体现了异化翻译思想。这在赫尔德时代具有开拓性意义,预示着翻译将成为语言与文化扩充的手段。同时,赫尔德的翻译观融会了语言哲学和阐释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深了其翻译思考的理性和思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德
翻译观
语言哲学
阐释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为翻译术语正名
被引量:
24
15
作者
林克难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6,共3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翻泽界陷入相对沉寂期的一个重要原因,认为要结束沉寂,必须引进国外的翻译新论,特别是要正确理解与翻译国外译论中的重要术语。
关键词
沉寂期
国外翻译理论
关键术语
传统翻译观
原文传递
语篇翻译观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
20
16
作者
尹衍桐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36,26,共4页
围绕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这一教学目的 ,翻译课应该把树立学生的语篇翻译观作为中心任务。本文认为翻译课教师应该立足于语篇 ,认识学生翻译中的主要问题 ,讲解翻译的基本技巧 。
关键词
翻译教学
语篇翻译
教学内容
语言实践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英语翻译的文化障碍及诠释学解读
被引量:
18
17
作者
郑玲
姜德友
《中医教育》
2011年第4期21-24,共4页
从文化视角分析中医英语翻译,并以诠释学翻译观探讨中医英语翻译的特征,中医和西医在体系和用语上存在巨大差异,形成诸多文化障碍,中医翻译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视域融合过程,由于中医英语翻译的特殊性,阐释和解释成为其不可缺少的手段和特...
从文化视角分析中医英语翻译,并以诠释学翻译观探讨中医英语翻译的特征,中医和西医在体系和用语上存在巨大差异,形成诸多文化障碍,中医翻译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视域融合过程,由于中医英语翻译的特殊性,阐释和解释成为其不可缺少的手段和特征之一,中医翻译的本质是跨文化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翻译
文化差异
诠释学翻译观
视域融合
跨文化解释
原文传递
翻译功能理论指导下的汉英旅游翻译
被引量:
7
18
作者
廖素云
陶燕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09-112,共4页
翻译功能理论为旅游宣传材料的翻译策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以旅游宣传材料的汉英翻译为中心,分析了旅游材料传递信息,吸引游客和对外宣传文化的功能,联系翻译功能理论相关的"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英译原则,并探讨...
翻译功能理论为旅游宣传材料的翻译策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以旅游宣传材料的汉英翻译为中心,分析了旅游材料传递信息,吸引游客和对外宣传文化的功能,联系翻译功能理论相关的"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英译原则,并探讨删减、改写、增补等具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起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料
翻译功能理论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主位推进模式与英汉语篇翻译
被引量:
6
19
作者
南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43-348,358,共7页
作为分析语篇和信息结构的有效方式,主位推进模式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十分必要。以英汉翻译实例为基础,具体分析了英语语篇汉译过程中对原文主位推进模式的取舍及转换的方式,论述了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英汉语言主位结构,信息结构以及衔...
作为分析语篇和信息结构的有效方式,主位推进模式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十分必要。以英汉翻译实例为基础,具体分析了英语语篇汉译过程中对原文主位推进模式的取舍及转换的方式,论述了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英汉语言主位结构,信息结构以及衔接和连贯的特点,顺应汉语的语言规范,灵活运用主位推进模式来构建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位推进
语篇翻译观
信息结构
连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现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流变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
3
20
作者
姚键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奈达的译学思想流变过程体现了现代西方翻译学发展的脉络,也是其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其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有机地将语言学、诠释学、符号学与信息论和翻译学结合为一体,不仅为翻译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找到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同时使得翻...
奈达的译学思想流变过程体现了现代西方翻译学发展的脉络,也是其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其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有机地将语言学、诠释学、符号学与信息论和翻译学结合为一体,不仅为翻译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找到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同时使得翻译学的跨学科桥梁作用更为显著(中西文化沟通、文理沟通以及人机对话等)。因此,相对于其他学派的翻译思想与理论,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是迄今最科学、最全面,前景最广阔、最富有生命力的翻译理论学说,代表着现代西方翻译学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达的译学思想
社会符号学翻译观
翻译学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霍译《楚辞》之“深度翻译”描述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张婷
姚靖
机构
湖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0-96,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8YJC74014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楚辞》意境高远,文化底蕴深厚,为其外译带来了巨大障碍,而"深度翻译"不失为跨越此障碍的有效路径。文章通过描述霍译《楚辞》内副文本中"深度翻译"的具体表征,阐发霍克思"深度翻译"的建构肇因,挖掘其"深度翻译"现象背后的译介规范,并进一步指出霍克思的"文本目的"追求、文化求真意识、读者服务理念以及多种译法融合,揭示出霍译汉典的基本理路,以期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霍译《楚辞》
内副文本
深度翻译
描述研究
翻译理念
Keywords
Hawkes’version
of
Ch’u
Tz’u
peritext
"thick
translation
"
descriptive
study
translation
concepts
分类号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谈翻译观念的嬗变与翻译技能的训练
2
作者
孙瑞梅
崔社琴
机构
临沂师范学院外语系
出处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20-122,共3页
文摘
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最终要解决的是翻译观问题。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翻译观,翻译观的不同决定着译作的不同。中国近代翻译观是不断变化的,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翻译理论来源于翻译实践并对训练学生的翻译技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翻译观念
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技能训练
Keywords
translation
concepts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training
of
translation
skills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科技英语句词汇概念层级调适及翻译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源甫
王熙
曹鑫
机构
中南大学外语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文摘
词汇是概念载体,词汇构成的语句必是概念集合体;词汇有语义上下义关联,概念有逻辑属种层级结构,属种层级有狭义逻辑区分和广义语用特征。词汇常在语句偏离字典意义,承载语句随机概念意义,但与语句整体逻辑指向一致,可依概念层级上调、下调或左右向侧移求同方式,提高科技英语词汇翻译的准确度。
关键词
科技英语翻译
词汇概念属种层级
上下及左右调适
Keywords
EST
translation
concepts
of
genus
&
species
chunking
down-up-sideways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原文传递
题名
翁显良先生翻译观初探
被引量:
9
4
作者
包家仁
梁栋华
机构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6期110-114,共5页
文摘
翁显良先生认为绘画贵在气韵生动;文学翻译要求意足神完。原文作者的“意态”不仅可译,而且非译出不可。积译时,译者需要“神遇”,领悟作者之意,忘却有形的一切,进行再创作。整个翻译过程要“得作者之志,用汉语之长,求形似之效”。译文必须达到与原文大致相同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翁显良
翻译观
古诗英译
文学翻译
Keywords
Weng
Xian-liang
translation
concept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literary
translation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经济形势下翻译观念的转变
被引量:
6
5
作者
谢屏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文理学院
出处
《上海翻译》
2001年第3期36-39,共4页
基金
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预研项目"<我省经济发展与专业技术人员外语素质提高的对策研究>
文摘
作者认为 ,中国要想跟上世界技术革命的步伐并与世界接轨 ,只有走语言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翻译工作者更应该摒弃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观念 ,理性地做好音译与意译的比例选择 ,更多地以音译形式直接吸收外来词 ,甚至直接用字母转写 ,这样才有利于中国同世界在科技上的交流 ,有利于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
关键词
民族文化中心观
翻译观念
音位移值
归化
异化
Keywords
Egoism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translation
concept
transliteration
domestication
alienation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文献学视角下“翻译官”称谓起源与流变
被引量:
1
6
作者
许文胜
刘巧玲
机构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基金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翻译史研究”(项目编号:23BYY111)
202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一般项目“面向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语言服务研究”(项目编号:2022BYY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翻译官”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应被忽视的角色,但其称谓起源与流变是中国翻译史研究中缺失的一环。本文从历史文献学视角回溯“翻译官”称谓的起源,并探讨了清朝、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三大历史文化时期“翻译官”称谓的变迁。研究发现,“翻译官”的称谓在社会发展、历史变迁中不断被重构和延展,呈现出鲜明的历时演变特征,既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人们的情感倾向,也折射出译者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形象和地位。
关键词
翻译官
称谓
译者
翻译概念
翻译史
Keywords
translating/interpreting
officer
appellation
translator/interpreter
translation
concept
translation
history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林纾的翻译之探讨
被引量:
2
7
作者
林农
机构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三所
出处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文摘
重点从林纾的翻译意念、翻译理论、翻译功绩、翻译评价等方面探讨林纾的翻译,认为林纾的翻译是依据翻译目的、译者修养和译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尽管译作中对原作作了大量删改,但符合当时浸染于古典文学中的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促进了外国文学顺利地融入中国文学的传统形式,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审美经验,依然不失为优秀译作。
关键词
林纾翻译
翻译意念
译者修养
翻译时代特征
审美习惯
Keywords
Lin
Shu's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concept
translator's
cultivation
translation
contemporary
character
aethetic
habit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京华烟云》中译本看张振玉的翻译思想
被引量:
3
8
作者
焦肖雅
唐艳芳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7期83-84,共2页
文摘
张振玉是一位杰出的台湾翻译家。他翻译的林语堂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受到广泛的欢迎。在语言风格上,张振玉巧妙地运用白话文和文言文,文而不古,白而不俗;文化策略上张振玉不仅翻译出原文写明的事物,还补充了没有写明的事物,曲尽原意,并且删略了原文的纯解释性文字。试借《京华烟云》,来初步探析张振玉的翻译思想。
关键词
京华烟云
林语堂
张振玉
翻译思想
Keywords
Moment
in
Peiking
Lin
Yutang
Zhang
Zhenyu
translation
concept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蒋百里翻译出版活动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曹阳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06-111,共6页
基金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三国演义>英译比较研究"(TJWW13-022)
文摘
本文考察了蒋百里一生的翻译出版活动,从三个阶段总结了蒋百里的翻译出版实践,分别为早期留日时期、主编《改造》杂志和主编《共学社丛书》时期;探讨了蒋百里的翻译观,主要涉及了蒋百里对翻译的功用与翻译方法的理解。蒋百里出于"翻译强国"的目的,译介了大量西学,开启民智,起到了改造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
蒋百里
翻译
出版
翻译观
Keywords
Jiang
Bail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translation
concept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语堂《京华烟云》中的民俗翻译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蕾
机构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出处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9-71,共3页
文摘
林语堂用英文创作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全景展现了从义和团运动到七七事变三十多年间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俗风情,是一项中国民俗文化的浩大翻译工程。林语堂凭借杰出的双语能力,向西方读者译介中国文化,迈出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以林语堂的翻译观和《京华烟云》中中国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为重点,分析了林语堂在民俗文化翻译方面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
《京华烟云》
民俗
翻译观
Keywords
Moment
in
Peking
folk
customs
translation
concept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逻辑能走多远——译论与实践的关系简论
11
作者
蔡新乐
机构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文摘
尽管逻辑体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性,但过分依赖便会形成恶性循环,将人及其思想抛入“第二十二条军规”式的困境当中,造成不可通约性的封闭局面。因此,译论建构不能局限于理论与实践的两项对立模态,而是应首先关注翻译这一概念意义的丰富性。文章还讨论了译论探索中逻辑之外的思想和言语表述的可能性。
关键词
逻辑
恶性循环
翻译概念
翻译理论
Keywords
logic
vicious
circle
translation
concept
translation
theory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哲学概念翻译的格义、立名与正名——以understanding的汉译为例
12
作者
方兴
周娟
机构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8-173,共6页
文摘
哲学的核心问题是概念考察,概念翻译成为哲学翻译的核心问题。哲学概念因其含义丰富而使翻译尤其困难,其译名从诞生到接受往往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借用美国修辞学家伯克的新修辞学思想,以洛克认识论核心概念“understanding”汉译史上先后出现的“悟性”“理解”“认识”“理智”等几个代表性译名为例探讨哲学概念翻译过程中的格义、立名与正名现象,并对其中的动因及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对哲学翻译,尤其是哲学概念的翻译有所裨益。
关键词
哲学翻译
概念翻译
UNDERSTANDING
认同
Keywords
philosophy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of
concepts
understanding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英语汉译英概念型教学法探索
13
作者
夏玉玲
机构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出处
《现代英语》
2021年第15期53-56,共4页
文摘
概念型教学法是21世纪新兴的外语教学法,主张以语言概念为基本的教学单位,通过与母语的对比,直接让学生由外而内地构建外语知识.为了丰富和拓宽语言概念、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译英翻译能力,文章阐述了对概念型教学中学习对象、语言概念和母语干扰的认知,并以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真题为例,探索教学实践的两个关键阶段:教师解释传授如范畴化与范畴、具身认知、象似性等翻译概念;学生通过模仿完成相似任务并不断修正,反复练习后实现英语知识的内化.
关键词
概念型教学认知
翻译概念
大学英语
汉译英教学
Keywords
concept
-based
Instruction’s
cognition
translation
’s
concepts
college
English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分类号
H31 [语言文字—英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赫尔德的翻译观及其哲学基础
14
作者
王雪
刘蕾
机构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
文摘
通过分析赫尔德的翻译观并揭示其翻译观背后的哲学根源,文章认为:赫尔德的翻译观体现了异化翻译思想。这在赫尔德时代具有开拓性意义,预示着翻译将成为语言与文化扩充的手段。同时,赫尔德的翻译观融会了语言哲学和阐释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深了其翻译思考的理性和思辨性。
关键词
赫尔德
翻译观
语言哲学
阐释哲学
Keywords
Herder
translation
concept
philosophy
of
language
philosophy
of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翻译术语正名
被引量:
24
15
作者
林克难
机构
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6,共3页
文摘
本文分析了中国翻泽界陷入相对沉寂期的一个重要原因,认为要结束沉寂,必须引进国外的翻译新论,特别是要正确理解与翻译国外译论中的重要术语。
关键词
沉寂期
国外翻译理论
关键术语
传统翻译观
Keywords
lull
overseas
translation
theories
terminology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concept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语篇翻译观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
20
16
作者
尹衍桐
机构
石油大学(华东)外语系
出处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36,26,共4页
文摘
围绕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这一教学目的 ,翻译课应该把树立学生的语篇翻译观作为中心任务。本文认为翻译课教师应该立足于语篇 ,认识学生翻译中的主要问题 ,讲解翻译的基本技巧 。
关键词
翻译教学
语篇翻译
教学内容
语言实践能力
Keywords
text
translation
concept
\
translation
teaching\
translation
mistakes\
translation
techniques\
comparison
of
discourse
pattern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英语翻译的文化障碍及诠释学解读
被引量:
18
17
作者
郑玲
姜德友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医教育》
2011年第4期21-24,共4页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项目(No.11552262)
文摘
从文化视角分析中医英语翻译,并以诠释学翻译观探讨中医英语翻译的特征,中医和西医在体系和用语上存在巨大差异,形成诸多文化障碍,中医翻译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视域融合过程,由于中医英语翻译的特殊性,阐释和解释成为其不可缺少的手段和特征之一,中医翻译的本质是跨文化阐释。
关键词
中医翻译
文化差异
诠释学翻译观
视域融合
跨文化解释
Keywor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concept
of
hermeneutics
fusion
of
horizons
intercultural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翻译功能理论指导下的汉英旅游翻译
被引量:
7
18
作者
廖素云
陶燕
机构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文摘
翻译功能理论为旅游宣传材料的翻译策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以旅游宣传材料的汉英翻译为中心,分析了旅游材料传递信息,吸引游客和对外宣传文化的功能,联系翻译功能理论相关的"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英译原则,并探讨删减、改写、增补等具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起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
旅游资料
翻译功能理论
翻译策略
Keywords
tourist
materials
functional
translation
concep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主位推进模式与英汉语篇翻译
被引量:
6
19
作者
南洋
机构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43-348,358,共7页
文摘
作为分析语篇和信息结构的有效方式,主位推进模式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十分必要。以英汉翻译实例为基础,具体分析了英语语篇汉译过程中对原文主位推进模式的取舍及转换的方式,论述了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英汉语言主位结构,信息结构以及衔接和连贯的特点,顺应汉语的语言规范,灵活运用主位推进模式来构建译文。
关键词
主位推进
语篇翻译观
信息结构
连贯
Keywords
Thematic
progression
Text
translation
concept
Information
structure
Coherence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现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流变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
3
20
作者
姚键
机构
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03-107,共5页
文摘
奈达的译学思想流变过程体现了现代西方翻译学发展的脉络,也是其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其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有机地将语言学、诠释学、符号学与信息论和翻译学结合为一体,不仅为翻译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找到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同时使得翻译学的跨学科桥梁作用更为显著(中西文化沟通、文理沟通以及人机对话等)。因此,相对于其他学派的翻译思想与理论,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是迄今最科学、最全面,前景最广阔、最富有生命力的翻译理论学说,代表着现代西方翻译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奈达的译学思想
社会符号学翻译观
翻译学发展
Keywords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Socio
-
semiotic
translation
concept
,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霍译《楚辞》之“深度翻译”描述研究
张婷
姚靖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6
原文传递
2
谈翻译观念的嬗变与翻译技能的训练
孙瑞梅
崔社琴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科技英语句词汇概念层级调适及翻译
刘源甫
王熙
曹鑫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4
5
原文传递
4
翁显良先生翻译观初探
包家仁
梁栋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经济形势下翻译观念的转变
谢屏
《上海翻译》
200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历史文献学视角下“翻译官”称谓起源与流变
许文胜
刘巧玲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原文传递
7
林纾的翻译之探讨
林农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从《京华烟云》中译本看张振玉的翻译思想
焦肖雅
唐艳芳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蒋百里翻译出版活动研究
曹阳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林语堂《京华烟云》中的民俗翻译
张蕾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逻辑能走多远——译论与实践的关系简论
蔡新乐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哲学概念翻译的格义、立名与正名——以understanding的汉译为例
方兴
周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大学英语汉译英概念型教学法探索
夏玉玲
《现代英语》
2021
0
原文传递
14
论赫尔德的翻译观及其哲学基础
王雪
刘蕾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为翻译术语正名
林克难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24
原文传递
16
语篇翻译观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尹衍桐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1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医英语翻译的文化障碍及诠释学解读
郑玲
姜德友
《中医教育》
2011
18
原文传递
18
翻译功能理论指导下的汉英旅游翻译
廖素云
陶燕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试论主位推进模式与英汉语篇翻译
南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论现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流变和发展趋势
姚键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