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切削切屑形成中绝热剪切行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敏杰 段春争 刘洪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603-1606,共4页
通过正交切削实验 ,使用显微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对两种回火硬度的结构钢 30CrNi3MoV在不同切削条件下的切屑形态和绝热剪切带内材料组织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切削过程中形成了两种类型的绝热剪... 通过正交切削实验 ,使用显微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对两种回火硬度的结构钢 30CrNi3MoV在不同切削条件下的切屑形态和绝热剪切带内材料组织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切削过程中形成了两种类型的绝热剪切带即形变带和转变带 ,随着绝热剪切带的形成和发展切屑形态发生改变。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形变带的硬度相应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切削 绝热剪切带 切屑形态 形变带 转变带
下载PDF
切削高强度结构钢形成的绝热剪切带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段春争 王敏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4-248,共5页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高强度结构钢30CrNi3MoV正交切削产生的切屑内绝热剪切带的微细组织进行了观察,测量了绝热剪切带的显微硬度.绝热剪切带中心和基体组织之间,组织是渐变的.绝热剪切带内硬度达到了淬火马氏体硬度,...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高强度结构钢30CrNi3MoV正交切削产生的切屑内绝热剪切带的微细组织进行了观察,测量了绝热剪切带的显微硬度.绝热剪切带中心和基体组织之间,组织是渐变的.绝热剪切带内硬度达到了淬火马氏体硬度,并具有细小的等轴晶组织,内部含有少量χ-Fe5C2和Fe3C碳化物与奥氏体.基体和剪切带之间的过渡区为大塑性变形的马氏体组织,分布有高密度的位错.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切削条件下得到的绝热剪切带属于相变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 绝热剪切带 相变带 等轴晶 高强度结构钢
下载PDF
钛合金切削时锯齿形切屑形成的材料组织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雨恩 万珍平 魏兴钊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8-843,共6页
对TC4钛合金外圆切削加工过程锯齿形切屑材料组织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进行了阐述。使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形态、组织进行观察和测试;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切屑形成温度。研究表明:锯齿形切屑的组织变化... 对TC4钛合金外圆切削加工过程锯齿形切屑材料组织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进行了阐述。使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形态、组织进行观察和测试;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切屑形成温度。研究表明:锯齿形切屑的组织变化主要表现为剪切带的变化。随着切削速度增加,切削温度上升,剪切带的结构为:形变带→形变带+转变带→转变带,转变带的宽度逐渐变宽,显微硬度值增加。刀具前角、进给量的改变也影响剪切带的组织变化。TC4钛合金的锯齿形切屑的形成机理为热塑性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锯齿形切屑 剪切带 形变带 转变带
下载PDF
30CrNi_3MoV钢锯齿形切屑中绝热剪切带的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段春争 王敏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19,共4页
测量了30CrNi3MoV低合金高强度钢在不同切削速度下形成的锯齿形切屑中绝热剪切带(ASB)的硬度,使用光学显微镜、SEM、TEM观察了ASB微观组织形貌。结果表明:在剪切变形局部化发生以后,会形成两种形式的ASB,即在低速下形成的以大塑性变形... 测量了30CrNi3MoV低合金高强度钢在不同切削速度下形成的锯齿形切屑中绝热剪切带(ASB)的硬度,使用光学显微镜、SEM、TEM观察了ASB微观组织形貌。结果表明:在剪切变形局部化发生以后,会形成两种形式的ASB,即在低速下形成的以大塑性变形为特征的形变带和高速下形成的以组织细化为特征的转变带。切削速度的增加会影响形变带的硬度,而对转变带硬度影响不大。形变带的硬度是加工硬化的结果,而转变带的硬度来源于相变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剪切带 锯齿形切屑 形变带 转变带
下载PDF
高速切削Inconel718绝热剪切带微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郝兆朋 姬芳芳 +1 位作者 范依航 王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18,22,共5页
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718是多组元复杂合金,在高速切削过程中,切削变形复杂,切削温度高,使得刀具磨损十分严重。因此,通过切削实验获取切屑根进行观察分析,同时结合切削仿真深入研究锯齿形切屑的形成过程中绝热剪切带的微观特征。结果表... 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718是多组元复杂合金,在高速切削过程中,切削变形复杂,切削温度高,使得刀具磨损十分严重。因此,通过切削实验获取切屑根进行观察分析,同时结合切削仿真深入研究锯齿形切屑的形成过程中绝热剪切带的微观特征。结果表明:绝热剪切带以两种形式存在,形变带(应变高度集中)和转变带(有高温转变痕迹)。形变带是材料热塑性剪切失稳后形成的一条窄带(其中也有少量动态再结晶),转变带则是发生了组织转变以及动态再结晶形成的。在切削过程中,绝热剪切带上受到大应力、应变的作用,剪切带上的空洞聚合最终导致微裂纹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718 高速切削 绝热剪切带 形变带 转变带
下载PDF
正交切削高强度钢绝热剪切带组织和硬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段春争 王敏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02-605,共4页
为了研究切削速度和工件硬度对高强度钢锯齿形切屑内绝热剪切带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分析、SEM和TEM以及硬度测量等方法观察和测量了不同切削速度下正交切削两种回火硬度的30CrNi3MoV钢形成的锯齿形切屑中绝热剪切带的微... 为了研究切削速度和工件硬度对高强度钢锯齿形切屑内绝热剪切带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分析、SEM和TEM以及硬度测量等方法观察和测量了不同切削速度下正交切削两种回火硬度的30CrNi3MoV钢形成的锯齿形切屑中绝热剪切带的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低速下形成以组织剧烈拉长为特征的形变带,高速下形成以组织严重细化为特征的转变带;工件硬度的提高有利于形成转变带;增加切削速度和工件硬度对转变带硬度影响很小,但会显著提高形变带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速度 绝热剪切带 工件 回火硬度 高强度钢 切屑 组织 研究 正交 SEM
下载PDF
β转变组织TA15钛合金塑性流动失稳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董显娟 鲁世强 +1 位作者 王克鲁 欧阳德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85-1491,共7页
采用THERMECMASTOR-Z型热模拟实验机对魏氏和网篮2种β转变组织TA15钛合金在温度750~950℃、应变速率0.001~10s^(-1)范围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结果表明,2种β转变组织钛合金在低温(750~880℃)和高应变速率(0.0032~10s^(-1))范... 采用THERMECMASTOR-Z型热模拟实验机对魏氏和网篮2种β转变组织TA15钛合金在温度750~950℃、应变速率0.001~10s^(-1)范围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结果表明,2种β转变组织钛合金在低温(750~880℃)和高应变速率(0.0032~10s^(-1))范围存在较大区域的塑性流动失稳,且魏氏组织发生塑性流动失稳的范围更大。魏氏组织的塑性流动失稳缺陷主要有45°宏观剪切裂纹、微裂纹和局部流动带,网篮组织的塑性流动失稳缺陷主要有45°宏观剪切裂纹和局部流动带。魏氏组织比网篮组织更容易发生塑性流动失稳与其α层片粗大导致变形协调性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转变组织 流动失稳 局部流动带 原始β晶粒边界 等轴化
原文传递
Morlet小波分频处理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8
作者 马朋善 王继强 +1 位作者 刘来祥 崔世凌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3期283-287,共5页
利用常规方法对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其频带受原始地震资料频带的制约,通常不能满足精细储层预测和描述的需要,为此,提出了一种Morlet小波变换分析方法来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质而优于传统的傅里叶分析方法... 利用常规方法对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其频带受原始地震资料频带的制约,通常不能满足精细储层预测和描述的需要,为此,提出了一种Morlet小波变换分析方法来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质而优于传统的傅里叶分析方法。Morlet小波变换分析作为叠后地震资料分频方法更适应于地震频谱分析。首先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建立恰当的小波滤波器组,然后对地震信号做相应频谱分析,分别对单道数据及实际资料进行处理,得到了不同尺度的地震资料,最后对处理结果进行了分频反演。最终结果表明,用Morlet小波变换分析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其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处理后的剖面同相轴变细,频带变宽,分辨率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LET小波 傅里叶变换 分频处理 频宽 分辨率
下载PDF
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仿真的应用 被引量:29
9
作者 刘瑞丰 陈培善 +2 位作者 党京平 张伟清 任克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7年第3期7-12,共6页
利用傅里叶分析法,把速度型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变成台站人员所熟悉的长周期(763)、中长周期(SK)模拟常规地震记录,分析人员能在仿真后的记录波形图上识别震相和计算震级。
关键词 数字化地震仪 数字仿真 宽频带 地震记录 地震仪
下载PDF
高光谱图像的无损压缩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晓玲 沈兰荪 《测控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23-27,共5页
随着成像光谱仪的普及应用,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谱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越来越高,使得成像光谱数据量迅速增长,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压缩成了遥感技术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有损压缩可能会丢掉对进一步处理非常有用的信... 随着成像光谱仪的普及应用,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谱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越来越高,使得成像光谱数据量迅速增长,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压缩成了遥感技术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有损压缩可能会丢掉对进一步处理非常有用的信息,通常采用无损压缩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光谱图像的特点和无损压缩的基本原理,然后综述了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无损压缩 矢量量化 变换 预测 波段排序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在涤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全勇 韦亚兵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65,共3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红外显微镜测定了涤纶(PET)的未完全拉伸丝(UDY)、预取向丝(POY)、完全拉伸丝(FDY)的红外光谱,测定了3种纤维的取向度、结晶度。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方便的测定PET单纤维的红外光谱,且...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红外显微镜测定了涤纶(PET)的未完全拉伸丝(UDY)、预取向丝(POY)、完全拉伸丝(FDY)的红外光谱,测定了3种纤维的取向度、结晶度。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方便的测定PET单纤维的红外光谱,且从峰的偏移可以判断结晶带的变化;PET纤维随着拉伸倍数的提高,其取向度和结晶度都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 显微红外光谱技术 傅里叶变换 取向度 结晶度 结晶带
下载PDF
坝基开挖爆破振动频带小波能量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费鸿禄 马诺诺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9-104,共6页
结合蒲石河蓄能电站下水库坝基开挖爆破振动监测数据,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多层分解,获得各频带PPV及爆破振动分量的小波频带能量,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此次爆破振动信号的能量在频域上分布较广泛,但绝大部分能量集中在... 结合蒲石河蓄能电站下水库坝基开挖爆破振动监测数据,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多层分解,获得各频带PPV及爆破振动分量的小波频带能量,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此次爆破振动信号的能量在频域上分布较广泛,但绝大部分能量集中在0~200 Hz,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迅速衰减;小波频带能量可以反映爆破振动信号强度、频率和作用时间;并指出爆破振动出现的多子频、多峰值揭示了只采用单个主振频带来代替整个频域,有欠准确,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将多主频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频带 小波频带能量 PPV
下载PDF
小波分析在地震资料分频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朋善 高秀花 +2 位作者 汪桂春 方赟 赵鹊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5-38,共4页
针对傅立叶变换在地震资料分频处理中的不足,开展了小波变换在地震资料分频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并运用Morlet小波变换分析方法,采用恰当的小波滤波器组对大港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频谱分析处理,得到了不同尺度的地震资料,处理后的地震... 针对傅立叶变换在地震资料分频处理中的不足,开展了小波变换在地震资料分频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并运用Morlet小波变换分析方法,采用恰当的小波滤波器组对大港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频谱分析处理,得到了不同尺度的地震资料,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处理后的地震剖面同相轴变细,频带变宽,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得到了提高,对地震资料分频处理和解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LET小波 傅立叶变换 分频处理 频宽 分辨率
下载PDF
地基可见光/红外全天空成像仪数据融合 被引量:8
14
作者 陶法 胡树贞 张雪芬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8-525,共8页
采用60m基线的双站可见光成像仪和扫描式红外成像仪构建地基双波段全天空测云系统,双站可见光成像仪根据双站测距原理准确地获取云底高,通过全方位立体扫描获取全天空可见光云图,扫描式红外成像仪基于大气辐射传输原理测量云底亮温,反... 采用60m基线的双站可见光成像仪和扫描式红外成像仪构建地基双波段全天空测云系统,双站可见光成像仪根据双站测距原理准确地获取云底高,通过全方位立体扫描获取全天空可见光云图,扫描式红外成像仪基于大气辐射传输原理测量云底亮温,反演云底高度,通过全方位立体扫描获取全天空红外云图。结合双站可见光成像仪测得云底高,对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进行实时订正,提高扫描式红外成像仪反演云底高精度,达到双波段云底高数据融合目的;基于小波变换多分辨率分析的图像融合技术,对全天空可见光和红外云图进行图像融合,提高能见度低、以及雾、霾等天气条件下云量计算准确度;最终实现昼夜云高、云量同时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站成像 红外成像仪 小波变换 数据融合 双波段
下载PDF
利用多进制小波变换和模糊c-均值聚类进行纹理分割
15
作者 李峰 蔡碧野 陈志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45-47,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进制小波变换的多纹理特征提取方法,通过对小波系数的标准差作为纹理测度以生成特征向量,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行纹理分割,获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多进制 特征提取 纹理分割 模糊C-均值聚类
下载PDF
Damage detection on framed structures: modal curvature evaluation using Stockwell Transform under seismic excitation 被引量:5
16
作者 R.Ditommaso F.C.Ponzo G.Aulett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5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The key parameters for damage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are eigenfrequencies, related equivalent viscous damping factors and mode shapes. The classical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se structural paramete... The key parameters for damage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are eigenfrequencies, related equivalent viscous damping factors and mode shapes. The classical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se structural parameters before and after a seismic event, but by using a modern approach based on time-frequency transformations it is possible to quantify these parameters throughout the ground shaking phase. In particular with the use of the S-Transform, it is possible to follow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structural dynamics parameter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an earthquake. In this paper, a methodology for damage localization on framed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strong motion earthquakes is proposed based on monitoring the modal curvature variation in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a structure. Two examples of application are described to illustrate the technique: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he nonlinear response of a model, and several laboratory(shaking table) tests performed at the University of Basilicata(Italy). Damage detected using the proposed approach and damage revealed via visual inspections in the tests are comp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age detection S-transform band-variable fi lter
下载PDF
ASTER Data Processing by Discrete Wavelets Transform and Band Ratio Techniqu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Lineaments and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Zones in Poli, North Cameroon
17
作者 Mohamadou Ahamadou May Nome Stella Meying Arsène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3年第9期216-232,共17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arry out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mapping and structural mapping using ASTER images in order to identify indices that could guide mining exploration work in the Poli area and its surroundin...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arry out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mapping and structural mapping using ASTER images in order to identify indices that could guide mining exploration work in the Poli area and its surroundings. To achieve this, the ASTER images were first preprocessed to correct atmospheric effects and remove vegetation influence. Secondly, a lineament mapping was conducted by applying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 algorithms to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1) of Visible Near-Infrared (VNIR) and Shortwave Infrared (SWIR) bands. Lastly, band ratio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the VNIR, SWIR, and Thermal Infrared (TIR) bands to determine indices of iron oxides/hydroxides (hematite and limonite), hydroxyl-bearing minerals (chlorite, epidote, and muscovite), and the quartz index.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ed that the lineaments were mainly oriented NE-SW, ENE-WSW, and E-W, with NE-SW being the most predominant direction. Concerning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the identified indices covered almost the entire study area and showed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lithological data. Overlaying the obtained lineaments with the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indice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existing mining indices and those observed in the field. Mineralized zones generally coincided with areas of high lineament density exhibiting significant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xisting mining indices and the results of hydrothermal and structural mapping, the results obtained can the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document for any mining exploration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rete Wavelets transform band Ratio LINEAMENTS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下载PDF
基于特征优化的高光谱遥感影像降维算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小宁 宋伟东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28,共7页
高光谱影像数据量大、波段间相关性强、信息冗余度高等特点为地物高效识别与分类带来挑战。鉴于降低维度在有效利用高光谱数据方面的重要性,文章提出高光谱影像特征优化降维算法。相关系数矩阵用以确定初始子空间,以此作为先验确定聚类... 高光谱影像数据量大、波段间相关性强、信息冗余度高等特点为地物高效识别与分类带来挑战。鉴于降低维度在有效利用高光谱数据方面的重要性,文章提出高光谱影像特征优化降维算法。相关系数矩阵用以确定初始子空间,以此作为先验确定聚类个数及初始聚类中心。依据相似性度量准则,应用K-means算法进行波段聚类,取不同准则下聚类结果交集,实现子空间的自动划分,并利用PCA变换提取第一主成分作为子空间降维结果。对于未被子空间覆盖的剩余波段,采用BSMM算法进行降维处理。叠加2次降维结果,实现最终降维。通过对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和帕维亚大学2幅影像降维结果的定性定量评价,验证本文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在更好实现影像降维的同时极大限度地保留原始影像信息,为后续高光谱影像快速解译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影像 特征优化 PCA变换 波段选择 降维 子空间
下载PDF
基于小波的图像融合及质量评估方法评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远干 《钦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0-24,共5页
图像融合是信息融合在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由于小波分析在时域和频域同时具有良好的局部化及多分辨特性,小波分析已成为图像融合领域的一种主流技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多子带小波,更使小波图像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从小波及... 图像融合是信息融合在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由于小波分析在时域和频域同时具有良好的局部化及多分辨特性,小波分析已成为图像融合领域的一种主流技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多子带小波,更使小波图像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从小波及多子带小波的分解与重建算法,以及对多子带小波的特性分析,得出基于多子带小波的图像融合具有明显的优点,同时也给出了小波融合系数算法.几个评价图像质量的指标,用于评定融合方法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小波变换 M带小波 融合规则
下载PDF
Skin Les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Using Shearlets
20
作者 S.Mohan Kumar T.Kumanan 《Computer Systems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2023年第1期833-844,共12页
The main cause of skin cancer is the ultraviolet radiation of the sun.It spreads quickly to other body parts.Thus,early diagnosis is required to decrease the mortality rate due to skin cancer.In this study,an automati... The main cause of skin cancer is the ultraviolet radiation of the sun.It spreads quickly to other body parts.Thus,early diagnosis is required to decrease the mortality rate due to skin cancer.In this study,an automatic system for Skin Lesion Classification(SLC)using 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based energy feature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classifier is proposed.Atfirst,the NSST is used for the decomposition of input skin lesion images with different directions like 2,4,8 and 16.From the NSST’s sub-bands,energy fea-tures are extracted and stored in the feature database for training.SVM classifier is used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kin lesion images.The dermoscopic skin images are obtained from PH^(2) database which comprises of 200 dermoscopic color images with melanocytic lesions.The performances of the SLC system are evaluated using the confusion matrix an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s.The SLC system achieves 96%classification accuracy using NSST’s energy fea-tures obtained from 3^(rd) level with 8-dir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in lesion classification 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 sub-band coefficients energy featu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