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公共数据开放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影响
1
作者 李博 梁铎瀚 余建辉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95-1911,共17页
【目的】公共数据开放是释放数字资源价值的关键举措,为资源型城市加快实现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揭示其对转型效率的影响以及机制,可为从新质生产力视角促进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将地方政府构建数据开放平台... 【目的】公共数据开放是释放数字资源价值的关键举措,为资源型城市加快实现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揭示其对转型效率的影响以及机制,可为从新质生产力视角促进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将地方政府构建数据开放平台看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中国114个地级资源型城市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径向性方向距离函数对城市转型效率加以测算,并根据多时段双重差分模型从新质生产力视角考察公共数据开放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所产生的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结果】研究发现:(1)公共数据开放显著提升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效率,进行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中介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加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完善数字金融服务这3种机制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3)异质性分析发现,公共数据开放对转型效率的提升在位居中部地区、处于再生阶段、属于老工业基地的资源型城市中更为突出。【结论】公共数据开放将数据要素融入资源型城市生产活动加速了其转型进程,应积极利用数据平台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金融服务领域的重要作用,推动资源型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新质生产力 公共数据开放 转型效率 双重差分 中国
原文传递
各种优化目标的最佳地下水埋藏深度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妙仙 杨劲松 +1 位作者 李冬顺 徐力刚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72-75,共4页
首次引入地下水分生产效率、盐分修正地下水分生产效率和雨水的地下水转化率概念,讨论了地下水埋藏深度与作物产量、地下水蒸发量、耕层土壤盐分、地下水分生产效率、盐分修正地下水分生产效率和雨水的地下水转化率之间的关系,根据各... 首次引入地下水分生产效率、盐分修正地下水分生产效率和雨水的地下水转化率概念,讨论了地下水埋藏深度与作物产量、地下水蒸发量、耕层土壤盐分、地下水分生产效率、盐分修正地下水分生产效率和雨水的地下水转化率之间的关系,根据各关系,确定了以土地生产效 率、地下水分生产效率、盐分修正地下水分生产效率和雨水的地下水转化率为优化目标的最佳地下水埋藏深度范围,为干旱、半干旱盐化潮土地区的旱、盐、渍综合治理提供较合理的 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地下水埋藏深度 优化目标 地下水分生产效率 盐分修正地下水分生产效率 雨水的地下水转化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