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秦秦 宋科 +3 位作者 孙丽娟 孙雅菲 王峻 薛永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6-1054,共9页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类新型有机污染物,随着生产和使用量的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PPCPs进入土壤,对土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文章根据现有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PPCPs在土壤中的吸附、生物降解、迁移、挥发等环境行...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类新型有机污染物,随着生产和使用量的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PPCPs进入土壤,对土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文章根据现有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PPCPs在土壤中的吸附、生物降解、迁移、挥发等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并分别评述了PPCPs对土壤生物(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生态毒性效应。有关研究表明,PPCPs主要吸附于高有机质的土壤表层,低有机质亚表层土壤中PPCPs具有极高的迁移潜力;生物降解是PPCPs从土壤中去除的主要途径,受化合物自身结构和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高浓度PPCPs会对土壤生物(包括土壤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产生急性生理生化甚至遗传毒性效应,最终可通过饮食危害人体健康,而PPCPs残留在土壤中的环境浓度通常较低,对土壤生物及人类极易造成慢性毒性损伤。目前有关土壤环境中PPCPs污染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今后可在真实土壤环境中痕量PPCPs的调查分析、迁移转化规律、生态健康风险及其代谢产物的行为和毒性等方面加强研究,以期为土壤环境中PPCPs生态风险的准确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 土壤 迁移转化 毒性效应
下载PDF
太湖地区两种典型水稻土中氮、磷迁移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沃飞 陈效民 +2 位作者 方堃 吴华山 蒋金当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8-1063,共6页
研究了饱和状态下,铵态氮(NH4+-N)和速效磷(AP)在太湖地区两种主要水稻土-宜兴白土和常熟王庄黄泥土的原状土和扰动土中的迁移转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的饱和导水率、粘粒含量对于铵态氮和速效磷的出流影响很大。在原状土土柱的出流中,... 研究了饱和状态下,铵态氮(NH4+-N)和速效磷(AP)在太湖地区两种主要水稻土-宜兴白土和常熟王庄黄泥土的原状土和扰动土中的迁移转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的饱和导水率、粘粒含量对于铵态氮和速效磷的出流影响很大。在原状土土柱的出流中,白土滤液中NH4+-N、硝态氮(NO3--N)和速效磷浓度峰值出现的时间比黄泥土早,峰面比黄泥土窄,拖尾的时间比黄泥土短。速效磷在土壤中迁移及淋移都比NH4+-N弱,且黄泥土对磷的固定作用强于白土。在本试验NH4+-N的加入情况下,原状土土柱出流的NH4+-N如果进入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污染;NO3--N在黄泥土中的积累作用比白土强,出流的NO3--N含量较高;出流的NO2--N含量很低,不会造成地下水的NO2--N污染。土壤中的NH4+-N和速效磷可以通过大孔隙向下运移,并且随着深度的变化呈现降低的趋势。NO3--N在白土中的分布比较平缓。在扰动土的试验中,粘粒含量越低,饱和导水率越高,NO3--N的穿透曲线的峰值越高,峰面越窄。黄泥土的粘粒含量远高于白土,滞留作用较强,对NO3--N的穿透影响较大。本文结果可以为太湖地区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农田水肥管理和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典型水稻土 氮、磷 迁移转化
原文传递
石灰对铅的迁移转化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英文)
3
作者 苏天明 李杨瑞 +2 位作者 江泽普 韦广泼 蒙炎成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1期55-57,共3页
以菜心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试验,在受重金属Pb(1000 mg/kg)污染的土壤中,探讨添加不同用量水平的石灰(0、345、690、1380、20703、450 mg/kg)对铅迁移转化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灰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H值提高,土壤DTPA交... 以菜心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试验,在受重金属Pb(1000 mg/kg)污染的土壤中,探讨添加不同用量水平的石灰(0、345、690、1380、20703、450 mg/kg)对铅迁移转化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灰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H值提高,土壤DTPA交换态的铅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地减少;菜心根Pb含量和菜心对Pb的吸收总量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 迁移转化 菜心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主方语言与客方语言的转换过程——兼谈高校学报论文标题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4
作者 陆刚 《武夷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7-90,共4页
翻译是一种转换活动,即传输信息的内容,改变信息的形式。因此必须准确把主方语言转换为客方语言,并进行通顺表达。近年来,全国部分高校学报论文标题的英译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颇具代表性。因而就要通过对相关例句进行分析、改译和校正。
关键词 主方语言 客方语言 转换 标题英译
下载PDF
苦草对水-底泥-沉水植物系统中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孔祥龙 叶春 +2 位作者 李春华 张来甲 李永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9-549,共11页
通过模拟水-底泥-沉水植物(苦草)系统,检测了苦草整个生命周期内总氮及各形态氮含量的变化,以反映N在该系统内的迁移转换.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阶段,空白组和苦草组系统氮含量(水体+底泥+苦草中氮含量)均持续降低,但苦草组(实验... 通过模拟水-底泥-沉水植物(苦草)系统,检测了苦草整个生命周期内总氮及各形态氮含量的变化,以反映N在该系统内的迁移转换.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阶段,空白组和苦草组系统氮含量(水体+底泥+苦草中氮含量)均持续降低,但苦草组(实验始末)氮含量降低幅度明显高于空白组,其中苦草组系统中TN、NH4+-N、NO3--N含量分别减少了41.68%、81.96%、93.34%,分别比空白组提高了11.39%、31.90%、0.28%;苦草组底泥中TN、NH4+-N、NO3--N含量分别减少了43.45%、87.41%、96.50%,分别比空白组提高了13.78%、37.26%、1.68%.苦草的存在促进了底泥氮的释放,显著提升了底泥微生物活性及氮循环菌的数量,从而加快了系统内的氮素循环,并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明显改变各形态氮的迁移及转化方式.2012年7~10月,苦草组系统总氮(TN)减少幅度最大,到10月份,水体中氮素含量达到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生命周期 氮素 迁移转化 水生植物
下载PDF
农业非点源污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宗明 张柏 +7 位作者 宋开山 刘殿伟 闫百兴 胡良军 杨海军 徐京萍 杨飞 段洪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9期468-472,共5页
农业非点源污染正日益成为水体富营养化最主要的污染源,并已成为当前限制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从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非点源污染物的防控机制、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尺度问题等方面对... 农业非点源污染正日益成为水体富营养化最主要的污染源,并已成为当前限制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从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非点源污染物的防控机制、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尺度问题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提出我国非点源污染研究需在以下方面有所加强:(1)非点源污染物耦合作用下的运移;(2)转化机理及其界面行为过程机制研究;(3)不同空间尺度和格局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4)适合我国不同区域特色的非点源污染机理模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迁移转化 模型模拟 空间尺度
下载PDF
典型环境微界面及其对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曲久辉 贺泓 刘会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0,共9页
环境微界面是影响污染物转移转化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污染物的非均相微界面作用过程也是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基础.因此,对环境微界面及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与探索,对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已有相关研究为基础,初... 环境微界面是影响污染物转移转化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污染物的非均相微界面作用过程也是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基础.因此,对环境微界面及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与探索,对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已有相关研究为基础,初步总结和归纳了典型环境微界面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基本过程及其对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从典型微界面的交互作用、污染物在微界面间的转移、污染物在微界面的反应等方面,阐述了污染物的微界面环境行为,介绍了基于环境微界面过程的污染控制与净化原理及技术特征.同时,对环境界面问题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作了简要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 环境微界面 污染物 转移和转化 污染控制
原文传递
菜地土壤氮素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淼 李玮 +3 位作者 陈歆 李宁 杨桂生 彭黎旭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共6页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了较大风险。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流失和地下淋溶是引起日益突出的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氮素养分是影响蔬菜产量的重要因子,为追求经济效益,菜...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了较大风险。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流失和地下淋溶是引起日益突出的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氮素养分是影响蔬菜产量的重要因子,为追求经济效益,菜地氮肥投入量大,过量施肥造成的氮素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笔者综述了菜地氮素迁移转化研究现状,探讨了菜地施肥、地表径流、地下淋溶、氨挥发等菜地土壤氮素迁移和转化途径,分析了土壤中氮素矿化、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地 土壤 氮素 迁移转化
下载PDF
秸秆还田条件下剖面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彬彬 武兰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67-1577,共11页
为研究溶解性有机碳(DOC)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分布,测定比较了秸秆还田(CT+)和秸秆不还田(CT-)条件下0~40cm剖面土壤DOC含量及其组分的迁移分布。结果发现:DOC含量及其在土壤有机碳(SOC)中的占比量(DOC/SOC)、DOC组分中的胺类(CO-NH)和... 为研究溶解性有机碳(DOC)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分布,测定比较了秸秆还田(CT+)和秸秆不还田(CT-)条件下0~40cm剖面土壤DOC含量及其组分的迁移分布。结果发现:DOC含量及其在土壤有机碳(SOC)中的占比量(DOC/SOC)、DOC组分中的胺类(CO-NH)和芳香族类(C=C、苯环)化合物含量、DOC的平均分子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0~10cm土层土壤与30~40cm土层土壤之间差异显著,说明DOC在淋溶过程中的含量和组成成分均会发生变化,下层土壤较上层土壤DOC含量降低、DOC分子结构趋向简单化。秸秆还田和不还田土壤相比,0~40cm土壤DOC含量、DOC/SOC、DOC组分中的胺类和芳香族类化合物含量均表现为增加,两个处理之间差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缩小;同时,秸秆还田增加了DOC的平均分子量,处理间差异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秸秆还田对剖面土壤中DOC含量及其组分转移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碳 组分结构 转移分布 土壤剖面 秸秆还田
下载PDF
城市污水再生处理过程中壬基酚的迁移转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郝瑞霞 梁鹏 +2 位作者 赵曼 曹可心 周玉文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6-70,共5页
采用SPE-GC-MSD-SIM方法,分析了壬基酚在污水再生处理全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行为与归宿。研究表明,在污水二级生物处理流程中,壬基酚主要来源为原污水和泥区回流液;壬基酚的去除途径有一沉池生污泥的吸附迁移作用和曝气池单元的生物降解转... 采用SPE-GC-MSD-SIM方法,分析了壬基酚在污水再生处理全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行为与归宿。研究表明,在污水二级生物处理流程中,壬基酚主要来源为原污水和泥区回流液;壬基酚的去除途径有一沉池生污泥的吸附迁移作用和曝气池单元的生物降解转化作用,其中一沉池生污泥的吸附去除29.8%,曝气池生物降解54.4%,NP总去除率为84.2%。絮凝、过滤和消毒的污水再生深度处理工艺对壬基酚的迁移转化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激素 壬基酚 污水和再生水处理 定量分析 迁移转化
下载PDF
基于转移转化的高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申轶男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96-100,共5页
通常高校是以一定交易价格实现科技成果价值的市场化行为,这就对高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以高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作为研究对象,总结现状并指出目前主要存在的五方面问题,从科技成果产出、运营和转化全流程角度分析影... 通常高校是以一定交易价格实现科技成果价值的市场化行为,这就对高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以高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作为研究对象,总结现状并指出目前主要存在的五方面问题,从科技成果产出、运营和转化全流程角度分析影响高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五方面因素分别为科技成果本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队伍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成熟度以及科技成果的价值时效性和垄断程度。最后,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能力建设、规范指标体系、积累评估案例和规范标准流程五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转移转化 价值评估 高校
下载PDF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有机物积累及去向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傅威 叶建锋 +1 位作者 顾虹 何校初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59,共5页
为防治湿地堵塞、改善湿地处理效果,初步探讨了湿地中有机物的积累规律,并估算湿地中有机物不同去除途径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基质间积累的有机物主要是不可溶有机物,且粒径主要集中在5.00μm以上,分析是不同粒径有机... 为防治湿地堵塞、改善湿地处理效果,初步探讨了湿地中有机物的积累规律,并估算湿地中有机物不同去除途径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基质间积累的有机物主要是不可溶有机物,且粒径主要集中在5.00μm以上,分析是不同粒径有机物凝聚积累的缘故;垂向沿程基质间有机物的积累量受进水水力负荷影响明显;进入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的有机物绝大部分都被生物(植物和微生物)吸收和利用而得以去除,该途径贡献率可达9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有机物 积累规律 迁移转化 垂直潜流
下载PDF
磺胺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植物效应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亚宁 张丽红 +4 位作者 吴鹏 盛红坤 高相艳 刘培翔 李国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5-1430,共6页
磺胺类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其在土壤环境中的广泛暴露,对土壤环境造成威胁,因而以辣椒为供试材料,采用实验室控制盆栽法对3种常用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甲恶唑(SMZ)、磺胺甲基嘧啶(SM1)及磺胺噻唑(ST)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进行了研究,以评价... 磺胺类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其在土壤环境中的广泛暴露,对土壤环境造成威胁,因而以辣椒为供试材料,采用实验室控制盆栽法对3种常用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甲恶唑(SMZ)、磺胺甲基嘧啶(SM1)及磺胺噻唑(ST)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进行了研究,以评价抗生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收获时SMZ与ST在种植辣椒土壤中的残留量均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分别约为对照组的22%和15%;而SM1在种植辣椒土壤中的残留量约为对照组的50%,表明SM1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消解受辣椒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辣椒的地上部组织和根组织中均检测到了3种抗生素的存在,SMZ在辣椒地上部分的质量比约为其在根中质量比的2倍;而ST在辣椒根中的质量比却远高于其在地上部分的质量比,约为4倍;SM1在辣椒根和地上部分的分布则较为均一。采用等质量浓度复合方式,复合组对土壤中的抗生素消解及植物对抗生素的吸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均未产生等倍剂量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植物的种植会有效促进抗生素在土壤中的消解,同时植物的吸收会增加人类暴露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磺胺类抗生素 辣椒 迁移转化 植物效应
下载PDF
渗滤液中氨氮在土壤和地下水中迁移转化实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波 杨欣 《环境卫生工程》 2006年第2期20-22,共3页
通过模拟实验对渗滤液中的氨氮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渗滤液对土壤的影响程度和规律。
关键词 渗滤液 氨氮 迁移转化
下载PDF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技术创新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小姝 张欣 《科技资讯》 2023年第3期163-166,共4页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科技成果到生产力转化的重要一环。如何推进高校创新资源与产业紧密发展,促进“校企全面合作、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成果共建共享”的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亟待解决难题。该文以高校科技成果转...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科技成果到生产力转化的重要一环。如何推进高校创新资源与产业紧密发展,促进“校企全面合作、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成果共建共享”的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亟待解决难题。该文以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研究对象,从现状入手分析提出高校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对策及模式应用,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成果转移转化升级和发展,探索建立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成果 转移转化 技术创新
下载PDF
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施用对马尼拉草生长及其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加庆 于瑞莲 郑建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1-1095,共5页
以厦门市筼筜污水处理厂的脱水干化污泥作为有机肥种植马尼拉草,通过盆栽试验,探讨污泥直接施用对马尼拉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重金属在马尼拉草-土壤间的迁移转化和积累情况.结果表明,污泥中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丰富,重金属含量均低... 以厦门市筼筜污水处理厂的脱水干化污泥作为有机肥种植马尼拉草,通过盆栽试验,探讨污泥直接施用对马尼拉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重金属在马尼拉草-土壤间的迁移转化和积累情况.结果表明,污泥中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丰富,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的标准(GB/T23486—2009);施用适量污泥可促进马尼拉草的生长,污泥用量为20%时,马尼拉草长势最好,生物量最大;污泥用量超过30%,马尼拉草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马尼拉草对各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浓缩系数均小于1.0,各重金属元素在马尼拉草-土壤间的富集能力大小为:Cu>Zn>Cd>Co>As>Ni>V>Mn>Pb>Fe>Cr;种植马尼拉草后根际土中Cd、Cr、As的残渣态向有效态转化,Zn、Cu的可氧化态向弱酸溶态和可还原态转化,Mn的可还原态向弱酸溶态和残渣态双向转化,Ni的有效态向残渣态转化,Co的弱酸溶态和可还原态比例有所减小,残渣态比例增加,Pb、Fe、V等元素的各种形态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马尼拉草 重金属 迁移转化
下载PDF
创新思路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研究——以山西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为例
17
作者 王瑞萍 朱政江 张海晨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4年第6期5-7,11,共4页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现科研成果市场价值的关键环节,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为实现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上起到了关键引导作用。本文分析了山西省2017年以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要...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现科研成果市场价值的关键环节,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为实现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上起到了关键引导作用。本文分析了山西省2017年以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提出仍然存在的可转化成果质量不高、数量不多、转化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通过出台反向递推的转移转化为导向的评价机制等建议,对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科技成果 转移转化
下载PDF
潮滩“干湿过程”模式下营养盐的迁移、转化微观实验模拟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敏 侯立军 +3 位作者 许世远 欧冬妮 余婕 黄明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9-175,共7页
关键词 干湿过程 营养盐 迁移与转化模式 实验模拟 潮滩 长江口
下载PDF
流域污染物迁移转化及溯源方法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小亚 王志鑫 +4 位作者 钟焕 赵海霞 李军波 付时翔 王方舟 《环境科技》 2024年第3期70-75,共6页
追踪污染物的来源及了解其迁移转化过程,对于流域生态系统建立适当的管理机制和有效控制水污染非常重要。简要介绍了流域污染物的不同来源,主要包括生活源、农业源、工业源及集中式污水治理措施。通过总结污染物在流域中的主要迁移方式... 追踪污染物的来源及了解其迁移转化过程,对于流域生态系统建立适当的管理机制和有效控制水污染非常重要。简要介绍了流域污染物的不同来源,主要包括生活源、农业源、工业源及集中式污水治理措施。通过总结污染物在流域中的主要迁移方式、氮、磷和重金属不同形态之间的转化规律以及在水和沉积物界面的交换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主要的污染物溯源技术及其适用性,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为流域污染溯源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污染物 迁移转化 溯源
下载PDF
基于专利策略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元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1期92-95,共4页
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作为知识产权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科技成果,在管理与保护、转移转化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高校可通过建立完善的专利转移转化应用服务平台,构建专利质量评价体系,实施专利策略... 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作为知识产权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科技成果,在管理与保护、转移转化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高校可通过建立完善的专利转移转化应用服务平台,构建专利质量评价体系,实施专利策略,从而找到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成果 转移转化 专利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