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国内市场整合 被引量:261
1
作者 范子英 张军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64,共12页
财政分权体制下产生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却是地方政府的一个理性选择。本文认为给予落后地区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使其可以分享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好处,并且当转移支付的量能够使得落后地区参与分工的效用超过... 财政分权体制下产生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却是地方政府的一个理性选择。本文认为给予落后地区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使其可以分享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好处,并且当转移支付的量能够使得落后地区参与分工的效用超过分割时的效用时,则即使是在分权的体系下,落后地区也会主动放弃市场分割,而采取策略性分工的政策,进而提高了市场的规模效应。利用1995—2005年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验证了转移支付能够显著带来国内市场整合;并且三大转移支付中的专项转移支付的作用最显著也最大,而财力性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的结论表明中央政府确实在利用专项转移支付协调地方政府的行为,但该政策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市场整合分工
原文传递
土地流转、户籍制度改革与中国城市化:理论与模拟 被引量:106
2
作者 周文 赵方 +1 位作者 杨飞 李鲁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3-197,共15页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在考虑到劳动力异质性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城市化的关系。为此,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农村和城市两类异质劳动力以及农村和城市两类区域用地的内生城市化模型,引入土地流转和人口迁移的限制,研...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在考虑到劳动力异质性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城市化的关系。为此,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农村和城市两类异质劳动力以及农村和城市两类区域用地的内生城市化模型,引入土地流转和人口迁移的限制,研究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对城市化和居民福利的影响。模型理论分析表明:(1)在严格的土地控制和户籍限制下,只有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农村劳动力会迁往城市;(2)无论是允许土地流转还是户籍制度松绑,将有更多农村劳动力迁往城市,城市劳动力产出增加,农村劳动力福利大幅改善,城市劳动力的福利仅有少许下降,城市化率提高。反事实检验发现:允许1单位农村"宅基地"流转置换为0.5单位城市建设用地,则2000年和2011年城市化率比实际值分别提高1个和2.5个百分点;若劳动力摩擦程度整体下降0.3个单位,则2000年城市化率比真实值提高2个百分点,2011年提高3个百分点。本文的政策启示为:土地流转和户籍制度松绑的联合改革能够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及促进城市化红利的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户籍制度改革 劳动异质性 城市化 区域均衡
原文传递
房产税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来自重庆和上海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76
3
作者 刘友金 曾小明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8-116,共19页
如何开征房产税是亟待解决的一道现实难题。与以往注重房产税能否抑制房价、调节收入分配等研究不同,本文重点关注房产税能否有效发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功能。本文利用2011年重庆和上海房产税改革试点事件作为自然实验,引入项目评... 如何开征房产税是亟待解决的一道现实难题。与以往注重房产税能否抑制房价、调节收入分配等研究不同,本文重点关注房产税能否有效发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功能。本文利用2011年重庆和上海房产税改革试点事件作为自然实验,引入项目评估中新近发展的合成控制法,客观评估房产税政策对产业转移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视角观察房产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为房产税征收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在房价水平相对较低、处于工业化中期的重庆开征一定强度的房产税,对工业、服务业的相对产值和相对就业率均具有"促增作用",这种"促增作用"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总体表现为有效促进了产业转入。然而,在房价已经很高、处于工业化后期的上海开征强度较低的房产税,却降低了工业和服务业的相对产值,增加了服务业的相对就业率,没有改变已经形成的产业转出态势,但也没有达到"腾笼换鸟"的理想预期。本文研究发现,不同的房产税政策设计以及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的地区,房产税的征收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效果有很大差异,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房产税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产税 产业转移 异质性劳动力 合成控制法
原文传递
产业转移中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与经济效率损失:基于江苏传统企业调查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65
4
作者 谢呈阳 周海波 胡汉辉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0-142,共13页
在平衡地区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的产业转移与要素资源迁移速度不匹配问题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造成了经济效率的损失。借鉴要素资源行业间错配的研究方法,本文引入空间维度,在将劳动力细分为高端人才和普通劳动力的基... 在平衡地区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的产业转移与要素资源迁移速度不匹配问题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造成了经济效率的损失。借鉴要素资源行业间错配的研究方法,本文引入空间维度,在将劳动力细分为高端人才和普通劳动力的基础上构建了存在要素价格扭曲的N行业M地区生产模型,以江苏为案例,采用1500家企业调研的一手数据,测算了目前作为产业转移主体的传统产业中资金、高端人才和普通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错配形态、程度和由此导致的产出缺口。测算结果描绘出要素资源空间错配的形态:经济先发地区供给不足,而后发地区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剩,这表明产业转移的速度滞后于要素迁移的速度,应当进一步推进产业由先发地区向后发地区的转入。测算结果还表明,高端人才错配对经济发展起到的影响超过资本及普通劳动力。根据分析,本文最后从调整产业和要素流向、创造先发地区产业转出"推力"及增强后发地区产业转入"拉力"角度提出提高经济效率的建议。经测算,纠正产业转移中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将提升不同传统产业10%至41%的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要素空间错配 效率损失 劳动力细分
原文传递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47
5
作者 蒲艳萍 吴永球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9-29,共11页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与显性就业之间总体上的不相关根本原因在于一产中大量隐性失业的存在,这些集中在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对我国就业压力起到了一个蓄水池的作用。由于中国剩余劳动力具有极为典型的产业间分布特征,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不...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与显性就业之间总体上的不相关根本原因在于一产中大量隐性失业的存在,这些集中在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对我国就业压力起到了一个蓄水池的作用。由于中国剩余劳动力具有极为典型的产业间分布特征,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同于托达罗模型的、以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为基本分析框架的模型。之后,我们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验数据对我们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劳动力转移 二元经济 劳动收益
原文传递
劳动力演化如何影响中国工业发展:转移还是转型 被引量:49
6
作者 戴翔 刘梦 任志成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40,共17页
劳动力演化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存在转移和转型的双重效应。本文通过对劳动力区位熵的引力系数修正,测度了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的相对净流量。基于2000—2014年中国29个省份按技术水平划分的五类工业产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劳动力数量、劳... 劳动力演化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存在转移和转型的双重效应。本文通过对劳动力区位熵的引力系数修正,测度了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的相对净流量。基于2000—2014年中国29个省份按技术水平划分的五类工业产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技能水平以及劳动力技能配置效率对工业产业转移和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发展顺应劳动力演化的趋势明显。从数量角度看,人口红利衰减会加速中国工业产业的空间转移,并进一步"倒逼"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型;从技能角度看,劳动力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吸引高技术产业转移和推动低技术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从技能配置效率看,其对产业转移和转型的作用趋势相反,对产业转移而言,技能配置效率的提高容易形成对产业的"挤出",对产业转型而言,则会形成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在亟待通过产业转移和转型从而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背景下,除了要注重引导劳动力从沿海向内陆沿边地区适度"回流"和着力促进劳动力技能提升外,必须重视劳动力技能与产业技术的匹配,真正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这对于中国工业产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转型 劳动力演化 相对净流量
原文传递
中国农地确权:一个可能被过高预期的政策 被引量:34
7
作者 罗必良 张露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31,共15页
无论是通过土地流转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还是通过分工深化以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均依赖于农业要素的有效流动与合理配置,而农地产权及其稳定被视为要素市场发育的关键。尽管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被寄予厚望,但其实施绩效尚未得到充分探讨,... 无论是通过土地流转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还是通过分工深化以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均依赖于农业要素的有效流动与合理配置,而农地产权及其稳定被视为要素市场发育的关键。尽管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被寄予厚望,但其实施绩效尚未得到充分探讨,已有的微观实证亦未能形成一致性结论。本文结合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利用2006~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农地确权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第一,农地确权对于土地流转、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和农业分工深化并未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未能有效推进中国农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的改善;第二,通过"南稻北麦"的区际比较发现,农地确权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政策效果,但依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农地确权能够有效推动两类区域的要素市场发育。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在推动农业要素市场发育以实现农地与服务的规模经营时,应进一步挖掘农地确权的政策红利,强化农地产权实施,盘活农地经营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土地流转 劳动力流动 农业分工 规模经营
原文传递
土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来自CHARLS的证据 被引量:32
8
作者 韩家彬 刘淑云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52,共12页
土地确权解决了农地产权模糊性问题,深刻影响农地劳动力转移就业决策和就业稳定性。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土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概率的影响、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性效应和转移就业工资收入效应... 土地确权解决了农地产权模糊性问题,深刻影响农地劳动力转移就业决策和就业稳定性。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土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概率的影响、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性效应和转移就业工资收入效应。研究发现,与未确权村相比,确权村不但土地流转比例较高,而且转移就业劳动力比例也较高;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土地确权使户主转移就业概率提高7.6%,与确权前相比转移就业劳动力获得城镇户籍概率提高9.13%,劳动力工资收入提高3.2%;而且土地确权制度安排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决策和收入增长有较明显的滞后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稳步推动土地确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农村非农劳动供给,缓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确权 转移就业 劳动力
下载PDF
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转会制度及相关法律问题 被引量:13
9
作者 于振峰 谢恩杰 李晨峰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51,共3页
将我国职业篮球联赛与国际上先进的联赛制度进行对比 ,分析我国当前职业篮球转会制度的优、缺点 ,对我国职业联赛转会过程中出现的纠纷从法律角度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我国的转会制度应加强立法工作 ,使转会制度趋于职业化、合理化、法制化。
关键词 职业篮球运动员 转会制度 法律 中国 NBA 劳动法
下载PDF
农业机械应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基于CLDS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江华 陈艳 罗明忠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6-336,共11页
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应用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应用对非农就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应用水平越高,农户家庭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的可能性越大,非农就... 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应用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应用对非农就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应用水平越高,农户家庭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的可能性越大,非农就业人数比例越高,不考虑内生性问题将低估农业机械应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显示,农业机械应用通过减少单位土地农业劳动力投入与改善农户健康状况来促进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转移。此外,户主年龄对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转移有倒“U”型影响;户主文化程度为高中、大专、本科以及户主健康状况和村庄交通状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劳均耕地面积与是否获得农业补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政府部门应多措并举强化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高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劳动力转移 劳动分工 农户健康
下载PDF
农地确权的收入效应 被引量:22
11
作者 许恒周 牛坤在 王大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5-173,共9页
农地确权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其收入效应研究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且缺少更严谨的证明。本文基于浙江大学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CRHPS),借助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倾向得分... 农地确权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其收入效应研究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且缺少更严谨的证明。本文基于浙江大学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CRHPS),借助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实证考察了农地确权的收入效应,并构建了一个中介效应模型,从土地流转和劳动力非农就业两个因素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的收入效应机制。研究发现:①农地确权能够显著提高农户家庭人均总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对其他类型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但OLS方法高估了农地确权的实际增收效果。②土地流转的中介作用并不明显,但从长期来看,农地确权有促进土地转出和抑制土地转入的趋势。③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地确权提高农户家庭收入的有效路径,农地确权促进了农业劳动力转向生产效率更高的非农生产,通过直接提高农户家庭工资性收入增加了农户家庭总收入。④农地确权的收入效应在东部地区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显著,原因可能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相对较好,农户家庭在生产生活方面普遍向城镇转移,导致农地确权带来的土地安全感知不明显,影响了农地确权激励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进而影响农户增收效果。研究认为,农地确权工作结束后,为促进不同地区的农户家庭持续稳定增收,应尽快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具体包括宣传农地确权政策,扩大农户非农就业机会,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发挥土地财产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户收入 农地流转 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土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永丽 梁顺强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5-51,共7页
文中利用1986-2016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与2017年10月甘肃省农村社会发展分层抽样调查数据,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相结合,通过构建计量VAR模型与OLS回归模型,从土地流转视角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 文中利用1986-2016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与2017年10月甘肃省农村社会发展分层抽样调查数据,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相结合,通过构建计量VAR模型与OLS回归模型,从土地流转视角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劳动力流动是土地流转的动因,土地流转推动了劳动力转移的进程;随着农村结构转型的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正向效应显著,实证结果显示土地流转面积每增加100亩,农村劳动力流动人数增加11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劳动力流动 VAR模型 OLS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农地确权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吗?——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莉 金江 +1 位作者 何晶 刘凯雯 《产业经济评论》 2018年第5期88-102,共1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强调了农地确权的重要性。本文基于中山大学的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微观数据,实证分析农地确权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强调了农地确权的重要性。本文基于中山大学的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微观数据,实证分析农地确权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我们认为,确权对劳动力转移存在两种效应:转移成本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当产权得到初步强化时,生产率效应超过转移成本效应,劳动力选择增加农地投资,继续留在农业部门;当产权强化到一定程度时,转移成本效应超过生产率效应,劳动力选择租出农地并向二三产业转移。目前农地确权仍然处在产权的初步加强阶段,确权家庭更倾向于留在本地进行农业生产,农地确权不充分造成的高风险和高交易成本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本文还围绕家庭、村居和地区差异进行拓展,结果显示家庭受教育水平越高、村居的耕地面积越多,劳动力更容易在确权后转移到二三产业;只有东部地区的确权对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劳动力转移 转移成本效应 生产率效应
下载PDF
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孝锋 蒋寒迪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4-107,共4页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和困境表明,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出路之一就是推进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以产业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健全市场机制与合作机制,实现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相结合、遵循空间均衡和生态效率的原则...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和困境表明,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出路之一就是推进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以产业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健全市场机制与合作机制,实现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相结合、遵循空间均衡和生态效率的原则,充分发挥中部崛起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纽带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区域协调发展 分工
下载PDF
农地流转、劳动力流动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璇 王卓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72,共8页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A-F方法测度了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并采用OLS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有助于改善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对不同...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A-F方法测度了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并采用OLS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有助于改善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对不同类型的多维相对贫困户分析发现,农地流转可缓解一般多维相对贫困户的贫困,对极端多维相对贫困户的减贫效应不明显。解释机制显示,农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呈显著负相关,且农地流转通过劳动力流动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基于此,建议对不同类型农户进行分类施策,规范农地流转程序和流转方式;完善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引导并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劳动力流动 多维相对贫困
下载PDF
制造业转移、劳动力流动是否抑制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被引量:19
16
作者 韩军 孔令丞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8-67,共10页
基于中国30个省市1991—2018年面板数据,考察了制造业迁入和迁出,劳动力净流入与净流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论表明;(1)制造业的迁入和劳动力流动均对城乡居民绝对可支配收入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制造业迁入和劳动力的流动对城... 基于中国30个省市1991—2018年面板数据,考察了制造业迁入和迁出,劳动力净流入与净流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论表明;(1)制造业的迁入和劳动力流动均对城乡居民绝对可支配收入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制造业迁入和劳动力的流动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均显著大于农村,制造业迁出抑制了城乡居民绝对可支配收入增加。(2)通过城乡相对收入差距考察,在整体上制造业转移和劳动力流动均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区分制造业转移方向发现,在制造业迁出情况下,劳动力流动和制造业迁出均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制造业转移情况下,劳动力流动同样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3)在区分劳动力流动方向条件下,劳动力净流入没有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化。而在劳动力净流出条件下,劳动力流动和制造业转移均抑制了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转移 劳动力流动 收入差距
原文传递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7
17
作者 梁山 米明珠 许月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8-192,共5页
为了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推动农业现代化,在分析影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经济、社会、政策及农民自身因素基础上,提出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完善社会制度、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等对策和建议,以此来加快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步伐。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劳动力转移 农业机械化 社会保障 土地规模经营
下载PDF
农地赋权与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基于农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牛坤在 许恒周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61,共11页
研究目的:基于“环境—努力”二元因素机会不平等理论,构建农地赋权与收入不平等的概念性分析框架,探索农地赋权影响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为实现农村经济均衡、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启示。研究方法:OLS方法... 研究目的:基于“环境—努力”二元因素机会不平等理论,构建农地赋权与收入不平等的概念性分析框架,探索农地赋权影响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为实现农村经济均衡、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启示。研究方法:OLS方法、分位数回归、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农地赋权显著降低家庭相对剥夺指数和村庄基尼系数,即抑制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主要通过提高低收入农户群体收入水平发挥作用;(2)劳动力转移在农地赋权影响收入不平等的机制中起到传导作用;(3)家庭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的提升增强了农地赋权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在赋予和保障农民自由处置土地的权利的同时,应当完善非农就业市场和增加农村教育投资,促进农民非农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收入不平等 中介效应模型 农地流转 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外资区域转移背景下FDI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臧新 赵炯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94,共17页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在华外资正经历着从南部沿海到东部沿海、北部沿海以及进一步向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转移与集聚的过程。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流向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本文在构建理论模型和分析外资...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在华外资正经历着从南部沿海到东部沿海、北部沿海以及进一步向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转移与集聚的过程。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流向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本文在构建理论模型和分析外资空间分布、区域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状况的基础上,实证比较了外资区域转移背景下FDI对劳动力影响研究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在控制了教育、房价、地理距离、地理邻接和城市基础设施等诸多因素后,外资集聚对劳动力流动产生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区域转移 劳动力流动
原文传递
新一轮农地确权:率先发生在何处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奕山 纪月清 +1 位作者 钟甫宁 陈志钢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32,共10页
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8省95个村庄的跟踪调查数据,考察各类因素基期值对村庄后期是否成为首批确权地的影响。Probit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村庄劳动力外出与本地非农就业比例、土地流转状况、区位特征、财政对上级的依赖性、村干部年龄... 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8省95个村庄的跟踪调查数据,考察各类因素基期值对村庄后期是否成为首批确权地的影响。Probit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村庄劳动力外出与本地非农就业比例、土地流转状况、区位特征、财政对上级的依赖性、村干部年龄和过往土地调整情况影响村庄成为首批确权地的可能性。这意味着,评估确权政策对劳动力迁移或土地流转的效果应考虑该政策推广的选择性偏误问题;与先行试点区相比,后续政策推行将面临不一样的执行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土地流转 劳动力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