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膈肌入路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勇龙 王耿杰 +1 位作者 马良赟 廖泽飞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906-911,共6页
目的探究肺小结节患者经膈肌入路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于我院行经膈肌入路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的100例肺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并发症组(22例)和无并发症组(7... 目的探究肺小结节患者经膈肌入路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于我院行经膈肌入路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的100例肺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并发症组(22例)和无并发症组(78例)。比较100例患者手术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手术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XGboost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采用SHAP法分析模型中风险因子的临床意义。结果100例患者术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通气量(MVV)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的年龄、BMI、吸烟史、术前白蛋白、术前D-二聚体、术前纤维蛋白原(Fib)、术中出血量、单肺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5 kg/m^(2)、吸烟史、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D-二聚体>250μg/L、术中出血量>100 mL、单肺通气时间>2 h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XGboost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较高;SHAP集成散点图解释模型中重要性位于前4位的风险因子依次为术前D-二聚体(0.74)、术前白蛋白(0.68)、吸烟史(0.56)和BMI(0.47),SHAP绝对值均较高。结论年龄>60岁、BMI>25 kg/m^(2)、吸烟史、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D-二聚体>250μg/L、术中出血量>100 mL、单肺通气时间>2 h是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XGboost模型和SHAP法可用于预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经膈肌入路 胸腔镜下肺切除术 危险因素 XGboost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