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分娩球在分娩镇痛中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雷凤英 孙君侠 +4 位作者 毕姝洁 王冬梅 韩会杰 郑冬媛 于梦婕 《四川中医》 2021年第6期210-213,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分娩球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产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分娩的产妇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70例,对照组64例纳入研究,应用分娩球辅助分娩,观察组67例纳入研究,在对照...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分娩球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产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分娩的产妇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70例,对照组64例纳入研究,应用分娩球辅助分娩,观察组67例纳入研究,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TENS镇痛,两组产妇如有镇痛需求则给予自控式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不同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自控式硬膜外镇痛人数、镇痛药物应用剂量。比较两组临产时、宫口开全时血清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并比较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宫口2cm、3cm时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硬膜外镇痛使用率(χ2=7.123,P=0.008)、镇痛药物应用剂量(t=3.902,P=0.000)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宫口开全时血清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Cor、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NS联合分娩球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减少镇痛药物应用量,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妇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经皮神经电刺激 分娩球
下载PDF
变参数混沌信号应用于经皮神经电刺激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郑金存 张慧 +3 位作者 覃斌毅 王海 聂国朝 陈铁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1-1037,共7页
为了降低人体适应性对电刺激效果的影响,介绍了一种基于混沌信号的电刺激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在PC机上采用MATLAB软件构建混沌模型,经迭代运算产生混沌信号。用NI公司的数据采集卡USB-6251将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再用LM3886模块对信号进... 为了降低人体适应性对电刺激效果的影响,介绍了一种基于混沌信号的电刺激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在PC机上采用MATLAB软件构建混沌模型,经迭代运算产生混沌信号。用NI公司的数据采集卡USB-6251将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再用LM3886模块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经粘贴或绑缚在人体皮肤上的电极,传入信号以刺激内部神经。通过改变混沌模型的参数可获得不同的刺激效果,从而降低了因生理电刺激适应性而导致的电刺激效果变差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混沌信号的随机性增加了电刺激波形的多样性;混沌信号的规则性保证了电刺激过程的舒适感,提出的方法为电刺激仪器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电刺激仪 混沌信号 适应性
原文传递
经皮神经电刺激法联合自由体位对自然分娩产妇分娩疼痛感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魏忠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8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法联合自由体位对自然分娩产妇分娩疼痛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于本院待产的产妇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产妇采用全程导乐分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法联合自由体位对自然分娩产妇分娩疼痛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于本院待产的产妇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产妇采用全程导乐分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经皮神经电刺激法联合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疼痛感。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分娩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娩控制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法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可有效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提高产妇的分娩控制感,缩短分娩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自由体位 经皮神经电刺激法 分娩疼痛感
下载PDF
观察高压氧与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面神经炎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孟凛冽 戴艳萍 +3 位作者 曹利 齐丹 王连堃 李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5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在面神经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80例面神经炎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接收,根据双模拟法分为两组,比较治疗效果,并观察改良Portmann评分。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是95.00%,...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在面神经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80例面神经炎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接收,根据双模拟法分为两组,比较治疗效果,并观察改良Portmann评分。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是95.00%,对照组是77.50%,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良Portmann评分方面,治疗后,观察组(13.29±3.79)分比对照组(7.37±2.61)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炎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高压氧与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不仅可以及早减轻患者临床病症,同时有助于面神经功能及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炎 经皮神经电刺激 高压氧 有效率 改良Portmann评分 面神经功能评分
下载PD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ranscutaneous Nerve Stimulation (TENS) in Reducing Vaginal Delivery Labor Pa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5
作者 Hanan A. A. Farra Hatem S. Shalaby +1 位作者 Ahmed A. Fahmy Maii Nawara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20年第5期657-670,共14页
Background: Labor analgesia remains the center of interest for both obstetricians and women. The safety of the traditional pharmacologic analgesics remains questionable due to their potential fetal and maternal compli... Background: Labor analgesia remains the center of interest for both obstetricians and women. The safety of the traditional pharmacologic analgesics remains questionable due to their potential fetal and maternal complications. Therefore, several non-pharmacological modalitie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safety and efficacy to relieve labor pain. Among these methods, transcutaneous nerve stimulation (TENS) gained much concern due to ease of use, low cost and high capacity for women self-titration. The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TENS in reducing labor pain associated with vaginal deliveries, and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response to TENS. Methods: The study wa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A total of 390 women candidates for vaginal delivery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3 groups of intervention: paracetamol infusion, TENS, and intramuscular pethidine (130 women per group).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pain intensity assessed on 10-point VAS scale and women satisfaction. Secondary endpoints included maternal or fetal complications. Results: VAS scores recorded during vaginal deliveries demonstrat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ENS group compared to paracetamol at 15, 30 minutes, 1 and 2 hours, while pethidine arm demonstrated lower scores than TENS group (p < 0.001). The intermediate analgesic efficacy of TENS was preserved when evaluating episiotomy related pain scores.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good and poor responders to TENS indicated that weight, BMI, education level and the sti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subgroups (p < 0.001). Adverse maternal and fetal outcomes in TENS arm were comparable to paracetamol and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pethidine. Conclusion: TENS is a reliable labor pain analgesic with comparable efficacy and superior safety relative to pethidine. Clinicians should personalize TENS therapy according to women’s BMI and education level for optimized pain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cutaneous nerve stimulation VAGINAL Delivery LABOR PAIN
下载PDF
骶神经电刺激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唐华 陈剑 +3 位作者 王永富 俞婷 郭昌平 廖小七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32期32-35,共4页
目的 研究骶神经电刺激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IOAB)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确诊为IOAB的女性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每组又按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和两种情况兼... 目的 研究骶神经电刺激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IOAB)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确诊为IOAB的女性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每组又按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和两种情况兼有分成三个亚组.治疗组采用经皮穿刺电刺激骶神经联合托特罗定2 mg口服,1次/d,对照组仅给予托特罗定2 mg口服,1次/d,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排尿日记及尿动力学参数,并应用忧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抑郁与焦虑的心理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位尿量、日单次最大尿量及排尿感觉容量(FDV)、最大膀胱压容量(MCBC)、最大尿流率(Qmax)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治疗后日平均单位尿量、日单次最大尿量及FDV、MCBC均高于对照组[日平均单位尿量:尿频尿急(248±46) ml/次比(150±77)ml/次,急迫性尿失禁(249±69) ml/次比(144±81) ml/次,两种情况兼有(247±69) ml/次比(170±46) ml/次;日单次最大尿量:(320±87) ml/次比(212±44) ml/次,(315±65) ml/次比(211±56) ml/次,(333±59) ml/次比(201±66) ml/次;FDV:(176±64) ml比(142±44) ml,(190±69) ml比(142±55) ml,(188±60) ml比(138±49) ml; MCBC:(265±46)ml比(203±50) ml,(288±48) ml比(197±41) m1,(287±43) ml比(189±4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SDS和SAS评分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SDS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DS评分:尿频尿急(33.0±6.2)分比(44.0±5.9)分,急迫性尿失禁(31.1 ±6.2)分比(41.6±6.1)分,两种情况兼有(33.4±7.2)分比(44.5±5.0)分;SAS评分:(30.3±4.4)分比(41.3±4.4)分,(33.3±5.8)分比(42.5±6.4)分,(31.9±4.7)分比(43.5±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骶神经电刺激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膀胱 过度活动性 托特罗定
原文传递
小型贴附式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慢性颈痛 被引量:4
7
作者 姚远 许苑晶 +2 位作者 任富超 缪伟强 王金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332-3336,共5页
背景:经皮神经电刺激具有无创、便捷等优点,是治疗慢性颈痛的常用物理因子治疗之一,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经皮神经电刺激设备仪器成本高、有特定的场所需求,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经济便捷有效的颈痛治疗方法。目的:观察小型贴附式经皮神经... 背景:经皮神经电刺激具有无创、便捷等优点,是治疗慢性颈痛的常用物理因子治疗之一,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经皮神经电刺激设备仪器成本高、有特定的场所需求,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经济便捷有效的颈痛治疗方法。目的:观察小型贴附式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颈椎健康宣教对于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22例慢性颈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在给予颈椎姿势宣教和颈部肌肉居家牵伸训练的基础上,同时每日使用小型贴附式经皮神经电刺激器15 min,持续2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及治疗1,2周后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肌肉压痛阈值和颈部功能障碍指数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与治疗前相比,22例患者治疗后即刻及治疗1,2周后的右侧颈部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即刻与治疗2周后的左侧颈部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22例患者治疗2周后的左侧与右侧斜方肌压痛阈值均提高(P<0.05),治疗2周后左侧与右侧C_(5)C_(6)棘突旁1 cm处压痛阈值均提高(P<0.05);③与治疗前相比,22例患者治疗2周后的颈部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降低(P<0.05);④结果表明,小型贴附式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居家训练在治疗后即刻和短期可明显改善慢性颈痛患者的颈部疼痛情况,短期内也可提高颈部压痛阈值和颈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 经皮神经电刺激 压痛阈值 颈部功能 斜方肌 疼痛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蜡疗治疗脑卒中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孔雪 汤智伟 +2 位作者 李树香 田咏 李传侠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第8期925-928,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蜡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部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经皮神经电性刺激和蜡疗。训练4周后,采用疼... 目的分析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蜡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部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经皮神经电性刺激和蜡疗。训练4周后,采用疼痛评分(VAS),上肢功能评分Fugl-Meyer(FMA-UE)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MBA)评分对2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7.7±1.4)分,治疗后为(2.5±1.3)分;实验组治疗前VAS评分(7.7±1.4)分,治疗后(1.9±1.2)分;对照组治疗前FMA-UE评分(25.5±7.5)分,治疗后(34.1±7.7)分;实验组治疗前VAS评分(24.9±6.3)分,治疗后(35.8±7.9)分;对照组治疗前MBA(36.6±4.6),治疗后(43.9±3.7)分;实验组治疗前MBA(38.1±6.2);治疗后(54.8±7.1);2组治疗后VAS评分、FMA-UE评分和MB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联合蜡疗可有效减轻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部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的症状,增强上肢运动功能,提高病人的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蜡疗 脑卒中 偏瘫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混沌信号的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的设计 被引量:6
9
作者 郑金存 张慧 +3 位作者 梁伟江 聂国朝 陈铁军 王洪乾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期86-91,共6页
传统的电刺激仪器都是采用三角波、方波与非对称波等信号作为刺激信号源,或是将一些特定的信号先进行存储、然后再输出作为信号源,这些信号都呈现出周期性,作用于人体时容易使人产生适应性,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多而使效果逐渐变差,论文设... 传统的电刺激仪器都是采用三角波、方波与非对称波等信号作为刺激信号源,或是将一些特定的信号先进行存储、然后再输出作为信号源,这些信号都呈现出周期性,作用于人体时容易使人产生适应性,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多而使效果逐渐变差,论文设计了一个基于混沌模型的非周期信号的电刺激系统。首先是在MATLAB软件的Simulink平台下构建出混沌模型,然后借助于DSP Builder软件将混沌模型转换为FPGA的工程文件,通过Simulink平台的模型仿真及Modelsim软件的行为级仿真,仿真无误后将工程文件在Altera公司的开发平台Quartus软件下进行编译、综合,最后生成可执行文件,下载到FPGA芯片即产生了混沌信号;将信号进行电压放大,功率放大,接入电极,实现了基于混沌信号的电刺激系统。所设计的系统获得了新型的电刺激效果,通过改变混沌方程的参数以及改变信号的输出频率,可以改变刺激时的直观感觉,由于人体的生物信号本身具有复杂的混沌特性,用它作用于人体所具有的更深层次的生物效应还需更多的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电刺激仪 混沌信号 FPGA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原宏 李剑峰 张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5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依帕司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依帕司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2组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经皮神经电刺激 疼痛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血清IGF-1含量和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柏中喜 方兴刚 +2 位作者 乔昱音 王梦 崔林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793-1796,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神经电刺激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与大鼠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中的作用。从复旦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购买8... 目的研究经皮神经电刺激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与大鼠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中的作用。从复旦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购买85只12月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200~220 g),随机分为完整组(INT组,n=16)、假手术组(Sham组,n=18)、模型组(Model组,n=18)、雌激素组(E组,n=16)、经皮神经电刺激组(EA组,n=17),分别测定腰椎1~6和右股骨的骨矿含量(BMC)和骨密度(BMD),用Riaor或ELISA法检测雌二醇(E2)、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s)。结果Model组大鼠腰椎1~6、右股骨BMC和BMD明显低于INT组和Sham组(P<0.05)。与INT组比较,Model组和EA组血清E2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Sham组和E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E2水平高于Model组(P<0.01)。Model组IGF-1、IGF-BP1水平明显低于INT组和Sham组(P<0.05)。E组和EA组较Model组均提高了IGF-1水平,EA组也提高了IGF-BG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Model组的骨最大载荷、骨断裂载荷均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EA组、E组的骨最大载荷量、骨断裂载荷值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与Sham组比较,E组的卵巢切除术降低了最大功率和刚性(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可增加PMOP大鼠骨密度,增加IGF-1和IGF-BP1的含量,其作用途径与雌激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骨生物力学
下载PDF
人脑对不同频率穴位电刺激反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被引量:75
12
作者 金真 张蔚婷 +4 位作者 罗非 张奎伶 张磊 曾亚伟 韩济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5-280,共6页
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方法研究人脑对不同频率穴位体表电刺激 (transcutaneouselectricnervestimulation ,TENS)的反应。实验对 11名志愿者进行了 2 2次脑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成像过程中 ,每名志愿者分别接受了 2和 10 0HzTENS刺激 ,刺激... 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方法研究人脑对不同频率穴位体表电刺激 (transcutaneouselectricnervestimulation ,TENS)的反应。实验对 11名志愿者进行了 2 2次脑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成像过程中 ,每名志愿者分别接受了 2和 10 0HzTENS刺激 ,刺激部位为左腿足三里和三阴交穴。结果为不同频率TENS都激活了初级和次级躯体感觉区。频率特异性的激活信号出现在与运动相关的区域、丘脑、边缘系统和联络皮层。结果显示 ,在相同穴位给予不同频率的TENS可以在大脑引起不同的反应 ,提示 2和 10 0HzTENS可能激活了不同的神经通路 ,这些神经通路分别在中枢神经系统起着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功能性脑成像 穴位体表电刺激 针灸 镇痛 频率
下载PDF
2Hz和100Hz经皮神经电刺激对大鼠慢性炎症痛治疗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33
13
作者 蒋袁絮 王韵 +2 位作者 刘红香 方明 韩济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23-925,共3页
目的 :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 (TENS)对大鼠慢性炎症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完全福氏佐剂造成单发关节炎大鼠慢性炎症痛模型 ,以体重、踝周长、跖屈及背屈关节疼痛试验评分为指标 ,评价多次低频(2Hz)及高频 (10 0Hz)TENS“足三里”穴位对... 目的 :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 (TENS)对大鼠慢性炎症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完全福氏佐剂造成单发关节炎大鼠慢性炎症痛模型 ,以体重、踝周长、跖屈及背屈关节疼痛试验评分为指标 ,评价多次低频(2Hz)及高频 (10 0Hz)TENS“足三里”穴位对大鼠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1)在体重增长速率方面 ,多次10 0HzTENS明显快于 2HzTENS ;(2 )在缓解关节肿胀方面 ,10 0HzTENS的效果明显优于 2HzTENS ;(3)在缓解疼痛方面 ,10 0HzTENS的作用也明显优于 2HzTENS。结论 :经皮神经电刺激对慢性炎症痛有治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频率 单发佐剂性关节炎 慢性痛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6
14
作者 燕铁斌 许云影 李常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7期2627-2631,共5页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46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年龄71岁±8岁,发病后9d±4 d,随机分为 FES 组(13例)、安慰电刺激组(15例),对照组(13例)。3组常规治疗相同,FES 组给予功...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46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年龄71岁±8岁,发病后9d±4 d,随机分为 FES 组(13例)、安慰电刺激组(15例),对照组(13例)。3组常规治疗相同,FES 组给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共3周(15次);安慰组给予没有电流输出的电刺激,对照组不给电刺激。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踝跖屈肌群肌张力,用表面肌电图评定踝背伸和跖屈肌群最大等长收缩(MIVC)时的力矩、积分肌电图和肌肉的协同收缩率,以及患者在住院期间独自行走的能力。结果 3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各项评定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后,FES 组踝跖屈肌群痉挛增加程度最低,CSS 增加率3组分别为30%±35%、50%±88%、65%±65%。踝背伸时胫前肌 MIVC 明显增加(9 Nm±5 Nm、5 Nm±3 Nm、4 Nm±5 Nm),踝背伸时的协同收缩率明显降低(8%±5%、27%±26%、28%±19%)。治疗3周内,FES 组恢复行走能力的时间较其他2组平均早2~3 d(18 d±8 d,20 d±7 d,21d±8 d)。结论 FES 能明显改善初发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脑血管意外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肖欢 汪建胜 +1 位作者 孔建强 李瑜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5-747,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胎足月产程进入活跃期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不实施分娩镇痛;硬膜外组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联合组行TENS联合硬膜外镇痛,TENS选择合...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胎足月产程进入活跃期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不实施分娩镇痛;硬膜外组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联合组行TENS联合硬膜外镇痛,TENS选择合谷、三阴交两穴。记录产妇镇痛前即刻、镇痛后1、2h和宫口开全时的VAS疼痛评分、血清β-内啡肽浓度,以及产程、活跃期每小时局麻药用量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镇痛后硬膜外组和联合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而硬膜外组和联合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活跃期与硬膜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每小时局麻药用量较硬膜外组明显减少(P<0.05)。硬膜外组第二产程较联合组和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镇痛后1h和2h联合组β-内啡肽浓度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硬膜外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TENS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能减少硬膜外局麻药用量,缩短第二产程,提高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硬膜外镇痛 经皮神经电刺激 穴位
下载PDF
经皮电神经刺激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31
16
作者 米立新 王彦香 +2 位作者 张仲 杨联平 张克亮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电神经刺激 (TENS)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将 18只健康白兔按术后取材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A、B、C 3组 ,将各组白兔双侧腓总神经切断后与同侧外膜开窗的胫神经作端侧缝合。白兔左后肢为实验侧 ,术后给予TENS ,每天 1... 目的 探讨经皮电神经刺激 (TENS)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将 18只健康白兔按术后取材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A、B、C 3组 ,将各组白兔双侧腓总神经切断后与同侧外膜开窗的胫神经作端侧缝合。白兔左后肢为实验侧 ,术后给予TENS ,每天 1次 ,右后肢不给予电刺激 ,作为对照侧。 3组白兔分别于术后 3、6、16周取材 ,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组织学、透射电镜和电生理检查。结果 A、B、C组白兔实验侧腓总神经有髓纤维数 ,C组实验侧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肉复合电位波幅均高于相应各组对照侧 (P <0 .0 5 ) ,各组白兔实验侧腓总神经髓鞘成熟程度优于对照侧。结论 TENS具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电神经刺激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5
17
作者 张庆芬 林惠华 杨庆国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97-1301,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66例,年龄46~78岁,体重45~88kg,性别不限,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66例,年龄46~78岁,体重45~88kg,性别不限,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n=33):连续股神经阻滞组(I组)和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Ⅱ组)。手术开始前30min时,I组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Ⅱ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阻滞,2组均注入0.5%罗哌卡因20ml并留置导管。术后0.5h时,I组股神经留置导管和Ⅱ组髂筋膜间隙留置导管分别连接镇痛泵行病人自控镇痛(PCA)至术后48h。镇痛药物为0.2%罗哌卡因,背景输注速率5ml/h,PCA量5ml,锁定时间30min,维持VAS评分≤3分。分别于首次注药后10min和术后0.5、4、24h时,评价感觉阻滞范围,计算感觉阻滞有效率。当VAS评分〉4分时,每12h静脉注射或口服曲马多50~100mg进行镇痛补救;当VAS评分〉5分时,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进行镇痛补救。记录术后4h内、4~12h和12~24h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术后24h内和24~48h曲马多和哌替啶的用量。记录术后24h内和24~48h病人夜间睡眠质量评分。记录神经阻滞操作过程中血管内穿刺和异感等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局麻药中毒、严重的恶心呕吐(持续1d以上)和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I组比较,Ⅱ组首次注药后10min时股内侧区感觉阻滞有效率降低,术后0.5h时股外侧区感觉阻滞有效率升高(P〈0.05)。2组不同时段镇痛泵按压次数、曲马多和哌替啶的用量、夜间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神经阻滞操作过程中均未见血管内穿刺和异感的发生;术后均未见局麻药中毒症状、严重的恶心呕吐和神经损伤的发生。结论与神经刺激器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 股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超声检查 经皮神经电刺激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镇痛
原文传递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治疗费用分析 被引量:36
18
作者 李俊 丁纪元 黄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费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17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患者给予奥施康定治疗,起始剂量10 mg/...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费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17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患者给予奥施康定治疗,起始剂量10 mg/次,1次/12 h,口服;观察组(85例)患者在口服奥施康定治疗的同时,配合人体穴位生物电刺激治疗。两组均根据疼痛缓解情况调整奥施康定的剂量,直至将疼痛缓解至患者满意的程度。30 d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度,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度(0、1、2、3、4度分别为0、1、12、35、37例)优于对照组(0、1、2、3、4度分别为3、4、19、36、28例)(T=26,P<0.05);便秘〔25.9%(22/85)〕,恶心、呕吐〔23.5%(20/85)〕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47.8%(43/90)和36.7%(33/90)〕(P<0.05);奥施康定药费、即释吗啡针药费、不良反应药费、材料及注射费、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重度癌痛患者口服奥施康定治疗过程中配合生物电刺激治疗,能明显提高止痛效果,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肿瘤 经皮神经电刺激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费用 医疗
下载PDF
经皮电神经刺激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9
作者 唐朝正 贾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6-310,共5页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经皮电神经刺激作为一种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手段,其有效性已得到相关临床研究的证实。但如何根据脑卒中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加速上肢功能的康复,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关注...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经皮电神经刺激作为一种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手段,其有效性已得到相关临床研究的证实。但如何根据脑卒中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加速上肢功能的康复,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就经皮电神经刺激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临床康复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好地指导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功能障碍 经皮电神经刺激 经皮穴位电刺激 综述
下载PDF
早期康复理疗对危重症患者肌肉质量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20
作者 朱春艳 刘宝 +3 位作者 杨田军 梅清 潘爱军 赵东升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理疗对危重症患者肌肉质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住院时间超过7 d且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理疗对危重症患者肌肉质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住院时间超过7 d且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8分的成人危重症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于入科24 h内给予康复理疗,包括肢体主动/被动活动、呼吸肌功能训练及经皮神经电刺激等。于治疗1、4、7 d使用床旁超声测量患者左侧股直肌面积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同时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肌力评定法对清醒患者的肌力进行评估,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ICU费用等。结果最终入选40例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1 d与4 d、4 d与7 d、1 d与7 d的左侧股直肌面积差值(cm2:0.19±0.02比0.31±0.19、0.02±0.01比0.08±0.05、0.04±0.02比0.38±0.23)以及1 d与4 d、1 d与7 d的左侧骨直肌厚度差值(cm:0.01±0.01比0.14±0.13、0.03±0.03比0.16±0.14)和股中间肌厚度差值(cm:0.02±0.02比0.11±0.09、0.03±0.02比0.16±0.12)均明显减小(均P〈0.01)。治疗组治疗7 d时MRC肌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52.06±3.52比47.94±3.96,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5例和13例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h:138.5±34.5比185.0±40.9,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发生率明显降低〔5.0%(1/20)比40.0%(8/20),P〈0.05〕,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d:17.67±4.91比22.06±5.94,P〈0.05),ICU费用明显减少(万元:7.53±2.09比9.55±1.73,P〈0.05)。 结论早期康复理疗能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肌肉质量、功能和肌力,缩短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理疗 经皮神经电刺激 ICU获得性肌无力 床旁超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