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验的想象:教科书塑造国家形象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学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1,共6页
国家形象是外在于个人已有经验的先验性规定,经过想象的方式重新建构,才能成为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石。教科书塑造国家形象需要在意识形态的规范中定位,由文化价值取向决定内容选择,经话语修辞传达预期意图,其重构与学生个体的... 国家形象是外在于个人已有经验的先验性规定,经过想象的方式重新建构,才能成为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石。教科书塑造国家形象需要在意识形态的规范中定位,由文化价值取向决定内容选择,经话语修辞传达预期意图,其重构与学生个体的视角密切相关。应该充分考虑非主流观念影响、有效整合不同文化取向、恰当运用多种表达策略、夯实学生的国家认知基础,才能充分发挥教科书育人功能,增强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想象 教科书 国家形象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想象力、时间性与超越性——海德格尔对康德先验想象力理论的存在论诠释 被引量:6
2
作者 朱耀平 《哲学分析》 2011年第5期84-96,198,共13页
康德认为,与经验想象力总是对经验对象的"再生"不同,先验想象力第一次使经验及其对象成为可能,因此,它也被称为生产性的想象力。海德格尔认为,康德所说的先验想象力不仅是将感性和知性联系起来的能力,而且也可以说是它们二者... 康德认为,与经验想象力总是对经验对象的"再生"不同,先验想象力第一次使经验及其对象成为可能,因此,它也被称为生产性的想象力。海德格尔认为,康德所说的先验想象力不仅是将感性和知性联系起来的能力,而且也可以说是它们二者的共同根基;此外,它不仅是将表象杂多在时间次序中加以整理的能力,而且是时间表象的根源;不仅是在对象不在场的情况下将它呈现出来的能力,而且是对象的呈现之所以可能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海德格尔 先验想象力 时间性 超越性
下载PDF
想像与想象——兼论康德哲学中的Einbildungskraft的翻译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卫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62,共4页
在西方,人们很早就区分了两种想象的能力,一种是依据经验的联想规则进行想象的再生想像力,一种是通过虚构和抽象获得形象的生产性想象力。汉语虽然也有两种表达法,一种是想像力,一种是想象力,但人们并没有在二者之间做出区分,二者在字... 在西方,人们很早就区分了两种想象的能力,一种是依据经验的联想规则进行想象的再生想像力,一种是通过虚构和抽象获得形象的生产性想象力。汉语虽然也有两种表达法,一种是想像力,一种是想象力,但人们并没有在二者之间做出区分,二者在字形上的区别恰好可以对应于上述两种想象力。据此,康德哲学中的Einbildungskraft也应该翻译为想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像 想象 再生想像力 生产性想象力 先验想象力
下载PDF
康德为什么重写“先验演绎”?——对《纯粹理性批判》中两版“先验演绎”的解读 被引量:3
4
作者 董滨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0-116,共7页
1787年,康德在第一版《纯粹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又发表了第二版。其中,"先验演绎"部分几乎是完全重写。不过,很多研究者对于两版的差异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一方如沃尔夫等人认为两版演绎并没有太大差别,而且他更重视第一... 1787年,康德在第一版《纯粹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又发表了第二版。其中,"先验演绎"部分几乎是完全重写。不过,很多研究者对于两版的差异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一方如沃尔夫等人认为两版演绎并没有太大差别,而且他更重视第一版;另一方,如亨利希、阿利森等认为康德的第一版演绎是不成熟的,有些论点甚至站不住脚,而只有第二版才真正代表着康德成熟的思想。此外,像帕顿、斯密等人则主要持一种中间立场,本文比较认可这一立场,即第二版演绎确实更加清楚、合理,但要充分理解康德的本意,必须综合考量两版"演绎",因为在很多方面,第一版演绎发挥着对于第二版补充说明的作用。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一方面,本文将对"先验演绎"的结构进行分析,主要围绕帕顿提出的"主观—客观演绎"之说,以及此后亨利希提出的著名的"一个证明、两个步骤"的观点而展开;另一方面,对于其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如先验统觉、先验想象力以及先验对象,本文就其不同程度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梳理,以便更好地把握康德在两版演绎中的思路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客观演绎先验统觉 先验想象力 先验对象
原文传递
“感性与知性的共同根”之辨——《纯粹理性批判》导言的一个微观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荣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3-99,共7页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导言中曾经提出了“感性与知性的共同根”这一重要问题,但长期被忽视。实际上,感性和知性的共同根并非如康德所言“不为我们所知”,而是清楚明白地存在于我们心中,它就是先验想象力。先验想象力和生产性想象力、...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导言中曾经提出了“感性与知性的共同根”这一重要问题,但长期被忽视。实际上,感性和知性的共同根并非如康德所言“不为我们所知”,而是清楚明白地存在于我们心中,它就是先验想象力。先验想象力和生产性想象力、纯粹想象力是同一的,但与再生性想象力和先验统觉有显著区别,因为先验想象力是纯粹的自发性,不仅是感性接受性的自发性的根,而且是知性自发性的根,它在康德知识论中,甚至在他的整个哲学中都具有奠基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感性 知性 先验想象力
原文传递
信息时代的时间病理学分析——以时间现象学与技术现象学为视角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旺 曾梦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69-82,共1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现代人的时间经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一种病理学症状。由于时间经验方式构成了人的原初生活世界的基础,因而其时间病理学的变化就直接关联着现代人的精神危机。自康德以来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现代人的时间经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一种病理学症状。由于时间经验方式构成了人的原初生活世界的基础,因而其时间病理学的变化就直接关联着现代人的精神危机。自康德以来的时间现象学对时间经验的构成及其运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因而能够作为分析诊断该时间病理学结构的有效工具。通过康德、海德格尔和利科的时间现象学相关概念,以及斯蒂格勒的技术现象学相关概念,信息技术对现代时间经验的威胁可被描述为使时间生产机制受阻。这导致了先验想象力的生产性的丧失,对此,我们应以反思和节制的态度使用信息技术,以克服其技术毒性,包括:必须控制信息摄入的密度、强度和频率;增强主体的信息消化能力;确保信息介质的多元以中和彼此的毒性,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现象学 时间病理学 先验想象力 精神危机
下载PDF
从形象到模式——论杜夫海纳审美知觉中的想象力
7
作者 姜旻玥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3-16,42,共5页
杜夫海纳从现象学美学角度出发,对审美知觉中的想象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其区分了一般知觉中的想象力和审美知觉中的想象力。一般知觉中的想象力不仅有先验想象发挥作用,开辟了对象得以诞生的时空场,还存在着经验想象将对象具体化为... 杜夫海纳从现象学美学角度出发,对审美知觉中的想象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其区分了一般知觉中的想象力和审美知觉中的想象力。一般知觉中的想象力不仅有先验想象发挥作用,开辟了对象得以诞生的时空场,还存在着经验想象将对象具体化为可见的静态形象,由此实现认识层面的超越。审美知觉中仅存在着先验想象发挥作用,产生出具有动态生成性的感性模式,由此实现审美层面的跨越。从静态形象到动态模式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想象力在知觉运作过程中实现的审美维度的跨越,这一跨越也走向了人与自然的本源和谐,由此实现了深层自我的审美化自由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先验想象 经验想象 审美知觉
下载PDF
从先验想象力到理念——早期德勒兹对康德先验哲学的解释与改造 被引量:2
8
作者 牛子牛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7年第2期173-222,共50页
德勒兹经常将自己早期的哲学界定为'先验的经验主义'哲学。学界一般认为,德勒兹尽管吸取了康德的'先验'概念及其'内在性批判'的大体方法,但对于先验领域本身的意义和构造,则几乎全异于康德之所设想,而更多吸收... 德勒兹经常将自己早期的哲学界定为'先验的经验主义'哲学。学界一般认为,德勒兹尽管吸取了康德的'先验'概念及其'内在性批判'的大体方法,但对于先验领域本身的意义和构造,则几乎全异于康德之所设想,而更多吸收了来自尼采、斯宾诺莎、柏格森等哲学家的概念方式,而二者之间的关系也通常被视为一种几乎全然批判性的关系。本文拟通过揭示德勒兹在追溯真实经验之起源的过程中,从'先验图式/时空动势'到'理念'的论证逻辑,来指出德勒兹早期思想对康德的继承远远不止于先验领域的大致地位和名称,而且还深刻影响到德勒兹自身先验哲学的基本框架,和他所'创造'的大量重要概念。此外,德勒兹也通过对康德的解释回答了当代法国哲学语境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康德 先验的经验主义 先验想象力 理念
原文传递
康德对传统抽象论的批判及其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4-59,65,共7页
抽象论是传统知识论中一个基本的立场 ,然而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受到康德尖锐的批判。康德对抽象论的拒斥 ,旨在实现知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的批判突出了想象力、尤其是先验想象力在知识论中的核心地位。在康德看来 ,先验想... 抽象论是传统知识论中一个基本的立场 ,然而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受到康德尖锐的批判。康德对抽象论的拒斥 ,旨在实现知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的批判突出了想象力、尤其是先验想象力在知识论中的核心地位。在康德看来 ,先验想象力生发了知识的两个主干 ,即感性和知性 ,确保了二者的联结 ,克服了传统抽象论关于实在论和观念论之间的疏离。康德对抽象论的批判具有深远的意义 ,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在费希特的知识学中取得了实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抽象论 《纯粹理性批判》 先验想象力 费希特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幻想小说中的真幻意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贺欣晔 王纯菲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在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幻想小说中,她的真幻意识时刻体现在作品的各个角落。正是莱辛对真与幻的鲜明意识构成了她对文学真幻问题的根本态度。从莱辛的意识表现中可以看到,真与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对这二者进... 在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幻想小说中,她的真幻意识时刻体现在作品的各个角落。正是莱辛对真与幻的鲜明意识构成了她对文学真幻问题的根本态度。从莱辛的意识表现中可以看到,真与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对这二者进行辩证地拆解与阐释;真与幻之间的联系通过经验想象和先验想象的共同作用建立起来,并以螺旋式的叙事结构表现在其作品中,这些都体现了莱辛对现实与文学之间真幻界限的看法,以及她的作品对文学类型划分的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真幻意识 对立统一 先验想象
下载PDF
先验想象力:“感性”和“知性”共同的根
11
作者 王建斌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39-43,共5页
"想象力"是康德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是连接"感性"和"知性"的桥梁。但是,国内外对"想象力"是与"感性、知性"并列的能力,还是"感性"和"知性"共同的根,颇有分歧。... "想象力"是康德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是连接"感性"和"知性"的桥梁。但是,国内外对"想象力"是与"感性、知性"并列的能力,还是"感性"和"知性"共同的根,颇有分歧。通过对康德的"想象力"的概念以及两版演绎和先验图型论中想象力的地位和作用的澄清,认为"先验想象力"是保证知识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前提,是主体的创造性的体现,也是"感性"和"知性"共同的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力 先验想象力 感性 知性 再生性想象力 生产性想象力 主体创造性
下载PDF
从路遥《平凡的世界》看当下的文学教育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保庆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平凡的世界》为思考文学教育提供了一条文学中的"文学阅读"思路。"八十年代"文学在激发超越性想象的同时隐含了文学教育"内卷化"的倾向。大学文学教育需要立足于文学作品的感兴阅读,引导阅读体会由&qu... 《平凡的世界》为思考文学教育提供了一条文学中的"文学阅读"思路。"八十年代"文学在激发超越性想象的同时隐含了文学教育"内卷化"的倾向。大学文学教育需要立足于文学作品的感兴阅读,引导阅读体会由"说不清"向"说得清"乃至"清楚地看见"的转化,最终激发文学改造现实的"生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 超越性想象 “内卷化” 文学教育
下载PDF
形而上学、人与自然——海德格尔与康德的“先验想象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屠兴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4,共5页
康德在海德格尔解释策略中不过是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追问旅途中的一根拐杖。一切对存在的追问都必须以对人的存在的追问为先导。先验想象力是使对象能够被给予人这样的有限存在者的纯象或发生域,海德格尔以康德的先验想象力为契机绽出... 康德在海德格尔解释策略中不过是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追问旅途中的一根拐杖。一切对存在的追问都必须以对人的存在的追问为先导。先验想象力是使对象能够被给予人这样的有限存在者的纯象或发生域,海德格尔以康德的先验想象力为契机绽出存在。在康德根本精神里,由于掺进了先验想象力这种硬性的形式,人在认识上为自然"设立"法度和先天框架;而海德格尔认为,自然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因其运行尺度遵循内在的规律,最终不以人的认识活动而受制约。在他试图剥离康德在认识上所凸显出来的人全面统治自然的意愿及追问形而上学进程中,康德"先验想象力"在海德格尔哲学中得以消解与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自然 康德 先验想象力 海德格尔
下载PDF
从先验想象力到本源时间——海德格尔的“时间性”之途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咏诗 张荣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4,共7页
海德格尔笔下的时间性概念是Zeitlichkeit。海德格尔从时间性的定义开始,对康德的"纯粹直观"和"图型法"进行改造,并以此进入康德的时间论题。他试图将康德的时间与"先验想象力"对接,并提出"本源时... 海德格尔笔下的时间性概念是Zeitlichkeit。海德格尔从时间性的定义开始,对康德的"纯粹直观"和"图型法"进行改造,并以此进入康德的时间论题。他试图将康德的时间与"先验想象力"对接,并提出"本源时间即先验想象力"、"此在和时间性同一"。从康德的先验统觉到海德格尔此在绽出的时间性,对海德格尔而言这关乎人文学科在何种意义上获取自己独立的方法论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时间性 先验想象力 本源时间
原文传递
论先验想象力——想象力与知性关系辨析
15
作者 姜韦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69-71,共3页
想象力问题在认识论中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曾经被拒之于认识论门外的想象力被康德从先验的角度赋予了在认识论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尽管如此,康德并没有将之置于理性之上,相反,在对想象力的论述中始终伴随着"理性中心论"的... 想象力问题在认识论中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曾经被拒之于认识论门外的想象力被康德从先验的角度赋予了在认识论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尽管如此,康德并没有将之置于理性之上,相反,在对想象力的论述中始终伴随着"理性中心论"的色彩。所以想象力,无论在康德以后被置于何等重要的地位,至少在康德哲学体系中还是次居理性之下。因为毕竟康德的时代是理性的时代而不是想象力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性 知性范畴 先验想象力 先验图型
下载PDF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2版)中“先验演绎”结构新解
16
作者 董滨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104,共7页
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经典之一,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第2版中"先验演绎"的结构一直是研究界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面对各种观点,一般认为亨利希提出的著名的"一个证明、两个步骤"主张是一个节点,此后的学者们大... 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经典之一,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第2版中"先验演绎"的结构一直是研究界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面对各种观点,一般认为亨利希提出的著名的"一个证明、两个步骤"主张是一个节点,此后的学者们大都在这一框架下提出进一步的意见。其中以另一位研究者阿利森的观点尤为重要。在接受亨利希基本观点的前提下,阿利森对于两个步骤各自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解读。围绕两种主要论证,在不否定"一个证明、两个步骤"所具有的合理性基础之上,提出了另一种视角,即以"概念-直观"的关系为线索来把握"先验演绎"中的深层脉络,与此同时,"概念"与"直观"本身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基于这一发现,本文对于"先验演绎"的结构提出了崭新的"一个证明、三个步骤"主张,并试图以此来调和亨利希与阿利森二者之间的某些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范畴 直观 先验统觉 先验想象力
下载PDF
“隐匿”的桥——论康德图型的中介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海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8-52,共5页
康德的图型说是他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图型作为一种中介,沟通着知性与感性,通过它我们的知识才成为可能。图型的作用正如一座隐匿于我们心灵深处的"桥梁",它得自于先验想象力却又能够在范畴与对象之间来回摆渡,试图... 康德的图型说是他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图型作为一种中介,沟通着知性与感性,通过它我们的知识才成为可能。图型的作用正如一座隐匿于我们心灵深处的"桥梁",它得自于先验想象力却又能够在范畴与对象之间来回摆渡,试图构筑起整个知识的大厦。本文希望通过对图型中介性的论述与深化,并以此为突破点进一步深入理解这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及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图型中介性 先验想象力 范畴 时间 技艺
下载PDF
创造性想象何以可能?——康德美学的现象学阐释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宏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6,共7页
创造性想象力是康德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他主张这种能力能够帮助艺术家把不可见的理性理念转化为可以直观的艺术形象。这一命题对于我们理解艺术创作的奥秘有着重要启示,然而在康德美学中却并没有得到展开,在学界的相关研究中也未得... 创造性想象力是康德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他主张这种能力能够帮助艺术家把不可见的理性理念转化为可以直观的艺术形象。这一命题对于我们理解艺术创作的奥秘有着重要启示,然而在康德美学中却并没有得到展开,在学界的相关研究中也未得到充分的关注。本文认为,现象学的本质直观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完善康德的这一命题。从这种理论出发,我们把图式看作直观活动的产物,因而图式不再局限于认识领域,在审美和艺术活动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正是通过图式的中介作用,艺术家才得以完成从理性理念到感性形象的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 先验想象力 创造性想象力 本质直观
下载PDF
本源的想象与此在的有限——论海德格尔对康德先验想象力的解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靳宝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5期61-66,共6页
先验想象力在康德哲学中至关重要,康德在此问题上有着深刻的犹豫与冲突。作为感性和知性之间的"游戏空间"的先验想象力与时间具有本源同一性,想象力和时间一道构成了主体的本质,由此使得海德格尔在康德这里找到了思想的庇护所... 先验想象力在康德哲学中至关重要,康德在此问题上有着深刻的犹豫与冲突。作为感性和知性之间的"游戏空间"的先验想象力与时间具有本源同一性,想象力和时间一道构成了主体的本质,由此使得海德格尔在康德这里找到了思想的庇护所,把认识的有限性推进到了生存的有限性,进而开启了有限主体的存在论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康德 先验想象力 存在 时间
下载PDF
开拓性分析与创造性批判并重——评方向红《时间与存在》
20
作者 谢裕伟 《哲学分析》 2015年第4期16-27,共12页
《时间与存在》第一部分基于胡塞尔晚期的时间现象学手稿对感知与想象的关系、原自我与原非我的关系以及睡眠、死亡等问题作出了细致的现象学分析,其中时间意识的"视差现象"为解决胡塞尔自我概念的难题提供了依据,而原非我的... 《时间与存在》第一部分基于胡塞尔晚期的时间现象学手稿对感知与想象的关系、原自我与原非我的关系以及睡眠、死亡等问题作出了细致的现象学分析,其中时间意识的"视差现象"为解决胡塞尔自我概念的难题提供了依据,而原非我的概念则为解释康德先验图型论的困难打开了新思路。第二部分则借助新的方式比较"此在"与"自我"、"存在"与"意识",为重新理解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二人思想的关系与差异提供了批判性的视角,指出海德格尔的许多关键思路在胡塞尔那里早已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眼于《时间与存在》的论题,对关于意向相关项与时间、关于早期海德格尔对时间的理解与其整个现象学思路之间关系等问题还可以展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与存在》 胡塞尔 海德格尔 现象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