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醛酶与青春期小鼠Leydig细胞生成睾酮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顾冬民 朱慧 +3 位作者 刘颖 徐桦 陈丙莺 德伟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 研究青春期小鼠Leydig细胞中转醛酶活性、蛋白表达水平与睾酮生成的相关性。 方法 原代培养Leydig细胞 ,加入HCG刺激 ,酶联免疫法测定培养 2、8小时细胞上清睾酮浓度 ,同时测定转醛酶活性 ,Westernblot检测转醛酶蛋白表达水平。... 目的 研究青春期小鼠Leydig细胞中转醛酶活性、蛋白表达水平与睾酮生成的相关性。 方法 原代培养Leydig细胞 ,加入HCG刺激 ,酶联免疫法测定培养 2、8小时细胞上清睾酮浓度 ,同时测定转醛酶活性 ,Westernblot检测转醛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刺激组Leydig细胞上清睾酮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小时P <0 .0 1,8小时P <0 .0 0 1)。 (2 )刺激组Leydig细胞转醛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小时P <0 .0 5 ,8小时P <0 .0 0 1)。 (3)Leydig细胞刺激组和对照组间转醛酶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HCG促进小鼠Leydig细胞生成睾酮的同时 ,转醛酶活性同步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醛酶 青春期 小鼠 LEYDIG细胞 睾酮 蛋白表达 转醛酶活性
原文传递
人肝癌组织中转醛醇酶活性高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锐 张一鸣 +3 位作者 孟小鑫 周锦勇 顾冬民 德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比较人肝癌组织与正常肝组织TAL活性差异 ,探讨TAL活性变化在肿瘤组织增殖中的作用 .方法 :取人肝癌组织 2 0例 ,人正常肝组织 10例 ,癌旁组织 10例分别测转醛醇酶活性 ,RT PCR检测转醛醇酶mRNA表达 ,Westernblot检测转醛醇酶蛋... 目的 :比较人肝癌组织与正常肝组织TAL活性差异 ,探讨TAL活性变化在肿瘤组织增殖中的作用 .方法 :取人肝癌组织 2 0例 ,人正常肝组织 10例 ,癌旁组织 10例分别测转醛醇酶活性 ,RT PCR检测转醛醇酶mRNA表达 ,Westernblot检测转醛醇酶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①转醛醇酶活性在人肝癌组织中 [(6 74± 4 4 )nkat/g]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 [(2 87± 4 4 )nkat/g]及癌旁组织 [(40 1± 2 9)nkat/g],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5 ) ,正常肝组织与癌旁组织中转醛醇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 .②人肝癌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中转醛醇酶蛋白、核酸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人肝癌组织中转醛醇酶活性较正常肝组织显著升高 ,表现出其在癌变组织中的特异性 .同时提示其活性的改变与翻译后修饰有关 .这为深入研究肝癌的发生机制及癌细胞增殖机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醛醇酶 肝肿瘤 活性
下载PDF
转醛醇酶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
3
作者 陈少华 高三度 王志敏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人皮肤瘢痕疙瘩组织中转醛醇酶(Transaldolase,TAL)活性的表达,探讨该酶在瘢痕疙瘩发病中的作用。方法TAL活性测定,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分析TAL蛋白,逆转录聚合酶酶联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 目的观察人皮肤瘢痕疙瘩组织中转醛醇酶(Transaldolase,TAL)活性的表达,探讨该酶在瘢痕疙瘩发病中的作用。方法TAL活性测定,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分析TAL蛋白,逆转录聚合酶酶联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分析TAL-mRNA表达情况。结果瘢痕疙瘩组织中TAL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中TAL活性(P<0.05)。TAL蛋白及TAL-mRNA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AL活性变化可能在瘢痕疙瘩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醛醇酶 转醛醇酶mRNA 瘢痕疙瘩
下载PDF
龙眼转醛醇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游向荣 许鸿川 +2 位作者 梁文裕 郑少泉 陈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0,共4页
转醛醇酶作为磷酸戊糖途径非氧化阶段的关键酶,在调节植物PPP对环境胁迫的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应用RACE方法克隆了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花芽中转醛醇酶的基因,获得一段长度为1655bp的cDNA,其中包括一个1320bp的开放阅读框... 转醛醇酶作为磷酸戊糖途径非氧化阶段的关键酶,在调节植物PPP对环境胁迫的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应用RACE方法克隆了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花芽中转醛醇酶的基因,获得一段长度为1655bp的cDNA,其中包括一个1320bp的开放阅读框,已登陆GenBank,登陆号为FJ472991(GI:217795375)。将转醛醇酶全长cDN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一个约55kD带有组氨酸标签的外源蛋白。RT-PCR结果显示,TALmRNA在龙眼成花逆转花芽中有较明显的表达量上调,说明TAL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龙眼正常成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转醛醇酶 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hCG对小鼠间充质细胞(K9)转醛醇酶活性的调节 被引量:2
5
作者 袁俐 张永玲 +3 位作者 袁栎 张一鸣 缪珩 德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研究小鼠间充质细胞(K9)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转醛醇酶(TAL)活性的调节.方法:K9细胞培养,加hCG,cAMP孵化,测定TAL活性、Westernblot检测TAL蛋白表达、Northernblot检测TALmRNA表达、2DWesternblot测定TAL蛋白迁移表达.结果:... 目的:研究小鼠间充质细胞(K9)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转醛醇酶(TAL)活性的调节.方法:K9细胞培养,加hCG,cAMP孵化,测定TAL活性、Westernblot检测TAL蛋白表达、Northernblot检测TALmRNA表达、2DWesternblot测定TAL蛋白迁移表达.结果:①hCG促使TALmRNA表达升高.2,4,8和16hTALmRNA表达密度的扫描结果依次为:hCG组(32.7±2.3),(62.2±3.5),(27.5±2.9)和(18.1±1.1),对照组(32.3±2.7),(25.2±1.9),(31.4±3.3)和(22.5±2.6),其中4h组间差异显著(P<0.01),8及16h表达显著下降;②hCG对TAL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③hCG和cAMP促使TAL活性升高,hCG组2,4,8,16和20h的TAL活性依次为(417±33),(438±47),(508±24),(576±18)和(593±29)nkat/g,均高于同期对照组(288±18),(302±20),(334±24),(393±14)和(399±10)nkat/g,组间差异显著(P<0.05);④2DWesternblot:hCG导致TAL第二亚型出现新的蛋白迁移点b6,并向酸性端迁移.结论:hCG促使小鼠K9细胞TAL的转录及活性升高,但hCG对TAL活性调节与转录水平无关,提示TAL活性调节发生在翻译后修饰,可能是通过第二信使cAMP促进了TAL磷酸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醛醇酶 小鼠睾丸间充质细胞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下载PDF
转醛醇酶在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及其亚型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顾冬民 程志祥 +2 位作者 刘颖 朱慧 德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5-467,473,共4页
目的:研究转醛醇酶在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并分离鉴定其亚型。方法: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对转醛醇酶在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中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利用双向电泳免疫印迹... 目的:研究转醛醇酶在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并分离鉴定其亚型。方法: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对转醛醇酶在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中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利用双向电泳免疫印迹技术分离、鉴定转醛醇酶的亚型。结果:①转醛醇酶在生后1周小鼠睾丸中表达量平均比成年高47.8%(P<0.005)。②双向电泳Westernblotting示小鼠睾丸转醛醇酶共有10余个亚型,生后1周小鼠睾丸中a8亚型表达量极低,而在成年小鼠睾丸中a8亚型高表达。结论:①生后1周小鼠生长发育快,合成代谢旺盛,转醛醇酶基因绝对表达量高。②a8亚型可能与生殖功能(精子发生、睾酮生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醛醇酶 发育 小鼠 睾丸 双向电泳免疫印迹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K9小鼠睾丸间质细胞转醛醇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少华 顾冬民 +3 位作者 张一鸣 朱慧 徐桦 德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观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K9小鼠睾丸间质细胞(K9细胞)转醛醇酶(transaldolase,TAL)活性的影响,探索哺乳动物中TAL活性与睾酮合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睾酮分泌量,TAL活性测定,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 目的:观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K9小鼠睾丸间质细胞(K9细胞)转醛醇酶(transaldolase,TAL)活性的影响,探索哺乳动物中TAL活性与睾酮合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睾酮分泌量,TAL活性测定,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分析TAL蛋白变化及RNA印迹法(Northenblotting)分析TALmRNA表达情况。结果:hCG实验组睾酮分泌量及TAL活性比对照组均提高2倍,Westernblotting分析TAL蛋白量无明显变化,而Northenblotting分析TAL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hCG促进K9细胞中睾酮合成的同时TAL活性显著增加,TAL可能与哺乳类K9细胞类固醇激素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醛醇酶 睾丸间质细胞 转醛醇酶mRNA 小鼠
下载PDF
Multi-enzyme cascade for sustainable synthesis of L-threo-phenylserine by modulating aldehydes inhibition and kinetic/thermodynamic controls
8
作者 Yuansong Xiu Guochao Xu Ye Ni 《Systems Microbiology and Biomanufacturing》 2022年第4期705-715,共11页
l-Threonine transaldolase could catalyze the transaldolation of l-threonine and aldehyde to generateβ-hydroxy-α-amino acids with high diastereoselectivity.A novel l-threonine transaldolase(PmLTTA)was identified from... l-Threonine transaldolase could catalyze the transaldolation of l-threonine and aldehyde to generateβ-hydroxy-α-amino acids with high diastereoselectivity.A novel l-threonine transaldolase(PmLTTA)was identified from Pseudomonas sp.through genome mining.PmLTTA exhibited high activity in the synthesis of l-threo-phenylserine from l-threonine and benzaldehyde,with specific activity of 5.48 U mg-1.However,the application of PmLTTA was impeded by the low conversion ratio and variable diastereoselectivity,which were caused by the toxicity of aldehydes and kinetic/thermodynamic controls in the transaldolation reaction.To solve these issues,alcohol dehydrogenase was used to remove the by-product acetaldehyde,and then carboxylic acid reductase was introduced to alleviate the inhibition of benzaldehyde and toxicity of DMSO.Finally,a multi-enzyme cascade reaction,comprising of PmLTTA,carboxylic acid reductase,alcohol dehydrogenase and glucose dehydrogenase,was constructed to prepare l-threo-phenylserine from cheap benzoic acid,in which alleviated inhibition of aldehydes and desirable diastereoselectivity were achieved.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the conversion ratio of 57.1%and de value of 95.3%were reached.This study provides an efficient and green approach for the synthesis of chiral l-threo-phenylserine from industrial byproduct,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scade reactions influenced by the toxic intermediates and complicated kinetic/thermodynamic contr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hronine transaldolase l-Threo-phenylserine Reaction optimization Cascade reaction DIASTEREOSELECTIVITY
原文传递
转醛醇酶在胃癌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
9
作者 魏立 施睿臻 张一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11期2070-2072,共3页
目的: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之间比较转醛醇酶(TAL)的活性与表达的变化,探讨转醛醇酶活性或表达变化与肿瘤发生机制的可能联系。方法:转醛醇酶活性测定,Western免疫印迹测定TAL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TAL活性明显高于癌... 目的: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之间比较转醛醇酶(TAL)的活性与表达的变化,探讨转醛醇酶活性或表达变化与肿瘤发生机制的可能联系。方法:转醛醇酶活性测定,Western免疫印迹测定TAL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TAL活性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p<0.05)。癌旁组织中TAL活性低于正常组织(p<0.05)。TAL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的蛋白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转醛醇酶的活性升高参与胃组织癌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醛醇酶 胃癌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转醛醇酶与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
10
作者 覃珂 许燕 +1 位作者 周希瑗 刘丹宁 《眼科学报》 2020年第6期393-399,共7页
目的:探讨转醛醇酶(t ransaldolase,TAL)在氪激光诱导的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 l neovascularization,CNV)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给予2组20只BN大鼠行氪激光光凝视网膜,诱导BN大鼠建立CNV模型。在光凝后21 d行... 目的:探讨转醛醇酶(t ransaldolase,TAL)在氪激光诱导的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 l neovascularization,CNV)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给予2组20只BN大鼠行氪激光光凝视网膜,诱导BN大鼠建立CNV模型。在光凝后21 d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确定模型建立成功后摘除眼球。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AL、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蛋白质表达,并测定TAL活性。采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下TAL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ARPE-19细胞中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抑制前后TAL,NADPH和GSH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光凝后21 d见明显新生血管生成,表明模型成功建立。CNV增殖区TAL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大鼠中TAL活性(67.16±3.38 vs 182.57±1.83,P<0.001);TAL蛋白质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鼠中TAL表达(0.87±0.33 vs 2.09±0.21,P=0.005);NADPH和GSH表达明显低于其在正常大鼠中的表达(0.92±0.20 vs 0.14±0.05,P<0.01;0.84±0.31 v s 0.29±0.11,P<0.05)。通过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不做干预、加入LipofectamineTM 2000稀释液、加入TAL-siRNA/LipofectamineTM 2000复合物,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TAL-siRNA组,干预48 h后,TAL-siRNA组中TAL蛋白质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0.26±0.13 vs 1.39±0.42和1.15±0.19,P<0.01);NADPH和GSH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CNV形成的过程中,TAL的活性增强、表达上调,证实TAL与CNV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调控NADPH和GSH的表达参与CNV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醛醇酶 脉络膜新生血管 磷酸戊糖途径
下载PDF
多基因串联发酵木糖产乙醇重组菌株构建初探
11
作者 陆亮 刘敏 +4 位作者 叶凯 茆军 于孟斌 陈高云 涂振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0-908,共9页
【目的】解决酿酒酵母不能发酵或利用木糖的问题,以期选育出高效转化秸秆生产乙醇的菌株。【方法】将来自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的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的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2),树... 【目的】解决酿酒酵母不能发酵或利用木糖的问题,以期选育出高效转化秸秆生产乙醇的菌株。【方法】将来自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的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的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2),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的木酮糖激酶基因(xks1),以及酿酒酵母内源的转醛酶基因(tal1)和转酮酶基因(tkl1),通过串联共表达的方法构建到表达载体pAUR123上,构建了一株重组酿酒酵母。【结果】经过酶活性分析和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实验,证明转化子pAUR123-XL成功导入酿酒酵母并得到表达。以木糖为唯一碳源进行限氧发酵,能稳定利用木糖,木糖发酵结果表明:木糖的利用率为79.5%,乙醇产率为31%。【结论】构建的重组菌株能较好的利用木糖,为进一步的乙醇发酵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还原酶 木糖醇脱氢酶 木酮糖激酶 转醛酶 转酮酶
下载PDF
新生儿转醛醇酶缺乏症1例
12
作者 李苑菁 张华岩 +2 位作者 韩瑾 李秀珍 赵小朋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4-297,共4页
本文报道一例TALDO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导致的转醛醇酶缺乏症患儿。孕母有不良孕产史,产前检查发现胎儿超声异常,产前全外显子组测序检出TALDO1基因存在c.462-2A>G和c.574C>T(p.R192C)可能致病性杂合变异。患儿出生胎龄38周+1,生后... 本文报道一例TALDO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导致的转醛醇酶缺乏症患儿。孕母有不良孕产史,产前检查发现胎儿超声异常,产前全外显子组测序检出TALDO1基因存在c.462-2A>G和c.574C>T(p.R192C)可能致病性杂合变异。患儿出生胎龄38周+1,生后存在特殊体征(皮肤松弛/皱褶多、低耳位等)、脾大、贫血、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异常,结合产前诊断结果诊断转醛醇酶缺乏症。患儿现1岁3月龄仍可见双手背及颈背部皮肤较松弛且皱褶多。本病例提示,对于出生有肝脾大、贫血、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同时伴特殊体征如皮肤松弛/皱褶多、低耳位等,需警惕转醛醇酶缺乏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 先天性 转醛醇酶 磷酸戊糖途径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细粒棘球绦虫转醛醇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潜在免疫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辛奇 景涛 +5 位作者 宋晓霞 高海军 孙旭东 吕薇 Nabil Pervaiz 鲁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3-338,共6页
目的对细粒棘球绦虫转醛醇酶(Echinococcus granulosus transaldolase,EgTAL)编码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和表达,并对其作为药物靶标及其潜在的免疫诊断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方法运用多种软件分析EgTAL的理化性质、保守功能域、同... 目的对细粒棘球绦虫转醛醇酶(Echinococcus granulosus transaldolase,EgTAL)编码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和表达,并对其作为药物靶标及其潜在的免疫诊断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方法运用多种软件分析EgTAL的理化性质、保守功能域、同源性和三级结构等。从重组质粒pBluescript ⅡSK Egtal中PCR扩增Egtal基因,克隆至pET30a,构建表达载体pET30a-Egtal,转化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抗His标签镍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EgTAL,与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进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用20份已确诊的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和20份健康者血清,ELISA法评价重组蛋白EgTAL的免疫诊断效果。分光光度法检测重组蛋白EgTAL的酶活性。结果 Egtal基因长981 bp,编码的蛋白含326个氨基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M_r)为36 332,等电点为5.11,含TAL标识序列DATTNPSLI(31~39 aa)及酶活性催化部位,EgTAL与人TAL的同源性为62%。三级结构分子建模显示,EgTAL具有A和B两条完整的蛋白链。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0a-Egtal。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EgTAL在E.coli 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在M_r36 332处可见重组蛋白EgTAL条带,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EgTAL可被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识别。ELISA分析结果显示,20份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和20份健康者血清的平均A_(450)值分别为1.189±0.384和0.325±0.078,其中17份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检测结果为阳性。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纯化后的EgTAL具有高效酶活性,60μg EgTAL加入酶促反应体系催化反应30 min后,体系的吸光度(A_(340)值)由1.684±0.103降至0.139±0.009。结论克隆了细粒棘球绦虫Egtal基因,并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出有酶催化活性和潜在免疫诊断价值的EgTAL重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转醛醇酶基因 克隆表达 免疫诊断 药物靶点
原文传递
遗传代谢筛查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的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盼 郭静 孙梅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遗传代谢筛查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的意义,并分析其中基因检测异常患儿的临床生化改变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消化内科的69例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 目的探讨遗传代谢筛查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的意义,并分析其中基因检测异常患儿的临床生化改变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消化内科的69例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体检特征、生化检验及遗传代谢筛查和基因检测结果。结果69例患儿中,67例完善了血串联质谱分析和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测,遗传代谢筛查异常组患儿与正常组患儿相比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串联质谱分析中最常见的异常是游离肉碱升高及精氨酸、瓜氨酸、甲硫氨酸升高,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最常见的是3-羟基丙酸、4-羟基苯乳酸、4-羟基苯乙酸等多种有机酸的升高。6例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儿中,4例Citrin缺陷引起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血尿串联质谱分析提示高氨基酸血症(瓜氨酸、酪氨酸)和尿有机酸升高;共有5种SLC25A13基因突变:IVS6+5G>A、851del4、IVS11+1G>A、851_854del以及852_855del。1例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2型患儿表现为黄疸持续未退、重度瘙痒,化验血γ-谷氨酰转肽酶正常,ABCB11基因的突变类型是c.667C>T。1例转醛醇酶缺乏症患儿TALDO1基因突变类型是c.716G>A和c.854dupA杂合突变。结论血串联质谱分析和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对遗传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基因检测可以为少见遗传代谢性疾病提供精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串联质谱分析 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测 基因检测 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转醛醇酶缺乏症
原文传递
共表达xyl1、xyl2和tal1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及木糖发酵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凯 陆亮 +3 位作者 刘敏 于孟斌 陈高云 涂振东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1-44,47,共5页
将来自树干毕赤酵母的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2)和酿酒酵母自身的木糖转醛酶基因(tal1),通过串联共表达的方法构建到表达载体pAUR123上,构建了1株重组酿酒酵母。该菌在打通木糖向木酮糖转化通路基础上,超表达木糖... 将来自树干毕赤酵母的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2)和酿酒酵母自身的木糖转醛酶基因(tal1),通过串联共表达的方法构建到表达载体pAUR123上,构建了1株重组酿酒酵母。该菌在打通木糖向木酮糖转化通路基础上,超表达木糖转醛酶。该菌以木糖为唯一碳源进行限氧发酵,能初步利用木糖。结果表明,木糖的利用率为77.4%,但乙醇产率仅为0.04 mg/mL。同时探讨了3种酶共表达对酿酒酵母发酵木糖生成乙醇的影响,发现3种酶对木糖的利用起关键性的作用,其过量表达导致木糖醇大量积累,乙醇得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还原酶 木糖醇脱氢酶 木糖转醛酶 酿酒酵母
下载PDF
cAMP在hCG调节小鼠间充质细胞K9转醛醇酶活性中的作用
16
作者 袁俐 蒋昭庆 +4 位作者 周海平 陈梅 程志军 沈爱明 德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70-71,共2页
目的:研究cAMP在hCG调节小鼠间充质细胞转醛醇酶(TAL)活性中的作用。方法:K9细胞培养,分别加hCG、cAMP以及hCG和cAMP共同孵化2h,测定TAL活性。结果:hCG和cAMP促使TAL活性升高,hCG组(308±27)nkat/g,cAMP组(317±37)nkat/g,cAMP+... 目的:研究cAMP在hCG调节小鼠间充质细胞转醛醇酶(TAL)活性中的作用。方法:K9细胞培养,分别加hCG、cAMP以及hCG和cAMP共同孵化2h,测定TAL活性。结果:hCG和cAMP促使TAL活性升高,hCG组(308±27)nkat/g,cAMP组(317±37)nkat/g,cAMP+hCG组(395±34)nkat/g,均高于同期对照组(267±23)nkat/g,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cAMP与hCG对转醛醇酶活性影响有协同作用,表现为cAMP+hCG组分别与cAMP组和hCG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cAMP能促进hCG对小鼠间充质细胞TAL活性的调节,可能是作为第二信使促进了TAL的磷酸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醛酶活性 小鼠睾丸间充质细胞 CAMP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下载PDF
磷酸化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转醛醇酶活性的影响
17
作者 张永玲 郭静 +1 位作者 张一鸣 德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9期1614-1616,共3页
目的:研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转醛醇酶(Transaldolase,TAL)活性变化与磷酸化的关系。方法:SMMC-7721细胞培养,细胞周期同步化后分组加不同浓度(10%、1%)胎牛血清孵育,分别测定不同孵育时间(1、2、4、8h)TAL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 目的:研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转醛醇酶(Transaldolase,TAL)活性变化与磷酸化的关系。方法:SMMC-7721细胞培养,细胞周期同步化后分组加不同浓度(10%、1%)胎牛血清孵育,分别测定不同孵育时间(1、2、4、8h)TAL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TAL蛋白表达水平。磷酸酶消化法检测TAL活性变化与磷酸化的关系。结果:①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TAL活性在10%胎牛血清培养时明显高于1%胎牛血清,2、4、8h显著性差异(P<0.05)。②不同浓度(10%.1%)胎牛血清孵育2、4、8hTAL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③磷酸化消化后TAL活性,与消化前相比呈显著性下降。结论: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增加血清浓度明显提高TAL活性,酶活性变化与TAL蛋白表达水平无关,提示活性调节发生在蛋白翻译后修饰,其中磷酸化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醛醇酶活性 细胞周期同步化 磷酸酶消化 翻译后修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