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余飞 左延卿 +1 位作者 陈节 高凤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各41例。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分别经额叶、颞叶入路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2组术后均...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各41例。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分别经额叶、颞叶入路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2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2组术后3个月的疗效;术前,术后1周、3周的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术前、术后24 h的炎症介质,术前、术后3 d的神经营养因子和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较经颞入路组,经额入路组术后引流时间更短,血肿清除率更高(P<0.05);较术前,2组术后1周、3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逐渐降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逐渐升高(P<0.05);与术后1周比较,经额入路组术后3周的NIHSS评分、GCS评分均优于经颞入路组(P<0.05);较术前,2组术后24 h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升高(P<0.05);较术前,2组术后3 d的血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升高,且经额入路组高于经颞入路组(P<0.05);血清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且经额入路组低于经颞入路组(P<0.05)。结论经额和经颞叶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可发挥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二者均对炎症介质的影响较小,但相比经颞叶入路,经额叶入路可缩短患者术后引流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并可调节患者机体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经颞入路 经额入路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术 神经功能 炎症介质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汤步階 刘暖林 +3 位作者 石波 李远辉 包小丽 郭腾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23期24-25,共2页
目的分析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59例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经颞组(n=26)和经额组(n=33),经颞组应用经颞部入路微创... 目的分析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59例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经颞组(n=26)和经额组(n=33),经颞组应用经颞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经额组患者应用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NIHSS(卒中量表)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术后3d、7d经额组血肿残余量均明显少于经颞组,其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d经额组意识清醒患者24例(72.73%),明显高于经颞组(P<0.05);术后7d经额组意识清醒患者31例(93.94%),和经颞组相比,其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相比较,其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经额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经颞组(P<0.05);经颞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3/26),经额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5/33),两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患者采用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可明显提高血肿清除量,术后意识恢复较快,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额入路 经颞入路 中等量基底节区 高血压性脑出血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