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颗粒流体两相流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
作者 王维 李佑楚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本文介绍了颗粒流体两相流动的特征及其模拟方法 ,重点论述了拟流体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并对两相流动模拟中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两相流 拟流体模型 拟颗粒模型 颗粒流体
下载PDF
颗粒轨道模型用于烟气脱硫喷淋塔两相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28
2
作者 赵喆 田贺忠 +2 位作者 郝吉明 张华 刘汉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37,共5页
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工具,采用Euler-Lagrange方法模拟喷淋塔内部气液两相流动.气相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描述,喷淋液滴用颗粒轨道模型描述.综合考虑颗粒受力分析、颗粒湍流扩散以及气液两相耦合3方面影响因素对颗粒轨道模型进行设置,从液... 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工具,采用Euler-Lagrange方法模拟喷淋塔内部气液两相流动.气相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描述,喷淋液滴用颗粒轨道模型描述.综合考虑颗粒受力分析、颗粒湍流扩散以及气液两相耦合3方面影响因素对颗粒轨道模型进行设置,从液滴粒径分布、液滴出口速度、喷淋夹角3个方面对喷嘴射流源进行精确定义.模拟结果表明:喷淋塔内轴向气速分布均匀;中空锥形的喷嘴设计使喷淋液形成伞状雨帘,有效防止烟气短流;塔内液滴浓度分布存在中间高、边缘低的问题,可通过改进喷嘴布置方案加以改进;颗粒轨道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喷淋塔内两相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轨道模型 烟气脱硫 喷淋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长尾喷管中粒子运动轨迹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0
3
作者 淡林鹏 张振鹏 +2 位作者 赵永忠 张同表 李家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8-263,共6页
利用颗粒轨道模型计算了长尾喷管两相流流场,确定了在与壁面发生完全弹性和完全非弹性碰撞情况下不同尺寸粒子的运动轨迹,比较了不同尺寸粒子之间以及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之间长尾喷管中粒子运动的差异,得出了长尾喷管中粒子运动... 利用颗粒轨道模型计算了长尾喷管两相流流场,确定了在与壁面发生完全弹性和完全非弹性碰撞情况下不同尺寸粒子的运动轨迹,比较了不同尺寸粒子之间以及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之间长尾喷管中粒子运动的差异,得出了长尾喷管中粒子运动的某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尾喷管 粒子运动轨迹 两相流 数值模拟 固体火箭发动机
下载PDF
气固两相流模型在流场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孙晨 陈凌珊 汤晨旭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49-53,共5页
介绍了气固两相流的基本方程、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论述了常用3类模型在流场模拟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状况.研究表明,气固两相流模型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并对其研究趋势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连续介质 颗粒轨道模型 拟流体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鸭式布局双旋弹飞行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8
5
作者 常思江 王中原 刘铁铮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16,共6页
为发展具有精确打击能力的有控旋转稳定弹,研究了一类采用双旋结构的鸭式布局旋转稳定弹。分析了该类有控弹的飞行原理,补充了其飞行动力学建模所需的坐标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矩定理,建立了七自由度刚体质心运动方程和绕质心运动... 为发展具有精确打击能力的有控旋转稳定弹,研究了一类采用双旋结构的鸭式布局旋转稳定弹。分析了该类有控弹的飞行原理,补充了其飞行动力学建模所需的坐标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矩定理,建立了七自由度刚体质心运动方程和绕质心运动方程;讨论了作用在弹体上的诸力和力矩。编制计算程序对鸭式布局双旋弹的弹道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揭示了无控条件下双旋弹前、后体的转速和全弹攻角、偏流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控制力和控制力矩作用下双旋弹体的攻角响应。仿真结果与其飞行原理吻合,符合外弹道规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为后续研究该类有控旋转弹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动力学 双旋弹 鸭舵 弹道模型 弹道仿真
下载PDF
弹道导弹弹道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潘越 周树德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1-74,97,共5页
在弹道导弹建模优化的研究中,针对弹道导弹防御技术仿真应用,建立了弹道导弹弹道仿真模型。首先基于最优能量椭圆弹道理论,采用优化迭代方法,考虑地球自转影响,建立了弹道导弹自由段模型,并根据导弹性能参数,建立了主动段和再入段弹道模... 在弹道导弹建模优化的研究中,针对弹道导弹防御技术仿真应用,建立了弹道导弹弹道仿真模型。首先基于最优能量椭圆弹道理论,采用优化迭代方法,考虑地球自转影响,建立了弹道导弹自由段模型,并根据导弹性能参数,建立了主动段和再入段弹道模型,从而得到从发射点到落点的包含不同飞行段特性的完整弹道模型。其次利用上述弹道模型开展仿真,得到了导弹飞行轨迹参数和二维和三维弹道演示效果。证明提出的弹道导弹仿真模型,弹道构建速度得到优化加快,能以较高的置信度反映弹道导弹运动特性,能够满足弹道导弹防御技术仿真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模型 弹道仿真 最优能量弹道
下载PDF
撞击流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永通 唐惠庆 +3 位作者 叶树峰 蔡漳平 谢裕生 陈运法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11-1515,共5页
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颗粒轨道模型模拟了水平撞击流反应器内的气相流场和颗粒运动,实验采用压力计和PV4A光纤速度测量仪测量了整体压力损失和颗粒沿喷嘴轴线的速度变化,模拟得到的规律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通过模拟还得到了单侧颗粒... 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颗粒轨道模型模拟了水平撞击流反应器内的气相流场和颗粒运动,实验采用压力计和PV4A光纤速度测量仪测量了整体压力损失和颗粒沿喷嘴轴线的速度变化,模拟得到的规律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通过模拟还得到了单侧颗粒进料时的颗粒运动特征、颗粒的最大渗透深度和平均飞行时间等信息。结果表明,撞击区域集中在2~3倍喷嘴直径范围之内,气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呈对称分布,颗粒进入反向气流后速度急剧衰减,最大渗透深度约为喷嘴直径的2倍,颗粒的平均飞行时间在0.7 s~1.8 s之间。随着喷嘴气流速度的增加,颗粒物料更容易被气流带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反应器 气固两相流 颗粒轨道模型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随机轨道模型在喷管两相流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静 徐旭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3-336,353,共5页
应用随机轨道模型对喷管内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实验测量结果对使用随机轨道模型和确定轨道模型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固相参数(固相质量比和粒子平均直径)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性能。研究发现,随... 应用随机轨道模型对喷管内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实验测量结果对使用随机轨道模型和确定轨道模型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固相参数(固相质量比和粒子平均直径)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性能。研究发现,随机轨道模型对实际流动现象的模拟优于确定轨道模型,随着固相质量比和粒子平均直径的增加,喷管两相流损失增加,冲量系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随机轨道模型 两相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回转窑冷态射流和气固两相流数学计算 被引量:8
9
作者 尹洪超 沈春艳 +1 位作者 刘红 李德付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27-1533,共7页
应用数学方法研究了回转窑内冷态射流、气固两相流湍流场的流动特性及颗粒运动轨迹。应用文献中单相冷模实验对数学方法进行了有效验证,并分析四通道燃烧器各风道送风参数对窑内气流混合、回流大小及旋流强度的影响。在单相模型基础上,... 应用数学方法研究了回转窑内冷态射流、气固两相流湍流场的流动特性及颗粒运动轨迹。应用文献中单相冷模实验对数学方法进行了有效验证,并分析四通道燃烧器各风道送风参数对窑内气流混合、回流大小及旋流强度的影响。在单相模型基础上,加入离散相颗粒轨道模型,考察在气相湍流场中喷入煤粉时气体运动及颗粒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中心风对中心回流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若使内旋流风与外直流风形成更强的速差射流,促进一次风对高温二次风的卷吸回流,将有利于煤粉燃烧;在重力作用下,随着煤粉粒径的增大,沉积在窑底部的煤粉越多;粒径为30μm的煤粉颗粒在窑内分布比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态射流 四通道煤粉燃烧器 颗粒轨道模型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自航发射鱼雷内弹道模型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燕飞 张振山 张萌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6-318,326,共4页
基于对自航管内非常局限性边界条件下鱼雷受力的分析,建立了自航发射鱼雷的内弹道模型,采用试验的方法描述螺旋桨推力,根据鱼雷在变截面管内的不同运动阶段,引入控制体的概念对鱼雷附加流体阻力进行实时计算,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通过与试... 基于对自航管内非常局限性边界条件下鱼雷受力的分析,建立了自航发射鱼雷的内弹道模型,采用试验的方法描述螺旋桨推力,根据鱼雷在变截面管内的不同运动阶段,引入控制体的概念对鱼雷附加流体阻力进行实时计算,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对,验证了内弹道数学模型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航式鱼雷发射装置 内弹道模型 仿真 流体阻力 控制体
下载PDF
层状云播云线源非均匀、非定常输送扩散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1
作者 余兴 戴进 郭建侠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8-295,共8页
大多数层状云播云线源输送扩散模式常采用一些不合理的假设 ,使得输送扩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些物理过程被忽略。烟团轨迹模式能够处理源参数和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 ,适用于各种尺度和各类源的输送扩散模拟。因此 ,本文建立了一个模拟... 大多数层状云播云线源输送扩散模式常采用一些不合理的假设 ,使得输送扩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些物理过程被忽略。烟团轨迹模式能够处理源参数和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 ,适用于各种尺度和各类源的输送扩散模拟。因此 ,本文建立了一个模拟层状云播云线源输送扩散的三维时变烟团轨迹模式 ,并考虑了地形、垂直风切变作用 ,播云参数的时空变化和线源的湿清除效应。增雨作业实例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模拟的播云线源输送扩散特征与输送扩散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相吻合 ,并且再现了非垂直 (与风向上 )多条播云线源非均匀非定常的输送扩散特点。浓度等值线水平、垂直分布均不规则 ,比均匀定常点源更为复杂 ,整体不满足高斯浓度分布 ,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均匀定常模式已不适用。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云 播云线源 输送 扩散 烟团轨迹模式 数值模拟 播云催化剂 人工增雨作业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中宏观非均匀结构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欧阳洁 李静海 《化工冶金》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4-149,共6页
运用颗粒运动分解轨道模型模拟了循环流化床中的宏观非均匀结构,模拟结果给出了与实验结果相吻合的空隙率分布、颗粒速度分布及气体速度分布.因此,颗粒运动分解轨道模型能够用于循环流化床中的宏观非均匀结构的模拟。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宏观非均匀结构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机动军事目标动力排气系统喷雾降温的三维仿真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江涛 杨立 +2 位作者 孙嵘 张健 陈翾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0-334,共5页
以动力排气系统内喷雾后的气-雾混合流动为研究对象,基于气-粒两相流理论建立了排气系统内喷雾降温的数学模型,气体连续相采用k-ε模型,雾滴离散相采用随机轨道模型,考虑气-雾两相间的耦合作用,对高温排气系统的喷雾降温过程进行了三维... 以动力排气系统内喷雾后的气-雾混合流动为研究对象,基于气-粒两相流理论建立了排气系统内喷雾降温的数学模型,气体连续相采用k-ε模型,雾滴离散相采用随机轨道模型,考虑气-雾两相间的耦合作用,对高温排气系统的喷雾降温过程进行了三维仿真分析,得到了雾滴在烟道内的运动轨迹以及排气系统内喷雾后的速度场和温度场信息,仿真结果与文献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 传热传质 喷雾 随机轨道模型 数值仿真
下载PDF
超微粉碎过程中气/固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晓峰 王印泽 张裕中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8年第8期71-76,共6页
为认知超微粉碎机粉碎腔内的流场结构和流动状态,采用离散相模型对粉碎机粉碎腔内的气/固两相三维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气相采用重整化群k-ε双方程模型,颗粒相采用随机颗粒轨道模型,同时综合考虑了颗粒受力和湍流扩散对流场状态的... 为认知超微粉碎机粉碎腔内的流场结构和流动状态,采用离散相模型对粉碎机粉碎腔内的气/固两相三维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气相采用重整化群k-ε双方程模型,颗粒相采用随机颗粒轨道模型,同时综合考虑了颗粒受力和湍流扩散对流场状态的影响。模拟结果直观显示了粉碎腔内的速度、总压和流线等特征,研究结果对进行超微粉碎设备关键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气/固两相流 颗粒轨道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长尾喷管三维两相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亚飞 高峰 +1 位作者 张志峰 王建辉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3-136,共4页
运用颗粒轨道模型对固体火箭发动机长尾喷管内流场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纯气相流场的对比研究了粒子相对喷管流场的影响规律,分析了1~100μm不同直径颗粒的运动特性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颗粒相的加入对长尾喷管内流场带来很大... 运用颗粒轨道模型对固体火箭发动机长尾喷管内流场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纯气相流场的对比研究了粒子相对喷管流场的影响规律,分析了1~100μm不同直径颗粒的运动特性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颗粒相的加入对长尾喷管内流场带来很大影响,颗粒相的运动轨迹与颗粒直径密切相关,颗粒分布和颗粒沉积特性与颗粒运动轨迹具有内在联系,为两相流条件下长尾喷管的热防护试验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长尾喷管 两相流 颗粒轨道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液压平衡式发射装置自航发射内弹道模型与仿真 被引量:5
16
作者 秦楠 马亮 秦庚申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90,共4页
基于装备情况,探讨了潜艇液压平衡式发射装置自航发射鱼雷的可行方案,并建立了后端自流补水的自航发射方式的内弹道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通过试验结果描述鱼雷螺旋桨工作特性,分析了自航发射鱼雷出管速度偏低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自航发射 内弹道模型 仿真 出管速度
下载PDF
弹道导弹拦截仿真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慜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6-59,共4页
考虑贴近实际的条件因素,对弹道导弹助推段、自由段和再入段弹道进行建模仿真。联合来袭弹运动学方程,拦截弹采用复合制导对其进行大角度侧面拦截。给出了数字仿真中拦截仿真误差表达式,并分析了其对拦截仿真精度的影响。来袭弹和拦截... 考虑贴近实际的条件因素,对弹道导弹助推段、自由段和再入段弹道进行建模仿真。联合来袭弹运动学方程,拦截弹采用复合制导对其进行大角度侧面拦截。给出了数字仿真中拦截仿真误差表达式,并分析了其对拦截仿真精度的影响。来袭弹和拦截弹联合仿真模型为反导系统概念演示、分析提供了一种仿真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 弹道模型 弹道仿真 复合制导
下载PDF
车辆碰撞事故再现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剑峰 高利 陈雪梅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6年第12期237-238,297,共3页
事故再现技术是鉴定事故责任和分析事故原因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国内外车辆碰撞事故再现技术的回顾,总结了车辆碰撞交通事故再现技术的一般仿真算法计算流程,探讨了事故再现技术中影响仿真速度和精度的主要原因,其中估计车辆的初始碰撞... 事故再现技术是鉴定事故责任和分析事故原因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国内外车辆碰撞事故再现技术的回顾,总结了车辆碰撞交通事故再现技术的一般仿真算法计算流程,探讨了事故再现技术中影响仿真速度和精度的主要原因,其中估计车辆的初始碰撞位置参数进行迭代计算将导致较长的计算时间,忽略车辆的塑性变形和驾驶员的操纵行为将导致模型的不精确。展望了事故再现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的交通事故再现技术将能够推断驾驶员的操纵行为,模拟出驾驶员的生理心理变化,并能进行事故预防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再现 碰撞事故 轨迹模型 运动仿真
下载PDF
舰艇回转规避尾流自导鱼雷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皓亮 夏志军 +1 位作者 章新华 薛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8-170,174,共4页
从水面舰艇反鱼雷对抗技术角度出发,建立了鱼雷弹道、舰艇尾流、尾流检测,以及水面舰艇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等相关模型。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和分析,研究了舰艇回转规避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效果,得出了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可为舰艇反鱼雷水声对... 从水面舰艇反鱼雷对抗技术角度出发,建立了鱼雷弹道、舰艇尾流、尾流检测,以及水面舰艇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等相关模型。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和分析,研究了舰艇回转规避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效果,得出了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可为舰艇反鱼雷水声对抗作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自导鱼雷 尾流检测 舰艇回转 弹道模型 仿真
下载PDF
交通事故再现中汽车轨迹的建模验模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远志 李一兵 张伟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3年第10期96-98,137,共4页
该文通过对车辆的动力学分析,建立了事故再现中的汽车轨迹模型,并实现了计算机软件,最后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经论证,该模型可适用于一般的碰撞事故中车辆运动的二维仿真。
关键词 交通事故 汽车轨迹 建模 验模 动力学分析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