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轨道的跃迁与技术创新的演化发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立超 刘怡君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5,共9页
技术轨道理论研究对技术创新领域有着多年的认识与实践,但就技术轨道的跃迁与技术创新的演化发展二者之间仍缺乏全面系统的探讨。从当前国家战略转型和产业安全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围绕产业技术轨道的形成演化机理,引入能级跃迁理论用... 技术轨道理论研究对技术创新领域有着多年的认识与实践,但就技术轨道的跃迁与技术创新的演化发展二者之间仍缺乏全面系统的探讨。从当前国家战略转型和产业安全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围绕产业技术轨道的形成演化机理,引入能级跃迁理论用于阐释产业技术轨道的演化规律,并进一步揭示技术轨道跃迁的基本动因、主要类型及触发条件,构建产业技术轨道演化的能级跃迁过程模型,提出一种对产业技术创新演化发展进行合理表征的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轨道 技术创新 能级跃迁 演化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系统的机器人模仿学习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建均 姚红柯 +2 位作者 左国玉 阮晓钢 安硕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6-1034,共9页
针对当前机器人模仿学习过程中,运动模仿存在无法收敛到目标点以及泛化能力差的问题,引入一种基于动态系统(dynamical system,DS)的模仿学习方法。该方法通过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将示教运动数据建模为一非线性动... 针对当前机器人模仿学习过程中,运动模仿存在无法收敛到目标点以及泛化能力差的问题,引入一种基于动态系统(dynamical system,DS)的模仿学习方法。该方法通过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将示教运动数据建模为一非线性动态系统;将DS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作为约束,以保证DS所生成的所有轨迹收敛到目标点;将动态系统模型的参数学习问题转化为求解一个约束优化问题,从而得到模型参数。以7bot机械臂为实验对象,进行仿真实验和机器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学习的DS模型从不同起点生成的所有轨迹都收敛到目标点,轨迹平滑,泛化能力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模仿学习 轨迹层面 高斯混合模型 动态系统 参数学习 7bot机械臂 泛化能力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PM_(2.5)污染暴露水平与环境公正性分析
3
作者 周博 杨宗和 +1 位作者 霍子文 李亚洲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9期48-51,56,共5页
如何将健康城市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实践并让城市更健康是一个重要议题。PM_(2.5)已成为我国城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而环境公正对于建立并落实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手机定位、空气监测、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等多源异构数据... 如何将健康城市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实践并让城市更健康是一个重要议题。PM_(2.5)已成为我国城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而环境公正对于建立并落实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手机定位、空气监测、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等多源异构数据,首先利用轨迹聚类方法分析了PM_(2.5)动态暴露的时空分布特征,再运用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污染暴露环境公正性的存在和分布进行验证,最后初步探究了PM_(2.5)暴露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M_(2.5)暴露水平与居民移动特征、出行时段等密切相关;研究区内存在明显的环境不公正现象,且环境不公正性也具有空间分异特征,其程度与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类型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聚类 PM_(2.5) 暴露水平 环境公正性
下载PDF
基于决策更新的多级火箭弹道重规划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昊磊 李学锋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4,共7页
火箭飞行中出现异常状态时,需要对任务弹道进行重新规划,弹道重规划包括任务决策和轨迹规划2部分内容。设计决策等级以确定任务目标,结合目标轨道根数的约束情况,采用自适应伪谱法规划出满足要求的飞行弹道。通过提高约束条件和求解精... 火箭飞行中出现异常状态时,需要对任务弹道进行重新规划,弹道重规划包括任务决策和轨迹规划2部分内容。设计决策等级以确定任务目标,结合目标轨道根数的约束情况,采用自适应伪谱法规划出满足要求的飞行弹道。通过提高约束条件和求解精度实现决策更新,获得更高决策等级的高精度优化解。仿真结果表明,当火箭出现飞行偏差时,这种方案可以快速完成弹道重规划任务,对异常飞行状态实现一定程度的补救挽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决策 轨迹规划 决策等级 自适应伪谱法
下载PDF
鞍钢鲅鱼圈4038m^3高炉开炉测试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立国 车玉满 +2 位作者 王再义 张伟 郭天永 《鞍钢技术》 CAS 2012年第1期30-34,共5页
介绍了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4038 m^3高炉开炉测试过程及装料制度,通过激光网格法对高炉的装料过程进行了测试,重点测试了排料流量与物料调节阀开度关系、料流轨迹和最后三批料的料面形状,取得了满意的测量结果,对指导高炉... 介绍了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4038 m^3高炉开炉测试过程及装料制度,通过激光网格法对高炉的装料过程进行了测试,重点测试了排料流量与物料调节阀开度关系、料流轨迹和最后三批料的料面形状,取得了满意的测量结果,对指导高炉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装料制度 调节阀开度 料流轨迹 料面
下载PDF
COREX熔化气化炉新型挡板布料器布料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立胜 李海峰 +2 位作者 罗志国 游洋 邹宗树 《南方金属》 CAS 2013年第5期5-9,共5页
COREX熔化气化炉炉顶设备由1个万向节溜槽布料器和8个挡板布料器两种布料设备组成,文章分析了挡板布料器在不同挡板角度和料线高度下对布料规律的影响.首先对挡板布料器的布料过程进行了物理实验模拟,获得了不同挡板角度和料线高度下的... COREX熔化气化炉炉顶设备由1个万向节溜槽布料器和8个挡板布料器两种布料设备组成,文章分析了挡板布料器在不同挡板角度和料线高度下对布料规律的影响.首先对挡板布料器的布料过程进行了物理实验模拟,获得了不同挡板角度和料线高度下的料流轨迹、落点位置、料面形状等重要信息.物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挡板角度下,随着料线高度的增加,料流宽度逐渐变宽,物料分布面积变大,落点区间变宽并且向炉墙一侧移动;而在同一料线高度下,随着挡板角度的增加,物料落点区间宽度和物料分布面积变化不大.挡板角度较小时形成较为集中的料流轨迹,挡板角度较大时形成具有一定分散度的料流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X熔化气化炉 挡板布料器 挡板角度 料流轨迹 料线高度
下载PDF
稀疏轨迹数据的车辆行驶工况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单肖年 万长薪 《交通与运输》 2022年第5期7-12,共6页
车辆行驶工况是影响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的关键因素,探究不同道路设施不同速度下表征车辆行驶工况的比功率分布特征。首先,利用稀疏轨迹数据,重建车辆行驶轨迹,分析不同道路设施的车辆比功率分布特征;其次,剖析车辆怠速比例随交通状况... 车辆行驶工况是影响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的关键因素,探究不同道路设施不同速度下表征车辆行驶工况的比功率分布特征。首先,利用稀疏轨迹数据,重建车辆行驶轨迹,分析不同道路设施的车辆比功率分布特征;其次,剖析车辆怠速比例随交通状况变化的趋势,基于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探究不同道路设施不同交通状态下的车辆典型行驶工况特征。研究表明,以出租车为代表的轻型车在城市地面道路和快速路的行驶工况呈现显著差异性,地面道路行驶工况聚类平均速度显著低于快速路平均速度,且与道路交通服务水平速度判别指标存在不同。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展车辆行驶工况的视角,促进机动车节能减排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驶工况 轨迹重建 比功率分布 聚类分析 服务水平
下载PDF
基于4DT的高度层分配及冲突解脱策略研究
8
作者 武丁杰 钟进威 +1 位作者 宁兆宇 宋夏芝 《航空计算技术》 2022年第3期20-24,共5页
随着我国空中交通业务总量的逐年攀升和碳交易市场的开放,同时兼顾运行安全和节能减排成为民航相关单位关注的焦点,而优化飞行高度层分配策略是一种有效措施,可通过合理的高度层分配,使得空域内总的碳排放量最小,同时减少管制员的工作... 随着我国空中交通业务总量的逐年攀升和碳交易市场的开放,同时兼顾运行安全和节能减排成为民航相关单位关注的焦点,而优化飞行高度层分配策略是一种有效措施,可通过合理的高度层分配,使得空域内总的碳排放量最小,同时减少管制员的工作负荷。以某空域内的两条交叉航路为分析对象,建立基于4D航迹的高度层分配和战术冲突解脱模型,将分类及编组航班指派到不同高度层,利用匈牙利解法求解,采用控制过点时刻的方法来实现冲突解脱。经过算例分析,表明策略能有效降低航班总的燃油消耗,并可提高空中交通的安全性和有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航迹 飞行高度层 机型分类 指派问题 冲突解脱
下载PDF
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能力、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陈凤芹 马美玲 杨雪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498-50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能力、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4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能力、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4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干预周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原(BNP)、6 min步行距离、握力、焦虑、抑郁、希望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LVEF、6 min步行距离、握力、希望水平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NP、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焦虑发生率、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减少焦虑抑郁,提高希望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心功能 焦虑 抑郁 希望水平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DBSCAN聚类算法的异常轨迹检测 被引量:26
10
作者 周培培 丁庆海 +1 位作者 罗海波 侯幸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0-237,共8页
现有的异常轨迹检测算法往往侧重于检测轨迹的空域异常,忽略了对轨迹时域异常的检测,并且检测精确度不高,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基于增强聚类的异常轨迹检测算法。首先,采用基于速度的最小描述长度(VMDL)准则把轨迹简化成有序线段;然后,... 现有的异常轨迹检测算法往往侧重于检测轨迹的空域异常,忽略了对轨迹时域异常的检测,并且检测精确度不高,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基于增强聚类的异常轨迹检测算法。首先,采用基于速度的最小描述长度(VMDL)准则把轨迹简化成有序线段;然后,使用改进的线段间的距离定义,基于DBSCAN算法把线段分为不同的类,以建模局部正常运动模式;最后,采用先检测空间异常性再检测时间异常性的二级检测算法,检测时空异常轨迹点。在多个测试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检测位置、角度、速度等三种时空异常轨迹点,相对于其他算法,明显提高了异常轨迹检测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异常轨迹检测 VMDL分割准则 DBSCAN聚类算法 二级检测算法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冬半年污染传输特征及传输指数的改进 被引量:19
11
作者 花丛 刘超 +1 位作者 张恒德 江琪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3-822,共10页
文章通过轨迹聚类、潜在源区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冬半年污染物传输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传输指数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结合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了其作用。结果表明,对于北京、天津和石家庄,其重污染轨迹出现概率从高到... 文章通过轨迹聚类、潜在源区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冬半年污染物传输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传输指数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结合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了其作用。结果表明,对于北京、天津和石家庄,其重污染轨迹出现概率从高到低均为偏南路径、偏西路径、偏东路径和西北路径;在近地面高度上,西南和东南风的增强在大多时候成为北京的污染物传输通道,其中东南方向的污染物来源主要集中在大气低层;改进后的传输指数能够更好地反映外来传输作用对本地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传输作用对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等大城市的污染物浓度影响较明显,其中城郊及周边地区的近距离传输影响最为显著;合理应用传输指数可以对重污染天气的成因进行初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传输 后向轨迹 中、低空风场 传输指数
下载PDF
褐飞虱迁飞轨迹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程极益 包云轩 +2 位作者 樊多琦 王海扣 程遐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0-67,共8页
借鉴现代统计──天气理论中的大气传输与扩取模型,对褐飞虱秋季回迁的轨迹进行模拟,计算了回迁昆虫在高空1000m(实际飞行高度)和1500m(以往传统的计算高度)的迁飞轨迹,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高度的轨迹在迁飞方向、迁... 借鉴现代统计──天气理论中的大气传输与扩取模型,对褐飞虱秋季回迁的轨迹进行模拟,计算了回迁昆虫在高空1000m(实际飞行高度)和1500m(以往传统的计算高度)的迁飞轨迹,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高度的轨迹在迁飞方向、迁飞速度和迁飞距离上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对迁飞风场和迁飞温度场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1000m高度的迁飞轨进模拟能够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出昆虫迁飞的实际情况;同时对导致1000m和1500m两高度轨迹差异的背景环流进行了归类,定性地分析了不同天气系统对两高度迁飞轨迹方位角差、迁飞速率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迁飞轨迹 最适温层 天气条件
下载PDF
载人登月绕月自由返回轨道混合-分层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曹鹏飞 贺波勇 +1 位作者 彭祺擘 李海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1-337,共7页
针对载人登月绕月自由返回飞行任务,提出一种混合-分层轨道优化设计方法。将高精度模型下强约束自由返回轨道设计问题转化为有约束非线性规划求解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混合-分层优化求解策略。在双二体模型下利用差分进化算法(DE)与... 针对载人登月绕月自由返回飞行任务,提出一种混合-分层轨道优化设计方法。将高精度模型下强约束自由返回轨道设计问题转化为有约束非线性规划求解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混合-分层优化求解策略。在双二体模型下利用差分进化算法(DE)与序列二次规划(SQP)相结合的混合优化算法快速求解了满足弱约束条件下的轨道初值问题。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QP)构造两层迭代格式,在高精度模型和强目标约束下对初步设计轨道进行逐层修正。最后,通过仿真测试,文章所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得到了验证。仿真飞行结果还进一步表明该设计方法具有求解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等优点,为探月工程任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轨道设计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登月 绕月自由返回飞行 轨道设计 混合-分层优化
下载PDF
车辆轨迹数据的道路学习提取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陆川伟 孙群 +3 位作者 陈冰 温伯威 赵云鹏 徐立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2-702,共11页
车辆轨迹数据的道路信息提取是地理信息领域的热点也是难点之一,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思路与方法。本文针对车辆轨迹数据的车行道级道路提取问题,引入深度学习领域的生成式对抗网络,利用残差网络构建深层网络和... 车辆轨迹数据的道路信息提取是地理信息领域的热点也是难点之一,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思路与方法。本文针对车辆轨迹数据的车行道级道路提取问题,引入深度学习领域的生成式对抗网络,利用残差网络构建深层网络和多尺度感受野感知轨迹数据不同细节特征,构建了基于条件生成式对抗网络的轨迹方向约束下车行道级道路提取模型。首先提出了朝向-颜色映射栅格化转换方法,实现轨迹朝向信息向HSV颜色空间的转换;然后利用样本数据学习模型参数;最后将训练模型应用到郑州、成都、南京3个试验区域提取车行道级道路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完整的车行道级道路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条件生成式对抗网络 车辆轨迹 车行道级道路提取 朝向-颜色映射
下载PDF
基于威胁评估和扩展Voronoi图的战术飞行轨迹规划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琳 宋万强 +1 位作者 严冲 张安柯 《航空科学技术》 2019年第1期35-43,共9页
针对目前各种基于Voronoi图的路径规划方法在威胁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威胁评估和扩展Voronoi图的战术飞行轨迹规划方法。建立了基于贝叶斯网络和模糊逻辑的威胁源威胁度和路径威胁度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包括路径威... 针对目前各种基于Voronoi图的路径规划方法在威胁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威胁评估和扩展Voronoi图的战术飞行轨迹规划方法。建立了基于贝叶斯网络和模糊逻辑的威胁源威胁度和路径威胁度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包括路径威胁度和燃油在内的最优路径代价计算模型。结合扩展Voronoi图的路径生成方法以及Dijkstra路径规划算法,得到了从飞行起点到目标点的能够适应战场态势变化的最小代价路径。最后利用κ-Trajectory路径圆滑算法,得到了与所规划路径等长的圆滑可飞的最优路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经规划 扩展Voronoi图 威胁级别评估 路径威胁评估 贝叶斯网络 模糊逻辑
下载PDF
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CNN-LSTM的空战目标机动轨迹预测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战武 张帅 +3 位作者 乔英峰 王强 姜勇 张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9-216,共8页
空战目标机动轨迹是有丰富时空特征的多维时间序列,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针对现阶段轨迹预测运动学模型建立困难、时序预测的方法难以提取时空特征且只能单一的从T到T+1时刻的顺序式训练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自注意力机制(self-a... 空战目标机动轨迹是有丰富时空特征的多维时间序列,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针对现阶段轨迹预测运动学模型建立困难、时序预测的方法难以提取时空特征且只能单一的从T到T+1时刻的顺序式训练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ATT)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结合的模型(CNN-LSTM-ATT)。离线状态下训练模型,获得的最优模型可以实现目标机动轨迹的高精度预测。文中模型与CNN-LSTM、LSTM模型进行单步预测对比分析,具有良好的单步预测和不同过载机动预测的能力。考虑到电磁干扰和复杂环境导致传输数据的误差和缺失,进行了目标轨迹的5步预测,预测结果和评价指标均优于CNN-LSTM、LSTM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轨迹预测 空战数据分析 多层次时间序列 Self-Attention 多步轨迹预测
下载PDF
采用多组单应约束和马尔可夫随机场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崔智高 李艾华 冯国彦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1-632,共12页
针对现有动态背景下目标检测算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组单应约束和马尔可夫随机场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以视频序列多帧跟踪的运动轨迹为基础,通过轨迹分离和像素标记2个阶段实现运动目标的检测:在轨迹分离阶段,利用多组单应约... 针对现有动态背景下目标检测算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组单应约束和马尔可夫随机场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以视频序列多帧跟踪的运动轨迹为基础,通过轨迹分离和像素标记2个阶段实现运动目标的检测:在轨迹分离阶段,利用多组单应约束对视频序列的背景运动进行建模,并基于该约束通过累积确认的策略实现背景轨迹和前景轨迹的准确分离;在像素标记阶段,以超像素为节点建立时空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将轨迹分离信息以及超像素的时空邻域关系统一建模在马尔可夫随机场的能量函数中,并通过最小化能量函数得到每个像素的前背景标记结果.与现有基于运动轨迹的方法相比,文中算法不需要仿射摄像机模型的假设,有效地解决了运动轨迹等长带来的轨迹点区域缺失问题,并可同时处理静态背景和动态背景2种类型的视频;在多个公开数据集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轨迹分离准确性、轨迹点密度以及像素标记准确率等方面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运动轨迹 多组单应约束 轨迹分离 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 像素标记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初采期抛物线型高位钻孔瓦斯抽采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清宝 陈龙 +3 位作者 龚选平 尉瑞 成小雨 丁建勋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6-114,共9页
针对采用常规高位定向长钻孔在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瓦斯抽采效果不佳的问题,以中煤华晋集团有限公司王家岭矿12309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和数值计算分析了初采期综放工作面煤层顶板覆岩结构和裂隙发育规律:初采期的煤层... 针对采用常规高位定向长钻孔在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瓦斯抽采效果不佳的问题,以中煤华晋集团有限公司王家岭矿12309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和数值计算分析了初采期综放工作面煤层顶板覆岩结构和裂隙发育规律:初采期的煤层顶板裂隙发育高度低、数量少,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顶板裂隙逐步发育,裂隙发育的高度和范围随着推进距离的增加而增大,裂隙最大发育高度约为28 m,工作面来压步距约为50 m;初采期工作面瓦斯浓度和涌出量较大,沿工作面倾向,瓦斯浓度从20~150架支架逐渐增大,沿工作面走向,由煤壁300 mm至后刮板输送机瓦斯浓度逐渐增大,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占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50%以上,瓦斯涌出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且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初采期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特征、覆岩结构及裂隙演化规律,对初采期的常规高位定向钻孔的轨迹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初采期抛物线型高位定向钻孔瓦斯抽采方法。将钻孔的终孔位置设计在煤层里,与采空区直接导通,用于工作面初采期采空区低位瓦斯抽采,解决了初采期常规高位水平长钻孔层位较高的问题。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高位定向钻孔,采用抛物线型高位定向钻孔可在工作面采空区基本顶初次来压前有效抽采采空区低位瓦斯,瓦斯抽采纯量平均提高了约37%,上隅角和回风流最大瓦斯体积分数均小于0.80%,达到了瓦斯抽采的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综放工作面 初采期 低位瓦斯抽采 瓦斯抽采轨迹 裂隙演化 高位定向钻孔 抛物线型高位定向钻孔
下载PDF
高超声速滑翔目标多层递阶轨迹预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凯 熊家军 《现代防御技术》 2018年第4期92-98,共7页
为给高超声速滑翔目标态势与威胁评估、拦截防御等提供先验知识,提出一种多层递阶轨迹预测方法。该方法借鉴多层递阶预测理论对预测模型进行随机补偿,将轨迹预测问题分解成气动参数和模型误差的混合预测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目标轨迹的预测... 为给高超声速滑翔目标态势与威胁评估、拦截防御等提供先验知识,提出一种多层递阶轨迹预测方法。该方法借鉴多层递阶预测理论对预测模型进行随机补偿,将轨迹预测问题分解成气动参数和模型误差的混合预测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目标轨迹的预测。方法首先利用气动参数增广状态向量进行动力学建模,对气动参数和模型误差进行混合估计,根据参数估计值进行时间序列预测。然后,在参数预测的基础上,利用动力学模型积分预测目标轨迹。仿真设计了2种有规律的飞行模式仿真场景,分析跟踪与预测时间对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算法具有稳定可靠的轨迹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再入滑翔 轨迹预测 动力学模型 多层递阶 时间序列预测 模型补偿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北部早—中中新世滨线迁移轨迹与沉积体系演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昕 林畅松 +4 位作者 张忠涛 冯轩 张博 舒梁峰 姜静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11,I0007,共14页
根据三维地震和钻测井资料,研究珠江口盆地北部珠江组—韩江组层序划分及沉积演化特征,明确珠江口盆地北部早—中中新世沉积体系演化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通过识别不同类型的前积倾斜层特征,分析早—中中新世滨线迁移趋势,建立滨线迁移... 根据三维地震和钻测井资料,研究珠江口盆地北部珠江组—韩江组层序划分及沉积演化特征,明确珠江口盆地北部早—中中新世沉积体系演化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通过识别不同类型的前积倾斜层特征,分析早—中中新世滨线迁移趋势,建立滨线迁移轨迹与层序旋回及海平面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北部陆架区早—中中新世珠江组—韩江组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CS1和CS2)和8个三级层序(S1-S8),研究区识别5种前积倾斜层,并划分为上升海侵型、下降海退型和下降海侵型3种滨线迁移轨迹类型。珠江组沉积早期,陆架边缘三角洲体系自陆架边缘向陆地退积,逐渐演化为内陆架三角洲而形成上升海侵型滨线迁移轨迹;珠江组沉积晚期—韩江组沉积早期,三角洲体系开始向盆地方向推进,逐渐演化为外陆架三角洲体系,滨线迁移轨迹呈下降海退型;韩江组沉积晚期,三角洲体系再次后退至内陆架区而形成下降海侵型滨线迁移轨迹。研究区滨线迁移轨迹与区域性海平面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该结果对研究区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格架 滨线迁移轨迹分析 三角洲体系 沉积演化 海平面变化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