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乡贤是传统乡贤的现代回归吗?——基于新乡贤与传统乡贤治村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王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乡贤治村,既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时期乡村治理历史演进的缩影,又在现代乡村治理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现阶段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和支持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通过对新乡贤与传统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多维比较分析发现,两者在治村的诸多方... 乡贤治村,既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时期乡村治理历史演进的缩影,又在现代乡村治理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现阶段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和支持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通过对新乡贤与传统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多维比较分析发现,两者在治村的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治村背景方面,传统乡贤以“双轨政治”为时代背景,而“协同共治”是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突出特点;在择取条件方面,传统乡贤功名与贤德共重,现代社会的新乡贤则弱化功名,更加注重贤德以及治村能力;在组织基础方面,传统乡贤主要依靠传统乡村社会中自发形成的自治组织进行乡村治理,新乡贤则主要通过乡贤理事会、乡贤参事会等参事议事机构参与乡村治理;在角色定位方面,传统乡贤是封建社会乡村治理的“主导者”,新乡贤则是现代社会乡村治理的“协同者”;在治村功能方面,传统乡贤衔接国家与乡村社会,并争取乡村社会处于无讼状态,新乡贤则以引领乡风文明作为首要功能;在治村方式方面,传统乡贤以礼治为本,形成“礼治秩序”,新乡贤坚持德治为先,并积极嵌入村民自治和乡村法治。因此,新乡贤对比传统乡贤在多个结构要素上发生了质的变化,绝不是传统乡贤的现代回归。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新乡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治理有效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传统乡贤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乡贤文化创造性转化实践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宋保振 秦瑞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56-65,共10页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乡贤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不同实践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对中华优秀传统乡贤文化资源进行阐释、涵养、实践等多样化的转化,使其成为新时代富含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的新乡贤文化,并最终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乡贤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不同实践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对中华优秀传统乡贤文化资源进行阐释、涵养、实践等多样化的转化,使其成为新时代富含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的新乡贤文化,并最终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新时代语境下有效实现创造性转化的目标,需要增强阐释类、涵养类、实践类等实践主体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层面系统性和整体性地实现转化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华优秀乡贤文化 创造性转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