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
被引量:
18
1
作者
刘艳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6-83,共8页
调解制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厚的思想和社会基础。调解产生于古代无讼的法律文化之中,寄托着古代统治者对建立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调解制度适应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下的宗法家族社会,同时,又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实践其“德主刑辅”...
调解制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厚的思想和社会基础。调解产生于古代无讼的法律文化之中,寄托着古代统治者对建立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调解制度适应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下的宗法家族社会,同时,又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实践其“德主刑辅”政治主张的重要方式。古代的调解制度在漫漫二千余年中,既是稳定社会关系的基石,同时也在客观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二千余年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古代调解作为一种法律文化现象,对我国现代调解制度的构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调解制度
特点
形成原因
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调解制度的合理性新析——以法制构成要素理论为工具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为东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09年第1期216-225,共10页
法制构成要素理论认为,"行动中的法制"是由实体性、结构性及文化性要素共同构成的综合体,构成要素的健康发展和相互协调是法制有效运行的保证。传统调解制度不仅得益于自然经济基础、专制集权体制、宗法家族制度和儒家法律文...
法制构成要素理论认为,"行动中的法制"是由实体性、结构性及文化性要素共同构成的综合体,构成要素的健康发展和相互协调是法制有效运行的保证。传统调解制度不仅得益于自然经济基础、专制集权体制、宗法家族制度和儒家法律文化等外在因素,其合理性和生命力更植根于制度本身的构成。其实体性要素体现为简单而不失严密的规范,其结构性要素表现出繁杂却又有内在共性的诸相,其文化性要素体现为官、民少见的一致赞成态度。它不仅在静态构成上发育协调,在动态运行中还弥补了诉讼审判制度在法律职业人员、程序及成本等方面的缺陷,为权利保护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调解制度
合理性
法制构成要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中国传统调解制度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阑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83-85,共3页
中国传统调解制度是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地方性知识"。这一法律制度是中国传统无讼文化的最佳追求、中国传统熟人社会和中国传统秩序统治的理性选择。中国法治理想的实现必须深深依赖于对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挖掘与升华。
关键词
传统调解制度
地方性知识
法治理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语境化考察
4
作者
王普
徐德燕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7-109,共3页
中国传统调解回应了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面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需求,有效地实现了纠纷解决和秩序维护,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统,对当今社会法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传统调解制度
语境
反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语境化分析
5
作者
王普
朱来峰
《行政与法》
2011年第6期33-37,共5页
调解是中国传统社会最具有代表性的司法形式。对调解进行语境化分析可以有效探知调解在当时社会语境下的正当性、合理性以及局限性,从而为当今社会法治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传统调解制度
反思
语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
被引量:
18
1
作者
刘艳芳
机构
安徽大学法学院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6-83,共8页
文摘
调解制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厚的思想和社会基础。调解产生于古代无讼的法律文化之中,寄托着古代统治者对建立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调解制度适应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下的宗法家族社会,同时,又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实践其“德主刑辅”政治主张的重要方式。古代的调解制度在漫漫二千余年中,既是稳定社会关系的基石,同时也在客观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二千余年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古代调解作为一种法律文化现象,对我国现代调解制度的构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古代调解制度
特点
形成原因
评价
Keywords
traditional
mediation
system
characteristic
causes
appraisal
分类号
F08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调解制度的合理性新析——以法制构成要素理论为工具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为东
机构
中原工学院
出处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09年第1期216-225,共10页
文摘
法制构成要素理论认为,"行动中的法制"是由实体性、结构性及文化性要素共同构成的综合体,构成要素的健康发展和相互协调是法制有效运行的保证。传统调解制度不仅得益于自然经济基础、专制集权体制、宗法家族制度和儒家法律文化等外在因素,其合理性和生命力更植根于制度本身的构成。其实体性要素体现为简单而不失严密的规范,其结构性要素表现出繁杂却又有内在共性的诸相,其文化性要素体现为官、民少见的一致赞成态度。它不仅在静态构成上发育协调,在动态运行中还弥补了诉讼审判制度在法律职业人员、程序及成本等方面的缺陷,为权利保护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机制。
关键词
传统调解制度
合理性
法制构成要素
Keywords
traditional
mediation
component
of
legal
system
reasonability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中国传统调解制度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阑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
出处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83-85,共3页
文摘
中国传统调解制度是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地方性知识"。这一法律制度是中国传统无讼文化的最佳追求、中国传统熟人社会和中国传统秩序统治的理性选择。中国法治理想的实现必须深深依赖于对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挖掘与升华。
关键词
传统调解制度
地方性知识
法治理想
Keywords
traditional
mediation
system
local
knowledge
rational
choice
分类号
D926.1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语境化考察
4
作者
王普
徐德燕
机构
山东大学法学院
出处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7-109,共3页
文摘
中国传统调解回应了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面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需求,有效地实现了纠纷解决和秩序维护,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统,对当今社会法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传统调解制度
语境
反思
Keywords
traditional
mediation
system
language
environment
self-examination
分类号
DF7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语境化分析
5
作者
王普
朱来峰
机构
山东大学
聊城市检察院
出处
《行政与法》
2011年第6期33-37,共5页
文摘
调解是中国传统社会最具有代表性的司法形式。对调解进行语境化分析可以有效探知调解在当时社会语境下的正当性、合理性以及局限性,从而为当今社会法治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传统调解制度
反思
语境
Keywords
traditional
mediation
system
reflection
context
分类号
C916.2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
刘艳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传统调解制度的合理性新析——以法制构成要素理论为工具
王为东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中国传统调解制度探析
赵阑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语境化考察
王普
徐德燕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语境化分析
王普
朱来峰
《行政与法》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