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循证医学的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45
1
作者 吴泰相 刘关键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8期636-640,共5页
本文阐述了对循证医学的“三原则”和实践循证医学的“五程式”的理解;循证医学是人类数千年形成的道德准则和公理在医学上的体现,是先进的临床医学模式和临床实践的方法论,其产生的基础是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发展和完善、最佳证据数据库... 本文阐述了对循证医学的“三原则”和实践循证医学的“五程式”的理解;循证医学是人类数千年形成的道德准则和公理在医学上的体现,是先进的临床医学模式和临床实践的方法论,其产生的基础是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发展和完善、最佳证据数据库的产生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一切为了人类健康的需要。本文还就中医现代化与循证医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医现代化的定义就是科学化和国际化,科学化的前提是标准化,中医临床实践的科学化首先就要探索诊断技术的标准化;中医理论主要是临床医学的实践理论而不是基础医学理论,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模式,循证医学模式应成为中医临床实践的标准化模式,由此推动中医诊断治疗的标准化;沟通中医与西医之桥不在于使中医的传统理论“现代化”,而在于共同的疗效评价标准,由此,中医的疗效就能得到国际认可,而实现中医的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医学模式 实践方法论 中医现代化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现代研究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21
2
作者 廖江铨 史载祥 杜金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813-4816,共4页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相关研究在近年来已获得大量成果与突破,包括临床实践上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发展与革新,新治疗理念的提出;冠心病中医证型系统研究及高质量循证研究的开展;蛋白、基因、代谢组学等前沿技术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的运用等。在...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相关研究在近年来已获得大量成果与突破,包括临床实践上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发展与革新,新治疗理念的提出;冠心病中医证型系统研究及高质量循证研究的开展;蛋白、基因、代谢组学等前沿技术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的运用等。在冠心病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所获得的长足进步中,忽视中医辨病与证型动态演变、研究结果的正确解读与进一步系统验证、草药汤剂处于研究边缘等问题同样存在。未来需要学界的综合统筹与协作,通过中医药综合防控体系的系统应用,最终全面提升冠心病的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药现代化 理论创新 前景展望
原文传递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洁 储平 +3 位作者 熊玉徽 王睿 唐于平 段金廒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9年第10期615-619,共5页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起着枢纽作用,特别在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药现代化是当前我国中药产业发展之路,也是新药研发的有效途径。借助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CADD技术,结...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起着枢纽作用,特别在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药现代化是当前我国中药产业发展之路,也是新药研发的有效途径。借助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CADD技术,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进行中药研发,似可为中医药发展开辟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道路。本文主要探讨CADD在药物作用靶点的发现与验证以及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中药现代化 药物作用靶点 先导化合物
下载PDF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向——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的变革 被引量:10
4
作者 乔明琦 张惠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5期740-746,共7页
中医临床与基础近10年研究进展显示,中医临床诊疗疾病的能力与现代医学相比差距逐年增大,中医药科技为临床诊疗提供的支撑不足;在基础研究领域,相对于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中医各研究领域未取得应有的拓展甚或日趋萎缩,概念内涵清晰表述... 中医临床与基础近10年研究进展显示,中医临床诊疗疾病的能力与现代医学相比差距逐年增大,中医药科技为临床诊疗提供的支撑不足;在基础研究领域,相对于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中医各研究领域未取得应有的拓展甚或日趋萎缩,概念内涵清晰表述严密的理论远未建立,中医基础学科群尚未分化形成,基础研究对临床诊疗的带动和推进作用远未显现。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表明,中医学是尚未摆脱古代科学技术特征的整体医学,中医基础理论则是尚未摆脱自然哲学形态的直观描述性理论假说。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能主要放在理论层面的探讨上,应借鉴遵循自然科学尤其是生命科学理论发展的途径,才有可能取得真正突破。因此,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的变革"。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着力做好两大研究:研究脏象的活体结构与功能机制,追踪最新科技发展及时用于脏象研究,并重视病、证、尤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化、建立起中医基础理论的三级学科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 发展方向 中医现代化
下载PDF
浅谈中药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8
5
作者 任天颖 郑大恒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7年第10期63-67,共5页
中药现代化是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关于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已取得较大成就,并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弱点,有待解决.文章主要从药材来源,中药的炮制,化学成分,制剂工艺,质量标准,药理和毒理以及临床不良... 中药现代化是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关于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已取得较大成就,并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弱点,有待解决.文章主要从药材来源,中药的炮制,化学成分,制剂工艺,质量标准,药理和毒理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现代化 中药发展现状 中药发展对策
下载PDF
中药振荡指纹图谱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宗孝 原春兰 聂菲 《中国基础科学》 2004年第2期27-29,共3页
中药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指纹图谱的研究是推动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振荡指纹图谱是对中药指纹图谱的补充及发展 ,它反映了药物体系的综合特征 ,较好地表征了草药的特性 ,为草药特别是中成药的指纹图谱研究找到了一条新路。通过振荡... 中药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指纹图谱的研究是推动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振荡指纹图谱是对中药指纹图谱的补充及发展 ,它反映了药物体系的综合特征 ,较好地表征了草药的特性 ,为草药特别是中成药的指纹图谱研究找到了一条新路。通过振荡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原理及影响因素的介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振荡指纹图谱 化学信息 现代分析技术 温度 溶样方式
原文传递
系统生物学与中药现代化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继勇 王庆国 王钊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725-1727,1766,共4页
系统生物学是旨在从整体高度理解生物系统的新的研究领域,基于分子生物学对生命体研究的进展,它着重于以系统的联系性来阐释生命现象。作者从中医药与系统生物学的相通性出发,论述了以系统生物学研究思路结合中药自身特点进行中药现代... 系统生物学是旨在从整体高度理解生物系统的新的研究领域,基于分子生物学对生命体研究的进展,它着重于以系统的联系性来阐释生命现象。作者从中医药与系统生物学的相通性出发,论述了以系统生物学研究思路结合中药自身特点进行中药现代化的策略,并提出了中药活性成分组学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中药现代化 活性成分组学 整体 系统
下载PDF
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在中医四诊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8
作者 崔骥 许家佗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随着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其在中医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普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医诊断学中的望、闻、问、切四诊技术逐渐客观化、标准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医疗器械等关键要素,提升中医四诊融... 随着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其在中医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普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医诊断学中的望、闻、问、切四诊技术逐渐客观化、标准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医疗器械等关键要素,提升中医四诊融合及诊断水平,并为中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是中医诊断学尤其是四诊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梳理了近年来中医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的智能化发展及四诊融合概况,以期为中医诊断学及中医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 四诊融合 人工智能 中医现代化 研究进展
云药的世界与世界的云药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崇仁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从自然地理、民族文化与天然资源的角度论述云南地域传统民族医药的内涵及其形成的历史地理因素。讨论云南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中挖掘地方特色民族医药知识、保证天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培育骨干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开拓以东南亚为窗口... 从自然地理、民族文化与天然资源的角度论述云南地域传统民族医药的内涵及其形成的历史地理因素。讨论云南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中挖掘地方特色民族医药知识、保证天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培育骨干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开拓以东南亚为窗口的国际市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药 民族医药 中药现代化 中药资源 中药产业
下载PDF
从“象-体”科学之异谈中医现代化自主发展之路——兼论中医状态学是中医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云浩 王洋 李灿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214-6218,共5页
中医现代化困于科学一元论和以西解中的牢笼不可自拔,其科学性反复遭受质疑。文章基于后现代主义视角,以“象-体”科学为切入点,分析“构建”论下中西医科学形态的多元性。指出中西医在现象-实体、整体论-还原论、关系实在-物质实体、... 中医现代化困于科学一元论和以西解中的牢笼不可自拔,其科学性反复遭受质疑。文章基于后现代主义视角,以“象-体”科学为切入点,分析“构建”论下中西医科学形态的多元性。指出中西医在现象-实体、整体论-还原论、关系实在-物质实体、模型论人体观-原型论人体观等领域存在认识论上的本质区别。西医学作为“体科学”,以还原论的简单科学为现代化手段,而中医学以复杂性成其“象科学”本质。中医状态学作为中医学与复杂系统科学结合的医学形态,以功能研究和形态研究的统一,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的统一,未病、欲病、已病态研究的统一,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的独特优势,成为中医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象科学 体科学 中医状态学
原文传递
药物分析在组学研究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柴逸峰 李翔 +1 位作者 娄子洋 朱臻宇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36-1839,共4页
组学研究时代的到来为药物分析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充满挑战的机遇。药物分析学的边缘性决定了其必然会与诸多相关学科发生广泛的联系和交叉,这些过程将会促进药物分析学理论的深入发展,并伴随着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创新。本文... 组学研究时代的到来为药物分析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充满挑战的机遇。药物分析学的边缘性决定了其必然会与诸多相关学科发生广泛的联系和交叉,这些过程将会促进药物分析学理论的深入发展,并伴随着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创新。本文通过对药物分析与分析化学、中药现代化、生物体内分析、代谢组学、信息学等学科相互关系的评述,从多个角度概述了药物分析学在组学研究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析学 分析化学 中药现代化 生物体内分析 代谢组学 信息学
下载PDF
从各家学说形成的主要因素角度研究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12
作者 张俐敏 周洁 高晓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期42-44,共3页
中医理论是中医学的指导与核心,与历史、地理、经济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分析探讨了其对中医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及影响,并结合时政,指出近代中医科研创新的不足之处,真正的中医现代化应该是中医理论的现代化。以期为今后更... 中医理论是中医学的指导与核心,与历史、地理、经济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分析探讨了其对中医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及影响,并结合时政,指出近代中医科研创新的不足之处,真正的中医现代化应该是中医理论的现代化。以期为今后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医理论体系、切实践行中医药创新,最终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这一伟大目标提供指导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中医药自信 中医现代化
下载PDF
基因芯片与中医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志军 刘艳萍 +2 位作者 康利源 王怡 高秀梅 《甘肃中医》 2009年第9期1-3,共3页
基因组学研究表明基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特别是后基因组时代从结构研究向功能研究方式转变,对基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日趋重视,此外单个基因的变化远不如基因组的整体矢量变化更能反应机体的真实生命活动状态等等,都与中医特... 基因组学研究表明基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特别是后基因组时代从结构研究向功能研究方式转变,对基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日趋重视,此外单个基因的变化远不如基因组的整体矢量变化更能反应机体的真实生命活动状态等等,都与中医特有的整体、全面观点是一致的。中医的同一种病可分成不同的证,不同的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一种证可表现为不同的病,同证异病可采用相同或相类似的方法治疗。那么,利用基因芯片检测不同证的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根据基因表达谱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治疗,从而实现中医证的临床诊断的现代化。可以设想,中药的扶正可表现为中药促进和调整某个或某些被关闭的正常基因的表达,以及对某个或某些受损基因的修复;中药的祛邪可表现为对某些过度表达基因的关闭或使其表达减弱等。中医药治疗原则强调扶正祛邪而达到机体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在基因水平上可以说与抑制某些易感基因的过分表达或提高某些基因的过低表达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整体观念 中医现代化
下载PDF
关于中医现代化的一些感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小贞 李凤军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71-72,共2页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拥有自身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诊疗特色,我们今天谈中医现代化必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同时要勇于吸收一些优秀的科学技术来加快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国家的领导与投入,要提升中医的诊疗水平...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拥有自身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诊疗特色,我们今天谈中医现代化必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同时要勇于吸收一些优秀的科学技术来加快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国家的领导与投入,要提升中医的诊疗水平,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观点 学术探讨
下载PDF
我国生物医学关联文献知识发现研究综述
15
作者 楼海萍 张嬿 +1 位作者 朱瑞英 谢卫华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7年第3期34-38,46,共6页
以国内3个权威的中文文献数据库为数据源,对Swanson教授开创的关联文献知识发现的国内研究现况进行综述,观察国内引进、发展过程中的奠基性论文、关键技术改良论文并结合论文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进行分析,指出关联文献知识发现的未来... 以国内3个权威的中文文献数据库为数据源,对Swanson教授开创的关联文献知识发现的国内研究现况进行综述,观察国内引进、发展过程中的奠基性论文、关键技术改良论文并结合论文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进行分析,指出关联文献知识发现的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文献知识发现 生物医学 被引量 下载量 知识元 中医药现代化
下载PDF
精准医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五论创建新医药学 被引量:19
16
作者 罗国安 谢媛媛 +2 位作者 王义明 范雪梅 梁琼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期19-29,共11页
本文阐述了精准医学的由来,指出了精准医学的优势和现阶段的不足。以中药复方"糖肾方"的现代研究为例,介绍了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药精准医学研究。针对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存在的"方-病-证割裂"和"基因... 本文阐述了精准医学的由来,指出了精准医学的优势和现阶段的不足。以中药复方"糖肾方"的现代研究为例,介绍了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药精准医学研究。针对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存在的"方-病-证割裂"和"基因-蛋白质-代谢物分离"两大问题,提出了建立"药物系统-生物系统"模式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实现"方-病-证整合"研究途径的解决之道,给出了研究路线总体设计的框架。介绍了"方-病关联研究"、"病-证结合研究"和"方-病-证整合研究"三阶段的具体方法和相应研究结果,并进行了小结。提出了精准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在中医药面临创新性突破发展之际,精准医学将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也将为创建新医药学提供新的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新医药学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药物系统-生物系统”模式 “方-病-证”整合研究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韩利文 陈锡强 +5 位作者 袁延强 何秋霞 楚杰 王祖林 王思锋 刘可春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4期241-246,共6页
中药复杂成分体系的科学阐述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重中之重和难点所在。高速逆流色谱是最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液-液分配技术,是解决中药及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方面的一项新兴的关键技术。简要介绍高速逆流色谱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如成... 中药复杂成分体系的科学阐述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重中之重和难点所在。高速逆流色谱是最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液-液分配技术,是解决中药及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方面的一项新兴的关键技术。简要介绍高速逆流色谱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如成分分离(单体分离、系统成分分离、标准品或对照品制备等)、质量控制、药物筛选以及中药复方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中药现代化 分离精制 质量控制 药物筛选
原文传递
分子振动光谱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红霞 孙素琴 《现代仪器》 2005年第5期6-10,14,共6页
通过近些年来利用分子振动光谱及其与计算机辅助技术(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等)相结合用于中药的真伪鉴别、质量控制、稳定性预测和配方工艺优化等方面的研究,阐明分子振动光谱在中药现代化中的作用及... 通过近些年来利用分子振动光谱及其与计算机辅助技术(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等)相结合用于中药的真伪鉴别、质量控制、稳定性预测和配方工艺优化等方面的研究,阐明分子振动光谱在中药现代化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真伪鉴别 质量控制 稳定性预测 配方工艺 现代化管理 分子振动光谱 计算机辅助技术
下载PDF
浅析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19
作者 郭凤莲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1年第4期60-62,共3页
由于目前中医自身学科方向和发展重点不明确,多学科研究中医目标不明确和中医多层次人才匮乏等因素的困扰,使得在临床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水平偏低,科研项目与产业发展脱节,成果转化率低。本文就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中医药 现代化研究 对策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喜军 《亚太传统医药》 2005年第1期59-63,共5页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近年来在中药及复方的研究领域方兴未艾。本文回顾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概念的提出及独立理论体系形成的整个演变过程;总结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成功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近年来在中药及复方的研究领域方兴未艾。本文回顾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概念的提出及独立理论体系形成的整个演变过程;总结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成功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及具体方案;预见,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必将被更加广泛地应用到中医药研究的的各个领域,并与其它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不断地发展壮大,最终成为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