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复杂网络的冠心病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小波 虞立 +4 位作者 应雨棋 于哲轩 许守超 李晓红 金伟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17-2427,共11页
目的以冠心病为例,从大量方剂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对决策有潜在价值的关系、模式和趋势。方法基于中国药典的冠心病方剂数据、以及中国方剂数据库数据,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来构建中药复方的复杂网络,并运用CNM-Central... 目的以冠心病为例,从大量方剂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对决策有潜在价值的关系、模式和趋势。方法基于中国药典的冠心病方剂数据、以及中国方剂数据库数据,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来构建中药复方的复杂网络,并运用CNM-Centrality算法对网络进行聚类,挖掘数据规律来分析冠心病方剂配伍知识。结果冠心病的中药网络被划分为7个聚类结果时,可以清晰地表现节点的关系特征,其中丹参、川芎、黄芪等节点中心性较高,这表明丹参、川芎、黄芪是治疗冠心病的核心中药。从中医的辨证角度分析全瓜蒌、炒枳壳为核心节点的网络聚类和丹参、川芎、黄芪三种核心中药的网络聚类,经推断都对应气虚血瘀证,辨证的过程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复杂网络的冠心病方剂配伍研究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结论复杂网络可以有效地挖掘方剂数据中的配伍规律,给中医药理论提供科学实证,为中医药系统的复杂特征加以佐证,也为方剂与中药、方剂与病证、方剂与疗法之间并存互动的复杂关系辅以科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数据挖掘 中药方剂 配伍规律
下载PDF
Interactions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nticancer Drugs in Chemotherapy 被引量:5
2
作者 Zhi-Jie Ding Dan-Qing Xu +1 位作者 Yuan-Zhi Lao Hong-Xi Xu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年第3期38-45,共8页
Herbal medicines, inclu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s), have been used in Eastern countries for treating diseases such as cancer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ith the growing knowledge of tumorigenesis and cancer ... Herbal medicines, inclu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s), have been used in Eastern countries for treating diseases such as cancer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ith the growing knowledge of tumorigenesis and cancer therapy, some natural compounds have been developed as clinical anticancer drugs. In addition, many compounds and TCM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as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treatments,with synergetic effects on enhancing the efficacy or reducing the side effects of the therapeutics.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d the recent studies focusing on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al compounds or TCM decoction with chemotherapeutics. The detailed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the combination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nalytical methods on TCM development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CANCER INTERACTIONS natural compoun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e
原文传递
中药复方及单体成分对鼻咽癌放射增敏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曾凡艳 黄增琼 朱小东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5期225-230,共6页
鼻咽癌是一种高发于东南亚地区的恶性肿瘤。临床上,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而以铂类抗肿瘤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已成为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治疗的常规手段。联合化疗的放疗虽然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控制了远处转移率,... 鼻咽癌是一种高发于东南亚地区的恶性肿瘤。临床上,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而以铂类抗肿瘤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已成为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治疗的常规手段。联合化疗的放疗虽然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控制了远处转移率,但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不良反应。因此,提高放疗敏感性,降低放疗不良反应,依然是鼻咽癌临床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从临床疗效观察、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角度,对近10年来中药复方及单体成分对鼻咽癌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增敏 中药复方 中药单体 多糖
下载PDF
方剂学课程思政研究概览
4
作者 付姝菲 韩娟 +1 位作者 周志焕 刘宏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5期87-90,共4页
该文探讨方剂学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为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广泛开辟实施途径集成更多的策略与方法。全面梳理方剂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相关文献,分析方剂学课程思政在全国各院校开展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内容对可公知公用的思政元素融入... 该文探讨方剂学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为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广泛开辟实施途径集成更多的策略与方法。全面梳理方剂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相关文献,分析方剂学课程思政在全国各院校开展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内容对可公知公用的思政元素融入策略、思政内涵等进行全面总结,同时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共纳入源于全国28家单位的38篇文献,通过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竞赛式和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将精术尚德、传承守正、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和家国情怀等思政内涵悄然渗透到方剂学总论到各论的19个章节中。方剂学作为思政教育与专业课充分融合的主阵地,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正发挥着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学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思政内涵 实施途径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降尿酸中药复方用药规律分析
5
作者 褚梦真 林志健 +2 位作者 张冰 王雨 杨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以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文献研究为切入点,分析降尿酸中药复方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为降尿酸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以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文献研究为切入点,分析降尿酸中药复方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为降尿酸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关于中药复方降尿酸的文献研究,构建方药数据库,运用软件统计中药频次、性味和功效,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57个中药复方,涉及174味中药,其中27味中药使用频次>3次。常用类型以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等为主。聚类分析得到3个核心组方,以健脾祛湿、清热活血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4个药对、16个三味药药组、4个四味药药组,其中苍术-黄柏支持度最高,是降尿酸的核心药对。结论:中药降尿酸用药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辅以健脾祛湿、补中益气,体现“标本兼顾”的中医药治疗原则,为临床提高疗效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降尿酸 抗痛风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用药规律 治法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以毒攻毒”治疗癥瘕积聚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
6
作者 崔钰桐 周京旭 +2 位作者 眭道顺 田茸 陈丽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5-56,共12页
目的从文献角度出发,“以毒攻毒”为科学假说,探索毒性药物治疗癥瘕积聚的用药规律。方法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癥瘕积聚的方剂,建立方剂数据库,统计分析对癥瘕积聚有治疗作用的总体药物和毒性药物频次、单首方中毒性药物... 目的从文献角度出发,“以毒攻毒”为科学假说,探索毒性药物治疗癥瘕积聚的用药规律。方法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癥瘕积聚的方剂,建立方剂数据库,统计分析对癥瘕积聚有治疗作用的总体药物和毒性药物频次、单首方中毒性药物频次、毒性药物功效、药性、药味、归经分布以及中药特征的多因素分析;以Apriori关联规则进行建模分析,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中药核心复杂网络,IBM SPSS Statistics26对核心网络中的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607首方剂、485味中药进行分析:含毒性药物方剂460首,占比75.78%;使用频次≥50次的高频药物34味,毒性药物11味,占比32.35%;约4/5的方剂中含有毒性药物,约1/5单方组成含≥50%的毒性药物。毒性药物类别以泻下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和攻毒杀虫收湿止痒药为主;性味以辛、温为主,归经以肝、脾、肺经为主。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归心、肺、肾、心包经以及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药、补虚药、收涩药均是对癥瘕积聚有治疗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回归系数>0,且P<0.01)。常用毒性药物药对有巴豆-硇砂、巴豆-乌头、巴豆-芫花;网络聚类高频毒性中药共得到8个新的中药组合:甘遂、京大戟、芫花、巴豆;硇砂、干漆、轻粉;斑蝥、芫青;全蝎、蜈蚣、朱砂、雄黄;半夏、苦杏仁;乌头、细辛、吴茱萸、皂荚;狼毒、莽草、藜芦、附子;硫黄;网络聚类高频药物共得到6个新的中药组合:三棱、莪术、青皮、陈皮、木香、槟榔、丁香、枳壳、牵牛子、神曲;当归、川芎、桃仁、香附;大黄、鳖甲;茯苓、人参、白术、厚朴、甘草、皂荚、乌头、肉桂、干姜、附子、吴茱萸;半夏;麝香、朱砂、硇砂、干漆、巴豆、芫花。结论毒性药物在癥瘕积聚治疗中占比巨大,主要治法为泻下消积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毒攻毒 癥瘕积聚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新视角 被引量:173
7
作者 陈海彬 周红光 +2 位作者 李文婷 程海波 吴勉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73-2876,共4页
网络药理学是融合系统生物学、网络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多向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分子动力学等多学科技术和内容,构建和整合'疾病-表型-基因-药物'多层次网络,分析药物在网络中与特定节点的相互作用关系,从系统、整体角度探索... 网络药理学是融合系统生物学、网络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多向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分子动力学等多学科技术和内容,构建和整合'疾病-表型-基因-药物'多层次网络,分析药物在网络中与特定节点的相互作用关系,从系统、整体角度探索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新学科。该学科为中药复方多靶点、多成分、整体性、系统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有助于揭示中药复方科学内涵、发现药物靶标、指导中药新药研发、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中药复方 作用机制研究
原文传递
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8
作者 周红光 陈海彬 +2 位作者 王瑞平 张玉 吴勉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5,共5页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在中药复方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中药复方多靶点作用机制、中药复方配伍规...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在中药复方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中药复方多靶点作用机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安全性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代谢组学为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将有助于系统、深刻地揭示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指导中药复方新药研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药复方 多靶点作用机制 复方配伍规律 中药复方安全性 整体性作用机制
下载PDF
指纹图谱技术在方剂现代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1
9
作者 秦昆明 方前波 蔡宝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2期287-293,共7页
介绍了中药指纹图谱的概念及其应用意义,从技术层面详细地综述了近几年指纹图谱技术在方剂现代研究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方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以及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分析了指纹图谱技术在方剂研究中存在的问... 介绍了中药指纹图谱的概念及其应用意义,从技术层面详细地综述了近几年指纹图谱技术在方剂现代研究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方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以及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分析了指纹图谱技术在方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展望了指纹图谱技术在方剂现代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指出:指纹图谱技术是量化表达和解析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整体特征的重要手段,是中药走向世界的关键技术之一;指纹图谱技术在方剂的现代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剂的指纹图谱研究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谱 方剂 现代研究
下载PDF
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段桂姣 蒋锐沅 王振常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5期113-117,共5页
从肝纤维化的中医认识、现代医学认识、病因病机等方面论述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出中药单方(提取物)及复方制剂治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发更有效的中药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基础。中药治疗肝纤维化具有... 从肝纤维化的中医认识、现代医学认识、病因病机等方面论述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出中药单方(提取物)及复方制剂治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发更有效的中药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基础。中药治疗肝纤维化具有多成分、多环节、多靶点和多途径的优势;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机理包括干预多种肝纤维化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调节肝纤维化相关致炎症因子的趋化、介导各种致纤维化介质及调节肝组织相关蛋白水平等方面;干预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大多属于活血药、补虚药、清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药单方 中药复方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9
11
作者 姜鹏 窦圣姗 +3 位作者 柳润辉 张川 张卫东 刘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1期11-16,共6页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研究领域支持力度的加大,作为中医用药主要形式的复方药物倍受青睐,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不断涌现。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方法与思路,尤其对当今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研究领域支持力度的加大,作为中医用药主要形式的复方药物倍受青睐,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不断涌现。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方法与思路,尤其对当今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不足,目的是在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面为读者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药效物质基础 方法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水红花子复方抗肿瘤的作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乙同 马立东 +2 位作者 孟宪生 包永睿 王帅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4年第2期100-105,108,共7页
目的: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水红花子复方含药血清对肝肿瘤SMMC-7721细胞的凋亡坏死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的影响。方法:设计与制作玻璃-PDMS复合浓度梯度芯片,并对芯片药物浓度梯度进行表征;将SMMC-7721细胞长期培养在芯片... 目的: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水红花子复方含药血清对肝肿瘤SMMC-7721细胞的凋亡坏死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的影响。方法:设计与制作玻璃-PDMS复合浓度梯度芯片,并对芯片药物浓度梯度进行表征;将SMMC-7721细胞长期培养在芯片中,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AO/EB法检测细胞死活率;将预制备的含药血清通入微流控芯片,分别作用于SMMC-7721细胞24 h和48 h,凋亡坏死试剂盒检测凋亡坏死率;收集各通道的细胞上清液,ELISA法测定VEGF的蛋白含量。结果:细胞在芯片中培养7 d,细胞增殖活性良好,培养72 h期间细胞存活率≥97%。芯片可产生稳定的浓度梯度,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 4。芯片中含有药物血清的培养液分别作用SMMC-7721细胞24 h和48 h后,发生凋亡坏死细胞的数量随含药血清作用浓度升高而逐渐升高,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含量随含药血清作用浓度升高而逐渐减少,都呈现出一定的时间与浓度依赖性。结论: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进一步证明水红花子复方含药血清对肝肿瘤SMMC-7721细胞具有促凋亡作用,且能抑制其分泌VEGF从而间接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达到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药物浓度梯度 中药复方 含药血清 药物筛选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于牡丹 肖云峰 王玉华 《中南药学》 CAS 2016年第2期182-185,共4页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整体变化和体内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与中药复方的研究思路、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维相似。在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过程中,代谢组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有助于系统的揭示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并有助于推动...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整体变化和体内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与中药复方的研究思路、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维相似。在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过程中,代谢组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有助于系统的揭示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并有助于推动中药复方现代化的进程。本文主要阐述了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配伍规律、安全性评价和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药复方 药效物质基础 配伍规律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中医经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姣姣 罗慧君 蔺晓源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12-116,共5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型肠病之一,发病率高,治愈难度大,目前对其研究主要围绕临床和实验两方面。中医经方在IBS-D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本文整理并总结其疗效及机制的最新进展,为中医药防治IBS-D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型肠病之一,发病率高,治愈难度大,目前对其研究主要围绕临床和实验两方面。中医经方在IBS-D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本文整理并总结其疗效及机制的最新进展,为中医药防治IBS-D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经方 综述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窦圣姗 柳润辉 +4 位作者 姜鹏 张川 张卫东 刘磊 罗国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中药复方的现代化一直是中医药界多年来关注的焦点。由于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其作用物质及机理研究一直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地位,无法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阐述。系统生物学的提出,为中药复方的... 中药复方的现代化一直是中医药界多年来关注的焦点。由于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其作用物质及机理研究一直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地位,无法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阐述。系统生物学的提出,为中药复方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成为当今中药研究中的热点领域。系统生物学从整体观出发,系统研究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配伍规律、广泛的药理及其作用机理,为打破长久以来困扰中医药研究的"黑匣"问题提供了契机。本文对系统生物学的思路、方法及其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中药复方 应用
下载PDF
中药复方及单体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岩 任娜 +2 位作者 李水洪 韩秀珍 商洪涛 《中医药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其病程绵延、病情反复且癌变风险较高,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因此也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药复...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其病程绵延、病情反复且癌变风险较高,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因此也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药复方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的优势,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发挥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改善炎症微环境、调控细胞增殖、调控胃肠道激素等作用。中药单体具有活性成分较单一、作用机制较清晰、便于基础研究的特点,与复方共同为干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案。现将中药复方及单体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及机制进展做一总结,以期为今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药复方 中药单体 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黏蛋白5AC生成增多的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红豆 张利英 +4 位作者 李洋洋 牛帆 李静 韵成才 雍文兴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气道黏蛋白过度生成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与肺功能降低有关。黏蛋白5AC(MUC5AC)是气道上皮的主要黏蛋白,其异常表达会阻塞气道,降低肺功能,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气道黏蛋白过度生成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与肺功能降低有关。黏蛋白5AC(MUC5AC)是气道上皮的主要黏蛋白,其异常表达会阻塞气道,降低肺功能,促进COPD的发展。MUC5AC的异常产生和分泌涉及多种途径,NF-κB、PI3K/Akt、EGFR、IL-13/STAT6/SPDEF、p38MAPK通路均与MUC5AC的生成密切相关。中药复方和中药有效化合物具有抗炎、调节黏液作用,对黏蛋白的异常表达具有调节作用。本文就上述信号通路与MUC5AC的关系、抑制MUC5AC产生的中药复方和中药有效化合物做一综述,以期为治疗COPD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黏液 分子机制 黏蛋白5AC 中药复方 中药化合物
下载PDF
中药方剂黄土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希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究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治疗中运用中药方剂黄土汤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8例作为课题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取的方式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分成西医组和中医组,各39例。西医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选用中药方剂黄土... 目的探究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治疗中运用中药方剂黄土汤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8例作为课题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取的方式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分成西医组和中医组,各39例。西医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选用中药方剂黄土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不良情绪评分。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西医组(76.9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大便异常、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腹痛绵绵、神疲懒言、夜尿频多、体倦乏力积分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大便异常、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腹痛绵绵、神疲懒言、夜尿频多、体倦乏力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中医组各项积分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西医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别为(53.27±2.59)、(24.76±15.21)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54.13±2.48)、(27.12±16.08)分;中医组治疗前后SAS评分分别为(52.98±2.72)、(15.39±12.14)分,SDS评分分别为(53.87±2.62)、(16.13±12.26)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中医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在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运用中药方剂黄土汤治疗,可在尽快为患者缓解不适症状的同时,改善不良情绪,是一种集较高应用价值与安全性为一体的可靠疗法,可在今后的临床中作为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方剂 黄土汤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通窍涤痰汤加减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建林 张强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自拟通窍涤痰汤加减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2020年3月~2021年6月收治的15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常规单纯西药治疗的75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通窍... 目的探讨自拟通窍涤痰汤加减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2020年3月~2021年6月收治的15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常规单纯西药治疗的75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通窍涤痰汤加减治疗的75例患者为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指标[梗死灶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得分]、颈动脉斑块情况[斑块面积、斑块厚度、斑块个数及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随访6个月时观察两组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梗死灶体积、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大小、斑块厚度、斑块个数及IMT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颈动脉斑块内出血、纤维帽破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涤痰汤加减能够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脂等临床指标,缩小颈动脉斑块并提高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斑块稳定性 血脂 血液流变学 中药方剂
下载PDF
中医骨伤科复方中药新药的研发现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爱国 吕佳康 +1 位作者 谷福顺 郑昆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254-1256,共3页
骨伤科复方中药以疗效确切、整体调理等优势在临床广泛应用,是预防和治疗骨伤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临床新药研发及合理应用急需加强。本文就目前骨伤科复方中药临床应用现状及其研发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骨伤科复方中药新... 骨伤科复方中药以疗效确切、整体调理等优势在临床广泛应用,是预防和治疗骨伤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临床新药研发及合理应用急需加强。本文就目前骨伤科复方中药临床应用现状及其研发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骨伤科复方中药新药研发方向,应重视处方来源、考虑疾病谱变化、重视临床定位、重视毒性药材及动物药材的应用以及注意临床试验质控,以期对骨伤科复方中药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一些思路,提高其研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 复方中药 研发方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