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72
1
作者 谢春山 孟文 +1 位作者 李琳琳 朱易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7-40,共4页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国旅游产业实现快速而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受到旅游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梳理、概念界定、特征剖析、趋势预测的基础上,重点从产业、市场、企业、产品、人才五个方面探讨旅游产业转...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国旅游产业实现快速而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受到旅游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梳理、概念界定、特征剖析、趋势预测的基础上,重点从产业、市场、企业、产品、人才五个方面探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与内容,提出个人的见解与主张。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对于促进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强化及对旅游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转型升级 理论体系
下载PDF
制度变迁与中国旅游产业的成长阶段和发展对策 被引量:50
2
作者 贾生华 邬爱其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22,共4页
我国旅游产业的成长历史表明 ,旅游管理体制变迁是产业演进的重要动因 ;而不同时期的不同类型的制度创新都是基于特定的环境和诱因的。未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应该注重管理体制、市场组织和管理理念的创新。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中国 旅游产业 成长阶段 发展对策 管理体制 市场组织 管理理念
下载PDF
基于产业融合的文化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张海燕 王忠云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0年第8期743-746,共4页
产业融合通过创新功能、整合功能和结构优化功能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主要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产业融合环境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主要从文化旅游业基础竞争力、竞争潜力和环境竞... 产业融合通过创新功能、整合功能和结构优化功能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主要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产业融合环境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主要从文化旅游业基础竞争力、竞争潜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角度构建出文化旅游竞争力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文化旅游产业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论的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一种粘性的观点 被引量:39
4
作者 方世敏 王海艳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1-218,共8页
引入物理学粘性理论,剖析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并利用最优熵值法模型测度了长江经济带和黄河经济带2003—2017年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产业粘度,分析了两区域产业粘度时空演化规律及演化模式。研究发现:两经济... 引入物理学粘性理论,剖析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并利用最优熵值法模型测度了长江经济带和黄河经济带2003—2017年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产业粘度,分析了两区域产业粘度时空演化规律及演化模式。研究发现:两经济带2003—2017年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产业粘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经济带内省级区域之间产业粘度差异较显著;从空间布局演化趋势看,长江经济带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产业粘度格局置换较大,黄河经济带格局则变动较小;从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粘度中值以上省区较多、黄河经济带粘度中值以下区域较多。时空演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系统内农业资源旅游开发及利用、技术创新、旅游运行机制、相关利益主体参与及行为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程度不同。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融合模式,主要有基于利益主体合作的政府+企业+农户模式、基于资源利用的资源依托模式和产业基础空间融合模式、基于技术创新的农业科技体验模式和智慧农业旅游模式,实践中这些模式往往相互交织,又形成更为复杂的融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与旅游业 产业融合系统 产业粘性与粘度 智慧农业旅游 长江经济带 黄河经济带
原文传递
利用资本市场发展旅游产业 被引量:21
5
作者 高广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12,共4页
在旅游业宏观与中观形势向好的大背景下 ,旅游业微观层次的效益低下日益凸现 ,特别是 1998年 ,作为旅游业主体之一的酒店业全面亏损。众多研究结果表明 ,生产要素难以自由流动和产权制度不合理是导致这一背反状态的最主要因素。本文重... 在旅游业宏观与中观形势向好的大背景下 ,旅游业微观层次的效益低下日益凸现 ,特别是 1998年 ,作为旅游业主体之一的酒店业全面亏损。众多研究结果表明 ,生产要素难以自由流动和产权制度不合理是导致这一背反状态的最主要因素。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功能解决旅游业项目资金筹集、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面临的多重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资本市场 融资 产业结构升级 现代企业制度
下载PDF
世博会与上海旅游业:互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胡建伟 《旅游科学》 CSSCI 2005年第2期73-78,共6页
本文以世博会与上海旅游业的相关性作为切入点,首先从实际效果上和理论上分析了上海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业的推动作用,然后从前期效应、当期效应、后期效应三个方面探讨了上海旅游业对上海世博会顺利召开的支持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个世博会... 本文以世博会与上海旅游业的相关性作为切入点,首先从实际效果上和理论上分析了上海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业的推动作用,然后从前期效应、当期效应、后期效应三个方面探讨了上海旅游业对上海世博会顺利召开的支持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个世博会与上海旅游业的互动机制模型,同时针对如何激活这个互动力机制从组织结构、市场战略、促销战术、产品设计、企业运作、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博会 上海旅游业 钻石理论 互动机制
下载PDF
论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13
7
作者 钱益春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3-17,共5页
旅游管理体制如何适应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是业内外人士一直在探讨和摸索的既具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旅游管理体制的模式和我国现行旅游管理体制现状,进而提出了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 旅游业 管理体制 改革与创新
下载PDF
旅游危机管理:国外的实践及中国的选择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良举 《技术经济》 2006年第8期62-65,98,共5页
旅游危机的频频发生给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为了应对旅游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世界各国均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旅游危机管理方案,而中国的旅游危机管理则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在分析国外旅游危机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构建中国的... 旅游危机的频频发生给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为了应对旅游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世界各国均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旅游危机管理方案,而中国的旅游危机管理则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在分析国外旅游危机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构建中国的旅游危机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危机事件 危机预誊系统 危机管理
下载PDF
区域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兆峰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3-87,共5页
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如何提升区域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以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已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从区域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的涵义出发,在对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评... 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如何提升区域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以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已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从区域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的涵义出发,在对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产业 品牌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县域文旅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丁赛 王国洪 +1 位作者 王经绫 冯伊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51,M0003,共15页
民族地区县域文旅产业不仅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基层,与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基于民族地区71个县(市)/旗文旅产业问卷调查,借鉴了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专家打分法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民族地区县域... 民族地区县域文旅产业不仅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基层,与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基于民族地区71个县(市)/旗文旅产业问卷调查,借鉴了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专家打分法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民族地区县域文旅产业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从经济发展、道路交通状况、文旅产业现状、文旅产业资源和县级政府扶持五个维度测量的综合性指数,同时还包括了26个二级指标,109个三级指标,其目的是对民族地区县域文旅产业发展现状进行量化评估,以揭示目前民族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并为今后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文旅产业 指标体系 县域经济
原文传递
北京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殷平 马忠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68-72,共5页
运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能力、旅游经济社会效益、旅游软硬环境建设力度、旅游客源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对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的旅游业正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qu... 运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能力、旅游经济社会效益、旅游软硬环境建设力度、旅游客源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对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的旅游业正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今后北京市应该重视旅游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深化旅游产品开发,提高旅游业市场开拓能力以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增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以湘鄂渝黔边区为例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兆峰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0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前旅游产业集群现象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提升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发展区域旅游产业的关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对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评价模型,并以湘鄂渝黔边区域旅... 目前旅游产业集群现象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提升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发展区域旅游产业的关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对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评价模型,并以湘鄂渝黔边区域旅游产业集群为例,提出了提升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群 竞争力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4E系统的旅游地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唐承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4-119,共6页
低碳发展是旅游目的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探索低碳发展模式有助于推动目的地旅游业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首先将生态因素引入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构建旅游地4E系统(能源Energy-经济Economy-... 低碳发展是旅游目的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探索低碳发展模式有助于推动目的地旅游业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首先将生态因素引入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构建旅游地4E系统(能源Energy-经济Economy-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其次,提出旅游地旅游产业低碳发展模式的构建须遵循因地制宜、综合协调、综合效益最大化、可持续性与节能减排优先5个原则。第三,从构建依据、发展理念、发展手段与发展目标等方面提出旅游地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的构建思路。最后,以旅游产业能源系统、旅游地生态系统、旅游地环境系统与低碳旅游经济系统为核心,构建基于4E系统的旅游地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低碳发展模式 旅游地 节能减排 4E系统
下载PDF
旅游灾害的防范与控制系统初探 被引量:11
14
作者 方中权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6-88,103,共4页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且很敏感的产业,极易受到外部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需建立一个可靠、快速、实用、先进的防范与控制系统,为各旅游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地提供各类旅游灾害信息,为旅游灾害的预报、预测、决策、控制、抗灾管理...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且很敏感的产业,极易受到外部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需建立一个可靠、快速、实用、先进的防范与控制系统,为各旅游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地提供各类旅游灾害信息,为旅游灾害的预报、预测、决策、控制、抗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手段,达到避免灾害或使旅游业损失降至最低的目的。文章提出旅游灾害的防范与控制系统由信息采集系统、指挥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构成。对每个子系统的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对每个子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意在抛砖引玉,最终建成合理而具实战性的旅游防范与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旅游灾害 防范系统 控制系统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旅游产业集群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光辉 林龙飞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1-198,共8页
设计旅游产业集群评价体系有助于分析旅游产业集群质量、诊断存在的问题、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初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分法采集数据,为评价指标赋值,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综合... 设计旅游产业集群评价体系有助于分析旅游产业集群质量、诊断存在的问题、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初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分法采集数据,为评价指标赋值,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有助于探寻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群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法 评价模型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干线流域旅游产业系统环境脆弱性演变及障碍因子识别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友宝 彭安琪 王荣成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以长江经济带干线流域为研究单元,基于旅游产业系统环境脆弱性概念界定和"敏感性—应对能力"框架构建指标体系,运用脆弱性和障碍度模型,探讨了区域旅游产业系统环境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并对障碍因子进行诊断识别,研究发现:(1... 以长江经济带干线流域为研究单元,基于旅游产业系统环境脆弱性概念界定和"敏感性—应对能力"框架构建指标体系,运用脆弱性和障碍度模型,探讨了区域旅游产业系统环境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并对障碍因子进行诊断识别,研究发现:(1)时间维度,流域旅游产业系统环境敏感性与应对能力呈"并驾齐驱"式同步增长态势,整体脆弱性表现为"震荡起伏"式有序下降,且时序分异特征鲜明。(2)空间维度,流域旅游产业系统环境脆弱性具有显著的动态演替性,下游环境高风险区呈现空间集群特性,但区段脆弱性程度不断下降,中游脆弱性呈"先降后升"演变走势,上游脆弱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指数值波动变化幅度相对较小。(3)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系统环境脆弱性时空变迁是流域多重人为扰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城镇化与工业化、投资与消费激增和大规模旅游开发活动是引致流域旅游产业系统环境敏感性增加的主要因素,而制约旅游产业系统环境应对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则表现为公共交通与生态建设、科技与教育水平及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旅游产业系统 环境脆弱性 障碍因子 城镇化 投资与消费 公共交通
原文传递
旅游业危机的应急管理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谢朝武 郑向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9期26-29,44,共5页
危机事件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实践的角度、以案例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危机事件,同时探讨了旅游业危机事件的主要类型,并提出了旅游业危机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措施。
关键词 旅游业危机 应急管理 体系与措施
下载PDF
习近平旅游思想的内涵与实践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夏杰长 张博 张雪婷 《价格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经济发展任务做出了重要判断,诸多领域正发生着迅速而深刻的变革,旅游业的发展也将迎来历史性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经济发展任务做出了重要判断,诸多领域正发生着迅速而深刻的变革,旅游业的发展也将迎来历史性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新时代旅游业的发展何去何从?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著作为蓝本,从人本精神、生态意识、产业理念、外交蓝图四个方面,就习近平旅游思想的内涵、特征及实践意义进行了系统阐释,对以习近平旅游思想为指导,促进我国旅游业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旅游思想 和谐共生 旅游业 全城旅游 旅游制度
原文传递
旅游强国建设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瑞 保继刚 +4 位作者 魏小安 张凌云 崔凤军 陈荣 严旭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7,共12页
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旅游强国的内在要求。文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就新征程中如何认识旅游强国、如何实现旅游强国战略、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如何理解旅游业的新定位和新赛道、如何推动旅游业高... 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旅游强国的内在要求。文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就新征程中如何认识旅游强国、如何实现旅游强国战略、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如何理解旅游业的新定位和新赛道、如何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如何担负起旅游学术共同体的时代使命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应要特别关注如下议题:1)从新时代新征程出发,重新思考旅游强国的提出背景、底层逻辑、关注重点、产业定位、衡量指标和建设思路;2)实现旅游强国目标,需创新税制、优化旅游统计、培养高层次人才;3)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纲,重点关注市场、产业、理念、统筹、体系等方面问题;4)在旅游业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的背景下,疗愈旅游是符合旅游业新定位的一个新赛道;5)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民满意为中心、以投入产出为旅游投资基本导向,需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实现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6)在旅游发展新征程上,学术共同体应承担重要职责和历史使命,及时回答时代之问,夯实科学探究学理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旅游强国 高质量发展 旅游统计体系 旅游学术共同体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下黄河流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秀平 李秋辰 王睿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9-138,共10页
黄河流域历史悠久且旅游资源丰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从七个维度界定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构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三种发展情景下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历史悠久且旅游资源丰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从七个维度界定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构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三种发展情景下黄河流域9省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综合指数水平,利用GIS技术探究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水平变化趋势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0-2019年,黄河流域9省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平衡,存在较强的空间分异特征,但各省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2)2019-2025年,协调发展型情景下黄河流域9省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综合指数均高于现状延续型和环境优先型情景;(3)2009-2025年,各省区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水平等级空间区域差异逐渐增大,呈现“东高-中低-西高”和“北高-中低-南高”的空间分布,通过比较,协调发展型情景下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水平等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旅游产业结构 评价指标体系 系统动力学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