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纹分析技术在火驱燃烧状态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方礼 赵庆辉 +2 位作者 闫红星 杨俊印 刘家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84,144-145,共5页
为判识原油改质程度和原油火驱过程中燃烧状态,对稠油火驱前后样品的全烃色谱指纹特征进行分析,探索了火驱开发过程中燃烧状态的识别方法,并对稠油高、低温氧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取得的成果在Du66块火驱取心井分析中得到应用。研究表明,... 为判识原油改质程度和原油火驱过程中燃烧状态,对稠油火驱前后样品的全烃色谱指纹特征进行分析,探索了火驱开发过程中燃烧状态的识别方法,并对稠油高、低温氧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取得的成果在Du66块火驱取心井分析中得到应用。研究表明,全烃色谱指纹技术可对比火驱反应前后样品的微小特征变化。稠油在低温氧化阶段,姥鲛烷与nC_(17)、植烷与nC_(18)比值增大,正构烷烃相比姥鲛烷、植烷更易受低温氧化作用的影响,CPI和OEP升高;在高温氧化阶段,原油明显改质,原油轻重比显著增大。利用该技术方法判识Shu1-46-K037取心井火烧层段,分析认为埋深约为978.15 m的岩心具有高温氧化的特征,可能是火驱的过火层段。稠油火驱过程中,全烃色谱指纹分析技术可作为识别燃烧状态的有效手段,为火驱效果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分析技术 全烃色谱 火驱 稠油油藏 燃烧状态 Du66块
下载PDF
中分子量烃在油源对比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世加 付晓文 +1 位作者 廖前进 王绪龙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5期1-3,共3页
原油全烃色谱分析可将原油中正构烷烃间的绝大部分异构体分离开 ,进而将原油的细微差异区分开。分析对比相同和不同成因类型的原油及源岩中分子量烃 (主要是C8~C14 )特征 ,指出不同成因类型的原油指纹差异大 ,而相同成因的原油指纹相... 原油全烃色谱分析可将原油中正构烷烃间的绝大部分异构体分离开 ,进而将原油的细微差异区分开。分析对比相同和不同成因类型的原油及源岩中分子量烃 (主要是C8~C14 )特征 ,指出不同成因类型的原油指纹差异大 ,而相同成因的原油指纹相似。分析了生物降解程度不同的原油指纹特征 ,初步建立一些可反映生物降解程度的中分子量烃化合物。以大港油田港东地区为例 ,研究中分子量烃在油 /油及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分子量烃 油源 对比 应用 全烃色谱 中分子量烃 生物降解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试土壤中分段石油烃的标准化定量方法初探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玉龙 黄燕高 刘菲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目前土壤样品中分段石油烃的分析方法中石油烃包括的碳原子数范围和采用的校准物质不统一,造成不同实验室的量值不具有可比性。为保证不同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可比性,本文尝试建立一种石油烃相邻碳原子数标准化定量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1... 目前土壤样品中分段石油烃的分析方法中石油烃包括的碳原子数范围和采用的校准物质不统一,造成不同实验室的量值不具有可比性。为保证不同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可比性,本文尝试建立一种石油烃相邻碳原子数标准化定量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1)规定了石油烃包括的碳原子数范围为气相色谱峰中正己烷和正四十碳烷之间所有的烃(含正己烷);(2)总石油烃(TPH)分为挥发性石油烃(VPH)和半挥发性石油烃(SPH),分别选取碳原子数为6~10的5个正构烷烃作为VPH校准物质,选取碳原子数为10~40的31个正构烷烃作为SPH校准物质。采用平均响应因子法或一次线性回归法,建立校准物质的峰面积-浓度的校准关系;(3)采用相邻峰标准化校准方法,逐一定量所有的目标色谱峰;(4)计算正构烷烃含量、总石油烃含量和任意分段的石油烃含量。该方法为环境样品中石油烃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分段 气相色谱法 标准化方法
下载PDF
石油化工废气总烃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尹天亚 韩丛碧 +1 位作者 郭映辉 周艳红 《当代化工》 CAS 2011年第2期209-210,220,共3页
对HCM-1 B便携式总烃分析仪、HFID Model 3-200便携式总烃分析仪和气相色谱法分析石油化工废气总烃的技术性能、结构等进行了比较。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2种型号的便携式总烃分析仪测定结果均与气相色谱法具可比性,... 对HCM-1 B便携式总烃分析仪、HFID Model 3-200便携式总烃分析仪和气相色谱法分析石油化工废气总烃的技术性能、结构等进行了比较。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2种型号的便携式总烃分析仪测定结果均与气相色谱法具可比性,可同时满足总烃离线、在线及便携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烃 石油化工废气 总烃分析仪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基于燃烧热值对气测全烃与组分函数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滕飞启 傅鹏 +4 位作者 朱更更 吴明松 张春阳 王嘉鑫 张文强 《录井工程》 2020年第1期19-21,共3页
在录井解释评价过程中经常用到全烃和组分,由于全烃和组分测录方式不同,两者是何种关系一直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全烃近似等于组分之和,另一种观点认为应根据烃类等碳效应计算全烃值。考虑到全烃值与组分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体积分数和,... 在录井解释评价过程中经常用到全烃和组分,由于全烃和组分测录方式不同,两者是何种关系一直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全烃近似等于组分之和,另一种观点认为应根据烃类等碳效应计算全烃值。考虑到全烃值与组分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体积分数和,在解释评价中,全烃值采用根据组分的燃烧热建立的函数值相对更加准确,为得到更准确的全烃值,从气相色谱工作原理入手,结合烃组分燃烧热进行探讨,建立气测全烃与组分的函数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全烃值测算理论依据,其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烃组分 气测录井 燃烧热 气相色谱
下载PDF
地下烃类相态早期识别的地球化学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顺玉 戴鸿鸣 +1 位作者 王海清 黄清德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9年第3期51-52,共2页
本文阐述了根据烃源岩的热演化阶段、不同温度段烃类的含量和油气全烃色谱指纹特征来早期判断地下烃类相态的地球化学方法,达到了在钻探过程中经济、快速地进行地下储集层中烃类相态的早期预测的目的。这一方法耗时少,花费低,而且所需... 本文阐述了根据烃源岩的热演化阶段、不同温度段烃类的含量和油气全烃色谱指纹特征来早期判断地下烃类相态的地球化学方法,达到了在钻探过程中经济、快速地进行地下储集层中烃类相态的早期预测的目的。这一方法耗时少,花费低,而且所需的原始实验数据容易获得,判识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方法 早期识别 烃类相态 类型
下载PDF
港西油田低气测全烃浅层录井综合评价方法
7
作者 马青春 李春宁 +5 位作者 薛明侠 呼桂艳 焦香婷 吴颖 魏佳强 吴婧 《录井工程》 2018年第3期60-64,114,共5页
为解决港西油田浅层受构造特征、成藏特征等因素影响出现气测全烃低(小于2%),且组分不全的特殊产能层的解释难题,采用岩石热解分析技术和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该油田25口井原油进行了特征分析,依据各项检测技术原理及大量检测数据的分析... 为解决港西油田浅层受构造特征、成藏特征等因素影响出现气测全烃低(小于2%),且组分不全的特殊产能层的解释难题,采用岩石热解分析技术和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该油田25口井原油进行了特征分析,依据各项检测技术原理及大量检测数据的分析找出了产能层气测全烃低、组分不全的原因,并依据轻重比、油产率指数及气相色谱特征建立了港西油田特殊产能层评价模型,解决了随钻录井过程中单一气测技术难以准确评价该类储集层的难题。该方法在现场7口井的应用效果显著,大幅提高了录井技术在港西油田浅层的综合解释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全烃 产能层 岩石热解 气相色谱 分析原理 综合解释评价
下载PDF
大气环境中总烃(甲烷计)的气相色谱测定
8
作者 郭明一 刘其安 王月桂 《重庆环境科学》 1991年第1期33-35,63,共4页
作者建立了以净化仪表空气为空白值的总烃气相色谱测定。空白值色谱峰高精密度为0.42~1.93%,本法的相对误差<1%,检出限为0.03ppm。
关键词 大气环境 总烃 气相色谱 测量
下载PDF
热电厂110kV主变总烃超标原因分析与处理
9
作者 单捷 《齐鲁石油化工》 2011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采用色谱法分析变压器油中溶解气含量,对热电厂主变总烃超标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处理。经过吊罩检查,发现变压器器身上夹件与侧梁连接处螺栓的过热故障导致主变总烃超标。采取相应措施,使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 变压器 总烃 漏磁场 过热 色谱分析
下载PDF
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手工监测与连续在线监测差异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小华 常乐 +2 位作者 崔耀 周赟 过伟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6期116-120,共5页
采用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设备与实验室气相色谱及便携式气相色谱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监测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便携式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仪测定的数据与在线连续监测设备测定数据基本一致,满足检测要求。而实验室气相色谱... 采用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设备与实验室气相色谱及便携式气相色谱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监测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便携式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仪测定的数据与在线连续监测设备测定数据基本一致,满足检测要求。而实验室气相色谱检测得到的手工数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结果偏离较大,波动剧烈。因此,在线监测设备的监测结果较为准确,分析速度快,可连续、实时监测固定污染源气体中的非甲烷总烃的含量,从而对固定污染源中VOCs的排放进行有效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污染源 非甲烷总烃 气相色谱 在线监测
下载PDF
苏玛罐采样-气相色谱法测非甲烷总烃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志刚 王少伟 《山西化工》 2021年第4期134-136,共3页
以3.2 L苏玛罐作为采样容器,通过积分采样器采集24 h环境空气样品,用气相色谱仪对非甲烷总烃进行分析。实验中对校准曲线、实验室空白、全程空白、实验室平行样和现场平行样等进行了考察,可实现对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的快速、准确测定。
关键词 非甲烷总烃 苏玛罐 气相色谱
下载PDF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有 辛朝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第4期12-14,共3页
为掌握实验室检测非甲烷总烃的技术能力,2021年,笔者参加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能力考核,考核样按照《环境空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 604—2017)测定,能力考核结果满意。结果表明,采... 为掌握实验室检测非甲烷总烃的技术能力,2021年,笔者参加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能力考核,考核样按照《环境空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 604—2017)测定,能力考核结果满意。结果表明,采用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配双阀双柱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能同时测定环境空气中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测定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和重复性好,分析时间短,总烃、甲烷的校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该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日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甲烷总烃 能力考核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基于环境空气检测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的测定验证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凯 孙艳亭 邵明芹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8期175-178,共4页
使用安捷伦8890型号气相色谱仪,选择合适的色谱条件,使用标准气体绘出标准曲线,测出除烃空气的浓度即实验室空白,继而测定非甲烷总烃的检出限、测定下限、精密度和准确度,从而达到对标准HJ 604-2017进行方法验证的目的。结果表明:使用... 使用安捷伦8890型号气相色谱仪,选择合适的色谱条件,使用标准气体绘出标准曲线,测出除烃空气的浓度即实验室空白,继而测定非甲烷总烃的检出限、测定下限、精密度和准确度,从而达到对标准HJ 604-2017进行方法验证的目的。结果表明:使用该标准方法测出的非甲烷总烃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符合要求,且准确度高,精密度和重复性较好,分析时间短,操作简单,可以用于环境空气中总烃、甲烷及非甲烷总烃的日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烃 甲烷 非甲烷总烃 气相色谱法 方法验证
下载PD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Petroleum Contaminants in Soils under Tropical Weather Conditions
14
作者 Imeh Okop Krishna Persaud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9年第3期112-125,共14页
GC-FID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were developed and optimised. Contamination of soil from the Niger Delta was investigated about 40 days after crude oil spillage from the Shell Petroleum margi... GC-FID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were developed and optimised. Contamination of soil from the Niger Delta was investigated about 40 days after crude oil spillage from the Shell Petroleum marginal well head. Soil samples and controls were collected at depths of 0 - 15 cm, 15 - 30 cm and 30 - 60 cm. Samples were analys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fitted with a flame ionisation detector. Penetration and migration of C10-C26 and C26-C34 hydrocarbons through the soil layers were assessed by cluster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enetration and similarity of these compounds over the contaminated area.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elevated levels of total hydrocarbon content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sites.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to carefully monitor and remediate th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SPILL PETROLEUM Contaminated SOILS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 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SATION Detector (GC-FID) Analysis
下载PDF
大民屯凹陷高凝油全烃地球化学特征
15
作者 闫红星 《科技通报》 2021年第4期6-9,56,共5页
以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为工具,从正构烷烃和轻烃化合物两方面对大民屯凹陷高凝油进行成熟度、沉积环境、母质类型等方面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正构烷烃分析认为高凝油为后峰单峰型分布,碳数范围大,主峰碳大,略呈奇碳优势,轻重比(∑n... 以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为工具,从正构烷烃和轻烃化合物两方面对大民屯凹陷高凝油进行成熟度、沉积环境、母质类型等方面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正构烷烃分析认为高凝油为后峰单峰型分布,碳数范围大,主峰碳大,略呈奇碳优势,轻重比(∑nC21-/∑nC22+)在0.79~0.91之间,姥植比(Pr/Ph)介于1.49~2.28,高凝油为成熟烃源岩的产物,形成于弱还原的环境中,有机质输入以陆生生物为主要来源,具有高等植物蜡的特征。轻烃化合物中,C5~C7轻烃馏分以正构烷烃为主,含有一定的环烷烃,C7轻烃化合物中正庚烷含量最高,甲基环己烷次之,推测来源于腐泥型母质烃源岩,并具高等植物的贡献;K1值符合稳定为1.0的规律,但K2值异常偏低,这可能是高凝油具有陆相有机质来源的一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高凝油 全烃色谱 大民屯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