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碎补总黄酮干预Notch信号通路影响骨重建过程中成血管-成骨耦联 被引量:19
1
作者 黄敏玲 卢赵琦 +5 位作者 申震 林海雄 冯骏杰 黄枫 姜自伟 蔡群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5116-5122,共7页
背景:骨缺损是骨科临床的难题,骨碎补总黄酮对骨缺损治疗有确切疗效,但是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基于Notch信号通路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在骨重建过程中对血管生成和骨形成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中药+DAPT组、... 背景:骨缺损是骨科临床的难题,骨碎补总黄酮对骨缺损治疗有确切疗效,但是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基于Notch信号通路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在骨重建过程中对血管生成和骨形成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中药+DAPT组、DAPT组,每组12只。构建大鼠股骨缺损模型,分别给予中药骨碎补总黄酮和Notch通路阻滞剂DAPT干预,干预12周后通过X射线片、Micro-CT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缺损的成骨情况,免疫组化检测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31、Hes1、骨形态发生蛋白2、Notch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片、Micro-CT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中药组的成骨效果明显优于其他3组;②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中药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31、Hes1、Notch1平均吸光度值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中药+DAPT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es1、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平均吸光度值大于DAPT组(P<0.05),但CD31和Notch1表达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结果表明,骨碎补总黄酮通过激活Notch通路促进骨重建过程中成血管-成骨耦联,从而促进骨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骨碎补总黄酮 血管生成 成骨效能 NOTCH 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冠民 蒋莉 +2 位作者 刘升云 郑朝晖 刘章锁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37-840,共4页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150例病人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美洛昔康(Ⅰ组)、美洛昔康加阿米替林(Ⅱ组),骨碎补总黄酮(Ⅲ组),骨碎补总黄酮加阿米替林(Ⅳ组),美洛昔康、骨碎补总黄酮、阿米替林3药联合(Ⅴ组)...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150例病人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美洛昔康(Ⅰ组)、美洛昔康加阿米替林(Ⅱ组),骨碎补总黄酮(Ⅲ组),骨碎补总黄酮加阿米替林(Ⅳ组),美洛昔康、骨碎补总黄酮、阿米替林3药联合(Ⅴ组),均治疗3 mo,记录各组治疗前和3 mo末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3 mo末,共有142例病人完成试验。Ⅱ、Ⅲ、Ⅳ、Ⅴ组与治疗前及Ⅰ组比较,其抑郁评分、纤维肌痛影响因素问卷评分及压痛指数评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Ⅱ、Ⅲ、Ⅳ组之间抑郁评分、纤维肌痛影响因素问卷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Ⅴ组与Ⅱ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以有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而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痛 随机对照试验 药物疗法 骨碎补总黄酮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乳牙牙髓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向分化的影响
3
作者 李春梅 高艳宇 李慧 《系统医学》 2023年第3期32-35,共4页
目的初步探索不同浓度骨碎补总黄酮(total flavone of rhizoma drynariae)对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2020年3月—2021年8月黑龙江省医院检验科初步筛选出适宜... 目的初步探索不同浓度骨碎补总黄酮(total flavone of rhizoma drynariae)对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2020年3月—2021年8月黑龙江省医院检验科初步筛选出适宜浓度的RDTF,三代分离、培养SHEDs,通过流式细胞术及茜素红染色分别对细胞表面标志物和成骨分化潜能进行鉴定。实验分为4组(0时段为对照组,24、48、72 h组),每组设置3个复孔,采用不同浓度RDTF处理SHEDs后钙钴法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其成骨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结果显示,所获取的细胞为具有成骨分化能力的SHEDs。与对照组相比,24、48、72 h内各浓度组均对SHEDs增殖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5、25 mg/L RDTF组的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及骨钙素(OCN)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其中25 mg/L RDTF组对Runx2表达的促进效果最明显(249.681±14.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7,P<0.001)。结论RDTF对SHEDs的增殖无显著影响,可促进SHED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骨缺损 乳牙牙髓干细胞 增殖 成骨分化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骨组织重建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31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赵盾 方斌 +3 位作者 易春智 何敏聪 郑嘉乾 李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4638-4642,共5页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具有促进骨愈合的作用,然而其发挥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骨缺损区域骨组织重建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诱导膜组、诱导膜+中药组,每组12只,均于右...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具有促进骨愈合的作用,然而其发挥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骨缺损区域骨组织重建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诱导膜组、诱导膜+中药组,每组12只,均于右侧股骨中段截取4 mm骨组织后采用钢板固定,诱导膜组、诱导膜+中药组置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旷置;4周后取出之前旷置的骨水泥,诱导膜组及诱导膜+中药组植入自体尾骨,术后诱导膜+中药组灌胃给予骨碎补总黄酮0.22 g/(kg•d),其余两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直至取材。自体骨植入6周后,通过X射线片、组织形态学观察缺损区域新生骨组织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31(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片:诱导膜+中药组骨缺损区已形成连续骨质,髓腔结构形成,骨皮质重建良好;诱导膜组未形成完整的骨皮质,髓腔未完全形成,骨重建不连续;空白组仍可见清晰骨缺损区域;②组织形态学观察:空白组缺损区域无连续的骨质形成,其他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形成,其中诱导膜+中药组处于骨质塑形阶段,诱导膜组虽有骨质生成,但成骨不均匀,局部仍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③免疫组化染色:诱导膜+中药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诱导膜组(P<0.05),CD31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④结表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可以调控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促进骨缺损区的骨质矿化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膜 Masquelet技术 骨碎补总黄酮 骨缺损 骨组织重建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D31
下载PDF
基于骨组织工程技术比较骨碎补总黄酮两种给药方式修复大鼠大段骨缺损模型的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申震 郭英 +5 位作者 姜自伟 张严 李紫阁 陈泽华 叶翔凌 陈国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4346-4352,共7页
背景:复合材料支架治疗大段骨缺损已被证实有效,但骨修复缓慢、成骨质量不佳是其主要问题。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成骨、加速骨愈合,但骨碎补总黄酮给药途径依然局限于灌胃形式,局部载药直接作用于骨缺损部位方式的研究仍相对不足。目的:... 背景:复合材料支架治疗大段骨缺损已被证实有效,但骨修复缓慢、成骨质量不佳是其主要问题。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成骨、加速骨愈合,但骨碎补总黄酮给药途径依然局限于灌胃形式,局部载药直接作用于骨缺损部位方式的研究仍相对不足。目的:构建骨碎补总黄酮缓释微球/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局部给药与灌胃两种方式修复大鼠胫骨大段骨缺损的差异。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多孔β-磷酸三钙支架;采用超声乳化溶剂透析法制备骨碎补总黄酮缓释微球;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骨碎补总黄酮缓释微球/β-磷酸三钙支架。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应用环形外固定支架构建大鼠胫骨3 mm骨缺损模型,空白组骨缺损处不植入任何材料,空白支架组植入单纯的β-磷酸三钙支架,灌胃支架组植入β-磷酸三钙支架并联合骨碎补总黄酮灌胃处理,载药支架组植入骨碎补总黄酮缓释微球/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术后8周进行缺损部位影像学检测、组织学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片与Micro-CT检测显示,空白组缺损区几乎无骨痂生成;空白支架组可见生成的骨痂连接截骨端,截骨线依稀可见;灌胃支架组截骨线基本消失,可见较多新骨连接截骨两端;载药支架组可见大量骨痂生成,截骨线完全消失,皮质重建良好,髓腔再通;②苏木精-伊红、Masson和番红固绿染色显示,空白组缺损区域内可见少量血管及大量结缔组织填充;空白支架组可见较多骨基质形成,但成熟度不高;灌胃支架组可见大量骨基质形成且成熟度较高;载药支架组截骨缺损间隙内生成大量骨样组织,软骨组织成熟度高,且髓腔再通趋势明显;③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相比于空白支架组和空白组,灌胃支架组与载药支架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更高(P<0.05),且载药支架组高于灌胃支架组(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Β-磷酸三钙 复合支架 给药方式 大段骨缺损 骨修复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牵张成骨模型大鼠中H血管及成血管-成骨耦联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申震 陈泽华 +7 位作者 郭英 许燕飞 李皎 艾元亮 王涛 姜自伟 张严 李紫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52-1356,共5页
目的:探究牵张成骨(DO)模型大鼠中H血管的表达及骨碎补总黄酮(TFRD)的干预作用。方法:构建DO模型,并构建4 mm骨缺损(BD)模型作为对照,再根据是否应用TFRD干预分为中药和对照两个亚组,即60只SD大鼠分为4组:DO对照组、DO中药组、BD对照组... 目的:探究牵张成骨(DO)模型大鼠中H血管的表达及骨碎补总黄酮(TFRD)的干预作用。方法:构建DO模型,并构建4 mm骨缺损(BD)模型作为对照,再根据是否应用TFRD干预分为中药和对照两个亚组,即60只SD大鼠分为4组:DO对照组、DO中药组、BD对照组、BD中药组,每组15只。行X线、HE和Masson染色评估成骨情况,血管造影观察血管形成,免疫荧光鉴定H血管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组织内CD31、VEGF、RUNX2和OSX的表达。结果:X线、HE和Masson染色显示,DO模型比BD模型截骨间隙内有更多的骨组织和血管生成(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中的骨组织和血管生成更多(P<0.05)。与BD模型比较,DO模型中生成更多的H血管(P<0.05),且TFRD可明显促进H血管的表达(P<0.05)。DO模型的CD31、VEGF、RUNX2和OSX表达高于BD模型(P<0.05),且TFRD可显著上调上述因子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H血管存在于DO模型之中,TFRD可协同牵张应力促进H血管生成,增强成血管-成骨耦联作用,继而促进血管生成和骨生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骨碎补总黄酮 H血管 成血管-成骨耦联 骨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