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流人工湿地氮素形态组成及去除效率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骁栋 李伟 +1 位作者 潘旭 崔丽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3-509,共7页
人工湿地是一种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水体生物耗氧量、化学耗氧量、总悬浮物及污染细菌等,而对氮(N)的去除率较低且不稳定。水体中的总氮(TN)可分为颗粒物有机氮(PON)和总可溶性氮(TDN)。目前对TDN的各组分,如可溶性有机... 人工湿地是一种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水体生物耗氧量、化学耗氧量、总悬浮物及污染细菌等,而对氮(N)的去除率较低且不稳定。水体中的总氮(TN)可分为颗粒物有机氮(PON)和总可溶性氮(TDN)。目前对TDN的各组分,如可溶性有机氮(DON)、氨氮(NH_4^+-N)和硝氮(NO_3^--N)的去除机理及方法较为关注,而对总体上的PON和TDN的组成比例及去除率了解仍不充分。该研究在北京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水禽栖息的人工湖及配套人工湿地展开,从2014年4—11月监测了净化前后水体中各种N形态组成和去除率,并分析了藻类爆发与PON和TDN去除率的关系。结果表明,4─7月人工湖中PON质量浓度占TN质量浓度47.83%±9.90%(平均值±标准差,下同),8─10月升至86.93%±7.71%。水体中PON与叶绿素a(Chl a)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n=8,r=0.76,P<0.001),由此推测8─9月藻类急剧增多可能使人工湖中的TDN转变为PON。生长季人工湖水进入表流人工湿地后PON降低60.02%±22.97%,PON去除量占TN去除量90%以上。PON与Chl a的去除率均表现为8─10月低于4─7月,暗示在浮游生物爆发期人工湿地PON的去除能力可能达到了满负荷。另外,生长季表流人工湿地对水体TDN去除效果不明显(-16.40%±27.88%)。该研究获得结论,水禽栖息的污水进入表流人工湿地后TN去除主要以PON为主,且PON去除率与藻类动态相关。针对此类污水,增强人工湿地PON去除能力将能有效提高污水TN去除率,尤其在藻类爆发期除N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颗粒物有机氮 可溶性总氮 叶绿素A 氮去除率
下载PDF
厦门海域秋、冬季溶解有机氮时空分布及总溶解态氮的组成 被引量:7
2
作者 罗勇 陈宝红 +6 位作者 林辉 孙秀武 陈文峰 董旭 王伟力 王素敏 傅婷婷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0-220,共11页
根据2015年10月(秋季)和2016年1月(冬季)对厦门海域开展的2次水质调查,研究了该海域中溶解有机氮(DON)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总溶解态氮(TDN)的组成,并探讨了DON与环境要素的相关性及其来源.结果表明:厦门海域DON浓度平均值冬季大于秋季,表... 根据2015年10月(秋季)和2016年1月(冬季)对厦门海域开展的2次水质调查,研究了该海域中溶解有机氮(DON)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总溶解态氮(TDN)的组成,并探讨了DON与环境要素的相关性及其来源.结果表明:厦门海域DON浓度平均值冬季大于秋季,表层高于底层,整体呈内湾、河口区较高,湾口区低的分布格局.秋季DON浓度的空间分布为同安湾>西海域>九龙江口邻近海域>东南海域>大嶝海域,冬季为西海域>同安湾>九龙江口邻近海域>东南海域>大嶝海域.该海域秋、冬季DON浓度占比(CDON/CTDN)分别为56%和53%,DON浓度占比整体呈湾口区大、河口区及内湾小的分布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该海域秋、冬季表、底层DON浓度与盐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磷酸盐、硅酸盐含量为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a、溶解氧、p H值存在一定相关性.厦门海域DON的来源主要有九龙江河流、城市生活污水、工农业废水等陆源输入和浮游植物活动等海源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溶解有机氮 总溶解态氮 时空分布 影响因子 来源 厦门海域
下载PDF
海水中溶解态总氮测定方法比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燕 王艳洁 +2 位作者 赵仕兰 王震 姚子伟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4-648,共5页
过硫酸钾氧化-锌镉还原法(“锌镉法”)和过硫酸钾氧化-镉铜还原法(“镉铜法”)是我国海水中溶解态总氮测定的常用方法,为比较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本文结合17家实验室海水中溶解态总氮的现场比测结果,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并对... 过硫酸钾氧化-锌镉还原法(“锌镉法”)和过硫酸钾氧化-镉铜还原法(“镉铜法”)是我国海水中溶解态总氮测定的常用方法,为比较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本文结合17家实验室海水中溶解态总氮的现场比测结果,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不同实验室采用同一方法测定相同样品的对比表明,各实验室内部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实验室之间则表现为锌镉法测定结果波动较大,镉铜法测定结果波动较小的特征;采用两种方法测定同一样品的方法比对表明,锌镉法测定结果低于镉铜法。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的实验试剂和实验用水条件下,两种方法测定海水中溶解态总氮的结果波动较大,表明消化瓶内壁吸附的杂质、硝酸盐还原方式以及实验过程中引入的沾污等均是影响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镉法 过硫酸钾氧化法 溶解态总氮 镉铜法
原文传递
洛河干流枯水期水化学空间分布特征
4
作者 原名扬 郭晓明 +3 位作者 刘越 禹洋 王冰冰 赵同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126,共9页
洛河是黄河(河南段)最大的一级支流,沿岸加剧的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洛河的水化学特征,从而制约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该文以洛河为研究对象,在洛河干流(洛阳-巩义段)设置11个采样点,于枯水期(2023年12月)采集河水样品,研究水... 洛河是黄河(河南段)最大的一级支流,沿岸加剧的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洛河的水化学特征,从而制约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该文以洛河为研究对象,在洛河干流(洛阳-巩义段)设置11个采样点,于枯水期(2023年12月)采集河水样品,研究水中盐分(K^(+)、Ca^(2+)、Na^(+)、Mg^(2+)、Cl^(-)、SO_(4)^(2-)和HCO_(3)^(-))和营养元素(总溶解性氮、总溶解性磷和总溶解性碳)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体呈弱碱性,总矿化度为282~448 mg/L,水化学类型为HCO_(3)-SO_(4)-Ca-Mg;层次聚类法分析表明盐分和营养元素含量从上游到下游可划分为3个分区,Ⅰ区(洛宁县-宜阳县郊)含量相对较低,而Ⅱ区和Ⅲ区(宜阳县城-洛阳市区-巩义)含量相对较高;Gibbs模型等表明盐分离子主要受到硅酸盐岩风化的影响;总溶解性氮浓度(3.27 mg/L)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的Ⅴ类水标准,其组分以硝态氮为主(占比78.05%);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其主要受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生活污水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洛河流域的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河流域 水化学 盐分 营养元素 总溶解性氮 硝态氮
下载PDF
海水中总溶解氮测定的高温燃烧法和湿化学氧化法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阎雪姣 王江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108,共6页
对测量海水中总溶解氮(TDN)的两种常用方法——高温燃烧法和过硫酸钾氧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空白、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化合物的回收率均在92%~107%之间,加标回收实验回归曲线的斜率分别为0.93... 对测量海水中总溶解氮(TDN)的两种常用方法——高温燃烧法和过硫酸钾氧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空白、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化合物的回收率均在92%~107%之间,加标回收实验回归曲线的斜率分别为0.93和0.92。对于现场海水样品的测定结果,两个断面拟合的斜率分别为0.92和0.97。HTC法比PO法对实际海水样品的氧化效率略高,在操作上也更方便、快捷。因此,高温燃烧法更适合海水中总溶解氮(TDN)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溶解氮 高温燃烧法 过硫酸钾氧化法 海水
下载PDF
夹管电磁阀定量-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总溶解氮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彬 曹磊 +2 位作者 郑立 臧家业 王小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9-222,共4页
采用三个夹管电磁阀联用代替传统六通阀的样品定量方法,自制一套多通道流动注射分光光度分析仪,并优化仪器的最佳测试条件,实现了海水中总溶解氮含量的测定。本分析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定频率为27个.h-1。测试结果表明,总溶解氮的... 采用三个夹管电磁阀联用代替传统六通阀的样品定量方法,自制一套多通道流动注射分光光度分析仪,并优化仪器的最佳测试条件,实现了海水中总溶解氮含量的测定。本分析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定频率为27个.h-1。测试结果表明,总溶解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0~1 000.0μgN.L-3(r≥0.999),检出限为7.6μgN.L-3。加标回收率为87.3~107.2%,RSD为1.35~6.32%(n=6)。经t检验分析,本方法与国标方法测定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适用于海水中总溶解氮快速测定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管电磁阀 流动注射分析 总溶解氮
下载PDF
高温法和烘箱法测定水体中总氮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志良 王小平 +2 位作者 何忠 杨振亚 陈建秋 《广州化学》 CAS 2012年第2期20-24,共5页
分别采用烘箱法和高压蒸汽消解法对纯水和电解质溶液中的含氮有机化合物进行了消解,并用镉铜还原法测定了溶液中总氮的含量。实验表明,这两种消解方式无显著性差异,可以采用烘箱法代替压力蒸汽消毒器在电解质溶液中对含氮有机化合物进... 分别采用烘箱法和高压蒸汽消解法对纯水和电解质溶液中的含氮有机化合物进行了消解,并用镉铜还原法测定了溶液中总氮的含量。实验表明,这两种消解方式无显著性差异,可以采用烘箱法代替压力蒸汽消毒器在电解质溶液中对含氮有机化合物进行消解,且烘箱法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溶解氮 烘箱消解 高压蒸汽消解 镉铜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