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荞芽粉对大豆生乳腥味的影响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绪 汪巧琴 +10 位作者 文瑞悦 张又文 陈璇 王华钦 曾晨阳 刁英 阳婧 赵思屹 辛可启 卢梦茹 张华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01-309,共9页
目的研究苦荞芽粉对大豆生乳腥味的影响及其在大豆大樱桃酸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苦荞芽粉的添加量、作用温度及作用时间对大豆脂肪氧合酶酶活、总醛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再以感官评分、大豆总醛... 目的研究苦荞芽粉对大豆生乳腥味的影响及其在大豆大樱桃酸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苦荞芽粉的添加量、作用温度及作用时间对大豆脂肪氧合酶酶活、总醛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再以感官评分、大豆总醛含量和脂肪氧合酶活性为验证指标,验证苦荞芽粉对大豆生乳脱腥效果。大豆生乳脱腥后加入大樱桃浆发酵得到大豆大樱桃酸奶,并与未脱腥处理发酵的大豆大樱桃酸奶进行对比。结果苦荞芽粉能抑制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活性,减少大豆总醛的产生,有效降低大豆生乳的腥味。苦荞芽粉用量、作用温度和时间对大豆总醛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最佳脱腥参数:作用温度为45℃,作用时间为2.5 h,苦荞芽粉添加量为2%,此条件下试验组比对照组总醛含量降低59%,脂肪氧合酶活性降低85%,大豆生乳豆香味浓郁,无腥味,口感细腻,无苦涩味,色泽均匀,感官评价为8.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制成的大豆大樱桃酸奶呈粉红色、香气浓郁、口感细腻,感官评分(86.0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蛋白质含量为3.59 g/100 g、脂肪为2.73 g/100 g、乳酸菌4.9×10^(8)CFU/mL,大肠杆菌没有检出,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结论在大豆生乳中添加苦荞芽粉能抑制脂肪氧合酶酶活,降低总醛含量,有效降低了大豆腥味,经苦荞芽粉脱腥处理后的大豆生乳制成的大豆大樱桃酸奶品质更高,这可为提高大豆制品的食用品质及相关食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腥 大豆生乳 苦荞芽粉 大豆脂肪氧合酶 总醛含量
下载PDF
降低氯醇法环氧丙烷中总醛含量的措施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旭忠 李民堂 杨元福 《氯碱工业》 CAS 2011年第6期27-28,31,共3页
介绍山东滨化东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氧丙烷生产情况,改进皂化系统、脱轻系统部分工艺指标后,环氧丙烷中总醛质量分数由0.005%降至0.001 5%,满足用户要求。
关键词 氯醇法 环氧丙烷 总醛含量
下载PDF
芦苇硫酸盐浆残余木素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光日 付时雨 余惠生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8-33,共6页
从元素组成、功能基含量、结构单元三种基的比例和分子量及其分布等方面研究了苇浆残余木素的性质 ,并与芦苇木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 ,苇浆残余木素比起芦苇木素具有较高的氢含量和较低的氧含量 ;较低的甲氧基含量和较高的酚羟基和醇... 从元素组成、功能基含量、结构单元三种基的比例和分子量及其分布等方面研究了苇浆残余木素的性质 ,并与芦苇木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 ,苇浆残余木素比起芦苇木素具有较高的氢含量和较低的氧含量 ;较低的甲氧基含量和较高的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 ;明显低的总醛含量、平均分子量及更高的多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木素 芦苇硫酸盐浆 纸浆 造纸 制浆
下载PDF
降低车用聚氨酯泡沫气味、醛含量和TVOC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茜 万齐华 +1 位作者 郭毅 张浩明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19年第2期50-53,68,共5页
采用全新的催化剂NA—700和自主研发的醛捕捉剂G—330,对原有聚氨酯泡沫配方进行优化和调整,达到同时明显降低聚氨酯泡沫的气味、醛含量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含量的目的。结果表明:采用同时使用NA—700和G—330的配方,所得聚氨酯泡沫... 采用全新的催化剂NA—700和自主研发的醛捕捉剂G—330,对原有聚氨酯泡沫配方进行优化和调整,达到同时明显降低聚氨酯泡沫的气味、醛含量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含量的目的。结果表明:采用同时使用NA—700和G—330的配方,所得聚氨酯泡沫的气味按VDA 270标准检测显著降低;同时,采用第三方检测机构(SGS)的10L袋式法检测过程中,发现泡沫中的醛(甲醛、乙醛、丙烯醛)含量和TVOC含量可得到有效降低;同时,泡沫的物性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软泡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气味 醛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