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在创伤性骨关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刘成 高许斌 +4 位作者 王震寰 沈龙山 陈少男 周牧野 沈俊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997-1000,共4页
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在创伤性骨关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创伤性骨关节病人行普通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摄影检查后,发现DR平片疑似骨折或骨折线显示欠... 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在创伤性骨关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创伤性骨关节病人行普通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摄影检查后,发现DR平片疑似骨折或骨折线显示欠清,以及骨折经内外固定术后图像显示欠佳者,均征得病人同意后再进行DTS成像检查,获得扫描范围内连续断层图像。对比分析DTS与常规DR图像质量,评价DTS临床应用价值。结果:DTS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骨关节结构,去除骨内外固定伪影,新鲜性骨折均能清晰显示骨折线;陈旧性骨折显示骨痂形成、断端愈合情况清楚,显示隐匿性骨折5例,排除骨折7例。结论:DTS在创伤性骨关节病变检查中操作简便、易行,诊断准确率高、辐射剂量较低,在复杂结构部位的骨折以及经内外固定术后骨折的诊断与复查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创伤性骨关节病变 X线 数字化 断层融合成像
下载PDF
160 kV碳纳米管阴极分布式X射线管研制及应用探讨
2
作者 唐华平 陈志强 +4 位作者 何武 潘劲松 荆增儒 王彪 马法杰 《真空电子技术》 2024年第4期26-32,共7页
介绍具有多个焦点的160 kV碳纳米管阴极分布式X射线管的研制工作及无损检测初步应用。基于Opera-3D软件对线阵列布置多焦点的模拟仿真,设计了多阴极—阵列聚焦—阳极结构,研究了45个碳纳米管阴极阵列的恒流发射特性以及多焦点的各焦点... 介绍具有多个焦点的160 kV碳纳米管阴极分布式X射线管的研制工作及无损检测初步应用。基于Opera-3D软件对线阵列布置多焦点的模拟仿真,设计了多阴极—阵列聚焦—阳极结构,研究了45个碳纳米管阴极阵列的恒流发射特性以及多焦点的各焦点尺寸一致性。该射线管阳极电压160 kV,阳极电流15 mA,可长时间连续稳定工作于2.4 kW大功率状态,45个碳纳米管阴极工作于恒流状态时,各阴极控制电压的差异可反映其一致性,测得标准差为5.2%,45个焦点的平均焦斑尺寸为1.09 mm×1.22 mm,与模拟计算结果相符,且标准差为0.02 mm×0.06 mm,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分布式X射线管以多焦点可编程脉冲发射的方式工作,在较小焦点状态实现大功率运行,通过线对卡测试具备较高的分辨率,对小型发动机进行多个视角的静态层析快速成像测试,可获得相比传统单点DR检测更丰富的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阴极 分布式X射线源 一致性 静态层析成像 大功率
下载PDF
具有七个焦点的碳纳米管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 被引量:5
3
作者 唐华平 陈志强 +2 位作者 秦占峰 张庆辉 李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6-413,共8页
介绍一种具有七个焦点的碳纳米管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具有多焦点集成和可编程脉冲发射的特点,基于该X射线源的辐射成像系统能够快速实现7个不同视角的静态层析成像。碳纳米管阴极采用电泳沉积法制备,单个阴极产生的最大电流可达14 mA,具... 介绍一种具有七个焦点的碳纳米管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具有多焦点集成和可编程脉冲发射的特点,基于该X射线源的辐射成像系统能够快速实现7个不同视角的静态层析成像。碳纳米管阴极采用电泳沉积法制备,单个阴极产生的最大电流可达14 mA,具有很好的大电流发射稳定性和一致性。设计的阳极电压为70 kV,通过模拟仿真计算对结构进行优化,实现了电子束的有效聚焦,平均焦点尺寸小至0.60 mm*0.95 mm,且展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整个腔体采用精密加工封装工艺和超高真空排气工艺,获得并保持稳定的超高真空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阴极 分布式X射线源 静态层析成像
下载PDF
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诊断中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与MSCT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辉 张雯雯 +1 位作者 吴晓涛 李传俊 《中国数字医学》 2018年第4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成像与MSCT(多层螺旋CT)在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12日至2017年8月20日55例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观察组)、MSCT(对照组),金...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成像与MSCT(多层螺旋CT)在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12日至2017年8月20日55例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观察组)、MSCT(对照组),金标准取病理检查结果。观察两组诊断符合情况、软组织受损、根尖情况。结果:在诊断符合情况方面,观察组伪影干扰下数据为87.50%,高于对照组,无伪影干扰下数据为74.36%,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软组织受损诊断准确度为69.09%,较对照组显然更低,P<0.05;根尖病变以削尖、变钝、截断及残缺不全等为主,在层厚为3mm时,观察组根尖显示概率为89.09%,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其他数据不具高度对比价值,P>0.05。结论: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中,无伪影干扰下,相比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MSCT软组织显示等情况更佳,准确性更高,针对存在重叠干扰者,予以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优势明显,可避开假牙等干扰,确保诊断准确性,具有操作方便、低辐射、直观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 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
下载PDF
动脉瘤样骨囊肿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上的影像学特征
5
作者 廖太平 杨琴 张春银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6期908-911,共4页
目的探究动脉瘤样骨囊肿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中的影像特征,以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并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患者,... 目的探究动脉瘤样骨囊肿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中的影像特征,以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并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患者,总结其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上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断层融合显像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患者共24例,原发19例,继发5例,大多为青少年,病变主要分布于四肢长骨,也见于肋骨及骨盆骨,病变部位主要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伴相应部位骨代谢增高。结论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较好地显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及骨代谢情况,有助于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骨显像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 动脉瘤样骨囊肿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及断层融合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瘤诊断价值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慧 李琪 闫赟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8期55-58,74,共5页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及数字化乳腺断层融合成像技术(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应用于乳腺肿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行FFDM以及...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及数字化乳腺断层融合成像技术(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应用于乳腺肿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行FFDM以及DBT检查的80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乳腺病灶作为研究材料。本研究将极度致密型乳腺病例组设为A组、不均匀致密型乳腺病例组设为B组、散在纤维腺体型乳腺病例组设为C组、脂肪型乳腺病例组设为D组,比较FFDM单一与FFDM+DBT联合两种方式对不同乳腺腺体类型(A组、B组、C组、D组)的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DBT结合FFDM良性肿块显示为清晰、模糊、遮蔽的患者分别有30例、9例、1例,显示效果优于单一FFDM的12例、18例、10例;DBT结合FFDM恶性肿块显示为清晰、模糊、遮蔽的患者分别有25例、8例、7例,显示效果优于单一FFDM的10例、15例、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78、11.468,P<0.05);DBT结合FFDM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A组灵敏度62.50%,特异度87.50%;B组灵敏度100.00%,特异度100.00%;C组灵敏度87.50%,特异度97.50%;D组灵敏度87.50%,特异度100.00%)明显高于单一FFDM的灵敏度与特异度(A组灵敏度30.00%,特异度40.00%;B组灵敏度32.50%,特异度67.50%;C组灵敏度27.50%,特异度77.50%;D组灵敏度37.50%,特异度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8、19.527、20.000、40.755、29.463、7.314、21.333、48.000,P<0.05)。结论FFDM+DBT联合诊断具有显著优势,对不同的乳腺腺体肿瘤诊断价值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乳腺摄影 数字化乳腺断层融合成像技术 乳腺肿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在冈上肌出口位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周慧 王学明 +3 位作者 齐昕 杜娇 王涛 史磊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341-346,共6页
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DTS)成像在冈上肌出口位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于巴彦淖尔市医院因肩关节不适就诊,且经临床查体、MRI检查确诊的93例SI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其... 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DTS)成像在冈上肌出口位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于巴彦淖尔市医院因肩关节不适就诊,且经临床查体、MRI检查确诊的93例SI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56例、女性37例,年龄30~77(55.4±8.2)岁。所有患者均在MRI检查后7 d内,为明确是否有行肩峰成形术或肩袖重建术的必要而行X线数字化摄影(DR)和DTS成像检查。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测量的肩峰形态差异的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肩-肱距离(AHI)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t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测量的AHI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AUC的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 MRI、DR、DTS 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SIS患者肩峰形态检查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4,P>0.05)。MRI、DR、DTS 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测量SIS患者AH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7±1.21)mm对(8.91±1.50)mm对(8.66±1.25)mm,F=3.84,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MRI与D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P<0.05),而MRI与DTS、DR与DT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0、1.24,均P>0.05)。MRI、DTS、DR诊断AHI的灵敏度分别为96.35%、96.36%、86.79%,特异度分别为72.44%、58.28%、54.73%,AUC分别为0.906、0.808、0.677,95%CI分别为0.839~0.951、0.727~0.874、0.586~0.760,三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1,P<0.05)。结论冈上肌出口位DTS是确诊SIS相对经济、实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作为肩部不适患者的一种普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撞击综合征 放射摄影术 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 磁共振成像 冈上肌出口位
原文传递
基于RMAU-Net的DBT图像肿块自动分割方法
8
作者 茅瑜 孙浩天 +1 位作者 吴俊 郑健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24年第2期148-159,共12页
准确的乳腺肿块分割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检查诊断,具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但是DBT图像中乳腺致密度较高、对比差异度较低,使得乳腺肿块的自动分割更具挑战性。为... 准确的乳腺肿块分割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检查诊断,具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但是DBT图像中乳腺致密度较高、对比差异度较低,使得乳腺肿块的自动分割更具挑战性。为了高效、准确的对DBT图像中的肿块进行分割,本文提出了一种残差多注意U形分割网络(RMAU-Net),利用残差结构避免了梯度消失而导致的模型性能下降。同时,在网络中采用深层注意特征融合模块和多路径深层特征融合模块,提高了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以及对可疑区域边界的识别能力。RMAU-Net在一个私有的DBT图像数据集(DBT_SZ)中对乳腺肿块进行分割,Dice达到86.77%,敏感性达到87.84%、IOU达到80.15%。此外,本文还将RMAU-Net与一些先进的分割网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RMAU-Net可以提取到更精确的乳腺肿块边缘,提高了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分割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图像 深度学习 残差结构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