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荆州印台墓地M159、M160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建业 罗廷 +3 位作者 王家益(绘图) 王莉(绘图) 刘强(摄影) 彭巍(摄影)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38,共16页
2021年为配合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荆州博物馆对印台墓地进行发掘,清理63座古墓葬,其中西汉墓M159、M160并列于墓地中部,相距1米,出土有漆木器、铜器、竹简等遗物。两墓的发掘对研究西汉早期丧葬习俗和名物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 湖北荆州 印台墓地 西汉墓 汉简
原文传递
汉文帝霸陵的文献流传与考古发现的江村大墓
2
作者 霍巍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6-212,共7页
汉文帝霸陵有别于西汉诸陵的一个重要文献记载,不仅是其选址于白鹿原上,而且还"因山为陵,不封不树"。对于这一文献记载的理解,时人的初心与记叙和后世的流传与解释渐行渐远,最终导致产生文帝霸陵本为"崖墓说"的推... 汉文帝霸陵有别于西汉诸陵的一个重要文献记载,不仅是其选址于白鹿原上,而且还"因山为陵,不封不树"。对于这一文献记载的理解,时人的初心与记叙和后世的流传与解释渐行渐远,最终导致产生文帝霸陵本为"崖墓说"的推测。江村大墓的考古发现,初步揭示了汉文帝霸陵的真实情形,但同时也提出一系列新的问题:究意是历史文献记载有误?还是后人的理解出现误读?霸陵葬制出现的原因为何?对于后世又有何影响?本文结合文献和考古两方面的材料,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新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陵墓 帝陵制度 汉代考古 薄葬习俗 江村大墓
原文传递
考古发现的桃梗与桃人 被引量:7
3
作者 陆锡兴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8-85,共8页
一桃梗和桃人是原始植物崇拜的反映,因为桃木在民俗中有驱鬼的特殊功能。古代民俗信鬼、畏鬼,《礼记·祭法》日:“人死日鬼”,信鬼是对死亡恐惧的延伸。《墨子·明鬼》多言鬼事,传递了先民顽固的鬼神信仰。《论衡·解... 一桃梗和桃人是原始植物崇拜的反映,因为桃木在民俗中有驱鬼的特殊功能。古代民俗信鬼、畏鬼,《礼记·祭法》日:“人死日鬼”,信鬼是对死亡恐惧的延伸。《墨子·明鬼》多言鬼事,传递了先民顽固的鬼神信仰。《论衡·解除》曰:“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周之季世,信鬼修祀,以求福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梗 桃人 驱鬼 西汉墓
原文传递
贵州赫章县可乐墓地两座汉代墓葬的发掘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小华 彭万 +12 位作者 韦松桓 张勇 张合荣 熊俊 李木奎 夏耀旭 刘开旭 江超 刘文伦 徐仁勇 殷涛 吉永成 韩建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1,2,共13页
2012年8月,在赫章县可乐墓地发掘了两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均属土著墓葬,时代大致为西汉前期至中期。其中,M373为"套头葬";M374的规模较大,形制较特殊。出土遗物较为丰富,包括陶器、铜器、铁器、漆器残件及各种装饰品等。这... 2012年8月,在赫章县可乐墓地发掘了两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均属土著墓葬,时代大致为西汉前期至中期。其中,M373为"套头葬";M374的规模较大,形制较特殊。出土遗物较为丰富,包括陶器、铜器、铁器、漆器残件及各种装饰品等。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可乐墓地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赫章县 可乐墓地 西汉墓葬 套头葬
原文传递
南昌地区两汉墓葬研究——兼论南昌地区汉文化的形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良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8,共12页
通过类型学分析,可将南昌地区两汉墓葬分为六期,即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至新莽、东汉早期、东汉中期、东汉晚期。其主要包含本地、中原两京、两湖、江东、岭南及域外等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汇集于南昌地区,不断交流、融合,构... 通过类型学分析,可将南昌地区两汉墓葬分为六期,即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至新莽、东汉早期、东汉中期、东汉晚期。其主要包含本地、中原两京、两湖、江东、岭南及域外等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汇集于南昌地区,不断交流、融合,构成了丰富而复杂的南昌汉代文化面貌。此外,南昌汉墓各类文化因素的演变,与汉武帝经略南地、海昏侯国对当地的经营与开发、两汉时期的移民活动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地区 两汉墓葬 分期 文化因素 汉文化
原文传递
洛阳宜阳县马窑村西汉墓M34发掘简报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遵义 张西峰 +9 位作者 郭改委 王云涛 胡瑞 高向楠 方盾 马松杰 高虎 褚卫红 郑卫 罗火金 《洛阳考古》 2017年第4期24-26,共3页
2011年1~11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郑卢高速洛卢段的建设,在宜阳韩城北部地段发现、发掘了一批古墓葬,其中M34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墓道土洞墓,出土有鼎、盒、缶、釜、钫壶、小壶、罐等陶器,时代为西汉初期。
关键词 宜阳 马窑村 西汉墓
原文传递
广州市校场北路西汉墓出土青铜器制作工艺分析
7
作者 吕良波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1-997,共7页
通过对广州市校场北路省物资局西汉墓出土鼎、壶、温酒樽、盒、釜、杵臼、盆、灯等典型器类青铜器铸造痕迹进行观察,对其制作工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批青铜器广泛采用二分范和分铸的方法进行铸造,二分范铸造的方法在汉代各地是比较... 通过对广州市校场北路省物资局西汉墓出土鼎、壶、温酒樽、盒、釜、杵臼、盆、灯等典型器类青铜器铸造痕迹进行观察,对其制作工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批青铜器广泛采用二分范和分铸的方法进行铸造,二分范铸造的方法在汉代各地是比较普遍的。而附件的分铸既可以保证二分范脱模的成功率,同时也让青铜铸造过程分工更加精细,极大提高青铜器铸造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墓 青铜器 二分范 分铸
下载PDF
新乡火电厂汉墓群出土九件铁制容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春媚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27,共5页
2003年底至2004年初,在新乡火电厂抢救性发掘汉代墓葬200余座,出土9件鼎、壶、釜等铗制容器。墓葬时代应为西汉早、中期。特别是出土的两件大型铁壶属河南省内首次发现。
关键词 新乡火电厂 汉墓群 铁制容器 中国 文物考古 形制
原文传递
西安曲江翠竹园西汉壁画墓保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曹铭婧 《文博》 2015年第5期96-98,64,共4页
西安曲江翠竹园西汉壁画基是目前全国发现的第九座,也是西安发现的第四座西汉时期的壁画基经过实地勘察,该墓室壁画主要存在的病害有:片状或块状剥离;表面酥碱;出现裂缝;空鼓、起翘、脱落现象;霉变通过对壁画基进行修复处理、整体加固... 西安曲江翠竹园西汉壁画基是目前全国发现的第九座,也是西安发现的第四座西汉时期的壁画基经过实地勘察,该墓室壁画主要存在的病害有:片状或块状剥离;表面酥碱;出现裂缝;空鼓、起翘、脱落现象;霉变通过对壁画基进行修复处理、整体加固、防水处理、回填保护和墓室内部壁画保护,使壁画墓内部结构得到了稳固地加强,将有可能脱落和开裂的砖体和彩绘部分都得到了及时有效地回贴、修补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壁画墓 壁画保护
下载PDF
广西合浦县母猪岭汉墓的发掘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居英 陆露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8,I0004-I0006,I0008,共24页
1990~1996年广西合浦县博物馆在母猪岭发掘了10座汉代墓葬,其中5座保存较好,可分为土坑墓和砖石墓两类。土坑墓均为长方形土坑木椁墓,而砖石墓皆由墓室和墓道组成。墓内的葬具和人骨已朽。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铜器、铁器、铜镜、钱... 1990~1996年广西合浦县博物馆在母猪岭发掘了10座汉代墓葬,其中5座保存较好,可分为土坑墓和砖石墓两类。土坑墓均为长方形土坑木椁墓,而砖石墓皆由墓室和墓道组成。墓内的葬具和人骨已朽。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铜器、铁器、铜镜、钱币、印章、装饰品等。该墓地时代从西汉晚期延续到东汉后期,为黄姓家族的墓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母猪岭 土坑墓 砖室墓 西汉晚期至东汉后期
原文传递
江苏徐州市奎山四座西汉墓葬 被引量:19
11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5,99-103,共23页
2005年8月,徐州博物馆在徐州市南郊西奎山北麓清理了4座西汉时期夫妻同穴合葬墓。其中M9、M10为石坑竖穴墓,竖穴底部并列葬夫妻二人;M11、M12为石坑竖穴洞室墓,竖穴底部及洞室内均葬有人。墓葬虽遭盗扰,但仍出有陶器、原始瓷器、铜器、... 2005年8月,徐州博物馆在徐州市南郊西奎山北麓清理了4座西汉时期夫妻同穴合葬墓。其中M9、M10为石坑竖穴墓,竖穴底部并列葬夫妻二人;M11、M12为石坑竖穴洞室墓,竖穴底部及洞室内均葬有人。墓葬虽遭盗扰,但仍出有陶器、原始瓷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玉石器等。4座墓分布较为集中,应为同一家族墓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奎山 石坑竖穴墓 石坑竖穴洞室墓 西汉
原文传递
两广地区米字纹陶类型遗存和广州汉墓的年代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龙章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80,共12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博罗县的考古发掘取得一系列成果,而银岗遗址的发掘尤其引人注目。该遗址的发掘,揭露出了以夔纹陶为代表的遗存早于以米字纹陶为代表的遗存的地层关系,从而解决了这两类遗存的相对年代问题。不过有学者据此认...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博罗县的考古发掘取得一系列成果,而银岗遗址的发掘尤其引人注目。该遗址的发掘,揭露出了以夔纹陶为代表的遗存早于以米字纹陶为代表的遗存的地层关系,从而解决了这两类遗存的相对年代问题。不过有学者据此认为:“银岗窑址的发掘还将以往被认为是西汉早期的文化遗物(即以米字纹陶为代表的银岗二期遗存——笔者注)回复到先秦时期”,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字纹陶器 南越王墓 广州汉墓 秦至西汉时期
原文传递
江苏盱眙县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东区陪葬墓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刚 李则斌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9-81,共13页
大云山江都王陵东区陪葬墓现存2座墓葬(M 16、M 17),位于陵园外东司马道北侧,为陵园外的陪葬墓。两墓为同茔异穴合葬墓,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铜器、铁器、玉器、漆器、陶器等遗物80件。从墓葬所处位置、随葬品组合及形制、印章印... 大云山江都王陵东区陪葬墓现存2座墓葬(M 16、M 17),位于陵园外东司马道北侧,为陵园外的陪葬墓。两墓为同茔异穴合葬墓,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铜器、铁器、玉器、漆器、陶器等遗物80件。从墓葬所处位置、随葬品组合及形制、印章印文等材料看,M17墓主人为江都国高等级官员,M16墓主人为其夫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盱眙县 大云山江都王陵 东区陪葬墓 王国官员墓 西汉
原文传递
河南南阳市陈棚村68号汉墓 被引量:8
14
作者 蒋宏杰 赫玉建 张海滨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3-39,I0002,I0005,共9页
南阳市宛城区陈棚村是古代墓葬较集中区域之一(图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原南阳市考古队近几年配合基本建设时,在该区域发掘一大批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墓葬。2002年1~2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宛城区陈棚村的市审计局新征... 南阳市宛城区陈棚村是古代墓葬较集中区域之一(图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原南阳市考古队近几年配合基本建设时,在该区域发掘一大批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墓葬。2002年1~2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宛城区陈棚村的市审计局新征地进行考古钻探和发掘。发掘109座墓葬,出土大量陶器、铜器、铁器、瓷器等随葬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陈棚村 竖穴土坑墓 西汉晚期
原文传递
山东枣庄市临山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6
15
作者 燕生东 徐加军 +2 位作者 赵天文 张云 孙思凡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9-59,共11页
1990、1991年在位于山东枣庄市薛城区的临山汉墓群发掘了23座墓葬,包括土坑竖穴墓、石椁墓两类。石椁板上多刻有简单的画像,有的还发现彩绘壁画。土坑墓随葬陶罐和铜钱;石椁墓随葬各类陶器,以及少量铜器和玉、石器,墓主的身份较高。依... 1990、1991年在位于山东枣庄市薛城区的临山汉墓群发掘了23座墓葬,包括土坑竖穴墓、石椁墓两类。石椁板上多刻有简单的画像,有的还发现彩绘壁画。土坑墓随葬陶罐和铜钱;石椁墓随葬各类陶器,以及少量铜器和玉、石器,墓主的身份较高。依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这些墓葬的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枣庄市 汉墓 墓葬结构 随葬品
原文传递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青铜錞于属性等相关问题讨论 被引量:4
16
作者 后晓荣 胡婷婷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7-142,共6页
文章结合考古出土资料和相关历史文献,重点探讨了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錞于的性质问题,指出此件錞于既不属于巴人錞于系列,也不属于越人錞于系列,而是属于山东地区东夷錞于系列,即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錞于实际上是来自山东地区。... 文章结合考古出土资料和相关历史文献,重点探讨了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錞于的性质问题,指出此件錞于既不属于巴人錞于系列,也不属于越人錞于系列,而是属于山东地区东夷錞于系列,即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錞于实际上是来自山东地区。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汉代錞于的组合方式和使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海昏侯墓 青铜錞于 属性
原文传递
长安城郊中小型西汉墓葬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健一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52,共5页
为了考察长安城郊中小型西汉墓葬研究存在的问题,运用学术史阶段分析与洛阳地区汉墓研究比较等方法,认为长安城郊中小型汉墓研究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20世纪初以来,长安城郊中小型西汉墓葬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时至今日,研究题目已涉... 为了考察长安城郊中小型西汉墓葬研究存在的问题,运用学术史阶段分析与洛阳地区汉墓研究比较等方法,认为长安城郊中小型汉墓研究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20世纪初以来,长安城郊中小型西汉墓葬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时至今日,研究题目已涉及到西汉墓葬研究的各个主要领域,区域的分期编年体系也已基本建立,但还存在着对早期早段的中小型西汉墓葬文化面貌认识不清、缺乏其演变规律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与周边及其他地区西汉墓葬关系等相关问题的探讨。这些问题的突破需借鉴一些新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城郊 中小型西汉墓葬 分期编年体系
下载PDF
河南禹州市新峰墓地M10、M16发掘简报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广东 苏辉 +1 位作者 陈军锋 段志强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36,I0008-I0011,共17页
在禹州市新峰墓地发掘了M10、M16两座汉墓。两座墓均为带斜坡墓道的洞室墓,形制较为特别,墓道和墓室不在一条直线上。残存的随葬品包括陶、铜、铁、玉、石器及铜钱等。墓葬年代属西汉末期,应在王莽改制之后。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中... 在禹州市新峰墓地发掘了M10、M16两座汉墓。两座墓均为带斜坡墓道的洞室墓,形制较为特别,墓道和墓室不在一条直线上。残存的随葬品包括陶、铜、铁、玉、石器及铜钱等。墓葬年代属西汉末期,应在王莽改制之后。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中原汉代社会风俗、埋葬制度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新峰墓地 洞室墓 西汉末期
原文传递
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出土耳杯的髹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佳佳 姚政权 +2 位作者 徐靖 杨娟 李华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44,共7页
为研究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出土的漆器工艺特点,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木胎和夹纻胎耳杯残片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耳杯的结构由内表面漆膜、内侧漆灰、胎体、外侧漆灰和外表面漆... 为研究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出土的漆器工艺特点,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木胎和夹纻胎耳杯残片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耳杯的结构由内表面漆膜、内侧漆灰、胎体、外侧漆灰和外表面漆膜组成。木胎耳杯以榆木为胎,夹纻胎耳杯中的纺织品为麻类。红色漆膜的呈色物质为硫化汞。木胎耳杯漆灰层薄而细腻,填料主要为石英、钠长石和云母,夹纻胎耳杯漆灰层掺杂了大颗粒无机矿物,填料主要为骨灰、石英和钠长石。不同胎体的耳杯体现了不同的工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墩一号汉墓 夹纻胎 木胎 耳杯 漆灰 髹漆工艺
下载PDF
西汉早期长安城郊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化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健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56-159,共4页
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西汉初期中小型墓葬文化面貌不清、缺少其演变规律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动因的研究等,本文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出发,借鉴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系统梳理已经发表的长安城郊中小型墓葬材料,结合秦末汉初的历史发展,提... 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西汉初期中小型墓葬文化面貌不清、缺少其演变规律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动因的研究等,本文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出发,借鉴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系统梳理已经发表的长安城郊中小型墓葬材料,结合秦末汉初的历史发展,提出汉初长安地区的文化面貌应是以秦、楚文化为主,其他五国文化为副的格局。在这几种文化因素的碰撞、融合、交流中,最终在文景时期比较大面积地形成了汉文化。所以汉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秦、楚文化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城郊 中小型西汉墓葬 汉文化 秦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