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西汉壁画墓颜料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冯健 夏寅 +1 位作者 Catharina Blaensdorf Susana Greiff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1-776,共6页
目的为了科学分析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内发现西汉壁画墓颜料的组成和进一步探讨汉代壁画彩绘颜料使用状况与秦代、唐代颜料的关系。方法采用粉末偏光显微法、剖面观察、激光拉曼光谱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彩绘颜料进行了分析... 目的为了科学分析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内发现西汉壁画墓颜料的组成和进一步探讨汉代壁画彩绘颜料使用状况与秦代、唐代颜料的关系。方法采用粉末偏光显微法、剖面观察、激光拉曼光谱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彩绘颜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壁画颜料的成分:红色为朱砂,白色为以高岭土为主要成分的白土,绿色为石绿,紫色为中国紫和中国蓝,蓝色为石青,黄色为钒铅矿。结论汉代壁画墓中使用的颜料均为矿物颜料,这些颜料因为性质稳定、材料易得,在汉唐时期的壁画制作中均有沿用,其中紫色颜料为中国蓝、中国紫,在汉代以后的壁画中尚未发现,可能与原料与工艺的变化等因素有关。黄色钒铅矿仅在秦俑彩绘颜料中有所发现,应与陕西当地矿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墓葬壁画 颜料
下载PDF
我国墓葬壁画的保护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文宗 郭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114,共6页
壁画的发展与不同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习俗、宗教、哲学、美学观念等紧密相连。同时,壁画的制作也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古代壁画极具历史、艺术、科学技术价值。墓葬壁画出现并最终形成一种丧葬... 壁画的发展与不同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习俗、宗教、哲学、美学观念等紧密相连。同时,壁画的制作也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古代壁画极具历史、艺术、科学技术价值。墓葬壁画出现并最终形成一种丧葬文化现象是在汉代。汉代墓葬壁画自西汉前期形成以后,不断发展演变并形成了一套非常系统完整的体系,表达了深邃而复杂的信仰和丧葬观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绘画的造型技巧和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墓葬壁画在早期绘画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对发表在《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等十余种期刊自创刊至2015年的有关墓葬壁画方面的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据此研究了我国墓葬壁画的分布区域及其特征,总结墓葬壁画的保护模式与方法,并就墓葬壁画保护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壁画 发现 保护
下载PDF
中古墓室壁画的改绘现象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梅田 郭东珺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2,151,共10页
墓室壁画不只是对墓壁的装饰,更是对墓内礼仪空间的塑造,因此每个时期的墓葬都有较为固定的壁画图式、较为清晰的叙事主题和逻辑。北朝壁画图式有单人葬和合葬的区别,唐代壁画图式的差异则是由于墓主身份等级和时代的区别,画工会根据丧... 墓室壁画不只是对墓壁的装饰,更是对墓内礼仪空间的塑造,因此每个时期的墓葬都有较为固定的壁画图式、较为清晰的叙事主题和逻辑。北朝壁画图式有单人葬和合葬的区别,唐代壁画图式的差异则是由于墓主身份等级和时代的区别,画工会根据丧家意愿来选择不同的图式。但在考古发现的壁画遗存中,也常见一些逻辑较为混乱、主题较为模糊的反常现象,它们可能是壁画改绘的结果。壁画的改绘现象与丧葬行为有关,合葬是壁画改绘的重要原因,体现了合葬仪式中的性别观和尊卑观;此外,对前代建材的改造、画工失误等也会导致改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墓葬 墓室壁画 壁画改绘 合葬 图式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GFPGAN的墓室壁画盲人脸修复研究
4
作者 赵静 玄祖兴 +1 位作者 黄可佳 李雅馨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59,共7页
针对墓室壁画人脸破损严重、纹理模糊不清、噪声较多等问题,提出了E-GFPGAN(Efficiency-Generative Facial Prior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E-GFPGAN),实现了墓室壁画人脸部分的盲修复.首先用StyleGAN3网络训练生成墓室壁画人脸... 针对墓室壁画人脸破损严重、纹理模糊不清、噪声较多等问题,提出了E-GFPGAN(Efficiency-Generative Facial Prior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E-GFPGAN),实现了墓室壁画人脸部分的盲修复.首先用StyleGAN3网络训练生成墓室壁画人脸,为网络提供丰富的壁画人脸先验信息;然后在退化移除模块添加跳跃连接,使用两层空洞卷积代替原有卷积,实现扩大感受野,保留壁画人脸的细节信息;最后将信道分割空间特征转换层(Channel-Split Spatial Feature Transform,CS-SFT)结构的卷积改为空洞卷积降低网络参数量.在自建墓室壁画人脸数据集上进行修复的实验结果表明,NIQE指标平均降低2.2%.证明了网络在墓室壁画人脸盲修复上得到了较好的修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PGAN 墓室壁画 盲人脸修复 StyleGAN3
下载PDF
辽代晚期丧葬文化的交融性——以滴水壶辽墓葬俗与壁画为例
5
作者 张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3,共7页
滴水壶辽墓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是一座辽代晚期八角形单室墓,由墓室、甬道和墓道组成。由于墓葬曾被盗扰,只残留石棺葬具和散落的人骨、骨灰,以及绘制于甬道两侧、墓室内壁上的壁画,并未发现可表明墓主人身份等级的直接证据。自1990年... 滴水壶辽墓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是一座辽代晚期八角形单室墓,由墓室、甬道和墓道组成。由于墓葬曾被盗扰,只残留石棺葬具和散落的人骨、骨灰,以及绘制于甬道两侧、墓室内壁上的壁画,并未发现可表明墓主人身份等级的直接证据。自1990年发掘至今,学者围绕墓主人身份特别是墓室中的壁画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综合学界相关论述,细致分析该墓中体现的丧葬习俗和描绘户外场景的壁画,推断墓主人为契丹下层贵族。滴水壶辽墓在墓葬形制、壁画分布设计和题材内容等方面,均反映出汉文化对契丹人生活习俗、丧葬观念的深刻影响,一定程度上再现了辽代晚期丧葬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历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水壶辽墓 丧葬习俗 墓葬壁画 文化交融
下载PDF
多尺度级联网络的墓室壁画数字生成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萌 任义 王佳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45,共10页
因墓道狭窄,分块揭取的大型墓室壁画在高清采集后会存在周边信息缺失的情况.为了能够重建壁画分块间丢失的数据,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级联网络的墓室壁画数字生成技术.首先,对墓室壁画进行大尺度生成;然后,将重建结果输入深度语义小尺度生... 因墓道狭窄,分块揭取的大型墓室壁画在高清采集后会存在周边信息缺失的情况.为了能够重建壁画分块间丢失的数据,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级联网络的墓室壁画数字生成技术.首先,对墓室壁画进行大尺度生成;然后,将重建结果输入深度语义小尺度生成网络中进行精细的数字信息生成.在小尺度生成网络引入自注意力机制,增强生成区域与全局信息的关联性,解决生成区域边界的伪影问题.在反馈损失中改进纹理损失,提高重建信息纹理精细度以及壁画生成效果.为加快训练进程、促进梯度反向传播效率,在生成网络中加入跳跃连接.通过消融实验和对比组实验验证,该数字生成技术可提高壁画分块外延信息的纹理匹配率并弱化伪影的影响,在客观指标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上均取得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室壁画 级联生成网络 纹理损失函数 自注意力机制 数字生成
原文传递
内蒙古塔尔梁五代墓葬壁画材料和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沈灵 桐野文良 +1 位作者 塚田全彦 杜晓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4,共8页
塔尔梁墓葬壁画墓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部的清水河县。为了解该壁画的材料和制作工艺,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拉曼分光光谱仪对揭取时脱落的5个试料的颜料层、白灰层和地仗层的材料进行了分析。... 塔尔梁墓葬壁画墓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部的清水河县。为了解该壁画的材料和制作工艺,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拉曼分光光谱仪对揭取时脱落的5个试料的颜料层、白灰层和地仗层的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色颜料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黄色为水合氧化铁,黑色与灰色中包含石墨构造碳黑;白灰层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地仗层主要成分为石英、方解石以及长石等粘土矿物,且在地仗中发现石灰籽粒,由此推测地仗制作时加入了石灰。地仗出土时多空洞,并发现了植物硅酸体,根据形态综合判断制作地仗时拌入了麦草与麦壳。根据材质分析结果,壁画的制作工艺为:加入了石灰的拌草泥层地仗上涂抹较薄的石灰浆,之后在上面作画。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五代墓葬壁画制作工艺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同类科学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十国 墓葬壁画 材料分析 植物硅酸体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墓葬壁画土壤中4种阴离子 被引量:1
8
作者 邱立萍 刘丽娜 张晓凤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02-1605,共4页
对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墓葬壁画土壤中4种阴离子(F^(-)、Cl^(-)、SO_(4)^(2-)、NO_(3)^(-))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L_(9)(3^(4))正交实验确定了样品预处理的最佳参数:准确称取1.000 g样品加入20 mL超纯水,在振荡温度20℃,振荡转速180... 对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墓葬壁画土壤中4种阴离子(F^(-)、Cl^(-)、SO_(4)^(2-)、NO_(3)^(-))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L_(9)(3^(4))正交实验确定了样品预处理的最佳参数:准确称取1.000 g样品加入20 mL超纯水,在振荡温度20℃,振荡转速180 r/min条件下提取40 min。淋洗液为25 mmol/L的KOH溶液,分析柱为Ion Pac AS11-SH(250 mm×4.0 mm),净化后的滤液通过电导检测器测定。在此方法下,各离子的检出限为0.066~0.078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77%~2.23%(n=7),回收率为95.9%~1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墓葬壁画 阴离子(F^(-)、Cl^(-)、SO_(4)^(2-)、NO_(3)^(-))
下载PDF
唐韩休墓壁画考古现场科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严静 赵西晨 +2 位作者 黄晓娟 王啸啸 刘呆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108,共9页
为了对考古现场墓葬壁画的后续研究、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对壁画进行全面科学记录和快速无损分析检测。联合多种科学手段,利用各种便携记录、分析检测设备,先后两次(2014年、2015年)在考古现场对韩休墓壁画进行了全面的影像信息提... 为了对考古现场墓葬壁画的后续研究、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对壁画进行全面科学记录和快速无损分析检测。联合多种科学手段,利用各种便携记录、分析检测设备,先后两次(2014年、2015年)在考古现场对韩休墓壁画进行了全面的影像信息提取、颜色记录、材质无损快速分析、病害记录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壁画存在改绘、早绘情况,局部地方有紫外荧光,如黄色、蓝色颜料部分。制作工艺为唐墓壁画标准制作方法,绘画所用材料主要为矿物颜料绘画时存在植物色和矿物色混色、颜料叠加使用情况。墓室壁画整体保存较好,但局部出现了空鼓、霉变等病害,需及时处理。该项工作是国内首例在考古现场对墓葬壁画开展的全面科学记录,为壁画后续研究、保护提供数据支撑,为同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实例和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壁画 考古现场 信息记录 无损检测
下载PDF
陕西蒲城洞耳村元代壁画墓的复原性整体搬迁保护
10
作者 马珍珍 严静 +1 位作者 赵西晨 苗轶飞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3,共6页
墓葬壁画的整体搬迁是目前解决墓葬壁画原址保护难、保证壁画原貌的有效保护方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蒲城洞耳村元代壁画墓采用复原性整体搬迁方法,通过现场相关科学保护方法,保证该墓葬壁画本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通过后续少量干涉即... 墓葬壁画的整体搬迁是目前解决墓葬壁画原址保护难、保证壁画原貌的有效保护方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蒲城洞耳村元代壁画墓采用复原性整体搬迁方法,通过现场相关科学保护方法,保证该墓葬壁画本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通过后续少量干涉即可达到展陈效果。同时,对保护程序中关键的保护材料进行量化记录,以期推进该项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本案例是对墓葬壁画复原性整体搬迁保护方法的首次创新性探索,对践行“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文物保护原则和开展壁画相关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壁画 复原性整体搬迁
下载PDF
图像证史:墓室壁画中的文化互动与交流实证研究
11
作者 张明星 张群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8-56,共9页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历史上经过多次民族之间的融合,早已融为一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经过几千年的交流与融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这些文明千百年来的碰撞和交融,既被史家记录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之中,也被古代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历史上经过多次民族之间的融合,早已融为一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经过几千年的交流与融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这些文明千百年来的碰撞和交融,既被史家记录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之中,也被古代画工以绘画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了多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轨迹。墓室壁画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墓室壁画呈现的民族之间交往和交融的信息,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直观的形象。古代墓室壁画为文字记载的史料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补充。基于墓室壁画中的形象特征,深度研究民族文化的交往和交融,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室壁画 图像证史 民族融合 民族文化
下载PDF
“过渡礼仪”——解读墓室壁画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梅田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5,共6页
过渡礼仪是法国学者范热内普(Arnold van Gennep)(1873—1957)提出的民俗学理论,用于解释礼仪的结构与意义,他将丧礼分为分离、临界、聚合三个阶段,象征着从生到死的状态转化。过渡礼仪理论为我们解读中国古代的墓葬遗存提供了一个有意... 过渡礼仪是法国学者范热内普(Arnold van Gennep)(1873—1957)提出的民俗学理论,用于解释礼仪的结构与意义,他将丧礼分为分离、临界、聚合三个阶段,象征着从生到死的状态转化。过渡礼仪理论为我们解读中国古代的墓葬遗存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视角,有助于找到碎片化的考古遗存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对其叙事方式与叙事主题做出更深入的解读。本文尝试以过渡礼仪理论解读汉唐时期的墓室壁画,认为墓室壁画是丧葬礼仪的结果,具有明确的叙事特征,不同时期的图式皆围绕生死过渡这一主题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礼仪 墓室壁画 叙事逻辑 叙事主题
原文传递
酒泉丁家闸五号墓“社树图”辨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智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7-31,225,共5页
酒泉丁家闸五号墓是河西地区首次发现的大型通壁式作画的壁画墓,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具有很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相关研究成果较夥。然而,对于该墓南壁"社树图"的解释,学界迄今众说纷纭。如果细致梳理和系统分析"社树... 酒泉丁家闸五号墓是河西地区首次发现的大型通壁式作画的壁画墓,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具有很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相关研究成果较夥。然而,对于该墓南壁"社树图"的解释,学界迄今众说纷纭。如果细致梳理和系统分析"社树图"中的各项题材,并将其有机地联系起来,对整幅壁画予以完整观察的话,可以推断出这幅图所表达的主题是河西民间围绕社树进行的一项社祭活动;图像的具体内涵可以解读为由裸体女性执耙耙草的象征性表演活动来祈求该地避免旱灾,并通过"大树"与"青鸟"将这种愿望转达上天(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家闸五号墓 墓葬壁画 社树图 社祭
下载PDF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壁画颜料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愚民 《吐鲁番学研究》 2021年第2期108-112,I0005,156,共7页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是新疆地区重要的墓葬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是研究吐鲁番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为了研究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壁画颜料成分及工艺,本文以壁画文物残块为研究对象,利用体视显微镜、X荧光光谱仪...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是新疆地区重要的墓葬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是研究吐鲁番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为了研究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壁画颜料成分及工艺,本文以壁画文物残块为研究对象,利用体视显微镜、X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和偏光显微镜等多种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阿斯塔那墓葬壁画所使用的颜料全部为矿物颜料。其中,蓝色颜料为石青,绿色颜料为氯铜矿,白色颜料为石膏,黑色颜料为炭黑,赭色颜料为铁红;特别是发现紫色颜料为罕见的汉紫。该研究为后期修复保护材料、工艺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塔那 墓葬壁画 颜料成分 中国紫 拉曼光谱 偏光显微分析
下载PDF
壁画墓考古现场温湿度控制与壁画稳定保存——以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墓为例
15
作者 郭瑞 冯健 +4 位作者 朱建锋 赵凤燕 张翔宇 夏寅 李书镇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 2022年第4期34-45,共12页
墓葬壁画一经揭示,从封闭稳定的埋藏环境到半封闭的发掘环境,温湿度优先变化且最为明显,不仅可引起壁画起翘、褪色等病害的迅速产生,也为微生物等其他有害因素的形成创造条件,成为影响墓葬壁画保存状况的最主要因素,选择适宜的预防性方... 墓葬壁画一经揭示,从封闭稳定的埋藏环境到半封闭的发掘环境,温湿度优先变化且最为明显,不仅可引起壁画起翘、褪色等病害的迅速产生,也为微生物等其他有害因素的形成创造条件,成为影响墓葬壁画保存状况的最主要因素,选择适宜的预防性方式对壁画微环境温湿度变化进行控制将很大程度减缓壁画劣变。本文以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墓壁画现场保护为例,通过监测、评估架设大棚前后墓葬结构中露天环境、保护大棚、墓室口、墓室内4处不同位置温湿度变化情况,探究温湿度影响因素与考古现场壁画稳定性之间的变化联系,提出一种使壁画在现场得以稳定保存的多重环境缓冲方法,并在应用于其他墓葬壁画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印证,为后续考古发掘过程中壁画的临时稳定保存方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壁画 现场保护 温湿度控制 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墓
原文传递
浅析大同地区北魏墓葬中所见曲足案形象 被引量:1
16
作者 班琳 廉慧斌 《云冈研究》 2022年第1期69-78,共10页
曲足案是流行于席地而坐时代的汉魏南北朝传统家具,对于物质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北魏时期平城地区出土的曲足案相关材料的分析比对,归纳出当时曲足案存在高曲足小案和矮曲足大案两种不同的造型,其使用空间有差异,... 曲足案是流行于席地而坐时代的汉魏南北朝传统家具,对于物质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北魏时期平城地区出土的曲足案相关材料的分析比对,归纳出当时曲足案存在高曲足小案和矮曲足大案两种不同的造型,其使用空间有差异,功能较为统一。之后结合文献及考古学材料对汉魏时期不同地区出现的曲足案形象进行分析比对,探讨当时曲足案的使用及流行情况,并挖掘出北魏平城时代高曲足小案流行的深层原因,最终窥探到当时起居方式的、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等社会变革的影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壁画 起居方式 民族融合 曲足案
原文传递
椎髻赭面——从安阳唐墓看中晚唐时期女子服饰中的胡风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波 《艺术与民俗》 2020年第1期83-91,共9页
以安阳地区出土的郭燧夫妇墓、赵逸公夫妇墓和其他一些中晚唐时期的墓葬壁画为基础,将壁画中女子的面妆、发式、服装等服饰因素与盛唐时期唐朝及其周边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晚唐时期女子服饰上新出现的胡风元素。与唐... 以安阳地区出土的郭燧夫妇墓、赵逸公夫妇墓和其他一些中晚唐时期的墓葬壁画为基础,将壁画中女子的面妆、发式、服装等服饰因素与盛唐时期唐朝及其周边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晚唐时期女子服饰上新出现的胡风元素。与唐代前期服饰汉胡并行的现象不同,中晚唐时期的胡人服饰元素进入唐人的生活中,丰富甚至改变了唐人原有的服饰传统,出现了汉胡融合的新趋势。这一发现证明白居易和元稹等中晚唐诗人所描绘的包括元和"时世妆"等胡风做法确实存在,而诗人对当时社会中所见的各种胡化现象的批判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安史之乱后胡风的存在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 胡风 壁画 唐代
原文传递
辽宁省辽代小河北墓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研究
18
作者 刘珈如 申桂云 +1 位作者 何建斌 郭宏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 2022年第4期46-55,共10页
小河北墓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富屯街道,是辽宁省重要考古成果之一,其中编号为M1的墓葬残留壁画,画面残损严重,但保留了颜料层和地仗层的基本信息。2020年由于展陈需要,亟需对壁画进行修复,故本文通过剖面分析、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 小河北墓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富屯街道,是辽宁省重要考古成果之一,其中编号为M1的墓葬残留壁画,画面残损严重,但保留了颜料层和地仗层的基本信息。2020年由于展陈需要,亟需对壁画进行修复,故本文通过剖面分析、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等方法对壁画颜料、地仗层和胶结物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壁画使用的颜料均为矿物颜料,其中红色颜料为铁红,黑色颜料为炭黑,白色颜料为白垩,颜料中添加的胶结材料为动物胶和松香树脂。白灰地仗层主要成分为方解石、针铁矿、氢氧化镁,泥质地仗层主要成分为石英和钠长石。小河北墓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的分析,为研究辽墓壁画提供了新的资料,研究结果也将为后续壁画的保护修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壁画 拉曼光谱 颜料 地仗层 制作工艺
原文传递
墓葬壁画研究的方法论探讨——从美术考古的角度出发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小囡 《济宁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84-88,共5页
要加强对墓葬壁画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有必要从一个学科的高度,对墓葬壁画的研究进行一些方法论规定性的思索。对某一时期墓葬壁画的研究大体可分为这样几个步骤或层次:一、利用传统考古学的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对壁画墓资料进行系... 要加强对墓葬壁画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有必要从一个学科的高度,对墓葬壁画的研究进行一些方法论规定性的思索。对某一时期墓葬壁画的研究大体可分为这样几个步骤或层次:一、利用传统考古学的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对壁画墓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二、结合文献史料,对墓葬壁画的文化背景、源流及艺术风格等问题的探讨;三、对壁画功能和意义进行解读,从而复原图像与墓葬本身的关系,以及图像与丧葬意识和行为过程的关系;四、将对墓葬壁画的研究扩展到整个文化史范围,努力达到复原古代社会文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壁画 方法论 美术考古
下载PDF
论汉服饰对平壤地区高句丽服饰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竺小恩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2-48,共7页
高句丽服饰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集安地区的高句丽服饰以东北民族固有服饰为主,平壤地区的高句丽服饰深受汉服影响。中原汉服饰在高句丽平壤地区广为流布,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样式丰富。文章以平壤地区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的服饰形象为研究对... 高句丽服饰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集安地区的高句丽服饰以东北民族固有服饰为主,平壤地区的高句丽服饰深受汉服影响。中原汉服饰在高句丽平壤地区广为流布,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样式丰富。文章以平壤地区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的服饰形象为研究对象,对照同时期的汉服饰,对此进行了论证,并且简略分析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壤地区 高句丽服饰 古墓壁画 汉服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