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部位烟叶的叶丝烘焙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金兰 王道铨 +2 位作者 罗登炎 肖红力 常明彬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5-199,211,共6页
以试验线滚筒烘焙干燥装置为平台,综合考察了辽宁和江西产区上、中、下部位烟叶叶丝分别在高、中、低3种不同烘焙强度下的物理质量、感官质量和美拉德反应香味成分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中上部叶丝适宜中高烘焙强度处理,下部叶丝... 以试验线滚筒烘焙干燥装置为平台,综合考察了辽宁和江西产区上、中、下部位烟叶叶丝分别在高、中、低3种不同烘焙强度下的物理质量、感官质量和美拉德反应香味成分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中上部叶丝适宜中高烘焙强度处理,下部叶丝适宜中低烘焙强度处理;(2)叶丝经过烘焙处理后,地方性杂气明显下降,烘焙香、焦甜香明显提升,烟气透发,口感舒适性提升;(3)对美拉德反应香味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各香味成分的综合得分与感官评价表现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丝烘焙 烘焙特性 美拉德反应 感官质量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迎宾待客中的贵州民族酒歌
2
作者 游来林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9-94,共6页
据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 ,贵州有 4 8个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110 0多万 ,占全省人口总数的 34 7%。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浩繁丰富的民歌。而酒歌 ,是民歌歌海中的一大类。酒歌涉及到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酒歌的概况... 据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 ,贵州有 4 8个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110 0多万 ,占全省人口总数的 34 7%。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浩繁丰富的民歌。而酒歌 ,是民歌歌海中的一大类。酒歌涉及到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酒歌的概况、贵州主要民族酒歌的存在情况、贵州民族酒歌中的迎宾待客以及其体现出的鲜明的民族性格和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等文化特征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歌 迎宾待客 文化特征
下载PDF
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薛晶 陈洪苹 +1 位作者 钟镝 李国忠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85-9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Org10172治疗急性卒中试验分型(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住院期间死亡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急性脑梗死为根本死亡原因的7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TOAST分型方法... 目的探讨不同Org10172治疗急性卒中试验分型(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住院期间死亡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急性脑梗死为根本死亡原因的7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TOAST分型方法进行亚组分类: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型)、心源性栓塞型(CE型)、小动脉闭塞型(SVD型)、其他原因型(ODC型)及不明原因型(UND型)。比较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特征。结果(1)LAA型死亡构成比(55.1%)最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LAA型住院病程最长(4.55±4.34)d,高血糖、高血脂、既往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率及胆固醇水平高于其他卒中亚型;CE型以女性为主,死亡年龄最高(73.68±9.82)岁,主要分布于75~84岁,D-二聚体升高、既往心房纤颤、心脏瓣膜病及心衰患病率高于其他卒中亚型,且心房纤颤在心血管危险因素中所占比例最高;与其他亚型相比,SVD型男性、入院时高血压、吸烟史所占比例最高。(3)住院期间并发症在不同病因分型患者中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梗死部位方面,CE型以前循环为主,LAA型及SVD型则以后循环为主(均P<0.01);LAA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脑疝和脑干梗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型主要死于脑疝,SVD型主要死于脑干梗死(P<0.01)。结论不同TOAST分型死亡患者在基线特征、梗死部位、直接死亡原因方面均存在差异,临床中需加强对患者病因分型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对高危患者进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ast分型 急性脑梗死 住院期间 死亡特征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TOAST分型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丽 王天亮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4期1965-196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TOAST分型及预后。方法选择162例老年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者82例,非代谢综合征者80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TOAST分型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合并代谢综合征者胆固...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TOAST分型及预后。方法选择162例老年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者82例,非代谢综合征者80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TOAST分型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合并代谢综合征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均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P<0.05);合并代谢综合征者冠心病、高血压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P<0.05);两组TOAST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代谢综合征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合并代谢综合征者(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是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其TOAST分型与非代谢综合征者不同,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梗死 代谢综合征 临床特点 toast分型 预后
下载PDF
不同储藏温度对吐司老化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魏艳梅 赵凯凤 +4 位作者 吴文迪 肖甚圣 付阳 吴艳 王学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2期88-93,共6页
为探究储藏温度对吐司老化特性的影响,测定吐司在不同储藏温度(-18、4、10、15、20、25℃)下的质构特性、水分含量、水分迁移、老化焓变以及老化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4~10℃是吐司老化最快的温度区间,此温度区间内吐司储藏后的质构特... 为探究储藏温度对吐司老化特性的影响,测定吐司在不同储藏温度(-18、4、10、15、20、25℃)下的质构特性、水分含量、水分迁移、老化焓变以及老化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4~10℃是吐司老化最快的温度区间,此温度区间内吐司储藏后的质构特性最差,水分迁移受限,水分散失、老化焓值和老化速率更大。随着储藏温度升高,吐司表现出良好的抗老化性;但综合全部结果考虑,-18℃下冷冻储藏对吐司品质保持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司 储藏温度 老化特性 冷冻 品质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不同TOAST分型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
6
作者 章涛 郑云华 +2 位作者 刘烨 詹根龙 贝红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期7-11,16,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TOAST分型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衢州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分类标准分为心源性栓塞型(cardioembol... 目的分析不同TOAST分型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衢州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分类标准分为心源性栓塞型(cardioembolism,CE)、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小动脉闭塞型(small-artery occlusion lacunar,SAO)、其他原因引发的缺血性卒中(strike of other determined etiology,SOE),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型(stroke of other undetermined etiology,SUE);分析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灶位置、病灶范围、基础合并症、不良嗜好、血清炎症因子、脂质代谢相关指标、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不同TOAST分型IS患者中的差异;随访不同TOAST分型患者在出院6个月至1年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分析不同TOAST分型患者的预后。结果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病灶范围、是否合并心脏病、是否合并不良嗜好、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EPCs比例、Hcy水平在不同TOAST分型IS患者中存在差异(P<0.05);EPCs、ox-LDL、Hcy、年龄、合并心脏病是影响IS患者TOAST分型的因素(P<0.05);SUE型IS患者的预后较其他类型IS患者差(P<0.05)。结论不同TOAST分型IS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预后均不同,应在治疗、预防上针对不同TOAST分型IS患者予以相应方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toast分型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