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 被引量:239
1
作者 宋凯 吕剑文 +1 位作者 杜金良 王宏科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9-66,共8页
利用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 ,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母岩类型和物源方向。研究表明盆地中部延长组砂岩和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REE分配模式及微量元素蜘蛛图解相同 ,表现为轻稀土富集 ,重稀土亏损 ,铕、铈元素亏损 ;RE... 利用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 ,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母岩类型和物源方向。研究表明盆地中部延长组砂岩和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REE分配模式及微量元素蜘蛛图解相同 ,表现为轻稀土富集 ,重稀土亏损 ,铕、铈元素亏损 ;REE分配模式均呈“右倾斜、LREE富集、HREE平坦”型 ;微量元素蜘蛛图解具“四峰三谷一平坦”型 ,曲线呈阶梯状分布 ;砂岩和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REE分配模式及微量元素蜘蛛图解与盆地东北缘的太古代、元古代变质岩相一致 ,而与火成岩的重稀土富集、轻稀土亏损、“V”字型REE分配模式和“三峰两谷”型、曲线呈“W”字型分布的蜘蛛图解的特征有显著的差别。说明延长组母岩是盆地东北缘的太古代、元古代变质岩 ,主要物源方向为北东向。依据物源方向、沉积环境、砂岩岩石学特征、砂岩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特征 ,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划分为两大三角洲沉积体系 ,即北东向的安塞三角洲沉积体系、志靖三角洲沉积体系、安边三角洲沉积体系和北西向的盐定三角洲沉积体系。在三角洲沉积体系划分的基础上 ,详细阐述了不同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岩石学特征、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特征及延长组长 6—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上三叠统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物源方向 三角洲沉积体系
下载PDF
湘南骑田岭岩体菜岭超单元花岗岩侵位年龄和物质来源研究 被引量:119
2
作者 朱金初 黄革非 +2 位作者 张佩华 李福春 饶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5-252,共8页
湘南骑田岭岩体菜岭超单元花岗岩以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其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59±1.2Ma,单颗粒锆石熔融法U-Pb年龄为161±2Ma,Sr同位素初始比值偏低(0.70854),Nd同位素初始比值偏高(-5.4~-5.8),Nd模式年龄偏低(0.9... 湘南骑田岭岩体菜岭超单元花岗岩以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其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59±1.2Ma,单颗粒锆石熔融法U-Pb年龄为161±2Ma,Sr同位素初始比值偏低(0.70854),Nd同位素初始比值偏高(-5.4~-5.8),Nd模式年龄偏低(0.94~1.49Ga)。在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方面,属钙碱系列,准铝,富含K、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REE、Nb等高场强元素。常见较多具有岩浆混合特征的微花岗岩类暗色包体。这些同位素、岩石学和微量元素特征,总体上反映了菜岭超单元花岗岩的成岩组成中有明显的地幔物质的参与。该花岗岩可能是在燕山早期华南地壳开始拉张减薄的构造背景下定位的,壳幔相互作用对本区大陆地壳物质的重熔和花岗岩浆的形成和演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RB-SR等时线年龄 侵位年龄 同位素年龄 岩石学 微量元素 物质来源 骑田岭岩体 湖南
下载PDF
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营养与人体健康 被引量:75
3
作者 马彦平 石磊 何源 《肥料与健康》 CAS 2020年第5期12-17,共6页
随着氮肥、磷肥、钾肥投入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农作物的产量也不断提高,但忽视了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补充,因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人体微量元素“隐性饥饿”的现象越来越突出。综述了植物生长必需的铁、锰、硼、锌、铜、钼等微量营... 随着氮肥、磷肥、钾肥投入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农作物的产量也不断提高,但忽视了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补充,因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人体微量元素“隐性饥饿”的现象越来越突出。综述了植物生长必需的铁、锰、硼、锌、铜、钼等微量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人体获取上述微量营养元素的途径,以期进一步强化人们对微量元素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人们有针对性地通过食物补充微量元素,进而探索肥料-土壤-植物-动物-人体健康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人体健康 营养来源 食物补充
下载PDF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中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4
作者 杨婧 郭晓爽 +2 位作者 滕曼 姚雅伟 付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14-1521,共8页
以PM2.5中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综述了2000—2012年我国在PM2.5中金属的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污染来源解析方法及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目前我国普遍面临严重的PM2.5污染,作者提出应系统开展我国PM2.5中金属污染研究,特别要加强针对... 以PM2.5中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综述了2000—2012年我国在PM2.5中金属的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污染来源解析方法及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目前我国普遍面临严重的PM2.5污染,作者提出应系统开展我国PM2.5中金属污染研究,特别要加强针对农村及背景地区的研究;开展PM2.5中金属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加快建立污染源排放清单;加强区域污染传输特征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展PM2.5的来源解析,为环境管理部门制定大气重金属污染控制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金属 时空分布特征 污染来源解析
下载PDF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出水源解析及合层排采可行性判识 被引量:41
5
作者 秦勇 张政 +2 位作者 白建平 刘东海 田永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92-1898,共7页
长期以来,沁水盆地南部丰富的太原组煤层气资源无法规模性动用,煤层气单井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合层排采产出水来源得不到有效判识,合排难易程度无法客观评价。面对这些生产技术难题,基于28口单层及合层排采井产出水样品的微量元素测试分... 长期以来,沁水盆地南部丰富的太原组煤层气资源无法规模性动用,煤层气单井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合层排采产出水来源得不到有效判识,合排难易程度无法客观评价。面对这些生产技术难题,基于28口单层及合层排采井产出水样品的微量元素测试分析,建立了产出水来源判识及合层排采可行性评价方法,进而以7口合层排采井为例进行了初步判识。分析表明,煤层气井产出水微量元素中蕴含着丰富的产出水来源信息,基于水岩作用原理可合理提取产出水源解析的特征微量元素。在甄别煤储层返排清污程度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由提取产出水特征微量元素、建立单煤层产出水特征微量元素标准模板、产出水来源与合排可行性判识3个步骤构成的评价流程。应用这一方法,在7口合层排采井中识别出产出水来源和层间干扰程度的3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井 合层排采 产出水 微量元素 源解析
下载PDF
钦州湾近20a来水环境指标的变化趋势 Ⅲ微量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韦蔓新 何本茂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2,共4页
通过对钦州湾近20a来6个航次微量重金属Cu、Pb、Zn、Cd、Hg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该湾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具有不同的变化特点,但却具有相似的平面分布特征,高值区多出现于湾中部及外湾海域,内湾海域反而含量较低。这种分布特征的形成,主... 通过对钦州湾近20a来6个航次微量重金属Cu、Pb、Zn、Cd、Hg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该湾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具有不同的变化特点,但却具有相似的平面分布特征,高值区多出现于湾中部及外湾海域,内湾海域反而含量较低。这种分布特征的形成,主要来自陆源输入、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放输入、生物体循环转化过程输入及沉积类型和沉积环境的影响,而该湾较强的陆源径流和潮海流等水动力过程在其中起了重要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州湾 微量重金属 分布特征 污染源 水环境指标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两起肠炎沙门菌所致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研究及溯源分析 被引量:34
7
作者 王炳发 曹春远 +4 位作者 陈前进 林英华 廖琳虹 何春荣 李美华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两起同地区连续发生的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方法参照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方法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对检出菌株进行表型鉴定;用VITEK-ⅡCompact全自动微... 目的探讨两起同地区连续发生的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方法参照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方法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对检出菌株进行表型鉴定;用VITEK-Ⅱ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菌株抗生素敏感性;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检出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共检出23株肠炎沙门菌,其中从25份患者肛拭样本中检出17株,8份从业人员肛拭样本中检出2株,8份留样食物中检出3株,厨具涂抹样本中检出1株。23株肠炎沙门菌血清抗原式均相同(9∶g,m∶-);生物学性状和药敏试验结果基本一致;PFGE图谱带型完全一致(相似度为100%),且与当地散发病例PFGE图谱带型相似。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和分子分型结果,证实这两起食物中毒是由同一来源的肠炎沙门菌污染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菌 食源性疾病 脉冲场凝胶电泳 耐药性 食源性致病菌 食物中毒 分子分型 溯源
原文传递
运用硫同位素、氮氧同位素示踪里湖地下河硫酸盐、硝酸盐来源 被引量:30
8
作者 李瑞 肖琼 +3 位作者 刘文 郭芳 潘谋成 于奭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877-2886,共10页
为揭示里湖地下水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结合硫同位素及氮氧同位素分析水质变化原因,为开发和保护岩溶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年1月至12月,2014年5月、10月对里湖地下河进行监测,分析其常规水化学组成及δ34S-SO2-4、δ15NNO-3、δ18O-... 为揭示里湖地下水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结合硫同位素及氮氧同位素分析水质变化原因,为开发和保护岩溶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年1月至12月,2014年5月、10月对里湖地下河进行监测,分析其常规水化学组成及δ34S-SO2-4、δ15NNO-3、δ18O-NO-3特征.结果表明:1地下河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受到大气降水、人类活动等影响,各离子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2自污水处理厂运营以来,地下河中硫酸盐浓度略有降低,但仍然偏高,与2010年相比,硝酸盐污染加剧.受人类活动影响上游拉易洞、南丹河,中游凉风洞、甘田坝等地硫酸盐、硝酸盐浓度较高,下游小龙洞处浓度较低;3地下河δ34S-SO2-4值在-4.12‰^-0.93‰之间,通过与潜在硫源的δ34S比对,推断由工业和居民生活燃煤产生的大量硫氧化物引起雨水酸化,以酸雨的形式向当地地下水输入大量SO2-4;4δ15N-NO-3值在0.26‰~11.58‰之间,平均为7.61‰,δ18O-NO-3在-2.33‰~21.76‰之间,平均为9.38‰,结合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分析,认为土壤氮、人畜粪便和污水是研究区硝酸盐的主要贡献者,也是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河 水化学 硫同位素 氮氧同位素 示踪来源
原文传递
动物福利法溯源 被引量:22
9
作者 莽萍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25-28,51,共5页
通过追溯人类为动物立法的历史渊源可知,19世纪以来,人们逐渐把对动物的同情转变为公共事务,进而通过制定法律,促进社会变革的实现。综观为动物福利立法的历史,这不只是一段法律的历史,也是观念的变迁史,是人类道德意识的扩展史。在这... 通过追溯人类为动物立法的历史渊源可知,19世纪以来,人们逐渐把对动物的同情转变为公共事务,进而通过制定法律,促进社会变革的实现。综观为动物福利立法的历史,这不只是一段法律的历史,也是观念的变迁史,是人类道德意识的扩展史。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道德视野和道德关切不断扩展,人类对为动物立法的观念的认识也不断走向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 制定法 动物福利法 法律 公共事务 社会变革 历史渊源 观念 深化 追溯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中17种微量元素 被引量:29
10
作者 谢建滨 刘桂华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5-177,共3页
为了解深圳市水质概况 ,跟踪监督水质污染情况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 MS)测定水中 17种元素 ,分析了各元素检出限 (0 .0 0 3~ 0 .2 5 4μg/ L )及线性范围 ,用水质标准物质以及加标回收实验对方法的准确度进行了评价。该方... 为了解深圳市水质概况 ,跟踪监督水质污染情况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 MS)测定水中 17种元素 ,分析了各元素检出限 (0 .0 0 3~ 0 .2 5 4μg/ L )及线性范围 ,用水质标准物质以及加标回收实验对方法的准确度进行了评价。该方法快速、灵敏 ,监测元素全面 ,用于监测深圳市 8家自来水厂水源水、出厂水及末梢水中 17种元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法 微量元素 水源水 ICP-MS法 水质监测
下载PDF
华北工业城市降水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月梅 潘月鹏 +2 位作者 王跃思 王英锋 李杏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712-3717,共6页
为了解华北工业地区降水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使用干湿沉降自动观测仪采集了河北唐山市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大气降水样品,使用ICP-MS对样品中25种金属元素的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唐山降水中地壳元素(Ca、Mg、Na、K、Fe... 为了解华北工业地区降水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使用干湿沉降自动观测仪采集了河北唐山市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大气降水样品,使用ICP-MS对样品中25种金属元素的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唐山降水中地壳元素(Ca、Mg、Na、K、Fe和Al)占所测元素浓度总量的97.72%,重金属(Zn、Mn、Pb、Ba、Sb、Cu、Ni、As、V、Co和Se)仅占2.25%;Zn和Ca分别是含量最高的重金属和地壳元素,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88.7μg·L-1和4.5 mg·L-1.降水中金属元素浓度的季节变化十分明显,多数元素表现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特征.唐山降水中部分重金属的浓度高于华北背景地区泰山顶的报道结果,其中Tl、As、Ag、Zn、Pb、Cd、Se和Sb的富集因子介于102~105之间,明显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因子分析表明唐山降水中金属元素的污染主要与钢铁冶炼工业、扬尘和燃煤的源排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化学 金属元素 来源分析 工业城市 华北
原文传递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的推断与溯源方法概述 被引量:25
12
作者 赵解春 李玉中 +3 位作者 Yamashita Ichiji 徐春英 李巧针 贾晓妨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74-378,共5页
硝酸盐已经成为中国地下水的一种主要污染物之一,弄清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物的来源,对于有效控制地下这种物质的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地区的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物的来源可能不同,这些差异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分析和追溯,笔者概述了... 硝酸盐已经成为中国地下水的一种主要污染物之一,弄清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物的来源,对于有效控制地下这种物质的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地区的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物的来源可能不同,这些差异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分析和追溯,笔者概述了前人在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的推断与溯源几种常用方法,包括六成分法、派珀图法、相关性分析以及稳定同位素方法,希望能够为硝酸盐溯源的研究和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 污染 溯源
下载PDF
黏土矿物在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董红梅 宋友桂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130,共12页
黏土矿物组成、含量以及结晶参数的变化与古环境(气候与沉积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可以反映气候冷、暖周期性变化和沉积环境特征。近些年来,黏土矿物分析成为重建古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阐述黏土矿物的研究方法和古环境意义的基础上,对... 黏土矿物组成、含量以及结晶参数的变化与古环境(气候与沉积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可以反映气候冷、暖周期性变化和沉积环境特征。近些年来,黏土矿物分析成为重建古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阐述黏土矿物的研究方法和古环境意义的基础上,对近20年来黏土矿物在海洋、黄土、湖泊古环境恢复当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和评述。指出随着新的研究方法的不断引入与创新,黏土矿物分析已从定性研究转向半定量、定量研究;黏土矿物记录与孢粉、硅藻、粒度和氧同位素反映的古气候基本吻合,说明黏土矿物是古气候研究的有效方法。但气候以外的其他因素也能引起黏土矿物含量和组合的变化,因此,在进行古气候重建时必须考虑物质来源、水动力条件、地质地貌特征和地球化学环境以及构造运动等因素的可能影响。结合其他多种古环境代用指标的联合运用,黏土矿物研究将在古环境重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古气候 古环境重建 源区示踪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10种微量元素 被引量:22
14
作者 侯建荣 卓召模 +1 位作者 彭荣飞 潘心红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288-1289,1327,共3页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水中10种元素的分析方法,了解广州市水质概况。方法:样品直接用ICP-MS进行分析,用混和内标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结果:整个方法的检出限介于0.014-1.043μg/L,...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水中10种元素的分析方法,了解广州市水质概况。方法:样品直接用ICP-MS进行分析,用混和内标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结果:整个方法的检出限介于0.014-1.043μg/L,精密度优于5.8%,回收率介于93.0%-110.0%。对标准参考物质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和准确,能适用于水中10种元素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微量元素 末梢水 水源水 出厂水
下载PDF
再论石油与砂岩型铀矿床的相互关系——四论油气与金属(非金属)矿床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景廉 卫平生 +1 位作者 张虎权 陈启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3-497,共5页
石油与砂岩型铀矿床的相互关系受到重视。铀矿石与石油中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铼、镍、钒等)的共生关系表明它们均可能是深源的,而石油、沥青中的铅、锶、钕同位素示踪与定年则显示原油特别是甲烷与氢气均具有深源特征,砂岩型铀矿的沉淀与... 石油与砂岩型铀矿床的相互关系受到重视。铀矿石与石油中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铼、镍、钒等)的共生关系表明它们均可能是深源的,而石油、沥青中的铅、锶、钕同位素示踪与定年则显示原油特别是甲烷与氢气均具有深源特征,砂岩型铀矿的沉淀与成矿是由于深部油气的还原作用的结果。根据石油与铀的特征及成因联系,提出了寻找大油气田的一般准则,即如果有砂岩型铀矿,而其深部中地壳有低速高导层,则可以圈定大油气田的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砂岩型铀矿床 微量元素 同位素 中地壳 深源 相互关系
下载PDF
青岛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仇帅 张爱滨 刘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67-1675,共9页
利用2012年12月在青岛连续采集的31个总悬浮颗粒物样品(TSP),分析了其中13种微量元素的浓度,讨论了微量元素的浓度特征,并运用正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定量解析了气溶胶中元素的来源.结果表明,青岛气溶胶中微量元素的总浓度为(7.37±4... 利用2012年12月在青岛连续采集的31个总悬浮颗粒物样品(TSP),分析了其中13种微量元素的浓度,讨论了微量元素的浓度特征,并运用正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定量解析了气溶胶中元素的来源.结果表明,青岛气溶胶中微量元素的总浓度为(7.37±4.19)μg·m-3,以Al和Fe的浓度最高,对总浓度的贡献约为92%,其次为Zn和Pb,分别贡献了3.7%和1.6%,Mn、Ba、Cu、Sr、As、V、Cd、Co和Cs的浓度依次降低,其贡献均低于1%.依据富集因子这些微量元素可以分为3类,Al、Fe、Mn、Co、V、Sr和Ba主要来自地壳源的贡献,Cs和Cu受地壳源和人为源的共同影响,Zn、As、Pb和Cd则主要受人为源的影响.雾霾天时主要来自人为源的元素相比地壳源的元素更多的在大气中累积,雨雪天时降雨/雪对地壳元素的湿清除作用明显高于人为源的元素.12月青岛气溶胶中Fe和Mn主要来自土壤源的贡献,其次为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一次排放源;Co主要来自土壤源、生物质燃烧和燃煤源的贡献;Zn主要来自机动车一次排放源、土壤源和生物质燃烧源的贡献;Cu则主要来自冶金工业源的贡献;As主要来自燃煤源的贡献;Pb和Cd主要来自机动车一次排放源和冶金工业源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大气气溶胶 来源解析 正矩阵因子分析法 青岛
原文传递
经络辨证的溯源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丁宁 李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7-299,共3页
通过溯源经络辨证的理论源头———《灵枢·经脉》篇,结合辨证论治的要求与概念,初步讨论了如何根据经络理论进行符合针灸临床的辨证,并分析了经脉辨证与络脉辨证的辨证思想、辨证要素、历史关系。针对更为核心的经脉辨证,讨论了其... 通过溯源经络辨证的理论源头———《灵枢·经脉》篇,结合辨证论治的要求与概念,初步讨论了如何根据经络理论进行符合针灸临床的辨证,并分析了经脉辨证与络脉辨证的辨证思想、辨证要素、历史关系。针对更为核心的经脉辨证,讨论了其辨证特点、思想源流。着重论述了经脉辨证的两大辨证要素循行与病候在经脉辨证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及其内涵、相互关系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辨证 经脉 辨证 循行 病候 溯源
原文传递
检定电能表检验装置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勇 吕华 +2 位作者 李冶泉 李建新 兰公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0,57,共4页
针对电能表检验装置在检定中存在的问题:检定负载点太少造成空白点而无法修正;功率因数0.8C和0.25L负载点无法准确溯源;忽视对多路输出一致性的考核及电工型检定装置电源稳定性不足以检定其监视仪表等,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文中还给出... 针对电能表检验装置在检定中存在的问题:检定负载点太少造成空白点而无法修正;功率因数0.8C和0.25L负载点无法准确溯源;忽视对多路输出一致性的考核及电工型检定装置电源稳定性不足以检定其监视仪表等,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文中还给出了未检定负载点的误差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表检验装置 检定 负载点 溯源 计算误差
下载PDF
长江水体常量和微量元素的来源、分布与向海输送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吴文涛 冉祥滨 +4 位作者 李景喜 王昊 李梦露 刘军 臧家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900-4913,共14页
基于2017年4~5月期间对长江干流与主要支流共20个站位的观测,结合多元数理统计对水体中溶解态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来源及入海通量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世界其它河流的对比探讨了流域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等对长江水环境中常量... 基于2017年4~5月期间对长江干流与主要支流共20个站位的观测,结合多元数理统计对水体中溶解态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来源及入海通量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世界其它河流的对比探讨了流域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等对长江水环境中常量与微量元素分布与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Cu、Zn、Pb、Cd和As是长江流域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元素,在下游区域显著高于上游与中游(P<0.05),且各元素在长江重庆段和汉江均有较流域其他河段高的浓度值,这些河段相对较高的重金属含量主要与人类活动强度密切相关.有趣的是,长江宜昌至武汉段各元素均出现了较低的浓度值,这很大程度上受三峡水利工程蓄水所产生的"滞留效应"所致.统计分析还显示Na、Mg、K、Ca、Fe、Mn、Co、Ni、Mo、Cr和V主要与各种岩石矿物的风化与侵蚀相关,Cu、Zn和Pb主要受工业、金属冶炼、矿物开采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而Cd和As则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长江重庆段和汉江区别于长江流域其它河段,表明水体受人类活动影响比较严重,但长江流域重金属浓度水平整体低于世界其它重工业和农业发达区域的河流.由于长江径流量巨大,Cu、Zn、Pb、Cd与As的入海通量是长江口及其近海重金属收支与循环的重要一环,并可能对河口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生态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来源识别 长江 入海通量
原文传递
北三河水系沉积物中金属的污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齐维晓 刘会娟 +2 位作者 韩洪兵 柴文豪 曲久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7-124,共8页
北三河水系包括接纳了北京、天津大量再生水和污水的温榆河、凉水河和北运河等河流,其沉积物中金属的污染状况是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调查分析了北三河水系8条河流沉积物中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存在形态,采用地累积指数评价了金... 北三河水系包括接纳了北京、天津大量再生水和污水的温榆河、凉水河和北运河等河流,其沉积物中金属的污染状况是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调查分析了北三河水系8条河流沉积物中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存在形态,采用地累积指数评价了金属的污染级别,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简要分析了金属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北三河水系沉积物中Fe、Mn、Zn、Cr、Cu、Ni、Pb、Co和Cd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4207、538、303、57、48、29、15.2、14和0.27mg·kg-1.牛牧屯河部分沉积物中Fe、Zn、Cu、Cr和Ni的浓度高于沉积物质量基准(SQG)中的极有可能产生危害的浓度(PEC)值,很有可能对生物产生危害;而温榆河、还乡河、北运河、凉水河和潮白河中大部分金属浓度高于产生危害的阈值(TEC)而低于PEC水平,也应列入防控对象.河流沉积物中金属积累级别较高的河段多位于郊区和乡镇,可能因为这些区域污水处理率较低.Fe、Cr、Ni、Cu、Mn和Zn在沉积物中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其比例分别可达92.5%、85.2%、87.9%、71.0%、63.4%和57.3%;Pb则主要以可提取态存在,其比例为62.6%.沉积物中Cu、Pb、Ni和Cd元素的存在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在北三河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主要受有机碳的控制;Cr和Co的存在则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分布主要受铁锰氧化物或矿物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三河水系 沉积物 金属 形态 来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