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二氧化钛分离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铅 被引量:22
1
作者 施踏青 梁沛 +2 位作者 李静 江祖成 胡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95-1497,共3页
提出了纳米TiO2 分离富集 ,GFAAS测定水样中痕量铅的新方法。详细考察了纳米TiO2 对铅的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 :在 pH 4 .0时 ,Pb2 + 可被纳米TiO2 定量富集 ,吸附于纳米TiO2 上的Pb2 + 可用 0 .1mol/L的硝酸完全解脱。本法对Pb2 + 的检... 提出了纳米TiO2 分离富集 ,GFAAS测定水样中痕量铅的新方法。详细考察了纳米TiO2 对铅的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 :在 pH 4 .0时 ,Pb2 + 可被纳米TiO2 定量富集 ,吸附于纳米TiO2 上的Pb2 + 可用 0 .1mol/L的硝酸完全解脱。本法对Pb2 + 的检出限为 5 2ng/L ,相对标准偏差为 4 .7% (n =10 ,C =0 .0 2mg/L)。本法已用于实际水样中铅的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分离富集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痕量铅 环境监测 精密度
下载PDF
双水相体系中钛、锆的分离 被引量:13
2
作者 邓凡政 石影 +1 位作者 江玉波 闫华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1-473,共3页
利用聚乙二醇 2 0 0 0 硫酸铵 偶氮胂Ⅲ双水相体系 ,以偶氮胂Ⅲ为萃取剂 ,研究了Zr(Ⅳ )和Ti(Ⅳ )的萃取行为。在pH =6 .5时 ,通过加入掩蔽剂的方法 ,实现了Ti(Ⅳ )与Zr(Ⅳ )的萃取分离 ,同时探讨了高聚物相对金属离子及萃取剂的萃取... 利用聚乙二醇 2 0 0 0 硫酸铵 偶氮胂Ⅲ双水相体系 ,以偶氮胂Ⅲ为萃取剂 ,研究了Zr(Ⅳ )和Ti(Ⅳ )的萃取行为。在pH =6 .5时 ,通过加入掩蔽剂的方法 ,实现了Ti(Ⅳ )与Zr(Ⅳ )的萃取分离 ,同时探讨了高聚物相对金属离子及萃取剂的萃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双水相体系 萃取
下载PDF
A novel process for the recovery of iron,titanium,and vanadium from vanadium-bearing titanomagnetite:sodium modification–direct reduction coupled process 被引量:13
3
作者 Yi-min Zhang Ling-yun Yi +5 位作者 Li-na Wang De-sheng Chen Wei-jing Wang Ya-hui Liu Hong-xin Zhao Tao Q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04-511,共8页
A sodium modification–direct reduction coupled process was proposed for the simultaneous extraction of V and Fe from vanadium- bearing titanomagnetite. The sodium oxidation of vanadium oxides to water-soluble sodium ... A sodium modification–direct reduction coupled process was proposed for the simultaneous extraction of V and Fe from vanadium- bearing titanomagnetite. The sodium oxidation of vanadium oxides to water-soluble sodium vanadat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ron oxides to metallic iron were accomplished in a single-step high-temperature process. The increase in roasting temperature favors the reduction of iron oxides but disfavors the oxidation of vanadium oxides. The recoveries of vanadium, iron, and titanium reached 84.52%, 89.37%, and 95.59%,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acid decomposition efficiency of titanium slag reached 96.45%.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rocesses, the novel process provides several advantages, including a shorter flow, a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 high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vanadium-bearing titanomagnetite resources. © 2017,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nd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utilization IRON Leaching Magnetic separation Metal recovery Metallic compounds Oxides SLAGS SODIUM titanium VANADIUM
下载PDF
含钛高炉渣碳化及超重力分离碳化钛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启瑞 宋波 +3 位作者 杨占兵 郭占成 张圣华 郭沁怡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以热力学计算为依据,研究在焦炭还原攀钢含钛高炉渣的过程中,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碳化钛的生成量的影响,同时利用超重力技术来分离还原产生的碳化钛.研究结果表明:含钛高炉渣经高温碳热还原后得到有价组元碳化钛,当实验温度设定在1 600... 以热力学计算为依据,研究在焦炭还原攀钢含钛高炉渣的过程中,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碳化钛的生成量的影响,同时利用超重力技术来分离还原产生的碳化钛.研究结果表明:含钛高炉渣经高温碳热还原后得到有价组元碳化钛,当实验温度设定在1 600°C保温5 h时,还原渣中碳化钛的含量最高,熔渣中钛氧化物转化为碳化钛的转化率达到最佳.另外,还原渣经超重力分离后碳化钛被截留在碳毡上部的精矿中,脉石相则被分离到下部坩埚中,还原渣在重力系数G=300于1 320°C等温分离20 min后,精矿中碳化钛的含量由还原渣中的12.1%提高到26%,通过超重力技术可以使碳化钛含量提高一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碳化 碳化钛 超重力 分离
下载PDF
电场热处理条件下TiO_2薄膜的晶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锋 梁开明 王国梁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863-2867,共5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和电场热处理工艺在玻璃表面制备出一层TiO2薄膜,采用DTA,Raman光谱,XRD和AF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TiO2薄膜在电场热处理过程中的晶化行为.然后在理论上分析了外电场对TiO2薄膜热处理过程的影响,提出了通过引入外电场促进TiO... 利用溶胶凝胶法和电场热处理工艺在玻璃表面制备出一层TiO2薄膜,采用DTA,Raman光谱,XRD和AF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TiO2薄膜在电场热处理过程中的晶化行为.然后在理论上分析了外电场对TiO2薄膜热处理过程的影响,提出了通过引入外电场促进TiO2薄膜从无定形到锐钛矿的相转变的方法.通过甲基橙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在520℃电场热处理条件下的TiO2薄膜的光催化效率高于未引入电场热处理的TiO2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碳薄膜 晶化性质 溶胶-凝胶法 电场热处理
原文传递
攀枝花白马铁尾矿选钛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宁娅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1-65,69,共6页
借鉴以往试验成果,结合矿石性质,采用分级—一段磁选—螺旋溜槽重选—二段磁选—浮选新工艺对攀枝花白马选铁尾矿进行回收钛的选矿试验。经系统的条件试验,确定了各环节合适的工艺参数,最终获得了TiO2品位为46.23%、TiO2回收率为29.66%... 借鉴以往试验成果,结合矿石性质,采用分级—一段磁选—螺旋溜槽重选—二段磁选—浮选新工艺对攀枝花白马选铁尾矿进行回收钛的选矿试验。经系统的条件试验,确定了各环节合适的工艺参数,最终获得了TiO2品位为46.23%、TiO2回收率为29.66%的钛精矿,同时可使原铁尾矿中残留的铁和硫得到综合回收。试验成果可作为白马铁矿建设钛选厂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白马铁尾矿 选钛 分级 磁选 螺旋溜槽重选 浮选
下载PDF
攀钢含钛高炉渣碳氮化后磁选提钛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易小祥 李亚伟 杨大兵 《矿冶》 CAS 2008年第3期46-49,共4页
本文采用攀钢冶炼钒钛矿产生的含TiO2 20%~26%的高炉渣为原料,通过对渣中的钛氧化物进行还原碳化和氮化生成碳氮化钛后,利用铁作为载体,用磁选的方法实现碳氮化钛和脉石矿物的分离。磁选后获得品位大于36.46%,回收率达到43.7... 本文采用攀钢冶炼钒钛矿产生的含TiO2 20%~26%的高炉渣为原料,通过对渣中的钛氧化物进行还原碳化和氮化生成碳氮化钛后,利用铁作为载体,用磁选的方法实现碳氮化钛和脉石矿物的分离。磁选后获得品位大于36.46%,回收率达到43.77%的碳氮化钛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碳热还原 碳氮化钛 磁选
下载PDF
高钛高炉渣利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8
8
作者 丁满堂 《四川冶金》 CAS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讨论攀枝花高钛高炉渣各种利用技术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绿色、高值综合利用高钛高炉渣的四个原则。并指出高温选择性碳化—磁选—低温加氧选择性氯化、等离子熔融还原提钛、熔体控制冷却过程中离心超重力富集是今后高钛高炉渣综合利用... 讨论攀枝花高钛高炉渣各种利用技术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绿色、高值综合利用高钛高炉渣的四个原则。并指出高温选择性碳化—磁选—低温加氧选择性氯化、等离子熔融还原提钛、熔体控制冷却过程中离心超重力富集是今后高钛高炉渣综合利用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固体透氧膜熔盐电解、冶金改性选矿分离技术还需解决提高钛的回收率、降低能耗、解决设备大型化等相关问题后方能走向实用化、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高炉渣 综合利用 提钛 富集 分离
下载PDF
双水相体系中镧与钛的分离及光谱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邓凡政 石影 王海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1-443,共3页
在聚乙二醇 硫酸铵 铬天青S双水相体系中 ,用铬天青S作萃取剂 ,研究了La(Ⅲ ) ,Ti(Ⅳ ) ,Zr(Ⅳ )的液 液萃取行为。在 pH 5 5时 ,实现了体系中La(Ⅲ )与Ti(Ⅳ )的分离 ,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测定光谱方法 ,研究了高聚物相中La(Ⅲ )的存... 在聚乙二醇 硫酸铵 铬天青S双水相体系中 ,用铬天青S作萃取剂 ,研究了La(Ⅲ ) ,Ti(Ⅳ ) ,Zr(Ⅳ )的液 液萃取行为。在 pH 5 5时 ,实现了体系中La(Ⅲ )与Ti(Ⅳ )的分离 ,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测定光谱方法 ,研究了高聚物相中La(Ⅲ )的存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体系 光谱性能 聚乙二醇 铬天青S 分离 硫酸铵 萃取
下载PDF
废SCR脱硝催化剂钒、钛、钨选择性分离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振全 赵备备 +3 位作者 李兰杰 董自慧 白瑞国 王海旭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1,共8页
分别采用NaOH、HCl浸出废SCR催化剂,碳酸钠焙烧-水浸废SCR催化剂选择性分离钛。试验表明:碳酸钠焙烧-水浸废催化剂可实现钛与钒、钨高效分离。较优工艺条件: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3 h,碳酸钠与废催化剂质量比为1.3,浸出温度95℃,浸出时... 分别采用NaOH、HCl浸出废SCR催化剂,碳酸钠焙烧-水浸废SCR催化剂选择性分离钛。试验表明:碳酸钠焙烧-水浸废催化剂可实现钛与钒、钨高效分离。较优工艺条件: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3 h,碳酸钠与废催化剂质量比为1.3,浸出温度95℃,浸出时间1 h,搅拌速度500 r/min。V、As、W的浸出率分别为52.26%,98.24%和99.9%。采用硫酸浸出废SCR催化剂钠化焙烧渣实现高效提取钛。工艺条件:上述较优条件焙烧渣,40%硫酸,液固比4∶1,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3 h,搅拌速度500 r/min。钛的浸出率为93.4%。采用自生晶种水解法制备偏钛酸,钛水解率为94.05%,偏钛酸纯度为94.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钛 废SCR催化剂 选择性分离 NaOH浸出 HCl浸出 碳酸钠焙烧-水浸
原文传递
钛白水解废酸中钪的回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玉华 李青刚 +3 位作者 张贵清 曹佐英 关文娟 曾理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18-2825,共8页
研究了钛白水解废酸中钪的回收及钪与钛的分离。在P204-TBP萃取体系中进行了钛白水解废酸提钪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钪的萃取等温线,并进行了串级逆流萃取实验。针对萃取后含钪钛的有机相,提出了用洗脱剂EL洗脱负载有机相中的钛,并... 研究了钛白水解废酸中钪的回收及钪与钛的分离。在P204-TBP萃取体系中进行了钛白水解废酸提钪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钪的萃取等温线,并进行了串级逆流萃取实验。针对萃取后含钪钛的有机相,提出了用洗脱剂EL洗脱负载有机相中的钛,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对除钛后的有机相,考察了钪反萃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P204-TBP萃取体系基本可以实现钪的回收富集,经洗脱剂EL三级逆流洗脱,钛的洗脱率可达到98%,而钪的损失率仅为4%,钪钛的分离效果明显。洗脱钛后的有机相用氢氧化钠反萃,钪的单级反萃率能达到97%以上。钛白水解废酸经一次萃取、洗脱、反萃后得到的粗钪产品纯度可达到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白水解废酸 萃取 回收 洗脱 分离
下载PDF
选铁尾矿和钛精矿直接还原-磁选工艺回收铁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合 孙旭 +2 位作者 刘东 薛向欣 杜钢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95,共6页
针对铁品位较低的选铁尾矿和钛精矿,探索了直接还原-磁选回收铁的工艺。综合考察了配碳量、焙烧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对直接还原金属化率的影响,找出了实验最优指标。通过XRD和化学分析讨论了不同焙烧温度下还原过程中物相的变化。... 针对铁品位较低的选铁尾矿和钛精矿,探索了直接还原-磁选回收铁的工艺。综合考察了配碳量、焙烧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对直接还原金属化率的影响,找出了实验最优指标。通过XRD和化学分析讨论了不同焙烧温度下还原过程中物相的变化。结果表明:选铁尾矿中二价铁主要存在的物相(Fe,Mg)(Ti,Fe)O3在1300℃下较充分的被还原为金属铁。钛精矿中三价铁主要存在的物相Fe2TiO5在1300℃下较充分的还原为金属铁。在配碳量为6.29%,焙烧温度1300℃,保温时间1.0 h的最优条件下,选铁尾矿铁回收率达到80%,铁品位58%。在配碳量为10.36%,焙烧温度1300℃,保温时间1 h条件下,钛精矿铁回收率达到95%,铁品位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铁尾矿 钛精矿 直接还原 磁选 回收铁
原文传递
用溶剂萃取法从废酸液中分离钪、钛 被引量:7
13
作者 满露梅 樊艳金 +1 位作者 黄家富 田世超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研究了用溶剂萃取法从水解废酸液中分离钪、钛。结果表明:P2O4+煤油组成的单元萃取体系对钪的萃取能力较差,添加TBP后萃钪能力有显著提升,但三相问题依然存在;有机相中添加3%~5%的苯乙酮,组成三元协萃体系,可有效防止第三相... 研究了用溶剂萃取法从水解废酸液中分离钪、钛。结果表明:P2O4+煤油组成的单元萃取体系对钪的萃取能力较差,添加TBP后萃钪能力有显著提升,但三相问题依然存在;有机相中添加3%~5%的苯乙酮,组成三元协萃体系,可有效防止第三相生成,而且水相和有机相分相速度快且界面清晰。优化的钪、钛分离工艺条件为:Va/Vo=5/1,逆流2级萃取,萃取时间10min,萃取剂为12%P204+5%TBP+3%苯乙酮+80%煤油。优化工艺条件下,钪萃取率平均为91.7%,钛萃取率平均为0.69%,钪、钛分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酸液 溶剂萃取 分离
下载PDF
用磁选的方法从含钛高炉渣中回收碳氮化钛 被引量:4
14
作者 易小祥 李亚伟 杨大兵 《钢铁钒钛》 CAS 2008年第4期22-25,共4页
采用冶炼钒钛磁铁矿产生的含TiO_2 20%~26%的高炉渣为原料,通过对渣中的钛氧化物进行还原碳化和氮化处理生成碳氮化钛后,利用铁作为载体,用磁选的方法实现碳氮化钛和脉石矿物的分离。磁选后获得Ti(C,N)品位大于36.46%,回收率达到43.77... 采用冶炼钒钛磁铁矿产生的含TiO_2 20%~26%的高炉渣为原料,通过对渣中的钛氧化物进行还原碳化和氮化处理生成碳氮化钛后,利用铁作为载体,用磁选的方法实现碳氮化钛和脉石矿物的分离。磁选后获得Ti(C,N)品位大于36.46%,回收率达到43.77%的碳氮化钛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碳热还原 碳氮化钛 磁选
下载PDF
Recovery of iron from waste ferrous sulphate by co-precipitation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被引量:6
15
作者 余旺 彭映林 郑雅杰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11-219,共9页
Magnetite concentrate was recovered from ferrous sulphate by co-precipitation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In co-precipitation process,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conditions on iron recovery were studied, and the optimal rea... Magnetite concentrate was recovered from ferrous sulphate by co-precipitation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In co-precipitation process,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conditions on iron recovery were studied, and the optimal reaction parameters are proposed as follows: n(CaO)/n(Fe2+) 1.4:1, reaction temperature 80 ℃, ferrous ion concentration 0.4 mol/L, and the final mole ratio of Fe3+ to FJ+ in the reaction solution 1.9-2.1. In magnetic separation process, the effects of milling time and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on iron recovery were investigated. Wet milling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breaking the encapsulated magnetic phas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xed product was wet-milled for 20 min before magnetic separation, the grade and recovery rate of iron in magnetite concentrate were increased from 51.41% and 84.15% to 62.05% and 85.35%,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rous sulphate titanium dioxide magnetite concentrate CO-PRECIPITATION wet milling magnetic separation
下载PDF
某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钛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布存波 杨小龙 薛忠言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期20-22,27,共4页
某低品位钒钛磁铁矿为综合回收其粗粒磁选尾矿中的钛资源,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钛回收工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原矿通过分级—一段强磁选—磨矿弱磁除铁—二段强磁选—浮选工艺可得到TiO_(2)品位47.26%、TiO_(2)回收率19.... 某低品位钒钛磁铁矿为综合回收其粗粒磁选尾矿中的钛资源,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钛回收工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原矿通过分级—一段强磁选—磨矿弱磁除铁—二段强磁选—浮选工艺可得到TiO_(2)品位47.26%、TiO_(2)回收率19.34%的钛精矿,选别指标较好;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一段强磁精矿回收量为290 550 t,TiO_(2)平均品位为11.31%,高于选矿车间选钛入选原料质量要求,每年可增加利润3 146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尾矿 选钛 浮选
下载PDF
含钛矿渣的生产及综合利用新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凯 齐渊洪 +1 位作者 郭培民 甄常亮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23-226,共4页
高炉法冶炼钒钛磁铁矿过程中生产了大量含TiO225%左右的高钛渣,总结了高钛高炉渣提钛技术和制备新材料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了高钛高炉渣综合利用的难点,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工艺及应该遵循的原则。针对转底炉预还原-电炉熔分方法处理钒... 高炉法冶炼钒钛磁铁矿过程中生产了大量含TiO225%左右的高钛渣,总结了高钛高炉渣提钛技术和制备新材料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了高钛高炉渣综合利用的难点,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工艺及应该遵循的原则。针对转底炉预还原-电炉熔分方法处理钒钛磁铁矿生产出的TiO2品位在40%左右的钛渣,提出了两步调渣法新工艺,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为钛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矿渣 提钛 分离 富集 综合利用
原文传递
氮硫共掺杂TiO_2的光电荷分离效应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久福 钟俊波 +2 位作者 李建章 窦琳 程朝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3-928,共6页
以硫脲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氮硫共掺杂TiO2(N,S-TiO2)。用比表面孔隙仪(BET)、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制备的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用表面光电压仪(SPS)和捕获剂研究了光催化... 以硫脲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氮硫共掺杂TiO2(N,S-TiO2)。用比表面孔隙仪(BET)、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制备的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用表面光电压仪(SPS)和捕获剂研究了光催化剂的光生电荷分离效应。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在模拟自然光照射下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硫脲/Ti的摩尔比为30%所制备氮硫共掺杂TiO2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光催化活性是纯TiO2的5倍。氮硫共掺杂使TiO2具有更高的比表面和光生电荷分离效应,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氮硫共掺杂 电荷分离效应 光催化性能
下载PDF
地质样品中钛的化学分离及双稀释剂法钛同位素测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索寒 李津 +2 位作者 马健雄 赵新苗 朱祥坤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18-1627,共10页
建立了玄武岩和橄榄岩样品中钛(Ti)的化学分离方法,特别是对于含低Ti而高Fe和Mg的橄榄岩样品中Ti的化学分离方法进行了探索。实现了通过双稀释剂技术校正的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法测定玄武岩和橄榄岩的Ti同位素组成。玄武岩... 建立了玄武岩和橄榄岩样品中钛(Ti)的化学分离方法,特别是对于含低Ti而高Fe和Mg的橄榄岩样品中Ti的化学分离方法进行了探索。实现了通过双稀释剂技术校正的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法测定玄武岩和橄榄岩的Ti同位素组成。玄武岩样品Ti的化学分离采用DGA和AG1-X8两柱法;橄榄岩样品Ti的化学分离采用DGA和AG1-X8三柱法。Ti同位素比值使用MC-ICP-MS测定,测定过程中的仪器质量分馏使用双稀释剂法校正。采用SRM 979 Cr同位素标准物质的^(53)Cr/^(52)Cr=0.11339对Ti同位素标准溶液SRM 3162a和^(47)Ti-^(49)Ti双稀释剂进行标定。而后,测定分别加入了^(47)Ti-^(49)Ti双稀释剂的Alfa Ti相对于SRM 3162a Ti的δ^(i/46)Ti,并用于监控测试过程。使用双稀释剂法测定Alfa Ti的结果为:δ^(49/46)Ti=-1.77‰±0.08‰(2sd),δ^(48/46)Ti=-1.20‰±0.05‰(2sd),δ^(47/46)Ti=-0.61‰±0.03‰(2sd),本方法的外部精度≤0.03‰/amu,优于样品-标样交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同位素 化学分离 双稀释剂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聚苯胺/二氧化钛改性膜的制备及其印染废水处理性能
20
作者 曾安蓉 苏原颉 +1 位作者 林子程 谢仕鑫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法,以二氧化钛为填料、苯胺为单体、聚四氟乙烯膜为基底膜制成聚苯胺/二氧化钛/聚四氟乙烯改性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试等对改性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考察改性前后膜对甲基... 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法,以二氧化钛为填料、苯胺为单体、聚四氟乙烯膜为基底膜制成聚苯胺/二氧化钛/聚四氟乙烯改性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试等对改性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考察改性前后膜对甲基橙的处理效率。结果表明:聚苯胺和二氧化钛成功固载到基底膜表面,二氧化钛分散均匀且无明显的相分离,改性膜的亲水性提高,纯水通量增加到380 L/(m^(2)·h),对甲基橙的处理效率达到83%,且经过5次再生循环后,处理效率仍然大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二氧化钛 改性膜 光催化降解 分离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