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工程骨膜同种异体体内成骨修复兔肩胛骨缺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苍宇 王栓科 +6 位作者 任广铁 拓振合 庾佳佳 汪静 安丽萍 马婧琳 赵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4-388,共5页
目的 以兔BMSCs和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植入同种异体兔体内修复肩胛骨缺损,探讨组织工程骨膜修复大块不规则骨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取2周~1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分离培养BMSCs,... 目的 以兔BMSCs和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植入同种异体兔体内修复肩胛骨缺损,探讨组织工程骨膜修复大块不规则骨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取2周~1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分离培养BMSCs,取猪近端空肠制备SIS,两者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取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8只制备单侧肩胛骨3 cm × 3 cm次全切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9),分别于缺损处植入组织工程骨膜和单纯SIS。术后观察动物大体情况;8周时处死动物后行X线片观察并按Lane-Sandhu X 线片评分标准评分;标本大体观察后,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 结果实验动物术后进食、活动均正常,切口无红肿、渗液。X线片观察示实验组骨缺损区有片状新生骨形成,密度与正常骨相同;对照组骨缺损区无骨形成征象,骨缺损区密度与周围软组织影相似。X线片评分实验组为(6.67 ± 0.32)分,对照组为(0.32 ± 0.0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71,P=0.001)。标本大体观察示实验组两端桥接部已形成骨性愈合,部分骨缺损区被新生骨填充;对照组无骨组织生成。HE及Masson染色示实验组骨缺损处有新骨生成,骨组织中可见血管腔及髓腔样结构,未见明显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对照组骨缺损区仅为胶原瘢痕组织和纤维样结构,无骨组织生成。 结论以兔BMSCs和猪SI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在同种异体兔体内可以成骨,具有修复大块不规则骨缺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膜 BMSCS 小肠黏膜下层 骨缺损修复
原文传递
组织工程化骨膜的构建及其在体外的成骨活性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苍宇 汪新柱 +5 位作者 任广铁 拓振合 庾佳佳 孙瑞 汪静 赵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6-261,共6页
[目的]利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猪小肠粘膜下层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体外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并检测成骨活性,为将来体内移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猪小肠粘膜下层基质作为支架材料,与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或体外成骨诱... [目的]利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猪小肠粘膜下层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体外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并检测成骨活性,为将来体内移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猪小肠粘膜下层基质作为支架材料,与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或体外成骨诱导培养后的BMSCs,采用沉淀法复合构建两种组织工程化骨膜(M2及M1),用MTT法检测种子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扫描电镜(SEM)观察种子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粘附状态;通过ELISA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分泌水平。[结果]种子细胞在SIS上生长良好,M2及M1在含有成骨诱导剂的培养基中培养可分泌一定量骨钙素(11 d达峰值),并表达碱性磷酸酶活性(7 d达峰值)。而且,Ml所分泌骨钙素的量与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猪小肠粘膜下层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膜能够保持较稳定的生物活性,种子细胞能良好地在支架上附着、生长增殖,并稳定地分泌一定量的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在体外表达较强的成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猪小肠粘膜下层 组织工程骨膜 骨钙素 碱性磷酸酶
原文传递
组织工程骨膜技术及其在治疗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肖正俊 阿良 +2 位作者 李洪秋 邓纯博 沈晓桐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85-87,92,共4页
目前,外伤、感染、肿瘤等疾病所导致的骨缺损的治疗仍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自体骨移植是治疗局部骨缺损的金标准,但存在供骨区并发症及数量有限等缺点。而异体骨移植则存在排异和传染疾病等缺点。因此研究者利用组织工程技术,... 目前,外伤、感染、肿瘤等疾病所导致的骨缺损的治疗仍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自体骨移植是治疗局部骨缺损的金标准,但存在供骨区并发症及数量有限等缺点。而异体骨移植则存在排异和传染疾病等缺点。因此研究者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从结构和功能上模拟天然骨膜,从而修复骨缺损。本文对组织工程骨膜技术及其在治疗骨缺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人脱细胞羊膜 组织工程骨膜 骨缺损
下载PDF
组织工程骨膜修复兔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拓振合 陈晓飞 +5 位作者 赵琳 鲁永婷 任广铁 张苍宇 庾佳佳 孙瑞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4年第2期146-149,190,共5页
目的探索组织工程骨膜体内成骨修复兔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培养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成骨诱导剂诱导成骨分化后,与猪小肠粘膜下层(SIS)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胞与材料复合情况。选4月龄新西... 目的探索组织工程骨膜体内成骨修复兔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培养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成骨诱导剂诱导成骨分化后,与猪小肠粘膜下层(SIS)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胞与材料复合情况。选4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制备单侧桡骨干4 cm缺损模型。随机选12只植入组织工程骨膜,作为实验组;另12只骨缺损旷置,作为对照组。术后6周后摄x线片观察,切取整段桡骨作为标本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结果BMscs诱导14 d后可成骨分化。SEM显示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上黏附大量种子细胞。x线片观察:实验组骨缺损处有长柱状新生骨形成,并与截骨端骨性融合,密度与正常骨相近;对照组骨缺损处无成骨征象,密度同周围软组织影。组织学观察:实验组骨缺损处有新骨形成,新生骨组织中可见丰富的血管腔及不规则髓腔样结构;对照组骨缺损处仅为纤维结缔组织,无骨组织形成。结论以SIS和B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有修复兔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组织工程骨膜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的价值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小肠黏膜下层 组织工程骨膜 大段骨缺损
原文传递
组织工程骨膜异体体内成骨修复兔骨缺损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琳 史志勇 +3 位作者 周晟 贾有福 刘佳 王军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以兔BMSCs和猪SIS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在异体兔体内成骨的可行性。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BMSCs与SIS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选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2只,制备双侧桡骨1.5~2.0cm缺损模型。随机选一侧植入组织工程骨膜,作为实验组... 目的探讨以兔BMSCs和猪SIS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在异体兔体内成骨的可行性。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BMSCs与SIS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选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2只,制备双侧桡骨1.5~2.0cm缺损模型。随机选一侧植入组织工程骨膜,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仅植入单纯SIS,作为对照组。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4周后摄X线片观察,取骨缺损中段标本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结果两组动物术后饮食及日常活动基本正常;伤口无红肿、溢脓等;伤肢基本能负重行走。X线片观察:实验组骨缺损处有长条状新生骨形成,密度与正常骨相同,新生骨桥接骨缺损;对照组骨缺损无骨形成征象,骨缺损处密度与周围软组织影相近。组织学观察:实验组骨缺损处有新骨形成,骨组织中可见血管腔及不规则髓腔样结构;未见明显异物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征象;对照组骨缺损处仅为胶原瘢痕组织,无骨组织形成。结论以SIS和B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在同种异体体内可以成骨,有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膜 BMSCS SIS 骨缺损
下载PDF
成骨细胞Cbfa1和Osterix基因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7
6
作者 祁洁 杨志明 罗静聪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6-669,共4页
目的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膜,研究生物衍生羊膜(humanacellularamnioticmembrane,HAAM)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胚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与HAAM体外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骨膜(n=60)。于培养后2、4、6、8和10d,分别提取总RNA,经过逆... 目的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膜,研究生物衍生羊膜(humanacellularamnioticmembrane,HAAM)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胚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与HAAM体外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骨膜(n=60)。于培养后2、4、6、8和10d,分别提取总RNA,经过逆转录成cDNA,行实时定量PCR,分别扩增成骨细胞特异转录因子(Cbfa1)和成骨细胞特异基因(Osterix),读取扩增循环数(cyclethreshold,Ct)。以单纯培养的成骨细胞作为对照组(n=20)。结果实验组Cbfa1表达以培养后2d和10d最高,且培养后2d与4、6、8d比较,以及培养后10d与4、8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Osterix表达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培养后8d达最高,与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bfa1和Osterix表达均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组间各时间点两基因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骨细胞与HAAM结合后,Cbfa1和Osterix可持续正常表达。HAAM作为支架材料,可诱导并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成骨细胞与HAAM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在分子水平已具有产生骨组织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膜 成骨细胞 生物衍生羊膜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组织工程骨膜及脱蛋白骨辅助支架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 被引量:4
7
作者 拓振合 赵琳 +6 位作者 王栓科 鲁永婷 任广铁 张苍宇 庾佳佳 孙瑞 汪静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1-516,共6页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骨膜体内成骨修复兔大段骨缺损及同种异体脱蛋白骨(deproteinized bone,DPB)作为组织工程骨膜辅助支架材料的效果。方法分离培养1月龄新西兰大白兔BMSCs,以成骨诱导培养液诱导成骨分化后,与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骨膜体内成骨修复兔大段骨缺损及同种异体脱蛋白骨(deproteinized bone,DPB)作为组织工程骨膜辅助支架材料的效果。方法分离培养1月龄新西兰大白兔BMSCs,以成骨诱导培养液诱导成骨分化后,与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SIS复合情况。取新鲜同种异体骨段细密打孔后进行脱蛋白处理,制成DPB支架材料。将组织工程骨膜呈"外套状"包被DPB,并用可吸收缝线捆扎制备组织工程骨膜/DPB复合体。取4月龄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成A、B、C、D 4组(n=12),切除左侧桡骨干3.5 cm长骨段制作大段骨缺损动物模型。A、B、C组分别于骨缺损处植入组织工程骨膜、DPB和组织工程骨膜/DPB复合体,D组骨缺损旷置。术后4、8、12周各组随机取4只动物行X线片观察及评分;术后8周各组随机处死4只动物,取骨缺损区标本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示SIS上黏附大量细胞。X线片检查示术后各时间点A、C组新生骨组织量明显多于B、D组。术后各时间点A、C组X线片评分显著高于B、D组,A组高于C组,B组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示A组骨缺损处为大量新生骨组织,新生骨组织中可见不规则髓腔样结构及丰富的血管腔;B组骨缺损处见植入的DPB,DPB降解不明显;C组骨缺损处见较多新生骨组织,新生骨组织中可见呈岛状分布的DPB,DPB降解明显;D组骨缺损处仅见少量胶原纤维。结论以SIS和B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可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DPB不能对组织工程骨膜成骨起到理想的支架作用,组织工程骨膜辅助支架材料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骨膜 小肠黏膜下层 BMSCS 脱蛋白骨
原文传递
组织工程骨膜同种异体体内修复兔肩胛骨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庾佳佳 赵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083-2089,共7页
[目的]对比观察组织工程骨膜(tissue-engineered periosteum,TEP)及脱蛋白骨对兔肩胛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探讨组织工程骨膜通过膜内化骨修复大段不规则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 [目的]对比观察组织工程骨膜(tissue-engineered periosteum,TEP)及脱蛋白骨对兔肩胛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探讨组织工程骨膜通过膜内化骨修复大段不规则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传代扩增及成骨诱导后,与自制的猪小肠黏膜下基质(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膜。选取2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60只,行肩胛骨次全切除术,制作大段不规则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A组在骨缺损区置入TEP;B组在骨缺损区置入脱蛋白骨(deproteinization bone,DPB);C组在骨缺损区置入TEP+DPB复合体;D组、E组则分别为造模后不处理空白组和切除骨保留自身骨膜组。术后4、8、12周时,各组每次分别处死4只动物收集标本,进行X线片及组织学检测,对比分析各组肩胛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X线表现:不同时间段,A、C组均有相当数量的新生骨形成,密度接近正常骨。其中C组外观形态与正常肩胛骨相似,塑形好,与E组密度较接近。B组DPB逐渐被吸收,无骨缺损修复征象。D组缺损区始终无高密度影出现。组织学表现:A、C、E组4周时以多点方式形成新骨,8周时出现岛状生长的骨组织,12周时新生骨趋成熟,呈编织状排列,可见血管腔。B、D组仅为胶原瘢痕组织,无新骨生成。[结论]组织工程骨膜可修复兔肩胛骨大段骨缺损,其通过膜内化骨修复大段不规则骨缺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膜 同种异体脱蛋白骨 肩胛骨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