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正常成人右室Tei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章鸣 周启昌 +1 位作者 彭清海 范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558-1560,共3页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测量右室Tei指数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TDI获取 5 9例正常成人三尖瓣环的运动频谱 ,测量舒张期波形终末至下一心动周期舒张期波形起始的间期 (a’)及收缩期波形的起止间期 (b’) ,用 (a’ -b’) /b’计算T...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测量右室Tei指数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TDI获取 5 9例正常成人三尖瓣环的运动频谱 ,测量舒张期波形终末至下一心动周期舒张期波形起始的间期 (a’)及收缩期波形的起止间期 (b’) ,用 (a’ -b’) /b’计算TDI Tei指数 ,并与传统脉冲多普勒显像 (CDFI)所测Tei指数进行比较。结果 TDI所测a’、b’及TDI Tei指数与CDFI所测的相应a、b及Tei指数分别呈直线相关。结论 TDI技术可用于测量右室Tei指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TEI指数 心室功能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正常成年人心室壁运动的同步性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龙 朱天刚 +2 位作者 权欣 阎小娣 郭继鸿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心室壁机械运动同步性的变化规律。方法用组织多普勒速度-时间曲线技术,观察31例正常成年人左右心室与室间隔之间及其内部速度、加速度及达峰时间同步性。结果①在收缩期左心室与室间隔的速度峰值相近,而右心室的收缩速... 目的探讨正常人心室壁机械运动同步性的变化规律。方法用组织多普勒速度-时间曲线技术,观察31例正常成年人左右心室与室间隔之间及其内部速度、加速度及达峰时间同步性。结果①在收缩期左心室与室间隔的速度峰值相近,而右心室的收缩速度高于左心室及室间隔,在舒张晚期室间隔与右心室的速度相近,但高于左心室;②左心室和室间隔在收缩期和快速充盈期的加速度峰值相近,大于右心室,右心室和室间隔的加速度峰值在舒张晚期相近,高于左心室;③心室壁和室间隔内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趋势为基底部>中部>心尖部;④收缩达峰时间和快速充盈达峰时间左心室和室间隔一致,右心室延迟;⑤基底部和中部在收缩期和舒张期速度达峰时间差小于20ms。结论心室壁的运动是同步的,但左右心室壁及心室内各个部位的运动不是同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 右心室 左心室 正常成年人 收缩期 室壁运动 基底部 峰值 快速 同步
原文传递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右室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郑光美 黎春雷 +2 位作者 邓又斌 毕小军 曹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PWTDI)所测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测量36例RHD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同时记录三尖瓣环的PWTDI频谱图,测量相关时间间期,并计算出Tei指数...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PWTDI)所测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测量36例RHD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同时记录三尖瓣环的PWTDI频谱图,测量相关时间间期,并计算出Tei指数。结果①36例RHD患者中,A组(n=16)有较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及右心扩大,B组(n=20)患者虽有少量三尖瓣返流及轻度肺动脉高压,却无右心扩大征象。但A、B两组患者的Tei值均明显增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单元线性相关分析表明:正常对照组中,Tei指数与年龄、心率均无相关性(P>0.05);RHD患者中,Tei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而与心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用右室三尖瓣环的PWTDI法获得的Tei指数可以较敏感的反映RHD患者右室功能的变化,是评价其右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右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组织多普勒成像 TEI指数
下载PDF
妊高症患者心功能损伤程度与血浆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万里 励银环 +2 位作者 郭迎春 高静 郝振民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56-962,共7页
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评估妊高症患者心脏功能损伤情况,并探讨该病患者心功能损伤程度与血浆NT—proBNP水平之间的关系。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确诊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14例(妊高症组)、同期正常妊娠妇女80例(对照... 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评估妊高症患者心脏功能损伤情况,并探讨该病患者心功能损伤程度与血浆NT—proBNP水平之间的关系。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确诊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14例(妊高症组)、同期正常妊娠妇女80例(对照组),采用TDI技术测量两组妊娠妇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收缩峰值速度(Vs)、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心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并进行比较,探讨上述指标与患者血浆NT-proBNP的关系。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妊高症组的LVDd、Aa值均明显升高(p〈0.05);妊高症组的LVEF、Vs、VE、VA、Ea、Ea/Aa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组比较,重度子痫患者的LVDd、Aa值均明显升高(p〈0.05);重度子痫患者的LVEF、Vs、VE、VA、Ea、Ea/Aa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妊娠期高血压组比较,轻度子痫组的VE、Ea、Ea/Aa值均明显降低(p〈0.05);妊高症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Dd值呈正相关关系(p〈0.05),妊高症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Vs、VE、VA、Ea、Ea/Aa则呈负相关关系(p〈0.05)。不同分期妊娠高血压患者心功能损伤存在差异,其中以舒张功能损伤较明显,并且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妊娠高血压 心功能损伤 NT-PROBNP
原文传递
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形变与重构的关系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欣 朱天刚 +1 位作者 权欣 丁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11-1515,共5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局部、整体左室心肌形变及其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①对10例健康人和1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组织多普勒和斑点追踪成像结果的对比性分析。②回顾分析80例正常对照和30例急性心肌...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局部、整体左室心肌形变及其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①对10例健康人和1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组织多普勒和斑点追踪成像结果的对比性分析。②回顾分析80例正常对照和3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患者,测量心尖两腔、三腔和四腔切面左室节段、整体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并分析其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①应用STI、TDI两种方法测量正常心肌和缺血心肌左室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正常组左室各节段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呈现一致性分布(P>0.05)。③心梗组左室各心肌节段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④心梗组患者左室收缩、舒张末期长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无差异(P>0.05),但LVESV、LVEDV和WMSI明显增加(P<0.05)。⑤峰值收缩二维总应变、总应变率与LVESV、LVEDV、LVEF和WMSI相关良好。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既能定量测定左室局部和整体心肌的收缩形变,评价局部和整体心肌组织的收缩功能,且与反映左室重构的指标间相关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组织多普勒成像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下载PDF
正常人右心室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定量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郑孝志 季平 茅红卫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529-531,共3页
目的定量分析我国正常人右心室组织多普勒Tei指数的正常值范围、各测量位点之间的差异,以及其与年龄、心率和血压的关系。方法对150例正常人右室三尖瓣环游离壁位点、室间隔位点、右室游离壁中部位点进行组织多普勒Tei指数(T-Tei)及... 目的定量分析我国正常人右心室组织多普勒Tei指数的正常值范围、各测量位点之间的差异,以及其与年龄、心率和血压的关系。方法对150例正常人右室三尖瓣环游离壁位点、室间隔位点、右室游离壁中部位点进行组织多普勒Tei指数(T-Tei)及彩色多普勒Tei指数(E-Tei)的测定。结果正常人的右心室T-Tei指数测值范围为0.31~0.49(0.42±0.06),各测量位点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同年龄组间亦无明显差异,T-Tei与E-Tei测值无明显差异且高度相关(r=0.88),年龄、心率、血压对T-Tei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组织多普勒可以准确测量右室各节段心肌和整体Tei指数,为评价右室Tei指数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 组织多普勒成像 TEI指数 正常人
下载PDF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A new approach to myocardial function 被引量:19
7
作者 Simona Sitia Livio Tomasoni Maurizio Turiel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Echocardiography is the most common diagnostic method for assessing cardiac function but some limitations affect this technique.Until now,visual assessment of wall motion and thickening has allowed only a subjective e... Echocardiography is the most common diagnostic method for assessing cardiac function but some limitations affect this technique.Until now,visual assessment of wall motion and thickening has allowed only a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myocardial function and requires long-term training.Recently,new echocardiographic technique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evaluate myocardial mechanics.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technique is limited by angle-dependency such that only deformation along the ultrasound beam can be derived from velocities,while myocardium deforms simultaneously in three dimensions.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STE)is a more recent technique that provides a global approach to 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mechanics,giv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three spatial dimensions of cardiac deformation.In this editorial,we describe the physic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concepts of STE,discussing the differences compared to TDI and underlining the pitfalls of this new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CARDIAL function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tissue doppler imaging
下载PDF
Tissue Doppler imaging study of 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systolic activation in subjects with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被引量:19
8
作者 YOU Xiang-dong PU Zhao-xia PENG Xian-jing ZHENG Sheng-zho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3期1172-1175,共4页
Background Tissue Doppler imaging (TDI) has provided an objective means to quantify global and regional left ventricular (LV) and right ventricular (RV) function with improved accuracy and greater reproducibilit... Background Tissue Doppler imaging (TDI) has provided an objective means to quantify global and regional left ventricular (LV) and right ventricular (RV) function with improved accuracy and greater reproducibility than conventional echocardiography.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RV myocardial systolic activation by TDI in subjects with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 Methods A total of 30 patients with PAH and 30 healthy volunteers, all comparable in age and sex, underwent standard Doppler echo and TDI. Using pulsed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combined with TDI, the following regional parameters were evaluated in three different myocardial segments (RV basal lateral wall, basal septal, and LV basal lateral) on apical 4-chamber view: systolic (Sm), early- and late-diastolic (Em and Am) peak velocities. RV myocardial systolic activation delay was defined as the difference in time to peak TDI systolic velocities between the RV basal lateral wall and basal septal. In addition, RV end-diastolic and end-systolic areas were measured to calculate RV fractional area change from the same apical 4-chamber view.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PAH showed increased RA and RV end-diastolic diameter (RA: (4.5±1.2)cm vs (3.0±0.8)cm, P〈0.05 and RV: (4.8±1.9)cm vs (3.4±0.5)cm, P〈0.05) and reduced RV fractional area change; (35±14)% vs (56±9)%, P〈0.05. These PAH patients showed lower myocardial peak velocities and a significant activation delay compared with controls (P〈0.05). Moreover,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RV myocardial systolic activation delay and RV fractional area change was shown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r = -0.82). Conclusions In PAH, RV myocardial systolic activation was markedly delayed, which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V fractional area change. RV myocardial systolic activation delay assessed by TDI could offer a unique approach to predict RV dys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sue doppler imaging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原文传递
右室流出道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收缩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巩雪 宿燕岗 +6 位作者 潘文志 崔洁 舒先红 陈松文 孙敏敏 刘少稳 葛均波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评价右室流出道(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脏收缩同步性、收缩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82例高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RVOT起搏组(A组,n=43)和RVA起搏组(B组,n=39),以术前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是否&g... 目的评价右室流出道(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脏收缩同步性、收缩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82例高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RVOT起搏组(A组,n=43)和RVA起搏组(B组,n=39),以术前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是否>32.6ms对两组患者进行亚组分组,Ts-SD>32.6ms者为A1亚组与B1亚组,Ts-SD≤32.6ms为A2亚组与B2亚组。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左室容积(LVEDV)、收缩末左室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采集组织多普勒图像(TDI)进行脱机分析,测量主动脉瓣射血前时间(APET)、肺动脉瓣射血前时间(PPET)、左室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Ts),计算室间电机械延迟(IVMD)和Ts-SD。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的IVMD均较术前增加;两组Ts-SD与术前比无差异。亚组分析表明术前同步性好的A2、B2亚组术后Ts-SD升高;术前同步性差的A1亚组术后Ts-SD降低。术后6个月两组LVEDV、LVESV及LVEF与术前比较均无差异,组间比较亦无差异。结论RVOT和RVA起搏短期内对左室收缩功能及左室重构均无影响,术前收缩不同步者可从RVOT起搏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组织多普勒 心脏起搏 同步性 右室流出道 右室心尖部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左心功能及胎儿心脏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长君 王心宇 +3 位作者 张春梅 范春艳 张雪菊 邱前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5-669,共5页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及胎儿心脏功能。方法测定30例重度妊高征患者和60例健康初产妇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二尖瓣环各部位收缩期及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s、Ve、Va),...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及胎儿心脏功能。方法测定30例重度妊高征患者和60例健康初产妇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二尖瓣环各部位收缩期及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s、Ve、Va),同时测算胎儿右心室Tei指数。结果①重度妊高征组IVS、LVPW、HR和左房前后径(LAD)较对照组显著增加;LVDd、LVEF和SV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高征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流速VE、A峰流速VA和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显著增加,VE/VA则显著降低。②二尖瓣环各位点组织速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妊高征组Vs低于对照组;Ve值除后间隔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Va值除前间隔外均高于对照组。③重度妊高征组胎儿的(IRT+ICT)和Te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ET亦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重度妊高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因心肌损害程度及发病时间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减低。②QTVI对诊断重度妊高征引起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化较为敏感。③重度妊高征不仅会影响母体心脏功能,且对胎儿心脏功能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心室功能 TEI指数
下载PDF
正常人左室心肌应变和应变率定量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文强 郭文彬 +3 位作者 朱梅 张楠 张蕾 梁皓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左室心肌组织应变和应变率的参考值范围和变化规律。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正常人左室各段心肌组织进行应变和应变率定量分析。结果:左室心肌收缩期应变率峰值和应变值在心尖段,中间段和基底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目的:探讨正常人左室心肌组织应变和应变率的参考值范围和变化规律。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正常人左室各段心肌组织进行应变和应变率定量分析。结果:左室心肌收缩期应变率峰值和应变值在心尖段,中间段和基底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收缩期应变率峰值在室间隔和前壁大于侧壁和后壁,但差异无显著性。应变值在侧壁、后壁和前壁的相应节段心肌之间无显著的差异,但室间隔心肌应变值高于其他各个室壁。结论:应变值在室间隔最高,在其他各个室壁之间应变率和应变值无显著性差异。应变和应变率显像能够定量评价局部心肌的形变能力,为临床评价局部心肌功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组织多普勒成像 应变率 应变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罗俊 彭瑛 燕纯伯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7年第5期812-815,共4页
左室功能的准确测定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最常用于测量左室功能的工具,其具有无创、廉价、重复性好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它不仅可用于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还能更加完善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和局部心肌运动,现... 左室功能的准确测定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最常用于测量左室功能的工具,其具有无创、廉价、重复性好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它不仅可用于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还能更加完善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和局部心肌运动,现对近年来超声心动图评价上述心功能的主要方法进行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左室收缩功能 左室舒张功能 组织多普勒 TEI指数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蔚 孟素荣 +2 位作者 陈哲明 阮发晖 杨溶海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研究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与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P)两种不同起搏方式对室壁运动的同步性、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病窦综合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实施右室心尖部起搏15(男9,女6)例;实施右室流出道起搏10(男6,女4)例。所选患者均... 目的研究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与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P)两种不同起搏方式对室壁运动的同步性、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病窦综合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实施右室心尖部起搏15(男9,女6)例;实施右室流出道起搏10(男6,女4)例。所选患者均植入双腔起搏器,时间为术后3个月。利用组织多普勒速度-时间曲线分别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各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收缩达峰时间,在常规二维超声切面上测量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心搏出量指数(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右室流出道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时CO[(4.7±1.1)vs(5.6±1.0)L/min,P<0.05]、CI[(3.1±0.7)vs(3.7±0.5)L/(min.m2),P<0.05]、SV[(70±14)vs(82±11)ml/次,P<0.05]、SVI[(42±9)vs(49±9)ml/(次.m2),P<0.05]、LVEF[(46±7)vs(57±15)%,P<0.05]均显著增加,收缩达峰时间显著缩短且一致性好(P<0.05)。结论右室流出道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接近正常的房室和心室激动顺序,使心室的收缩和舒张过程更协调,心室同步化更好,心功能得到更好的改善。组织多普勒技术能定量和半定量心室的同步性,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 起搏部位 心室同步 心功能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右心室间收缩失同步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欣 王浩 牛红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成像观察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右心室间心肌收缩运动失同步的应用价值。方法完全性右束支(RBBB)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者(LBBB)各20例,正常对照者20例。测量右室游离壁、室间隔、左室侧壁基底段收缩...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成像观察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右心室间心肌收缩运动失同步的应用价值。方法完全性右束支(RBBB)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者(LBBB)各20例,正常对照者20例。测量右室游离壁、室间隔、左室侧壁基底段收缩的起始(TO)、达峰(TS)及终止时间(TSe);肺动脉瓣(PETP)与主动脉瓣的射血前间期(PETA)及其时间差(PETd)。结果RBBB组的右室壁TO、TS及PETP较正常组显著延迟(P<0.001),PETd为(43±8)ms。LBBB组的室间隔和侧壁的TO、TS、TSe及PETA均较正常组显著延迟(P<0.001),PETd为(-45±22)ms。结论定量组织多普勒能够观察到心室电-机械耦联情况,结合频谱多普勒对血流动力学的测定,可以综合评价左右心室间运动的失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组织多普勒成像 心室间 失同步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正常人心房心肌运动特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春梅 尹立雪 +5 位作者 罗安果 左明良 孟庆国 王莲春 林家弟 蔡雁朗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6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正常人心房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及心房收缩运动特性。方法对22例正常人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取标准心尖四腔心、二腔心和三腔心长轴切面,采集右心房壁(RAW)、房间隔(IAS)和左心房侧壁(LALW)...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正常人心房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及心房收缩运动特性。方法对22例正常人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取标准心尖四腔心、二腔心和三腔心长轴切面,采集右心房壁(RAW)、房间隔(IAS)和左心房侧壁(LALW)、前壁(LAAW)、下壁(LAIW)及后壁(LAPW)中段和下段心肌的组织多普勒二维图像,采用定量分析软件获取上述节段心房肌收缩的速度曲线、应变率曲线和应力曲线,检测并比较心房收缩速度变化的起始时间、峰值时间、峰值速度和应变率变化的起始时间、峰值时间、峰值应变率、峰值应力及峰值时间。结果心房壁各节段收缩速度曲线及应变率曲线位于基线下方,应力曲线位于基线上方。各房壁自身下段峰值速度、峰值应变率及峰值应力均高于中段(P<0.01),RAW峰值速度、峰值应变率和峰值应力明显大于左心房各壁(P<0.01)。心房壁各节段收缩起始时间比较:RAW、IAS、LALW、LAAW中段速度变化起始时间短于下段(P<0.05),RAW、IAS、LAPW、LAIW中段应变率变化起始时间短于下段(P<0.05);峰值时间的比较:LAPW、LAIW、LALW中段速度峰值时间短于下段(P<0.05),RAW、LAPW、LAIW、LAAW中段应变率峰值时间短于下段(P<0.05),RAW、IAS、LAPW中段应力峰值时间短于下段(P<0.05)。结论心房心肌收缩机械运动由下往上运动幅度递减,右心房运动幅度大于左心房;TDI技术可无创、简便和定量评价心房心肌收缩运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房功能 组织多普勒成像 心肌运动
原文传递
组织多普勒成像和Tei指数评价糖尿病及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左室功能 被引量:16
16
作者 潘高云 朱张茜 +1 位作者 尤利益 徐立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5-707,709,共4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和Tei指数评价正常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方法选取30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DM组)、30例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DM+HT组)、30例高血压病不伴糖尿病患者(HT...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和Tei指数评价正常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方法选取30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DM组)、30例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DM+HT组)、30例高血压病不伴糖尿病患者(HT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NC组)。应用TDI技术测量左房室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Ea/Aa,并根据左房室瓣环组织多普勒计算Tei指数。结果 DM+HT组Sa较NC组、DM组、HT组显著减低(P<0.01);DM组、DM+HT组、HT组的Ea、Ea/Aa均显著低于NC组(P<0.01),而DM+HT组又显著低于DM组、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a在DM、DM+HT组、HT组与NC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HT组、HT组Tei指数均显著高于NC组(P<0.05),且DM+HT组Tei指数亦显著高于DM组、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DI及Tei指数的联合应用可以敏感、准确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功能,而高血压加重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组织多普勒成像 TEI指数 糖尿病 2型 高血压 心室功能
下载PDF
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左室短轴局部心肌运动速度的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蕾 李越 +2 位作者 张筠 柴亮 赵双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44-1647,共4页
目的了解应用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局部心肌运动速度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40例正常人和25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应用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对胸骨旁左室短轴切面三个水平的前间隔和后壁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的... 目的了解应用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局部心肌运动速度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40例正常人和25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应用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对胸骨旁左室短轴切面三个水平的前间隔和后壁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的峰值速度(即S峰、E峰、A峰)分别进行采集和测量。并在组织多普勒超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模式(QTVI)下,分别检测相应的峰值速度,比较两种技术在测量相同部位和时相峰值速度的差异及相关性。同时应用改进的解剖M型技术对短轴同一平面(乳头肌水平)各个节段局部心肌的三个时相运动速度进行比较。再由两个检测者应用此技术在双盲条件下,对乳头肌水平部分峰值速度进行重复性检验。结果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测值与组织多普勒测值较接近,但前者多数略高于后者。一致性检验显示,在正常组和DCM心衰组有部分数据两种技术的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种技术检测结果相关性好。应用改进的解剖M型技术对同一平面各个节段局部心肌运动速度进行比较,仅在小部分峰值速度略有差异。两个检测者的重复性检验结果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在评价心肌局部运动方面是一种可行的、有待开发完善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解剖M型超声 组织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Tei指数评价右心功能不全 被引量:14
18
作者 孙轶 许迪 +2 位作者 陆凤翔 周蕾 雍永宏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Tei指数在评价右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组32例,正常对照组30例。超声心动图(TDI)条件下,于心尖四腔观、右心室流入道长轴观分别获得右室游离壁、室间隔、前壁和后壁近三尖瓣瓣环各位点组织多普勒频谱... 目的:探讨Tei指数在评价右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组32例,正常对照组30例。超声心动图(TDI)条件下,于心尖四腔观、右心室流入道长轴观分别获得右室游离壁、室间隔、前壁和后壁近三尖瓣瓣环各位点组织多普勒频谱,测量每一位点舒张晚期Am波终止至下一舒张早期Em波起始的间期(a)和收缩期Sm波的间期(b),通过(a-b)/b计算4个位点Tei指数,取其均值t-Tei。在心尖四腔观用Simpson法测量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t-Tei指数明显延长(0.69±0.41vs0.28±0.16,P<0.01);同一组别不同室壁间的Tei指数无明显差异;患者组t-Tei测值与二维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计算的右室射血分数呈现很好相关性(r=0.850,P<0.01)。结论:Tei指数可综合评价右心功能不全右室整体收缩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TEI指数 组织多普勒成像 右心功能
下载PDF
Tei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15
19
作者 许红 宋爱萍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4期574-576,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Tei指数在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COPD的患者38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20例,均行二维超声...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Tei指数在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COPD的患者38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20例,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并利用TDI技术测量、计算右心室Tei指数。结果:38例COPD患者中,17例患者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典型的心脏形态改变,右心房最大横径(the maximum diameter of right atrium,RA)为(4.8±0.4)cm,右心室基底段横径(the diameter of right ventricle,RV)为(4.2±0.1)cm,右心室前壁厚度(the thickness of the front wall of right ventricle,RVAW)为(0.6±0.2)cm,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为(82±17)mmHg,与对照组比较[(3.2±0.6)cm、(2.8±0.4)cm、(0.3±0.1)cm和(12±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Tei指数为0.70±0.08,与对照组比较(0.41±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患者有轻度肺动脉高压而无右心形态改变,其RA、RV和RVA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SP为(43±11)mm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Tei指数为(0.61±0.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COPD患者右心室Te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I右心室Tei指数能准确有效地评价COPD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组织多普勒成像 TEI指数 慢性阻塞性肺病 右心功能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徐茂椿 邱建平 +3 位作者 张瑜 朱华 刘淼 孙敏敏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在组织多普勒指导下对药物难治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疗效。方法:选择18例经药物治疗后无效的DCM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术前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检查,术后1周在组织多普勒... 目的:观察在组织多普勒指导下对药物难治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疗效。方法:选择18例经药物治疗后无效的DCM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术前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检查,术后1周在组织多普勒指导下行房室和室间延迟优化。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比较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CRT后①心功能从Ⅲ~Ⅳ级改善为Ⅰ~Ⅲ级,左室射血分数由(26.42±6.7)%增加到(33.44±6.0)%,P<0.01;②左室舒张末内径由(75.31±8.52)mm减少至(67.24±10.57)mm,P<0.05;③左右室间收缩时间差、左室内不同步指数有显著改善,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变化。结论:CRT可以改善DCM患者的左、右室间和左室内收缩活动不同步,逆转心室扩大,提高心功能,其近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组织多普勒 起搏器参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