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承压井水位固体潮M_2波海潮负荷改正 被引量:4
1
作者 曹井泉 朝伦巴根 刘耀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80,共6页
应用Schwiderski全球海潮模型,采用积分格林函数方法计算了海潮M2波的应变负荷潮。通过调和分析和残差计算,对京、津、唐地区的7个承压水位观测井的水位固体潮M2波进行了海潮负荷改正。计算结果显示,观测井水位M2波潮汐因子和相位漂移... 应用Schwiderski全球海潮模型,采用积分格林函数方法计算了海潮M2波的应变负荷潮。通过调和分析和残差计算,对京、津、唐地区的7个承压水位观测井的水位固体潮M2波进行了海潮负荷改正。计算结果显示,观测井水位M2波潮汐因子和相位漂移的标准偏差分别由改正前的2.263和24.57°降低到0.898和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潮 海潮负荷 M2波 潮汐因子 相位漂移
下载PDF
变化条件下长江口沉积地貌系统转型与应对
2
作者 何青 朱春燕 +3 位作者 郭磊城 侯立军 彭忠 张卫国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6期12-19,共8页
长江口是径流-潮汐共同影响的大型分汊河口三角洲复合系统,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核心承载区。为深入认识长江口沉积地貌系统演变规律,综合分析了长江口面临的变化条件、沉积环境、地貌演变、问题挑战及... 长江口是径流-潮汐共同影响的大型分汊河口三角洲复合系统,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核心承载区。为深入认识长江口沉积地貌系统演变规律,综合分析了长江口面临的变化条件、沉积环境、地貌演变、问题挑战及应对举措。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长江口面临河流输沙量减少75%~90%、海平面持续上升、人类涉水工程数量增多等多重变化,长江口沉积地貌系统转化开始显现,河口河道窄深化,岸线日益固化,拦门沙地貌淤蚀转变,水下三角洲加速侵蚀,1950—2020年累计减少水域面积约1500 km^(2),由此引起的河道人工渠化趋势,可能导致河流来沙更加难以在河口系统内沉积,加剧减沙环境下的河口侵蚀和洪水灾害风险;河口系统整体呈现“自然淤涨—稳定调整—淤蚀转型—侵蚀萎缩”的演变趋势,长江口面临从泥沙沉积和自然缓慢淤涨过程,向侵蚀冲刷与人类驱动的适应调整转变。未来河口开发治理和保护需加强流域—河口—近海的自然-社会耦合机制研究,发展实时现场监测、中长期地貌数值模拟和数字孪生技术,兼顾生态保护和系统韧性与安全维护,增强河口系统应对洪水、侵蚀等灾害的抵御能力,保障长江口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潮汐 泥沙 地貌 转型 人类活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电力调度数据智能估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原野 田园 +2 位作者 黄祖源 保富 闵侯 《电气自动化》 2021年第3期102-104,共3页
针对电网常规运行、检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电路状态重构和全角度覆盖的运行工况,即电力调度大数据,进行电路运行状态的分析和电路各类故障的精准定位。基于转移潮流策略和电力调度大数据的状态智能估计技术,对SCADA系统的量测进行了... 针对电网常规运行、检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电路状态重构和全角度覆盖的运行工况,即电力调度大数据,进行电路运行状态的分析和电路各类故障的精准定位。基于转移潮流策略和电力调度大数据的状态智能估计技术,对SCADA系统的量测进行了错误数据的精准定位,经过在实际环境中的运用,证明了新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背景 电力调度 智能估计 检测与辨识 转移潮流
下载PDF
深井水位固体潮的相位差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坤根 李胜乐 +4 位作者 谭适龄 李辉 荣建东 周旭明 蒋俊梁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3年第3期18-24,共7页
P.Melchior教授和蔡祖煌等先后指出,深井水位固体潮与引潮力位之间的相位差为180°。本文根据固体潮理论论述了深井水位固体潮的相位差,给出了京14井井水固体潮的相位差;O_1波,178°;M_2波,150°。文中还从井孔含水层系统... P.Melchior教授和蔡祖煌等先后指出,深井水位固体潮与引潮力位之间的相位差为180°。本文根据固体潮理论论述了深井水位固体潮的相位差,给出了京14井井水固体潮的相位差;O_1波,178°;M_2波,150°。文中还从井孔含水层系统对引潮位的非弹性响应出发,结合水文地质学,讨论了影响深井水位固体潮相位差的主要因索。结果表明,深井水位固体潮的相位差是由井孔含水层系统对引潮位的非弹性响应所致;它依赖于潮波频率、井孔半径、含水层厚度以及含水岩层的渗透率和储水率。最后,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了井孔半径、含水层厚度和渗透率对井水固体潮相位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水 固体潮 相位差 含水层 地震
下载PDF
涉县地震台伸缩仪长短基线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广庆 李相平 +4 位作者 赵长红 安海生 张海亮 江永建 王伟 《华北地震科学》 2005年第4期36-39,共4页
对涉县地震台伸缩仪NS向(短基线)和EW向(长基线)的伸缩仪数字化改造前后的观测资料,从记录资料的内在精度、潮汐因子和误差、年漂移量、格值重复精度等多方面进行了同分向和不同分向长短基线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SS-Y型伸缩仪的基线长度... 对涉县地震台伸缩仪NS向(短基线)和EW向(长基线)的伸缩仪数字化改造前后的观测资料,从记录资料的内在精度、潮汐因子和误差、年漂移量、格值重复精度等多方面进行了同分向和不同分向长短基线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SS-Y型伸缩仪的基线长度在10~15m时能基本满足洞体应变观测要求,且在某些方面还优于长基线,因此对于山洞不长的台站,也可以考虑安装该型伸缩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缩仪 固体潮 潮汐因子 零漂
下载PDF
不排水条件下裂隙流体压力对引潮高的振幅比和位相差的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春平 石云 万飞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0-308,共9页
本文基于裂隙潮汐应力分析,提出了不排水条件下,单裂隙和多裂隙流体压力-引潮高的振幅比和位相差响应模型。基于响应模型的分析计算,绘制了单裂隙流体压力振幅比和位相差与裂隙产状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岩体弹性参数(λ、μ)和Skempton系数... 本文基于裂隙潮汐应力分析,提出了不排水条件下,单裂隙和多裂隙流体压力-引潮高的振幅比和位相差响应模型。基于响应模型的分析计算,绘制了单裂隙流体压力振幅比和位相差与裂隙产状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岩体弹性参数(λ、μ)和Skempton系数(B)对裂隙流体压力振幅比和位相差的影响。结果表明,M2和O1波裂隙流体压力-引潮高的振幅比随裂隙倾角(DIP)增加而增加,位相差都在±165°~±180°(DIP<15°)和0°~±10°(DIP>15°)之间,且两波位相差符号相反;流体压力振幅比线性地响应岩体弹性常数(λ、μ)和Skempton系数(B)的变化,但位相差几乎不受裂隙和岩体弹性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流体压力 潮汐 振幅比 位相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